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授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24930发布日期:2021-07-13 14:5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麦授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小麦的机械自动授粉装置。



背景技术:

小麦授粉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农业作物的产量,现有的授粉方式有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两种,而自然授粉易受天气环境等非人为可控因素影响,在遇到异常天气时,更会对产量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并且在仅有的较短花期中要达到提高授粉效率的目的,通常也需要采用人工辅助的方式授粉才能保证授粉效率,以更有利于小麦的产业化发展;而人工授粉方式目前主要采用竹竿授粉方式,此种授粉方式授粉速度慢、劳动强度大,长期操作会使授粉有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小麦授粉装置,可实现自动化的小麦授粉过程,减轻人工劳作的强度,也可增加授粉速度,提高授粉有效率。

具体的,小麦授粉装置,包括装置本体、驱动机构、传动机构、摆动机构和控制机构;

所述装置本体包括车架、车轮、扶手;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主动轮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第一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主轴与主动轮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左从动轮、右从动轮、左凸轮和右凸轮,左从动轮分别与主动轮和左凸轮机械连接,右从动轮分别与主动轮和右凸轮机械连接,所述传动机构通过支撑装置固设于装置本体的车架上;

所述摆动机构包括一对摆动件,所述摆动件为通过轴承固定于车架的矩形基板,一对矩形基板经后表面上设置的弹性件相连接,所述矩形基板后表面与所述左凸轮和所述右凸轮对应处分别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矩形基板前表面设置有刷毛;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还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装置本体前端的车轮机械连接,所述蓄电池与第二电机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连接为皮带或链条。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装置本体的扶手上。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通过支撑装置固设于装置本体的车架上的固设方式为焊接或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为由底板、支撑杆和所述扶手焊接而成的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和装置本体前端的车轮机械连接为第二电机经穿过底板的机械连接与装置本体前端两侧的车轮连轴相连;所述机械连接为皮带或链条。

其中,自动授粉装置由第一电机带动机械连接的主动轮实现驱动,并由主动轮分别带动左从动轮、右从动轮转动,进而分别带动左凸轮和右凸轮转动,左凸轮在转动的过程中拨动左侧矩形基板上对应位置处的凸起结构,从而带动左侧的矩形基板摆动,左侧矩形基板上的刷毛拨动装置左侧麦穗实现授粉过程;同理,右凸轮在转动的过程中拨动右侧矩形基板上对应位置处的凸起结构,从而带动右侧的矩形基板摆动,右侧矩形基板上的刷毛拨动右侧麦穗实现授粉过程,矩形基板之间还设置有一对弹性件提供弹力,以促进矩形基板摆动复位。

为了提高授粉速度,本装置还设置有第二电机经穿过底板的机械连接与装置本体前端两侧的车轮连轴相连,以实现装置在田间的自行走,从而进一步节省人力。

所述机械连接可以为皮带或链条或者其他的机械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授粉装置摆动机构的来回摆动,使其上的刷毛带动装置左右两侧的麦穗摆动,以实现辅助小麦授粉过程,减轻人工劳作的强度,也可增加授粉速度,提高授粉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授粉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2是a-a面剖视图;

图3是b-b面剖视图;

图4是传动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小麦授粉装置,包括装置本体、驱动机构、传动机构、摆动机构和控制机构;

所述装置本体包括车架、车轮、扶手9;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7、主动轮6和蓄电池8,所述蓄电池8与第一电机7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7主轴与主动轮6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左从动轮4、右从动轮5、左凸轮2和右凸轮3,左从动轮4分别与主动轮6和左凸轮2机械连接,右从动轮5分别与主动轮6和右凸轮3机械连接,所述传动机构通过支撑装置固设于装置本体的车架上;

所述摆动机构包括一对摆动件,所述摆动件为通过轴承固定于车架的矩形基板1,一对矩形基板1经后表面上设置的弹性件10相连接,所述矩形基板1后表面与所述左凸轮2和所述右凸轮3对应处分别设置有凸起结构111,所述矩形基板前表面设置有刷毛11;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开关9,所述第一开关9与所述第一电机6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还包括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和装置本体前端的车轮机械连接,所述蓄电池8与第二电机12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电机12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连接为皮带或链条。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10为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装置本体的扶手上。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通过支撑装置固设于装置本体的车架上的固设方式为焊接或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为由底板、支撑杆和所述扶手焊接而成的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12和装置本体前端的车轮机械连接为第二电机12经穿过底板的机械连接与装置本体前端两侧的车轮连轴相连;所述机械连接为皮带或链条。

其中,自动授粉装置由第一电机7带动机械连接的主动轮6实现驱动,并由主动轮6分别带动左从动轮4、右从动轮5转动,进而分别带动左凸轮2和右凸轮3转动,左凸轮2在转动的过程中拨动左侧矩形基板上对应位置处的凸起结构111,从而带动左侧的矩形基板摆动,左侧矩形基板上的刷毛拨动装置左侧麦穗实现授粉过程;同理,右凸轮3在转动的过程中拨动右侧矩形基板上对应位置处的凸起结构111,从而带动右侧的矩形基板摆动,右侧矩形基板上的刷毛拨动右侧麦穗实现授粉过程,矩形基板之间还设置有一对弹性件10提供弹力,以促进矩形基板摆动复位。

如图2-3所示,所述左从动轮4和右从动轮5均为两个同心转轮叠层设置,左凸轮2和右凸轮3均为同心的转轮和凸轮叠层设置,从动轮和凸轮的叠层可为焊接、粘接或一体铸造成型,其中左、右从动轮外层的转轮与主动轮经由皮带或链条连接,第一电机7带动主动轮转动的同时,带动左、右从动轮外层的转轮转动,左、右从动轮外层的转轮带动与其一体的内层的转轮转动,其中内层的转轮经由皮带或链条与左、右凸轮外层的转轮连接,进而带动左、右凸轮同步转动,以使左、右凸轮拨动矩形基板对应位置处的凸起结构,从而使矩形基板完成摆动。同时,矩形基板之间还设置有一对弹性件10提供弹力,以促进矩形基板摆动复位。

为了提高授粉速度,本装置还设置有第二电机12经穿过底板的机械连接与装置本体前端两侧的车轮连轴相连,以实现装置在田间的自行走,从而进一步节省人力。

所述机械连接可以为皮带或链条或者其他的机械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授粉装置摆动机构的来回摆动,使其上的刷毛带动装置左右两侧的麦穗摆动,以实现辅助小麦授粉过程,减轻人工劳作的强度,也可增加授粉速度,提高授粉有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