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舌嫁接法嫁接核桃用嫁接刀

文档序号:26104920发布日期:2021-08-03 12:4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舌嫁接法嫁接核桃用嫁接刀

本实用新型属于双舌嫁接法嫁接核桃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舌嫁接法嫁接核桃用嫁接刀。



背景技术:

核桃的嫁接方法有很多方法,主要可以分为芽接法和枝接法,其中枝接中可分为切接、劈接、靠接、插皮接等方式。核桃的双舌嫁接法是一种新的嫁接技术,双舌嫁接法由于操作流程简单,比较实用与径粗为1.5厘米以下的中小规格砧木嫁接。

核桃的双舌嫁接法具体的嫁接方法就是如图1所示,首先将核桃砧木利用刀切削成舌状,然后将接穗同样切削成舌状,最后将核桃砧木切削成舌状端与接穗切削成的舌状端对接,同时用塑料膜将其嫁接部位缠绕保护。如此提高了砧木与接穗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核桃嫁接的成活率。现有核桃的双舌嫁接法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利用刀具对砧木和接穗切削嫁接端时,需要切削两到三刀才能形成具有舌状的砧木和接穗嫁接端,其切削过程复杂、效率低,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嫁接操作人员才能完成,可操作性不强。2、砧木和接穗切削舌状嫁接端时,其切削的长度无法准确控制,导致砧木和接穗舌状嫁接端吻合度差,砧木和接穗舌状嫁接时接触不严密,直接降低到核桃嫁接的成活率。发明人基于现有技术中的缺陷研发了一种双舌嫁接法嫁接核桃用嫁接刀,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舌嫁接法嫁接核桃用嫁接刀,其设计结构简单、科学合理、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砧木和接穗切削嫁接端时,切削过程复杂、效率低,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嫁接操作人员才能完成,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砧木和接穗切削舌状嫁接端时,其切削的长度无法准确控制,导致砧木和接穗舌状嫁接端吻合度差,砧木和接穗舌状嫁接时接触不严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舌嫁接法嫁接核桃用嫁接刀,包括刀把、前切削刀、后切削刀;刀把固定设置在后切削刀的右端位置,所述刀把与所述后切削到固定连接成一体;前切削刀固定设置在所述后切削刀的前侧对应位置,所述前切削刀对应于后切削刀呈向内倾斜设置;宽度调整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前切削刀和后切削刀的外侧上部位置,所述宽度调整装置一端与所述后切削刀的外侧上部位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切削刀的内侧上部位置固定连接,宽度调整装置用于调整前切削刀与后切削刀之间的距离。

所述前切削刀设置的高度低于后切削刀的高度。

所述宽度调整装置包括限位筒,限位筒固定设置在的一端与后切削刀的外侧上部位置固定连接,限位筒为空心圆筒;移动开口槽为椭圆形,所述移动开口槽为穿过限位筒壁厚的通体槽;限位凹槽均匀固定设置在移动开口槽的底部位置,限位凹槽呈水平一字型排列;移动柱套装在限位筒中,限位棒固定设置在移动柱上,并呈竖直固定设置;所述移动柱的左端与前切削刀内侧上部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柱在推动限位棒时,移动柱在限位筒中移动,当限位棒旋转扳动时,限位柱卡在限位凹槽中,通过移动柱的位置移动实现对前切削刀宽度的调整。

这种双舌嫁接法嫁接核桃用嫁接刀的工作过程为:当需要用这种嫁接刀对核桃砧木进行切削时,首先嫁接人员手握刀把对准核桃砧木的上端部,此时根据核桃砧木的直径大小,通过推动宽度调整装置的限位棒使移动柱向前侧或后侧移动,当移动柱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扳动限位棒使移动柱转动,并将限位棒卡所对应的在限位凹槽中,从而实现了对前切削刀与后切削刀之间位置的调整;然后操作人员手握刀把将前切削刀和后切削刀同时对准砧木的上部用力向下切削,这样就可以一次性形成凸起的舌状嫁接端,随后利用其中一个前切削刀和后切削刀再次切削一刀形成如图1所述的嫁接切削口,需要对接穗的端部进行切削舌状嫁接口时,重复上述动作即可,当砧木端部的舌状嫁接口切削好后,同切削好的接穗舌状嫁接口进行对准插接,同时用塑料膜将其嫁接部位进行缠绕保护。

所述前切削刀固定设置在所述后切削刀的前侧对应位置,所述前切削刀对应于后切削刀呈向内倾斜设置;这样设置的主要要目的是:操作人员手握刀把将前切削刀和后切削刀同时对准砧木的上部用力向下切削,这样就可以一次性形成凸起的舌状嫁接端。

所述宽度调整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前切削刀和后切削刀的外侧上部位置,所述宽度调整装置一端与所述后切削刀的外侧上部位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切削刀的内侧上部位置固定连接,宽度调整装置用于调整前切削刀与后切削刀之间的距离。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宽度调整装置的设置,从而实现了前切削刀与后切削刀之间距离的调整,以便适用不同直径的接穗和核桃砧木,起到提高嫁接刀适应性的作用。

所述前切削刀设置的高度低于后切削刀的高度。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前切削刀和后切削刀的上下错位设置,实现一次性对接穗或砧木嫁接端部的舌状嫁接口的切削。

所述宽度调整装置包括限位筒,限位筒固定设置在的一端与后切削刀的外侧上部位置固定连接,限位筒为空心圆筒;移动开口槽为椭圆形,所述移动开口槽为穿过限位筒壁厚的通体槽;限位凹槽均匀固定设置在移动开口槽的底部位置,限位凹槽呈水平一字型排列;移动柱套装在限位筒中,限位棒固定设置在移动柱上,并呈竖直固定设置;所述移动柱的左端与前切削刀内侧上部固定连接。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推动宽度调整装置的限位棒使移动柱向前侧或后侧移动,当移动柱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扳动限位棒使移动柱转动,并将限位棒卡所对应的在限位凹槽中,从而实现了对前切削刀与后切削刀之间位置的调整;以便适用不同直径的接穗和核桃砧木嫁接端口的切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舌嫁接法嫁接核桃用嫁接刀,其设计结构简单、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砧木和接穗切削嫁接端效率,提高了砧木和接穗切削嫁接端可操作性,提高了砧木和接穗舌状嫁接端吻合度,从而提高了砧木和接穗舌状嫁接时接触的严密性,提高了核桃嫁接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中核桃嫁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宽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刀把,2、前切削刀,3、后切削刀,4、宽度调整装置,41、限位筒,42、移动开口槽,43、限位凹槽,44、移动柱,45、限位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双舌嫁接法嫁接核桃用嫁接刀,包括刀把1、前切削刀2、后切削刀3;刀把1固定设置在后切削刀3的右端位置,所述刀把1与所述后切削到3固定连接成一体;前切削刀2固定设置在所述后切削刀3的前侧对应位置,所述前切削刀2对应于后切削刀3呈向内倾斜设置;宽度调整装置4固定设置在所述前切削刀2和后切削刀3的外侧上部位置,所述宽度调整装置4一端与所述后切削刀3的外侧上部位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切削刀2的内侧上部位置固定连接,宽度调整装置4用于调整前切削刀2与后切削刀3之间的距离。

所述前切削刀2设置的高度低于后切削刀3的高度。

所述宽度调整装置4包括限位筒41,限位筒41固定设置在的一端与后切削刀3的外侧上部位置固定连接,限位筒41为空心圆筒;移动开口槽42为椭圆形,所述移动开口槽42为穿过限位筒41壁厚的通体槽;限位凹槽43均匀固定设置在移动开口槽42的底部位置,限位凹槽43呈水平一字型排列;移动柱44套装在限位筒41中,限位棒45固定设置在移动柱44上,并呈竖直固定设置;所述移动柱44的左端与前切削刀2内侧上部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柱44在推动限位棒45时,移动柱44在限位筒41中移动,当限位棒45旋转扳动时,限位柱44卡在限位凹槽43中,通过移动柱44的位置移动实现对前切削刀2宽度的调整。

这种双舌嫁接法嫁接核桃用嫁接刀的工作过程为:当需要用这种嫁接刀对核桃砧木进行切削时,首先嫁接人员手握刀把1对准核桃砧木的上端部,此时根据核桃砧木的直径大小,通过推动宽度调整装置4的限位棒45使移动柱44向前侧或后侧移动,当移动柱44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扳动限位棒45使移动柱44转动,并将限位棒45卡所对应的在限位凹槽43中,从而实现了对前切削刀2与后切削刀3之间位置的调整;然后操作人员手握刀把1将前切削刀2和后切削刀3同时对准砧木的上部用力向下切削,这样就可以一次性形成凸起的舌状嫁接端,随后利用其中一个前切削刀2和后切削刀3再次切削一刀形成如图1所述的嫁接切削口,需要对接穗的端部进行切削舌状嫁接口时,重复上述动作即可,当砧木端部的舌状嫁接口切削好后,同切削好的接穗舌状嫁接口进行对准插接,同时用塑料膜将其嫁接部位进行缠绕保护。

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