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水植物的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2205发布日期:2021-08-13 15:5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水植物的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水植物的种植装置,属于沉水植物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沉水植物作为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是水体中生态系统构建的关键和核心。沉水植物不仅自身能够吸收氮磷等物质,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向水体释放氧气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水平,同时也能为水生动物和微生物提供生长基质和栖息环境,另外其分泌的化感物质还能够抑制藻类的生长。在水生态修复工程中,沉水植物的存活是水生态系统成功构建的关键要素。

目前沉水植物的种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人工栽植法:将水体抽干或降到30厘米以内,由人工进行单株或单丛种植,此方法受外界影响大。如遇水系底泥太深、水系底泥有玻璃碎片、尖锐石块、树根、树枝等将加大施工难度。同时,如果河道水体较深,降低水位容易造成河岸周边地基沉降,严重时可能导致建筑物受损。2、钳栽法:部分水体由于水位无法降低至人工栽植所需的深度,采用种植钳种植。用一头带钳子的专业种植工具夹住沉水植物插入泥中,然后松钳子,沉水植物根部留在泥中。此方法由于无法看清水底情况,在种植后沉水植物极易上浮至水面,种植效果较差,成活率不高。3、压苗灌土沉底法:将种植土压在沉水植物上或中间灌土包裹绑扎后沉底,此方法容易使泥土松散植株上浮。4、抛栽法:传统的抛栽法将沉水植物根部用无纺布、黏土包裹后抛入水中,由于根部包裹黏土的重力作用而使沉水植物朝上,生长一段时间后根部可穿过软泥扎入泥中。但此法的缺点在于包裹的软泥太紧,容易使沉水植物根部缺氧而腐烂,包裹的软泥太松,导致黏土脱落,使沉水植物上浮。且采用的无纺布孔隙小,植物根部不易穿透,从而都降低了沉水植物的成活率低。

上述方法或因水位太深、水系底部缺少种植土、水系底泥太深、水系底泥有玻璃碎片、尖锐石块以及泥土松散植株上浮等因素限制了沉水植物的种植与成活,从而限制了沉水植物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沉水植物的种植装置,本实用新型容易存活,具有存活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沉水植物的种植装置,包括沉水植物、种植土层和具有孔隙的包裹层,所述种植土层至少包裹沉水植物的根部,所述包裹层包覆种植土层。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种植装置投入到指定的水域即可,投入后由于种植土的重力作用,会降到水域底部,沉水植物生长后,新生的根系能够穿过包裹层的孔隙深入水域底部的底泥进行走根、分蘖,更快的构建水下森林系统。

本实用新型中,种植土层由种植土构成,通过包裹层包覆种植土使种植土不易流失,从而能够避免种植土流失使沉水植物上浮的问题;使用具有孔隙的包裹层又克服了植物根系不易穿透包裹材料的问题,从而使沉水植物的成活率大幅度提高;孔隙加强了植物根系与水中氧的接触,使植物根部不会因缺氧而腐烂,从而提高沉水植物的成活率。

进一步的,所述孔隙均匀分布于包裹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孔隙的孔径为0.4-1mm。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一定大小的孔径,才能既保证种植土不易流失的同时,又能使沉水植物的根部容易穿过孔隙,保证植物根系与水中氧的接触。如果孔隙过小则透气性差沉水植物的根部不易穿过孔隙,如果孔隙过大这回使得种植土容易从孔隙中流失造成沉水植物上浮。

进一步的,包裹层由上至下,所述孔隙的孔径依次变小。

进一步的,包裹层上部孔隙的孔径大于包裹层下部孔隙的孔径。

在上述方案中,由于重力作用,相比包裹层上部,包裹层下部的种植土更易流失,因此包裹层下部孔隙孔径更小,避免种植土流失的同时能够满足根系穿过底部孔隙;而包裹层上部的种植土不易流失,设置较大孔径的孔隙,加大了根系与水中氧的接触,同时大孔径的孔隙有利于沉水植物穿过孔隙分蘖。

进一步的,所述包裹层为经线和纬线交叉编织形成的包裹层。

在上述方案中,当遇到分蘖的茎部生长逐渐变大时,分蘖能够挤压经线和纬线使得孔隙变大以适应分蘖的生长。

进一步的,所述包裹层的材质为pla或pcl或pbat等可降解材料。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可降解的包裹层,包裹层能够在水中通过微生物等的作用慢慢降解,不会造成白色污染,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

进一步的,所述包裹层包括正方形网布的对角分别对叠系紧形成的打结部。

在上述方案中,将沉水植物的根部直立于正方形网布包裹层材料中部,沉水植物的根部周边填放种植土,然后将包裹材料各边收拢,四个角的两对角分别对叠系紧;通过使用包裹层材料自身对叠系紧形成打结部,能够避免使用捆绳造成浪费,也能避免捆绳对环境的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土层包裹沉水植物的根部和部分茎部。

在上述方案中,包裹部分茎部能够使得发根范围更大。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土层的材质为耕作土。

在上述方案中,耕作土易于取材,且成本低廉。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土层包括种植土和多孔陶粒。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添加多孔陶粒能够增加种植土层的透气性,增加种植土层的氧气量,有利于沉水植物生长。

进一步的,所述沉水植物的根部紧贴包裹层的底部。

在上述方案中,根部紧贴包裹层能够使得根系更容易穿过孔隙到水域底部原底泥形成稳定的植株生长。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土层的包裹直径由上到下逐渐变大后再逐渐变小。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上述设置种植土形成类似不倒翁的形状,使得沉水植物抛入水中后,沉水植物的根部能够竖直立于水中,有利于植株生长。

进一步的,所述沉水植物的根部被包裹于种植土层的中心。

在上述方案中,沉水植物根部周围的种植土均匀分布,根部被包裹于种植土的中心,使得沉入植物抛入水中后沉水植物的根部在水中处于直立状态,更加有利于沉水植物的生长。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土层的包裹直径为沉水植物茎部直径的2-10倍。

在上述方案中,一定量的种植土既能保证沉水植物根部的发育,也能避免种植土过多造成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沉水植物的种植装置,通过适宜孔隙的包裹层包裹种植土,既能避免种植土流失,又能保证根部能够穿过孔隙利于生长;同时通过包裹层材料自身对角对叠系紧,节省了捆绳。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种植土不易流失,避免沉水植物上浮;

2、沉水植物根系容易穿透包裹层,容易生根;

3、沉水植物存活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种植装置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2是种植装置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3是种植装置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中标记:1-沉水植物、2-种植土层、3-包裹层、31-孔隙、31a-上部孔隙、31b-下部孔隙、32-打结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沉水植物的种植装置,包括沉水植物1、种植土层2和具有孔隙31的包裹层3,种植土层2至少包裹沉水植物1的根部,包裹层3包覆种植土层2。

在本实施例中,将种植装置投入到指定的水域即可,投入后由于种植土的重力作用,会降到水域底部,沉水植物1生长后,新生的根系能够穿过包裹层3的孔隙31深入水域底部的底泥进行走根、分蘖,更快的构建水下森林系统。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在其他实施例中,孔隙31均匀分布于包裹层3上,孔隙31的孔径为0.4-1mm,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一定大小的孔径,才能既保证种植土不易流失的同时,又能使沉水植物1的根部容易穿过孔隙31,保证植物根系与水中氧的接触。如果孔隙31过小则透气性差沉水植物1的根部不易穿过孔隙31,如果孔隙31过大这回使得种植土容易从孔隙31中流失造成沉水植物1上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在其他实施例中,包裹层3由上至下,所述孔隙31的孔径依次变小。

作为可选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包裹层3上部孔隙31a的孔径大于包裹层3下部孔隙31b的孔径。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重力作用,相比包裹层3上部,包裹层3下部的种植土更易流失,因此包裹层3下部孔隙31b孔径更小,避免种植土流失的同时能够满足根系穿过底部孔隙31;而包裹层3上部的种植土不易流失,设置较大孔径的孔隙31加大了根系与水中氧的接触,同时大孔径的孔隙31有利于沉水植物1穿过孔隙31分蘖。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在其他实施例中,包裹层3为经线和纬线交叉编织形成的包裹层3;当遇到分蘖的茎部生长逐渐变大时,分蘖能够挤压经线和纬线使得孔隙31变大以适应分蘖的生长。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在其他实施例中,包裹层3的材质选择pla或pcl或pbat,通过设置可降解的包裹层3,包裹层3能够在水中通过微生物等的作用慢慢降解,不会造成白色污染,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在其他实施例中,包裹层3包括正方形网布的对角分别对叠系紧形成的打结部32,将沉水植物1的根部直立于正方形网布包裹层3材料中部,沉水植物1的根部周边填放种植土,然后将包裹材料各边收拢,四个角的两对角分别对叠系紧形成打结部32;通过使用包裹层3材料自身对叠系紧,能够避免使用捆绳造成浪费,也能避免捆绳对环境的污染。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在其他实施例中,种植土层2包裹沉水植物1的根部和部分茎部,包裹部分茎部能够使得发根范围更大,更有利于分蘖。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在其他实施例中,种植土层2的材质为耕作土,耕作土易于取材,且成本低廉。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在其他实施例中,种植土层2包括种植土和多孔陶粒,通过添加多孔陶粒能够增加种植土层2的透气性,增加种植土层2的氧气量,有利于沉水植物1生长。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在其他实施例中,沉水植物1的根部紧贴包裹层3的底部,使得根系更容易穿过孔隙31到水域底部原底泥形成稳定的植株生长。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在其他实施例中,种植土层2的包裹直径由上到下逐渐变大后再逐渐变小;种植土形成类似不倒翁的形状,使得沉水植物1抛入水中后,沉水植物1的根部能够竖直立于水中,有利于植株生长。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在其他实施例中,沉水植物1的根部被包裹于种植土层2的中心,沉水植物1根部周围的种植土均匀分布,根部被包裹于种植土的中心,使得沉入植物抛入水中后沉水植物1的根部在水中处于直立状态,更加有利于沉水植物1的生长。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在其他实施例中,种植土层2的包裹直径为沉水植物1茎部直径的2-10倍,既能保证沉水植物1根部的发育,也能避免种植土过多造成浪费。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沉水植物的种植装置,种植土不易流失,避免沉水植物上浮;沉水植物根系容易穿透包裹层,容易生根;沉水植物存活率高,存活率可达90%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