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韭蛆成虫室内交配产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59952发布日期:2021-07-23 14:0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韭蛆成虫室内交配产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防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韭蛆成虫室内交配产卵装置。



背景技术:

韭蛆是韭菜迟眼蕈蚊幼虫,是韭菜、葱蒜等多种农作物的重要害虫,对韭菜等的安全生产和销售构成了直接威胁和制约。长期以来,菜农主要依赖高毒或剧毒杀虫剂来防治这一顽固害虫。鉴于食用韭菜导致的中毒事件多次发生,多个城市对韭菜无公害生产做出了特殊要求和规定。供试昆虫的人工大量繁殖技术是现代害虫防治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配合开展韭蛆的生物防治和抗药性测定等研究工作的开展,人工大量饲养繁殖供试韭蛆十分重要,因此目前亟需一种韭蛆成虫室内交配产卵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韭蛆成虫室内交配产卵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韭蛆成虫室内交配产卵装置,包括开设有顶口和底口的容器,所述容器的顶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盖体,所述容器的底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二盖体;

所述第一盖体上贯穿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器的内腔连通,所述开口远离所述容器的一端固定有防虫网套,所述防虫网套上可拆卸连接有皮绳;

所述第二盖体靠近所述容器的端面上固定有保护桶,所述保护桶内套设有一次性套桶,所述一次性套桶内设有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的顶面上铺设有滤纸。

优选的,所述一次性套桶的内侧壁上铺设有保鲜膜,所述培养基填充在所述保鲜膜内。

优选的,所述培养基为琼脂培养基。

优选的,所述容器为保鲜桶。

优选的,所述第二盖体远离所述容器的端面上铺设有缓震垫。

优选的,所述容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容器的顶口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容器的底口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桶的直径与所述容器内腔的直径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将容器的顶口和底口进行封口,由防虫网套的入口向内放入韭蛆成虫,使得韭蛆成虫通过开口进入到容器内,而后使用皮绳将防虫网套扎紧,一方面能够防止韭蛆成虫跑出容器,另一方面使用此结构能够保证容器内的透气性,利于韭蛆成虫交配产卵,通过琼脂培养基配合滤纸调整湿度,韭蛆成虫在滤纸上交配产卵,产卵后可将第一盖体拆掉并取出滤纸收集,需要更换培养基时,将第二盖体拆下取出,即可将固定在第二盖体上的保护桶拉出,将一次性套桶取出即可更换培养基,本实用新型拆装便捷,能够及时更换培养基,透气性能与保湿性能优良,利于韭蛆成虫交配产卵,同时能够防止韭蛆成虫跑出容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韭蛆成虫室内交配产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容器,2为第一盖体,3为第二盖体,4为开口,5为防虫网套,6为皮绳,7为保护桶,8为一次性套桶,9为培养基,10为滤纸,11为保鲜膜,12为缓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韭蛆成虫室内交配产卵装置,包括开设有顶口和底口的容器1,所述容器1优选为保鲜桶,所述容器1的顶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盖体2,所述容器1的底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二盖体3;

所述第一盖体2上贯穿开设有开口4,所述开口4与所述容器1的内腔连通,所述开口4远离所述容器1的一端固定有防虫网套5,所述防虫网套5上可拆卸连接有皮绳6,防虫网套5的两端有入口和出口,其出口与开口4固接,通过防虫网套5的入口可向内放入韭蛆成虫,而后通过皮绳扎紧防虫网套5,防止韭蛆成虫跑出容器1;

所述第二盖体3靠近所述容器1的端面上固定有保护桶7,所述保护桶7的直径与所述容器1内腔的直径相适配,使得安装后保护桶7与容器1的内腔壁紧密贴合,提高本装置的封闭性,所述保护桶7内套设有一次性套桶8,一次性套桶8采用一次性的柔性塑料制成,所述一次性套桶8内设有培养基9,所述培养基9为琼脂培养基9,所述培养基9的顶面上铺设有滤纸10,琼脂培养基9配合滤纸10用于调整湿度,具体使用过程中,可将培养基9进行分组,每组培养基9均用一次性套桶8封装起来,以便于更换容器1内的培养基9,需要更换时,拆下第二盖体3,将一次性套桶8从保护桶7内取出更换即可。

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一次性套桶8的内侧壁上铺设有保鲜膜11,所述培养基9填充在所述保鲜膜11内,通过设置保鲜膜11能够提高培养基9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二盖体3远离所述容器1的端面上铺设有缓震垫12,防止移动本装置时造成损坏,同时减小移动本装置时对容器1内韭蛆成虫的影响。

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容器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所述第一盖体2与所述容器1的顶口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盖体3与所述容器1的底口螺纹连接,第一盖体2、第二盖体3均采用类似于瓶盖的结构,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得拆装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通过第一盖体2和第二盖体3将容器1的顶口和底口进行封口,由防虫网套5的入口向内放入韭蛆成虫,使得韭蛆成虫通过开口4进入到容器1内,而后使用皮绳6将防虫网套5扎紧,通过琼脂培养基9配合滤纸10调整湿度,韭蛆成虫在滤纸10上交配产卵,产卵后可将第一盖体2拆掉并取出滤纸10收集,需要更换培养基9时,将第二盖体3拆下取出,即可将固定在第二盖体3上的保护桶7拉出,将一次性套桶8取出即可更换培养基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韭蛆成虫室内交配产卵装置,包括开设有顶口和底口的容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的顶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盖体(2),所述容器(1)的底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二盖体(3);

所述第一盖体(2)上贯穿开设有开口(4),所述开口(4)与所述容器(1)的内腔连通,所述开口(4)远离所述容器(1)的一端固定有防虫网套(5),所述防虫网套(5)上可拆卸连接有皮绳(6);

所述第二盖体(3)靠近所述容器(1)的端面上固定有保护桶(7),所述保护桶(7)内套设有一次性套桶(8),所述一次性套桶(8)内设有培养基(9),所述培养基(9)的顶面上铺设有滤纸(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韭蛆成虫室内交配产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套桶(8)的内侧壁上铺设有保鲜膜(11),所述培养基(9)填充在所述保鲜膜(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韭蛆成虫室内交配产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9)为琼脂培养基(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韭蛆成虫室内交配产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为保鲜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韭蛆成虫室内交配产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3)远离所述容器(1)的端面上铺设有缓震垫(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韭蛆成虫室内交配产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所述第一盖体(2)与所述容器(1)的顶口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盖体(3)与所述容器(1)的底口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韭蛆成虫室内交配产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桶(7)的直径与所述容器(1)内腔的直径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韭蛆成虫室内交配产卵装置,包括开设有顶口和底口的容器,容器的顶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盖体,容器的底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上贯穿开设有开口,开口与容器的内腔连通,开口远离容器的一端固定有防虫网套,防虫网套上可拆卸连接有皮绳;第二盖体靠近容器的端面上固定有保护桶,保护桶内套设有一次性套桶,一次性套桶内设有培养基,培养基的顶面上铺设有滤纸。本实用新型拆装便捷,能够及时更换培养基,透气性能与保湿性能优良,利于韭蛆成虫交配产卵,同时能够防止韭蛆成虫跑出容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韩冰;韩双;王宏栋;李冬刚;王友平;赵文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0.12.16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