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南方丘区提水灌溉装置

文档序号:26059719发布日期:2021-07-30 13:05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南方丘区提水灌溉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溉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南方丘区提水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南方丘区普遍存在“山高水低”的特点,农民往往“看得见水,却用不到水”。而目前广泛采用的提水装置仍然是传统的电动抽水泵,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源带动水泵内部电机运动,利用传统的机械装置使泵内部产生压力差,从而将水吸入泵腔,再从排水口排出并获得一定扬程。但南方丘区复杂的地形限制了能源的供应,传统的抽水泵往往供电困难,且故障率较高,一旦损坏,由于地形因素,维修较为困难。

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仍以传统经验生产为主,农田灌溉精度难以保证,缺乏量化指标和配套集成技术;监测与控制大都仍采用人工管理,管理水平滞后,存在劳动强度大、人机交互能力差等弊端,严重影响农作物品质和产量。传统农业灌溉技术如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等所需水资源多,研究表明,我国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高消耗、低效率的灌溉方式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水资源短缺与需水量逐年增加之间矛盾也日益加剧,而运用有线网络实现智能化灌溉,不仅成本较为高昂,整体布设过程也很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南方丘区提水灌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南方丘区提水灌溉装置,包括水源、动力水池、水锤泵、高位水箱和灌溉组件,所述水源通过引水管与沉降池连通,所述动力水池设于沉降池的一侧,且所述动力水池与沉降池之间设置有过滤器,所述动力水池的出水口与动力水管的一端连接,动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锤泵的入水口连接,水锤泵的出水口与扬水管的一端连接,扬水管的另一端与高位水箱的入水口连接,所述高位水箱的一侧设置有肥水池,所述高位水箱的出水口和肥水池的出水口分别与灌溉组件的入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高位水箱的上部侧壁上设置有泄水缝。

进一步地,所述肥水池与高位水箱并排设置,所述肥水池与高位水箱之间相互连通,且设置有阀门a。

进一步地,所述肥水池的顶部设置有添肥口。

进一步地,所述灌溉组件包括主管、灌头转换口、微喷灌头、滴灌灌头和喷灌罐头,所述主管的一端分别与高位水箱的出水口和肥水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主管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b,所述主管的另一端与灌头转换口的入口连接,所述灌头转换口具有三个出口,三个出口分别与支管a、支管b和支管c连接,所述支管a的管路上安装有微喷灌头,所述支管b的管路上安装有滴灌灌头,所述支管c的管路上安装有喷灌罐头。

进一步地,所述阀门a为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阀门b为球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水过程具有无需提供电源的便捷性、环保清洁性、可靠性与高效性,解决了南方丘区因供电困难而导致抽水泵无法正常提水的问题,采用水锤泵进行提水,便于检修,仅靠水击原理即可获得动力水管落差十倍高度的扬程。

2、灌溉精准及时,节约水源,结合水肥一体化灌溉,便于操作与管理,利用此新型灌溉装置随时可调节水量的特点,可实现精准灌溉,且可根据作物需求任意选择三种节水灌溉装置,与传统的大水漫灌相比节约了大量水资源,同时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可对耕地实现大规模批量管理,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3、提水设备与灌溉管道等布设所需工程量小,且灌溉装置中各元件购置成本较低,整套系统运行稳定性较高,检修便捷,布设与运营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源,2-引水管,3-沉降池,4-过滤器,5-动力水池,6-动力水管,7-水锤泵,8-扬水管,9-高位水箱,10-肥水池,11-泄水缝,12-添肥口,13-主管,14-阀门a,15-灌头转换口,16-阀门b,17-支管a,18-微喷灌头,19-支管b,20-滴灌灌头,21-支管c,22-喷灌灌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南方丘区智能提水灌溉系统,包括水源1、动力水池5、水锤泵7、高位水箱9和灌溉组件,水源1为河流或湖泊水,水源1通过引水管2与沉降池3连通,利用河流或湖泊水的天然落差经引水管2流至沉降池3内,动力水池5设于沉降池3的一侧,且动力水池5与沉降池3之间设置有过滤器4,再利用水的重力水头克服过滤器4的阻力,将过滤后的水储入动力水池5中,为水锤泵7的运转做准备,过滤器4由孔板、筛网和断级配砂滤水层组成,会最大限度地滤除水体中含有的细颗粒悬移质泥沙,以防对后续设备造成堵塞等破坏,动力水池5的出水口与动力水管6的一端连接,动力水管6的另一端与水锤泵7的入水口连接,水锤泵7的出水口与扬水管8的一端连接,扬水管8的另一端与高位水箱9的入水口连接,当水位达到水锤泵7的工作水位时,水流经动力水管6流向水锤泵7的泵体中,并发生连续不断的水击现象,从而使得水流获得一定的扬程,并通过扬水管8将水流送至高位水箱9中,通过此种方式可实现无电源提水,仅利用动力水管的微小落差,可将水流扬至落差十倍以上的高度位置处;且水锤泵结构较为简洁,故障率较低,检修便捷,相较而言可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高位水箱9的一侧设置有肥水池10,高位水箱9的出水口和肥水池10的出水口分别与灌溉组件的入口连接。

进一步地,高位水箱9的上部侧壁上设置有泄水缝11,当高位水箱9的水位过高时,通过泄水缝11排出多余的水,流回至河道或湖泊中。

进一步地,肥水池10与高位水箱9并排设置,肥水池10与高位水箱9之间相互连通,且设置有阀门a14。在本实施例中,肥水池10的顶部设置有添肥口12。根据作物实际生长情况,当作物需要施肥时,通过添肥口12添加可溶性肥料,之后打开阀门a14,水流由高位水箱9进入肥水池10中,溶解可溶性肥料,当肥水池10内的水位到达合适位置后阀门a14关闭,此时灌溉所用水是高位水箱9和肥水池10中的水肥混合液体。

进一步地,灌溉组件包括主管13、灌头转换口15、微喷灌头18、滴灌灌头20和喷灌罐头22,主管13的一端分别与高位水箱9的出水口和肥水池10的出水口连接,主管13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b16,主管13的另一端与灌头转换口15的入口连接,灌头转换口15具有三个出口,三个出口分别与支管a17、支管b19和支管c21连接,支管a17的管路上安装有微喷灌头18,支管b19的管路上安装有滴灌灌头20,支管c21的管路上安装有喷灌罐头22。灌溉时,打开主管13管路上的阀门b16,阀门b16的开度可控,通过灌头转换口15切换灌溉方式,实现了灌溉水量和灌溉方式的控制与选择,可保证灌溉过程中的精准性,科学性,同时三种节水型灌头可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地,阀门a14为电磁阀。

进一步地,阀门b16为球阀。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