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寒牧区智能化控制的妊娠母羊舍

文档序号:26149502发布日期:2021-08-06 12:40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寒牧区智能化控制的妊娠母羊舍

本实用新型属于畜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寒牧区智能化控制的妊娠母羊舍。



背景技术:

高寒牧区,冬春季气候条件比较恶劣,不适于羊只生长发育。近年来,日光暖棚羊舍的使用对提高畜棚内的温度、湿度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也带来些许问题。其一,母羊妊娠时需要适宜的环境温度,但在严寒、风雪等灾害性天气时,日光暖棚无应急设施,不能达到很好地保温效果,降低了羊只成活率;其二,现有的日光暖棚羊舍多采用塑料薄膜,每年均需更换,维修成本高;其三,舍内潮湿和有害气体无法实现24小时监控,不能及时排出,影响了羊只健康和生产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寒牧区智能化控制的妊娠母羊舍,采取立体空间结构设置,除自身可实现通风保温外,由电热地暖板提供热源,由风机和湿帘进行排气和降温,通过温度传感器、co2、nh3、h2s空气监测器控制启停,实现智能化环境控制,达到环保、卫生、健康养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寒牧区智能化控制的妊娠母羊舍,包括运动场和生产棚舍;运动场设置在生产棚舍的右边,运动场包括基石和栅栏,栅栏设置在基石的四周上;生产棚舍包括地基、南墙、北墙、东墙、西墙、北屋顶、南屋顶、立柱和羊床;南墙、北墙、东墙、西墙底部铺设有地基,南墙和立柱顶部安装有南屋顶,北墙和立柱顶部安装有北屋顶,南墙上端开设有采光窗,北墙底端开设有通风窗,羊床设置在立柱和南墙之间,羊床上设置有栅栏,羊床底面设置有漏粪板和电热地暖板;在羊床的底部设置有粪池,粪池内部安装有刮粪板,在立柱和北墙之间底面铺设有饲喂通道,立柱上安装有饲槽;

在东墙上位于南墙和立柱之间安装有风机;在西墙上位于南墙和立柱之间安装有湿帘;

在南墙、北墙、立柱的上中下位置上均匀安装有温度传感器、co2、nh3、h2s空气监测器。

作为优选,所述南屋顶由上到下铺设有0.5mm厚的湖蓝色压型钢板、100mm玻璃丝绵(粘膜朝上、朝下)、桁架藤条、0.4mm厚彩钢板;南屋顶上方设有卷帘、500*500mm的无动力风扇、集雨槽。

作为优选,所述北屋顶的下层设有宽1800mm的玻璃板,上方铺设有80mm厚的保温彩钢板。

作为优选,所述羊床宽6000mm,中间用栅栏隔开,共设6个羊床。

作为优选,所述湿帘的尺寸大小为1800*2100mm,离地300mm,间距1200mm。

作为优选,所述风机的尺寸大小为1400*1400mm,离地700mm,间距1900mm。

作为优选,所述采光窗和通风窗的大小为300*3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计算确定了日光暖棚面倾斜角度56.65°,与当地大寒天气时太阳辐射的入射角垂直,确保羊舍适宜的气候环境,较好地解决了高寒牧区冬春季饲养羊只的生产环境问题,避免了严寒、风雪等灾害性天气对羊只的直接危害。

2.采取立体空间结构设置,南面采用玻璃板进行采光,克服了塑料暖棚每年需要更换塑料膜,维修成本高的弊端,一次性投入,经久使用;

3.羊床设有电热地暖板,与羊床形成平整的、无缝的永久型一体化结构,利用其良好的热辐射能力,确保羊舍较高的温度,给仔羊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4.同时设有风机与湿帘,通过温度传感器、co2、nh3、h2s空气监测器24小时监控,自动控制设备启停,及时有效地去除舍内co2、nh3、h2s等有害气体,实现智能化环境控制,达到环保、卫生、健康养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寒牧区智能化控制的妊娠母羊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寒牧区智能化控制的妊娠母羊舍中西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寒牧区智能化控制的妊娠母羊舍中东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寒牧区智能化控制的妊娠母羊舍,包括运动场20和生产棚舍;运动场20设置在生产棚舍的右边,运动场20包括基石和栅栏,栅栏设置在基石的四周上;生产棚舍包括地基1、南墙2、北墙3、东墙、西墙、北屋顶6、南屋顶7、立柱8和羊床12;南墙2、北墙3、东墙、西墙底部铺设有地基1,南墙2和立柱8顶部安装有南屋顶7,北墙3和立柱8顶部安装有北屋顶6,南墙2上端开设有采光窗4,北墙3底端开设有通风窗5,羊床12设置在立柱8和南墙2之间,羊床12上设置有栅栏,羊床12底面设置有漏粪板15和电热地暖板16;在羊床12的底部设置有粪池14,粪池14内部安装有刮粪板18,在立柱8和北墙3之间底面铺设有饲喂通道19,立柱8上安装有饲槽17;

在东墙上位于南墙2和立柱8之间安装有风机24;在西墙上位于南墙2和立柱8之间安装有湿帘22;

在南墙2、北墙3、立柱8的上中下位置上均匀安装有温度传感器、co2、nh3、h2s空气监测器21;温度传感器、co2、nh3、h2s空气监测器21通过总线将从机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控制室主机。

具体的,所述南屋顶7由上到下铺设有0.5mm厚的湖蓝色压型钢板、100mm玻璃丝绵粘膜朝上、朝下、桁架藤条、0.4mm厚彩钢板;南屋顶7上方设有卷帘9、500*500mm的无动力风扇10、集雨槽11。

具体的,所述北屋顶6的下层设有宽1800mm的玻璃板,上方铺设有80mm厚的保温彩钢板。

具体的,所述羊床12宽6000mm,中间用栅栏隔开,共设6个羊床。

具体的,所述湿帘22的尺寸大小为1800*2100mm,离地300mm,间距1200mm。

具体的,所述风机24的尺寸大小为1400*1400mm,离地700mm,间距1900mm。

具体的,所述采光窗4和通风窗5的大小为300*300mm。

此外,运动场20总长30000mm,总宽12000mm,运动场20底部基石高500mm,上层四周设有高1000mm网格栅栏;

饲喂通道19宽3000mm,羊床12宽6000mm,漏粪板15宽4000mm,电热地暖板16宽2000mm;粪池深300mm;

北墙3总高1600mm;南墙2总高2400mm,下面铺设高500mm地基1;立柱高3000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温度传感器、co2、nh3、h2s空气监测器21通过总线将从机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主机;主机接收到数据后,一方面将数据传输到串口屏上,串口屏上实时显示羊舍各项环境参数,羊舍养殖人员只需在控制界面上设定羊舍环境参数,控制软件自行分析数据并调控羊舍环境。

当羊舍温度低于设定值时,主机控制打开电热地暖板16实现增温;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主机控制打开风机24和湿帘22送入冷风,达到降温效果;当有害气体含量超过预设值时,主机控制打开风机24和湿帘22,实现通风及有害气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计算确定了日光暖棚面倾斜角度56.65°,与当地大寒天气时太阳辐射的入射角垂直,确保羊舍适宜的气候环境,较好地解决了高寒牧区冬春季饲养羊只的生产环境问题,避免了严寒、风雪等灾害性天气对羊只的直接危害;采取立体空间结构设置,南面采用玻璃板进行采光,克服了塑料暖棚每年需要更换塑料膜,维修成本高的弊端,一次性投入,经久使用;羊床12设有电热地暖板16,与羊床12形成平整的、无缝的永久型一体化结构,利用其良好的热辐射能力,确保羊舍较高的温度,给仔羊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设有风机24与湿帘22,通过温度传感器、co2、nh3、h2s空气监测器21,24小时监控,自动控制设备启停,及时有效地去除舍内co2、nh3、h2s等有害气体,实现智能化环境控制,达到环保、卫生、健康养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