一种植物驳枝育苗基质的包埋装置

文档序号:25324276发布日期:2021-06-04 17:25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驳枝育苗基质的包埋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驳枝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驳枝育苗基质的包埋装置。


背景技术:

2.驳枝又叫圈枝和空中压条,其具体操作是在枝条某一部位进行环状剥皮,阻断叶片光合产物向下运输,在驳口处积累产生愈伤组织,分化形成肉质根后剪离树体成为一独立的苗。在实际的操作中,剥皮后,需要用刀背轻轻刮去形成层,晾晒5d左右,或待上端驳口形成愈伤组织后,包埋生根基质。
3.常用包埋基质的方法为将一块塑料薄膜在剥皮处下方扎紧呈喇叭口状,填入基质并压紧,然后将塑料薄膜上端扎紧。这种方法操作复杂,而且基质的湿度主要受天气影响,不便人为控制。下大雨时,雨水从塑料薄膜上端大量流入,造成基质含水量过多,甚至严重积水,造成肉质根腐烂;长时间干旱天气又会使得基质严重失水,肉质根生长受影响甚至干枯。此外当遇到雨水天气后,雨水会从塑料薄膜上端进入到其内部,然后再从塑料薄膜下端流出,雨水流出时会携带基质中的营养物质,延长肉质根的分化时间,影响驳枝育苗的过程。
4.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驳枝育苗基质的包埋装置,以解决利用塑料薄膜包埋基质时操作复杂,且会延长肉质根的分化时间,影响驳枝育苗的过程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植物驳枝育苗基质的包埋装置,包括:容置腔室、卡箍和锁扣件,其中:所述容置腔室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容置腔室两端和中部均呈圆柱状且其中部的外径大于两端的外径;所述容置腔室由对称设置的、形状大小相同的且拆卸连接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组成;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两侧的中部位置均一体成型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限位孔;所述卡箍在所述容置腔室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卡箍将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两端的对应部位连接在一起;所述锁扣件设置在所述限位孔内,所述锁扣件将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中部的对应部位连接在一起。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两端上均凹设有限位槽;所述卡箍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
9.作为优选,所述锁扣件包括连接柱、限位板和弹簧,所述连接柱的前端一体成型有圆锥形锁扣部,所述锁扣部和连接柱上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从所述锁扣部的顶部向所述
连接柱的后端延伸,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柱的后端;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接柱上,且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限位板上。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两端的内壁上均设有一层弹性橡胶层。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本体顶端和中部的连接处、所述第二本体顶端和中部的连接处均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二本体底端和中部的连接处开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有密封盖密封。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植物驳枝育苗基质的包埋装置设置有容置腔室,容置腔室由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组成,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两端利用卡箍对应连接,中部利用锁扣件连接,拆卸方便,便于实现对基质的包埋。
15.(2)本实用新型的植物驳枝育苗基质的包埋装置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两端凹设限位槽,限位槽可以对卡箍的位置进行限定,防止卡箍出现偏移,提高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连接在一起的牢固性。同时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两端内壁上均设有一弹性橡胶层,在利用卡箍将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固定在树枝上时,弹性橡胶层可以提供预紧力,提高与树枝贴合的紧密度,进而提高整个装置的两端的气密性,有效防止雨水的进入与流出。另外,通过人工容置腔加注水分,便于人为控制基质干湿度,保持湿度适宜,还可将肥料溶解到水中注入基质,更有利于根系生长。
16.(3)本实用新型的植物驳枝育苗基质的包埋装置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设置采用透明材料,同时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上设有带有密封盖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透明材料可以便于观察基质的湿度和根系生长情况,在基质湿度较低时可以打开进水口处密封盖来补充水分。当基质湿度较高时可以打开出水口处密封盖来降低基质的水分。
17.(4)本实用新型的植物驳枝育苗基质的包埋装置以解决利用塑料薄膜包埋基质时操作复杂,克服基质含水量受天气影响,实现人为控制基质含水量并结合施肥的目的,设计由拆卸连接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组成的容置腔室,可以便于包埋基质;同时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弹性橡胶层,可以提高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另外,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采用透明材料,可以便于及时了解基质的湿度情况。通过以上设置可以有利于肉质根的分化,便于驳枝育苗工作的开展。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锁扣件结构示意图;
22.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23.100

容置腔室、101

第一本体、1011

限位槽、1012

进水口、102

第二本体、1021

出水口、103

固定板、1031

限位孔、104

弹性橡胶层;200

卡箍;300
‑ꢀ
锁扣件、301

连接柱、302

限位板、303

弹簧、304

锁扣部、3041

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25.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26.参照附图1

4,一种植物驳枝育苗基质的包埋装置,包括:容置腔室100、卡箍200和锁扣件300,其中:
27.容置腔室100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容置腔室100两端和中部均呈圆柱状且其中部的外径大于两端的外径;容置腔室100由对称设置的、形状大小相同的且拆卸连接的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组成;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两侧的中部位置均一体成型有固定板103,固定板103上开设限位孔1031;
28.卡箍200在容置腔室100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卡箍200将第一本体101 和第二本体102两端的对应部位连接在一起;卡箍200为现有技术。
29.锁扣件300设置在第一本体101上的限位孔1031内,锁扣件300将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中部的对应部位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锁扣件300的具体结构为:锁扣件300包括连接柱301、限位板302和弹簧303,连接柱301的前端一体成型有圆锥形锁扣部304,锁扣部304和连接柱301上开设有槽口3041,槽口3041从锁扣部304的顶部向连接柱301的后端延伸,限位板302固定在连接柱301的后端;弹簧303套设在连接柱301上,且弹簧303的一端固定在限位板302上,另一端抵接在第一本体101的固定板103 上。
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两端上均凹设有限位槽 1011;卡箍200设置在限位槽1011内;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两端的内壁上均设有一层弹性橡胶层104;第一本体101顶端和中部的连接处、第二本体102顶端和中部的连接处均开设有进水口1012;第二本体102底端和中部的连接处开设有出水口1021;进水口1012和出水口1021均有密封盖(附图未此处)密封;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31.一般驳枝的枝条都是斜着向上的,在使用时,将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中分别放入适量的基质,然后将第二本体102置于已剥皮部分的下半部分,且使其设置出水口1021端置于较低的地方,这样设置是为了方便当基质水分较多时,打开出水口1021处的密封盖使多余的水分排出,保持基质含水量处于适宜状态。接着将第一本体101置于已剥皮部分的上半部分,同时与第二本体102位置对应。
32.然后按压锁扣件300的限位板302,弹簧303被压缩,连接柱301带动锁扣部304穿过设置第二本体102固定板103上的限位孔1031,在锁扣部304 穿过该该限位孔1031时,锁扣部304受到限位孔1031内壁的作用使得槽口 3041的宽度变小以便锁扣部304能顺利穿过限位孔1031。当锁扣部304穿过限位孔1031后,锁扣部304失去限位孔1031内壁的作用,槽口3041的宽度又变为原来的大小,这时松开限位板302,弹簧303失去压力而伸张,弹簧 303对限位板302产生推力,锁扣部304便紧密抵接在第二本体102的固定板 103上,使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紧密连接在一起。同理在拆卸的时候,挤压锁扣部304的前端,使槽口3041的宽度变小,这样弹簧303伸张并对限位板302产生推力,即可实现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2的分离。
33.后续再利用卡箍200将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的两端进行固定即可。在利用卡箍200固定时,弹性橡胶层104可以提供预紧力,提高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两端与枝条贴合的紧密度,进而提高整个装置的两端的气密性,有效防止雨水的进入与流出。
34.从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以解决利用塑料薄膜包埋基质时操作复杂,且会延长肉质根的分化时间,影响驳枝育苗的过程的问题为出发点,设计由拆卸连接的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组成的容置腔室100,可以便于包埋基质;同时在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的两端分别设置弹性橡胶层104,可以提高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另外,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采用透明材料,可以便于及时了解基质的湿度情况。通过以上设置可以有利于肉质根的分化,便于驳枝育苗工作的开展。
35.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