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鼠情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96601发布日期:2021-06-18 16:05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鼠情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鼠情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鼠情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监测装置通过在厢体内放置诱捕食物,从而使老鼠进入厢体内不能逃出,然后通过计算在固定时间段内的老鼠数量来确定鼠情。

但现有监测装置使用的厢体没有对进入口进行可开关的自动控制,从而使得厢体内老鼠过多时容易逃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鼠情监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监测装置使用的厢体没有对进入口进行可开关的自动控制,从而使得厢体内老鼠过多时容易逃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鼠情监测装置,包括厢体、放置槽体和阻挡组件;所述放置槽体与所述厢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厢体的一侧;所述厢体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厢体远离所述放置槽体的一侧,所述阻挡组件包括封闭门、顶升横杆、竖向升降杆和控制构件,所述封闭门与所述厢体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厢体靠近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顶升横杆与所述封闭门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厢体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厢体靠近所述封闭门的一侧,所述竖向升降杆与所述厢体滑动连接,并与所述顶升横杆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顶升横杆远离所述封闭门的一端;所述控制构件包括连接横杆、按压滑板和支撑转轴,所述连接横杆与所述竖向升降杆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竖向升降杆远离所述顶升横杆的一端,所述按压滑板与所述厢体滑动连接,并与所述连接横杆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厢体靠近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支撑转轴与所述连接横杆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厢体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竖向升降杆和所述按压滑板之间。

其中,所述厢体还具有滑板滑槽,所述滑板滑槽位于所述厢体靠近所述按压滑板的一侧,且与所述开口贯通。

其中,所述控制构件还包括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一侧与所述厢体固定连接,并另一侧与所述按压滑板抵接,且位于所述滑板滑槽内。

其中,所述控制构件还包括滑板连接转轴,所述滑板连接转轴与所述按压滑板转动连接,并与所述连接横杆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连接横杆靠近所述按压滑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控制构件还包括杆件连接转轴,所述杆件连接转轴与所述连接横杆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竖向升降杆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连接横杆靠近所述竖向升降杆的一侧。

其中,所述控制构件还包括弹性支撑板,所述弹性支撑板与所述厢体转动连接,并与所述按压滑板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厢体靠近所述弹性支撑板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鼠情监测装置,通过老鼠在进入所述厢体的所述开口位置时,踩踏所述按压滑板,所述按压滑板受力向下滑动,并带动所述连接横杆以所述支撑转轴为圆心转动,从而使得所述连接横杆远离所述按压滑板的一端向上翘起,进而带动所述竖向升降杆向上滑动,使得所述顶升横杆和所述封闭门向上滑动,从而打开所述封闭门,在老鼠离开所述按压滑板后,所述封闭门由于重力下降对所述开口进行封闭,如此能够避免老鼠进入所述厢体后再逃出所述厢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支撑板和厢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阻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厢体、2-放置槽体、3-阻挡组件、11-开口、12-滑板滑槽、31-封闭门、32-顶升横杆、33-竖向升降杆、34-控制构件、100-鼠情监测装置、341-连接横杆、342-按压滑板、343-支撑转轴、344-支撑弹簧、345-滑板连接转轴、346-杆件连接转轴、347-弹性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鼠情监测装置100,包括厢体1、放置槽体2和阻挡组件3;所述放置槽体2与所述厢体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厢体1的一侧;所述厢体1具有开口11,所述开口11位于所述厢体1远离所述放置槽体2的一侧,所述阻挡组件3包括封闭门31、顶升横杆32、竖向升降杆33和控制构件34,所述封闭门31与所述厢体1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厢体1靠近所述开口11的一侧,所述顶升横杆32与所述封闭门31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厢体1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厢体1靠近所述封闭门31的一侧,所述竖向升降杆33与所述厢体1滑动连接,并与所述顶升横杆3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顶升横杆32远离所述封闭门31的一端;所述控制构件34包括连接横杆341、按压滑板342和支撑转轴343,所述连接横杆341与所述竖向升降杆33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竖向升降杆33远离所述顶升横杆32的一端,所述按压滑板342与所述厢体1滑动连接,并与所述连接横杆341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厢体1靠近所述开口11的一侧,所述支撑转轴343与所述连接横杆341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厢体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竖向升降杆33和所述按压滑板342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厢体1的内部中空,用于存放进入的老鼠,所述放置槽体2螺纹安装在所述厢体1的内部,并在所述放置槽体2内放置有诱捕食物,所述厢体1的侧面具有所述开口11,所述开口11与所述厢体1的内部贯通,并在所述开口11的两侧壁上滑动安装有所述封闭门31,所述封闭门31垂直向上滑入所述厢体1的内部,所述封闭门31的侧面螺纹固定有所述顶升横杆32,所述顶升横杆32可在所述厢体1的内部沿垂直方向滑动,所述竖向升降杆33竖向滑动安装在所述厢体1的内部,并滑动方向与所述封闭门31的滑动方向相同,所述竖向升降杆3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顶升横杆32和所述连接横杆341,所述连接横杆341的一端部与所述顶升横杆3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按压滑板342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转轴343作为底部支撑杠杆与所述连接横杆341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横杆341的中心位置;如此,老鼠在进入所述厢体1的所述开口11位置时,踩踏所述按压滑板342,所述按压滑板342受力向下滑动,并带动所述连接横杆341以所述支撑转轴343为圆心转动,从而使得所述连接横杆341远离所述按压滑板342的一端向上翘起,进而带动所述竖向升降杆33向上滑动,使得所述顶升横杆32和所述封闭门31向上滑动,从而打开所述封闭门31,在老鼠离开所述按压滑板342后,所述封闭门31由于重力下降对所述开口11进行封闭,如此能够避免老鼠进入所述厢体1后再逃出所述厢体1。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厢体1还具有滑板滑槽12,所述滑板滑槽12位于所述厢体1靠近所述按压滑板342的一侧,且与所述开口11贯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厢体1的底部具有装置的放置腔,所述滑板滑槽12的顶部与所述开口11贯通,并底部与放置腔贯通,从而使得所述按压滑板342能够通过滑动带动所述连接横杆341转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控制构件34还包括支撑弹簧344,所述支撑弹簧344的一侧与所述厢体1固定连接,并另一侧与所述按压滑板342抵接,且位于所述滑板滑槽12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弹簧344抵接在所述按压滑板342的底部,从而减缓所述按压滑板342的滑动,对所述按压滑板342进行支撑,从而避免所述按压滑板342在滑动距离过长。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控制构件34还包括滑板连接转轴345,所述滑板连接转轴345与所述按压滑板342转动连接,并与所述连接横杆34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连接横杆341靠近所述按压滑板342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转轴的侧面螺纹固定在所述连接横杆341上,并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按压滑板342转动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按压滑板342的滑动带动所述连接横杆341转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控制构件34还包括杆件连接转轴346,所述杆件连接转轴346与所述连接横杆341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竖向升降杆33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连接横杆341靠近所述竖向升降杆33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杆件连接转轴346的侧面螺纹固定在所述连接横杆341上,并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竖向升降杆33转动连接,从而使得所述连接横杆341的转动带动所述竖向升降杆33滑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述控制构件34还包括弹性支撑板347,所述弹性支撑板347与所述厢体1转动连接,并与所述按压滑板342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厢体1靠近所述弹性支撑板347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支撑板347为具有高形变性能的支撑板,并侧端螺纹固定在所述厢体1靠近所述开口11的位置,且底部与所述按压滑板342通过转轴连接,老鼠未接触到所述弹性支撑板347时,所述弹性支撑板347带动所述按压滑板342向上翘起,老鼠对所述弹性支撑板347施压时,所述弹性支撑板347带动所述按压滑板342滑动,直至与所述厢体1底部平面平行,如此避免老鼠卡入所述滑板滑槽12内。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