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科技用菌袋刺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2151发布日期:2021-09-25 09:28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科技用菌袋刺孔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科技领域,具体是一种生物科技用菌袋刺孔器。


背景技术:

2.生物科技利用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对农业或其他方面进行改造,科学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精确的挑选生物体某些优良特性的基因,来转殖到另外一个物种,使新的基因改造生物具有预期特定的特性,在食品生产的方面也逐渐应用了生物科技,其中就对各种菌类的培育,在培育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菌袋,对菌袋进行刺孔,从而使菌袋内部拥有一定的湿度与氧气。
3.但是现有技术中,在对菌袋进行刺孔常常以人工为主,这样在对菌袋刺孔时孔的大小小不一,在长时间体力消耗中,会使工作效率降低,刺孔不均匀,影响产量,同时不能保证刺孔的深度,使得菌类后续生长质量不同,影响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科技用菌袋刺孔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生物科技用菌袋刺孔器,包括底板和连接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放置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临近液压缸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柱,所述箱体的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底柱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表面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轮,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轮,所述第一连接轮的表面设置有皮带,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的前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刺针,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中空柱,所述中空柱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柱,所述放置板的一侧设置有带式传送带。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于顶板的底部,且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顶板的底部通过间隙配合连接,所述螺纹杆与连接板通过螺纹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转动轮的前侧离心边缘处通过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顶部通过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限位框的底部通过间隙配合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转动轮的前侧离心边缘处通过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顶部通过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限位框的底部通过间隙配合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柱与中空柱的内部相适配。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压缸、气缸、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外接有电源。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刺孔器设置了螺纹杆、第一电机、连接轮和皮带,使得该装刺孔器能够通过调节刺针的高度来调节刺孔的深度,提高了适用性,适应了不同需求,设置了弹簧、中空柱和限位柱,有利于在菌袋在刺孔时对其进行固定限位,防止菌袋偏移造成孔位大小不同,刺针呈阵列式分布,有利于进行刺孔时,孔位分布均匀,便于菌袋进行吸收养分,提高了生产质量,该刺孔器无需人工进行刺孔,提高了刺孔的效率,减少了劳动力成本。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种生物科技用菌袋刺孔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一种生物科技用菌袋刺孔器中a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一种生物科技用菌袋刺孔器中刺针结构示意图。
16.图中标记:1、底板;2、液压缸;3、放置板;4、箱体;5、气缸;6、刺针;7、底柱;8、第二连接杆;9、限位框;10、第一连接杆;11、螺纹杆;12、第一电机;13、顶板;14、第一连接轮;15、第二连接轮;16、皮带;17、转动轮;18、第二电机;19、连接板;20、固定板;21、中空柱;22、带式传送带;23、弹簧;24、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生物科技用菌袋刺孔器,包括底板1和连接板19,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缸2,液压缸2的输出端设置有放置板3,底板1的顶部临近液压缸2固定连接有箱体4,底板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柱7,箱体4的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缸5,底柱7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杆11,螺纹杆11的顶部表面设置有顶板13,顶板13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轮14,螺纹杆11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轮15,第一连接轮14的表面设置有皮带16,连接板1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轮17,转动轮17的前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0,第一连接杆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8,连接板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框9,第二连接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固定板20的底部设置有刺针6,固定板20的底部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中空柱21,中空柱21的内部设置有弹簧23,弹簧23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柱24,放置板3的一侧设置有带式传送带22,无需人工进行刺孔,提高了刺孔的效率,减少了劳动力成本。
19.请参阅图1,螺纹杆11的一端贯穿于顶板13的底部,且螺纹杆11的一端与顶板13的底部通过间隙配合连接,螺纹杆11与连接板19通过螺纹连接,能够对连接板19进行上下运动。
20.请参阅图1,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与顶板13的底部通过间隙配合连接,第一连接轮14与第二连接轮15通过皮带16转动连接,能够对该刺孔器进行高度调节,从而调节刺孔深度。
21.请参阅图1~3,第一连接杆10的一端与转动轮17的前侧离心边缘处通过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10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8的顶部通过铰接连接,第二连接杆8与限位框9的底部通过间隙配合连接,使得刺针6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对菌袋进行刺孔。
22.请参阅图2和图3,限位柱24与中空柱21的内部相适配,能够对菌袋进行限位,防止偏移。
23.请参阅图1,液压缸2、气缸5、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8均外接有电源,设置有电源使得能够进行自动刺孔工作。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该刺孔器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先将需要进行刺孔的菌袋放在放置板3上,接着启动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旋转带动第一连接轮14旋转,第一连接轮14通过皮带16带动第二连接轮15旋转,第二连接轮15带动螺纹杆11旋转,螺纹杆11通过表面的螺纹使得连接板19做上下移动,将连接板19移动至合适的高度,从而获得想要的刺孔深度,若需要不同的深度控制第一电机12旋转进行调节即可,接着在启动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18旋转带动转动轮17旋转,转动轮17带动第一连接杆10在其表面旋转,第一连接杆10的另一端铰接着第二连接杆8,由于第二连接杆8被限位框9进行限位,即第二连接杆8做上下运动,第二连接杆8从而带动刺针6向下运动,对放置板3上的菌袋进行刺孔,当限位柱24与放置板3接触时,中空柱21内部的弹簧23伸缩,从而防止菌袋在刺孔时发生偏移,造成孔位大小不同,刺孔完成后,在启动液压缸2下降,在启动气缸5,气缸5伸缩将菌袋推向带式传送带22上,运输到下一程序进行操作。
25.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