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丹种植用除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66194发布日期:2021-06-29 23:27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牡丹种植用除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涉及牡丹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牡丹种植用除虫装置。



背景技术:

牡丹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

牡丹常见病害有叶斑病、炭疽病、白绢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等,害虫有蛀干天牛、吹绵蚧、蛴螬等,白绢病、根腐病多发生在牡丹的根茎部和根部,牡丹根结线虫发生在牡丹毛细根附近,以及很多害虫沾附在叶下,吸收营养,导致牡丹生长不良甚至枯死,现有的除虫装置采用人工喷洒除虫剂,基本为从上至下对牡丹进行喷洒,由于牡丹为灌木,其枝叶茂密,现有的除虫装置无法将除虫剂直接喷洒到牡丹根部以及叶下,除虫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牡丹种植用除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牡丹种植用除虫装置,包括喷洒机构,以及用于固定喷洒机构的手持机构,所述喷洒机构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与手持机构对应面上的喷头、设置在外壳内部且用于对喷头输送液体的内管道、设置在外壳外侧边且与内管道连通的钢管,以及设置在外壳外端且与钢管连通的外管道,所述钢管上设置有用于且控制外管道与内管道连通的电磁阀,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用于穿过牡丹根部的放置口。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机构上设置有防护板,该防护板与外壳同轴设置,且防护板的面积大于外壳的面积,能够有效防护自下而上的除虫剂不会喷洒到使用者身上。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板为可视的pvc材质,且防护板为伞状结构,方便使用者查看下方喷洒机构的放置情况,以及能够收集自下而上的除虫剂,集聚后再次掉落,实现二次喷洒。

进一步地,所述喷头为雾状高压喷头,型号为1010-8010。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放置口贯穿外壳的正面和背面。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与手持机构活动连接的安装件,使得外壳与手持机构为可拆卸结构,方便对外壳进行拆卸并进行不同方向的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道和外管道均为软管结构,所述钢管为不锈钢。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电磁阀开启或关闭的控制按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是:

该牡丹种植用除虫装置的喷洒机构上用于喷洒除虫剂的喷头与手持机构对应设置,使得喷头喷洒的药剂从下到上,且外壳上开设有放置口,该放置口用于穿过牡丹根部,能够全面地对牡丹根部以及叶下进行喷洒除虫剂,有效对牡丹进行驱虫防病虫害,且外壳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与手持机构活动连接的安装件,使得外壳与手持机构为可拆卸结构,方便对外壳进行拆卸并进行不同方向的安装,即可根据外壳的安装方向改变将喷头朝向上端或者下端,适应不同的喷洒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喷头朝上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喷头朝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喷洒机构;110、外壳;111、放置口;112、安装件;120、喷头;130、内管道;140、钢管;141、电磁阀;150、外管道;160、供电装置;2、手持机构;210、防护板;220、按钮;230、握把杆;240、安装杆。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牡丹种植用除虫装置,包括喷洒机构1和手持机构2,其中手持机构2为“7”字型,且手持机构采用不锈钢材质,内部为中空结构,手持机构包括握把杆230和安装杆240,在安装杆的底端连接喷洒机构1,在安装杆的2/3处安装有且位于喷洒机构的上端螺旋套接有防护板210,在安装杆上设有螺纹槽,防护板借助螺纹槽固定在安装杆上,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该需要主要根据牡丹的高度),将防护板安装在合适高度,防护板为伞状结构,采用为可视的pvc材质,方便使用者查看下方喷洒机构的放置情况,以及能够收集自下而上的除虫剂,集聚后再次掉落,实现二次喷洒。

喷洒机构包括外壳110、喷头120、内管道130、钢管140和外管道150,外壳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质,耐磨性、韧性及耐寒性较好,使用寿命长,外壳为圆盘结构,外壳具有正面和背面,该外壳上开设有放置口111,贯穿外壳的正面和背面,在外壳的正面和背面的中心轴处均开设有螺纹孔(即安装件112),安装杆的下端设置有螺纹,将外壳螺纹安装在安装杆的下端,使得外壳与手持机构为可拆卸结构,方便对外壳进行拆卸并进行不同方向的安装;在外壳的正面设置有喷头120,喷头120为雾状高压喷头,型号为1010-8010,共设置有三个,等距分布在外壳上,在外壳的内部设置内管道130,内管道130依次连通三个喷头,在外壳的外侧边设置钢管140,钢管的材质为不锈钢,且钢管长度为5cm,在钢管上设置有电磁阀141,且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供电装置160,该供电装置对电磁阀进行供电,同时在握把杆上安装有控制按钮220,借助该控制按钮控制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从而控制内管道与外管道之间是否进行连通,从而实现喷洒效果,钢管通过内管道与外壳内其中一个喷头进行连通,在钢管的外端连通外管道150,内管道和外管道的材质均为软管,方便排布和放置。

通过外壳的安装方向,若正面超上,则喷洒方式自下至上,若背面超上,则喷洒方式自上至下,防护板的面积大于外壳的面积,使得当喷洒方式自下至上时,能够有效防护除虫剂不会喷洒到使用者身上。

使用时,将外壳的正面朝上进行安装,此时外管道外接除虫剂液体,然后使用者手持握把杆,通过放置口穿过牡丹根部,此时整个外壳的穿过牡丹根部并完全覆盖到牡丹底部,然后通过控制按钮启动电磁阀开启,此时外管道与内管道连通,将除虫剂液体输送到内管道,并通过喷头自下至上进行喷洒,从而有效地牡丹的根部以及叶下进行除虫,若只需从上至下进行喷洒时,将外壳拆下,将带有喷头的一面朝下安装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