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通风保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93314发布日期:2021-09-18 02:04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温室大棚通风保湿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农业温室大棚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温室大棚通风保湿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温室大棚通常采用负压风机进行通风换气,负压风机通电工作时,通过机械动能迅速产生强大的抽风量,将温室大棚内的停滞、流通慢的空气随着抽风方向快速向室外排放,这时棚内和棚外空气就产生一个压差,棚内就快速形成负压,自然就会把棚外的新鲜空气通过门和窗户等进风口引入室内,进行强制对流交换,从而达到温室大棚内空气流动顺畅的效果。
3.发明人认为采用上述的相关技术,会存在温室大棚内空气干燥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通风时温室大棚内空气干燥的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温室大棚通风保湿系统。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温室大棚通风保湿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温室大棚通风保湿系统,包括第一风机组、湿帘装置和供水系统,所述湿帘装置设置于温室大棚的一侧,所述第一风机组设置于温室大棚相对湿帘装置的另一侧,所述湿帘装置包括多个竖直设置的导流板,相邻的导流板之间形成有在第一风机组工作时,供外界空气进入温室大棚内的通风间隔;所述供水系统的出水端设置于所述湿帘装置的上方。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温室大棚的相对的两侧各自设置第一风机组和湿帘装置,且湿帘装置的上方设置有供水系统;当第一风机组工作通风时,同时开启第一风机组与供水系统,外界空气从湿帘装置一侧进入温室大棚,经过湿帘装置包括的导流板时,能够与水接触,从而使得进入温室大棚的外界空气具有一定湿度,从而使温室大棚内的湿度得以保持。
8.可选的,所述导流板的表面呈连续弯曲的波浪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界空气经过导流板进入温室大棚时,连续弯曲的波浪状能够增加导流板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对外界空气进行加湿。
10.可选的,所述导流板为瓦楞纸导流板。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瓦楞纸导流板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当水流经过导流板后,导流板在一段时间内仍具有一定的湿度,更利于对经过湿帘装置进入温室大棚的外界空气进行加湿。
12.可选的,所述温室大棚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组和湿帘装置处的卷帘,所述卷帘覆盖在所述第一风机组和湿帘装置的外侧。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风完成后,放下卷帘,使其将第一风机组和湿帘装置完全覆盖,更利于温室大棚的保温、保湿。
14.可选的,所述供水系统包括集水槽、循环水泵、输水管和漏水管,其中,
15.所述漏水管水平设置于所述湿帘装置的上方,所述漏水管靠近湿帘装置的侧壁上开设有漏水口;
16.所述集水槽设置于所述湿帘装置的下方;
17.所述循环水泵通过所述输水管连接所述集水槽,以及所述漏水管的一端,所述漏水管的另一端封闭。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成一个循环供水系统,在对湿帘装置加湿的过程中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19.可选的,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温室大棚内的第二风机组,所述第二风机组与所述第一风机组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风机组的设计能够适应更大规格的温室大棚,更利于温室大棚的通风。
21.可选的,所述温室大棚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第二风机组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
22.可选的,所述第一风机组和第二风机组均各自包括两个抽风机。
23.可选的,系统还包括控制子系统,所述控制子系统包括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温室大棚外,以用于检测外界空气湿度;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风机组、第二风机组、循环水泵和卷帘的控制端。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湿度传感器,能够根据根据外界空气的湿度确定是否开启供水系统,使的系统更加节能。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湿帘装置和供水系统的设计使得温室大棚通风时,外界空气经过湿帘装置包括的导流板后具有一定湿度,然后进入温室大棚,使得温室大棚在通风过程中仍能保持温室大棚内的湿度;
27.2.导流板表面呈连续弯曲的波浪状,当外界空气通过湿帘装置进入温室大棚时,增大导流板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通风时,更利对进入温室大棚的外界空气进行加湿;
28.3.供水系统的设计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温室大棚通风保湿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图1中的温室大棚内部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温室大棚通风保湿系统中湿帘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温室大棚通风保湿系统的侧视图。
33.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温室大棚通风保湿系统中供水系统和湿帘装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温室大棚通风保湿系统中的漏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35.图7是图2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36.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温室大棚通风保湿系统的控制子系统结构示意图。
37.附图标记说明:1、温室大棚;11、支撑架;111、安装架;112、弧形杆;113、竖杆;2、第
一风机组;21、第一抽风机;3、湿帘装置;31、导流板;32、通风间隔;4、供水系统;41、循环水泵;42、第一输水管;43、第二输水管;44、漏水管;441、漏水口;45、集水槽;5、卷帘;51、塑料薄膜;52、转轴;53、电机;6、第二风机组;61、第二抽风机;10、控制器;20、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1

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温室大棚通风保湿系统。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温室大棚1的整体形状为拱形,温室大棚1包括圆弧状的顶部和长方体状的底部,沿温室大棚1的长边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支撑架11,支撑架11由两根竖杆113和一根弧形杆112构成,两根竖杆113沿温室大棚1的宽度方向竖直设置,弧形杆112的一端连接其中一根竖杆113远离地面的一端,弧形杆112的另一端连接另一根竖杆113远离地面的一端,以支撑整个温室大棚1。
40.温室大棚通风保湿系统包括第一风机组2、湿帘装置3和供水系统4,第一风机组2设置于温室大棚1的短边侧,湿帘装置3竖直设置于温室大棚1相对于第一风机组2的另一侧,供水系统4的出水端设置于湿帘装置3的上方。当温室大棚1需要通风时,开启第一风机组2,同时启动供水系统4,供水系统4开启后水流从湿帘装置3的上方流下,使湿帘装置3保持湿润,当外界环境较为干燥时,外界空气经过湿帘装置3进入温室大棚1时,使进入温室大棚1的外界空气中含有一定的水分,使得在通风过程中仍能保持温室大棚1内的湿度。
41.参照图2和图3,湿帘装置3包括多个呈竖直姿态的导流板31,多个导流板31被制成一个整体,相邻两块导流板31之间形成有通风间隔32。在进行通风时,供水系统4将水输送至导流板31的上方,水沿导流板31流下,从而对通过通风间隔32的外界空气加湿。导流板31的表面制作成呈连续弯曲的波浪状,这样的形状加大了导流板31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利于对外界空气进行加湿。
42.在本实施例中,导流板31可以采用瓦楞纸制成,瓦楞纸制成的导流板31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当水流经导流板31时,能够使得导流板31长时间保持湿润,可以更好的对外界空气进行加湿。
43.参照图3和图4,在温室大棚1上,于湿帘装置3和第一风机组2的外侧均设置有卷帘5,卷帘5包括电机53、转轴52和塑料薄膜51,转轴52水平支撑在湿帘装置3的上方,电机53的输出轴与转轴52的一端固定连接,塑料薄膜51缠绕于转轴52上,工作时,启动电机53带动转轴52转动,可以实现塑料薄膜51的升起和放下,当塑料薄膜51放下时可以完全覆盖湿帘装置3,从而,在不需要通风时放下塑料薄膜51可以对温室大棚1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而当需要通风时,则可以升起塑料薄膜51。
44.参照图5和图6,供水系统4包括循环水泵41、集水槽45、输水管和漏水管44。其中,漏水管44水平设置于湿帘装置3的上方,漏水管44靠近湿帘装置3的侧壁上开设有漏水口441,漏水口441为从漏水管44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长条形豁口;集水槽45设置于湿帘装置3的下方,集水槽45的宽度略大于湿帘装置3的宽度,使得湿帘装置3的下端卡接于集水槽45的槽口处;而且,能减少水流到集水槽45的外面,节省水资源;输水管包括第一输水管42和第二输水管43,第一输水管42的一端与集水槽45的一端贯通,另一端与循环水泵41的入水口连接,第二输水管43的一端与循环水泵41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连接漏水管44的一端;漏
水管44的另一端密封。
45.当供水系统4工作时,集水槽45内的水通过第一输水管42由循环水泵41抽出,通过第二输水管43运送至漏水管44内,水从漏水管44上的漏水口441流到湿帘装置3上,然后水沿导流板31回到集水槽45,形成一个水循环。
46.参照图7,第一风机组2包括两个第一抽风机21,两个第一抽风机21并排安装;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在支撑架11的两根竖杆113上固定有安装架111,两个第一抽风机21分别焊接或者螺栓连接在两个安装架111上,两个第一抽风机21的高度需要保持一致。
47.另外,为了能够提高通风强度,根据温室大棚1的长度,可以在温室大棚1内设置第二风机组6,第二风机组6可以安装在湿帘装置3和第一风机组2之间。第二风机组6包括两个第二抽风机61,两个第二抽风机61和两个第一抽风机21一一对应设置,高度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48.关于第一风机组2和第二风机组6的安装方式可以相同,另外,第二风机组6还可以通过安装在温室大棚1内的地面上的支架进行支撑或者是通过吊装的方式安装,在此不过多赘述。
49.参照图8,温室大棚通风保湿系统还包括控制子系统,控制子系统包括控制器10和湿度传感器20,控制器10的输入端连接湿度传感器20的信号输出端;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一风机组2、第二风机组6、循环水泵41和电机53的控制端。
50.湿度传感器20设置于温室大棚1外,用以检测外界空气湿度,并将空气湿度数据上传;控制器10接收上传的空气湿度数据,并且控制器10内设置有湿度预设值;当需要通风时,控制器10可以控制电机53带动塑料薄膜51升起;然后,控制第一风机组2和/或第二风机组6开启;并且,判断室外空气的湿度是否大于湿度预设值,若外界空气湿度大于湿度预设值时,则不开启供水系统4。若检测到温室大棚1的外空气的湿度小于等于湿度预设值时,输出控制信号,从而控制循环水泵41开启,供水系统4开始工作。
51.当然,可以了解的是,第一风机组2、湿帘装置3、供水系统4、卷帘5以及第二风机组6均可以实现单独手动控制。
5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