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授粉装置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3963发布日期:2021-11-25 10:4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植物授粉装置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授粉装置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2.授粉是植物繁殖结果的重要环节,将花粉置于柱头的过程即是授粉过程。为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通常采用人工辅助授粉作为自然授粉的重要补充,也就是通过人工辅助的方式将采集到的雄蕊花粉,喷涂至雌蕊上。
3.人工辅助授粉具体可分为人工点授和机械化授粉,前者工作量大,效率低,同时由于人眼疲劳以及经验不足会导致误判,造成多授、少授、漏授的情况;而后者虽然效率更高,但授粉量难以个性化控制,存在浪费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植物授粉装置及无人机,能够针对植物提供个性化的授粉量和水分,保证植物授粉效率并提高授粉的成功率。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植物授粉装置,包括:箱体,具有多个出料口;信息采集器,设置于所述箱体,所述信息采集器用于采集授粉对象信息以及环境信息;供水系统,设置于所述箱体,所述供水系统包括水箱和水量控制组件,所述水量控制组件根据所述授粉对象信息和/或环境信息,由所述水箱取水输送至所述箱体并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出料口出射;供粉系统,设置于所述箱体,所述供粉系统包括粉仓和出粉量控制组件,所述出粉量控制组件根据所述授粉对象信息,由所述粉仓输粉至所述箱体并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出料口出射。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出粉量控制组件包括:送料道,设置于所述箱体并与至少一个所述出料口连通;风机,设置于所述送料道,将位于所述送料道的物料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出料口吹出;送粉螺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粉仓,且部分从所述粉仓伸出并伸入所述送料道;螺旋槽,设置于所述送粉螺杆。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出粉量控制组件还包括:套筒,位于所述粉仓并与所述送粉螺杆侧壁固定连接。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出粉量控制组件还包括:从动轴,位于所述送料道且固定连接于所述送粉螺杆,其中,所述从动轴设有叶片,所述风机吹动所述叶片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送粉螺杆转动。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出粉量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一电磁体,第一电磁体,与所述从动轴的端部固定连接。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出粉量控制组件还包括:编码器,设置于所述送粉螺杆和/或所述从动轴。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供水系统包括:泵体,连接于水箱和至少一个所述出料口,所述泵体具有腔体,能存储液体;活塞杆,一端连接有活塞且位于所述腔体,另一
端具有第一配合部且从所述腔体伸出;运动体,具有第二配合部,其中,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一者为凹陷,另一者为凸起,二者形成凹凸配合;第一驱动部,用以驱动所述运动体运动。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配合部具有第一斜面与第一平面,所述第二配合部具有第二斜面与第二平面,其中,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抵接;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向,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抵接。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供水系统还包括: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腔体;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连接所述活塞,另一端连接所述腔体内壁;其中,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活塞沿第一方向运动;释放外力后,所述活塞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反向运动。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运动体包括:工作块,具有所述第二配合部;推拉式部件,与所述工作块连接,调节所述工作块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推拉式部件包括:壳体,具有第一容纳空间;第一子部件,固定于所述工作块底部,且所述第一子部件为电磁铁;第二子部件,为金属材质,所述第二子部件与壳体底壁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第二弹性件,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底壁,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子部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子部件、所述第二子部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三者均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推拉式部件包括:壳体,具有第一容纳空间;第一子部件,固定于所述工作块底壁;第二子部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底壁;其中,所述第一子部件与所述第二子部件两者均为电磁铁,且两者均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植物授粉装置,设置于所述无人机本体,所述植物授粉装置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植物授粉装置。
1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解决人工辅助授粉难以高效的对植物进行个性化授粉和补水的问题,实现了对处于不同环境的植物、不同授粉状态的植物、不同品种的植物进行针对性的精准授粉和送水。
附图说明
19.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物授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图1所示植物授粉装置的模块化示意图;
22.图3是图1所示植物授粉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23.图4是图3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4.图5是图1所示植物授粉装置中送粉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图1所示植物授粉装置中送粉螺杆安装套筒后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图1所示植物授粉装置中出粉量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是图1所示植物授粉装置中水量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9是图1所示植物授粉装置中泵体的出水端的连接示意图;
29.图10是图1所示植物授粉装置中泵体的进水端的连接示意图;
30.图11是图1所示植物授粉装置中运动体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2是图1所示植物授粉装置中推拉式部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2.图13是图1所示植物授粉装置中另一种推拉式部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
[0034]1‑
箱体;11

信息采集器;12

出料口;121

第一出料口;122

第二出料口;13

毛刷;14

开关;
[0035]2‑
供粉系统;20

粉仓;21

出粉量控制组件21;211

送粉螺杆;211a
‑ꢀ
螺旋槽;212

从动轴;212a

叶片;213

第一电磁体;214

送料道;215

风机;216

套筒;
[0036]3‑
供水系统;30

水箱;31

水量控制组件;311

泵体;311a

进水端; 311b

出水端;312

活塞杆;312a

第一配合部;312a1

第一斜面;312a2

第一平面;312b

活塞;313

单向阀;313a

第一单向阀;313b

第二单向阀; 313c

阻挡部;314

运动体;314a

工作块;314a1

第二配合部;314a11

第二斜面;314a12

第二平面;314b

推拉式部件;314b1

第一子部件;314b2
‑ꢀ
第二子部件;314b3

第二弹性件;314c

通孔;315

第一驱动部;316

丝杠;317

第一弹性件;318

第一导流管;319

第二导流管;
[0037]4‑
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实用新型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0039]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0]
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植物授粉装置及无人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辅助授粉难以高效的对植物进行个性化授粉和补水的问题,实现了对处于不同环境的植物、不同授粉状态的植物、不同品种的植物进行针对性的精准授粉和送水。
[004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授粉装置,该植物授粉装置可以由用户手持,也可以安装于农业设备中,还可以安装于无人机、无人驾驶载具实现自动化作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以下仅以用户手持形式为例做说明,但并不限于此种形式。如图1所示,该植物授粉装置包括箱体1,具有多个出料口12;信息采集器11,设置于箱体1,用于采集授粉对象信息以及环境信息;供水系统3,设置于箱体1,该供水系统3 包括水箱30和水量控制组件31,水量控制组件31根据所述授粉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环境信息,由水箱30取水输送至箱体1并通过至少一个出料口 12出射;供粉系统2,设置于箱体1,包括粉仓20和出粉量控制组件 21,该出粉量控制组件21根据授粉对象信息,由粉仓20输粉至箱体1并通过至少
一个出料口12出射。
[0042]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不同需求,位于水箱30内且由水量控制组件31 输出的液体可以为水,也可以为植物营养液,还可以为花粉和液体介质的混合物。以下仅以位于水箱30内且由水量控制组件31输出的液体为水为例做说明。供水系统3与供粉系统2两者可以单独工作,也可以同时工作。可以理解的是,该信息采集器11可以为摄像头、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中的一者或多者组合使用,还可以是其他用于获取植物信息和环境信息的器件。
[0043]
具体的,如图2所示,该植物授粉装置具有处理器4,其中,供水系统3和供粉系统2可以各自具有处理器4,也可以两个系统共用一个处理器4,以下仅以供水系统3和供粉系统2共用一个处理器4的情形为例做说明,但不限于此种配置。处理器4与信息采集器11电连接,接收信息采集器11采集的授粉对象信息以及环境信息,这里以信息采集器11为摄像头和温度传感器为例,摄像头能获取授粉对象的图像,温度传感器能采集环境温度。处理器4通过摄像头利用机器视觉获得目标植物的品种、目标植物的湿度信息、目标植物的授粉状态,并通过外部设置的温度传感器获得环境温度信息,处理器4将接受到的上述信息结合机器学习得到针对目标植物的预设送粉量信息以及预设送水量信息,处理器4发送电信号至水量控制组件31,水量控制组件31从水箱30输送水用来对植物进行湿度调整;处理器4并发送电信号至出粉量控制组件21,该出粉量控制组件 21从粉仓20输送花粉并从至少一个出料口12射出,喷射至待授粉植物的柱头,对植物进行针对性授粉,保证了授粉成功率。另外,使用信息采集器11代替人眼进行信息捕捉,可以避免由于工人疏忽导致的漏授和授粉不均的现象,提高了授粉效率,减少粉量的浪费。
[0044]
具体的,如图1所示,该植物授粉装置具有开关14,由用户手持该植物授粉装置,并通过开关14控制该植物授粉装置的工作及停止。
[004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出粉量控制组件 21包括:送料道214,设置于箱体1并与至少一个出料口12连通;风机 215,设置于送料道214,将位于送料道214的物料通过至少一个出料口 12吹出;送粉螺杆211,伸入粉仓20并经过送料道214,从粉仓20输粉至送料道214。
[0046]
具体的,出料口12包括第一出料口121与第二出料口122,送料道 214一端连接于箱体1的第一出料口121,另一端设置有风机215;送粉螺杆211一端伸入粉仓20,另一端位于送料道214;出粉量控制组件21控制送粉螺杆211运动,将花粉输送至送料道214,出粉量控制组件21控制风机215转动,位于送料道214的花粉在风机215风力的作用下从第一出料口121吹出。这样设置避免了花粉与水共用一个通道导致彼此污染,通过控制风机215的转速能更精确的控制风量,将花粉从送料道214彻底排出,并吹至待授粉植物的柱头,完成授粉。
[004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送粉螺杆 211具有螺旋槽211a,且所述螺旋槽211a绕所述送粉螺杆211外周螺旋设置。
[0048]
具体的,送粉螺杆211一端伸入粉仓20,另一端经过送料道214,进行授粉作业时,该送粉螺杆211绕自身轴线旋转,进而带动螺旋槽211a与花粉接触,部分花粉进入螺旋槽211a后,随螺旋槽211a一同转动,花粉与螺旋槽211a表面相互碰撞并在惯性和向心力的作用下,沿螺旋槽211a 螺旋上升,直至运动至送料道214。位于送料道214的花粉被风机215吹出第一出料口121。
[0049]
需要说明的是,该螺旋槽211a可以是一条螺旋设置的连续螺旋槽 211a,不仅便于
制造,也保证了送粉过程里送粉量的稳定性;也可以是多条螺旋设置的螺旋槽211a的组合,能够增加送粉量,提高送粉效率。
[005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出粉量控制组件 21还包括套筒216,该套筒216套设于送粉螺杆211外。
[0051]
具体的,进行授粉作业时,送粉螺杆211旋转,并带动花粉沿螺旋槽 211a螺旋向上运动,位于螺旋槽211a的花粉容易在惯性的作用下被送粉螺杆211甩出,被甩出的花粉与套筒216相撞,受到套筒216的反作用力,退回螺旋槽211a或下落至粉仓20底部,继续参与送粉。不仅保证了送粉螺杆211的送粉量更精确,也使得送粉螺杆211在同样的旋转角度下,能输送更多花粉至送料道214,增加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能耗。
[005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出粉量控制组件 21还包括从动轴212,该从动轴212位于送料道214且固定连接于送粉螺杆211,从动轴设有叶片212a,风机吹动叶片212a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送粉螺杆转动。
[0053]
具体的,送粉螺杆211将位于粉仓20的花粉输送至送料道214后,再由风机215将位于送料道214的花粉从出料口12吹出。仅用风机215便实现了送粉及吹粉两套作业,而无需两套驱动装置分别控制送粉螺杆211送粉作业以及吹粉作业,减少了驱动部件数量,优化了植物授粉装置的内部空间,也降低了能耗。
[0054]
优选的,如图5所述,叶片212a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进一步的,多个叶片212a绕从动轴212对称设置,在风机215的风力作用下绕从动轴212轴线旋转。叶片212a形状不局限于叶形,还可以为圆形、多边形,叶片212a结构可以是平面结构、曲面结构、具有凹陷或凸起的结构体等。
[005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出粉量控制组件 21还包括编码器,该编码器可以设置于送粉螺杆211,用于记录送粉螺杆 211的位移;也可以设置于从动轴212,用于记录从动轴212的位移。该位移可以是角位移,也可以是直线位移。以编码器设置于送粉螺杆211,用于记录该送粉螺杆211的旋转角位移为例,送粉螺杆211的旋转角度越大,由送粉螺杆211输送至送料道214的粉量也就越大。处理器4与编码器电连接,根据编码器反馈的送粉螺杆211的旋转角度,调整风机215的风量大小,以此控制送粉螺杆211的旋转角度,进而控制送粉量,实现精确送粉。
[005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至6所示,出粉量控制组件21还包括:第一电磁体213,该第一电磁体213固定连接于从动轴 212。
[0057]
具体的,处理器4根据编码器记录的送粉螺杆211旋转角度可以计算出送粉量,也可以根据预设送粉量计算出送粉螺杆211的旋转角度,当送粉量达到预设送粉量时,出粉量控制组件21发送电信号至该第一电磁体 213使其具有磁性,此时该第一电磁体213在磁力作用下与相邻部件吸合固定,需要说明的是,与该第一电磁体213吸合固定的相邻部件可以是送料道214侧壁,也可以是箱体1内壁,还可以是其他相邻部件,只要该相邻部件与该第一电磁体213吸合固定后,并不影响彼此正常工作,也不会造成部件损坏即可,并且该第一电磁体213的磁力能保证两者吸合固定后不发生相对运动。因此保证了当送粉螺杆211送至送料道214的花粉量达到预设送粉量时,送粉螺杆211能及时停止,避免了多授粉导致浪费的情况。
[0058]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从动轴212和送粉螺杆211均与该第一电磁体 213直接或间接
连接,则从动轴212与送粉螺杆211均停止旋转,而风机 215继续鼓风数秒,将位于送料道214的花粉从出料口12吹出。防止出现部分花粉留至送料道214未被吹出,进而导致出现实际授粉量不足的情况,实现了充分授粉,提高了粉量控制的精准度。
[005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至4所示,水量控制组件31包括:泵体311,连接于水箱30和至少一个出料口12,泵体311具有腔体,能存储液体;活塞杆312,一端连接有活塞312b且位于该腔体,另一端具有第一配合部312a且从该腔体伸出;运动体314,具有第二配合部 314a1,该第二配合部314a1与该第一配合部312a抵接;第一驱动部 315,用以驱动运动体314运动。
[0060]
具体的,信息采集器11将采集到的授粉对象信息以及环境信息发送至处理器4,由处理器4分析出植物的品种、植物的湿度、土壤的湿度、环境温度等信息中的一者或多者,进一步分析出目标植物所需水量大小,该水量即为预设送水量,处理器4根据预设送水量发送电信号至第一驱动部315,由第一驱动部315驱使运动体314沿第一方向移动,运动体314 的第二配合部314a1与活塞杆312的第一配合部312a抵接,并带动活塞杆 312朝向第一方向运动,此时水从水箱30输送至腔体;当输送至该腔体内的水量达到预设送水量时,活塞杆312沿第一方向反向运动,将该腔体的水从第二出料口122排出。在此,第一方向即为图3所示的x方向,然而,本技术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可以为其他方向。
[006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出料口121与第二出料口 122相邻,且植物授粉装置还包括毛刷13,该毛刷13设置于第一出料口 121与第二出料口122之间。花粉从第一出料口121喷射到毛刷13上,再由用户手持该植物授粉装置,将毛刷13上的花粉涂抹在待授粉的花柱上。
[006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水量控制组件31还包括编码器。该编码器可以设置于第一驱动部315,用于记录第一驱动部315的位移;也可以设置于活塞杆312,用于记录活塞杆312的位移;还可以设置于运动体314,用于记录运动体314的位移。该位移可以是角位移,也可以是直线位移。以第一驱动部315为电机,编码器设置于该电机的主轴为例,该编码器用于记录主轴的旋转角度,主轴的旋转角度越大,由运动体314带动活塞杆312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距离也就越大,从水箱30抽至腔体的水量也就越多。处理器4与编码器电连接,根据编码器反馈的电极主轴旋转角度,调整主轴转速,以控制活塞杆312的移动距离,进而控制送水量,实现精确送水。当抽至腔体内的水量达到预设送水量,活塞杆312 停止移动。送水时,活塞杆312沿第一方向反向移动。将水从泵体311全部排出,并输送至第二出料口122射出。
[0063]
具体的,如图8所示,电机与运动体314可以采用丝杠螺母传动机构,也可以采用齿轮齿条传动,也可以采用曲柄滑块结构,还可以采用气动或液压等传动方式,只要能将电机的转动转化为运动体314的移动即可。以电机与运动体314采用丝杠螺母传动为例,运动体314具有通孔 314c,且通孔314c设有螺纹部,丝杠316穿过通孔314c并与电机连接。该水量控制组件31还具有滑轨,运动体314位于滑轨并能沿丝杠316运动。
[0064]
具体的,如图8至10所示,泵体311具有进水端311a和出水端 311b,该进水端311a与该出水端311b均连接有单向阀313。单向阀313 可以与泵体311固定连接也可以与泵体311一体成型。需要说明的是,与泵体311进水端311a连接的单向阀313为第一单向阀313a,与泵体311 出水端311b连接的单向阀313为第二单向阀313b。该第一单向阀313a与该第二
单向阀313b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里以第一单向阀 313a与第二单向阀313b为同一结构为例进行描述。
[006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该单向阀313至少部分为锥筒结构,且具有第二容纳空间,单向阀313包括滚动体,该滚动体位于该第二容纳空间。单向阀313在锥筒结构的底部与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的内径大于第二开口的内径,该滚动体的轮廓尺寸介于第一开口的内径与第二开口的内径之间。第一开口处具有阻挡部 313c,该阻挡部313c使滚动体无法通过该第一开口。需要说明的是,该阻挡部313c可以设置于该单向阀313的第一开口,也可以设置于其他部件与该单向阀313的第一开口连接的连接处。
[0066]
具体的,如图9至10所示,水量控制组件31还包括第一导流管318 与第二导流管319。其中,第一导流管318连接水箱30和第一单向阀313a 的第二开口,该第一单向阀313a的第一开口连接于泵体311的进水端 311a;第二导流管319连接第二出料口122与第二单向阀313b的第一开口,第二单向阀313b的第二开口与泵体311的出水端311b连接。
[0067]
吸水时,活塞杆312带动活塞312b沿第一方向运动,腔体气压降低,第一单向阀313a的滚动体朝向泵体311进水端311a的方向移动,滚动体与第一单向阀313a的内壁分离并与阻挡部313c抵接,此时进水端 311a打开,水在压力的作用下从水箱30沿第一导流管318流入第一单向阀313a,并经由滚动体与第一单向阀313a的内壁之间的缝隙流入腔体;第二单向阀313b的滚动体朝向泵体311的出水端311b移动,滚动体与第二单向阀313b的内壁相抵,此时出水端311b关闭,水从水箱30被抽至腔体,并储存于该腔体内。
[0068]
出水时,活塞杆312带动活塞312b沿第一方向反向运动,腔体内气压升高,活塞杆312沿第一方向反向运动,腔体气压升高,第一单向阀 313a的滚动体朝向远离泵体311进水端311a的方向移动,滚动体与第一单向阀313a的内壁相抵,此时进水端311a关闭;第二单向阀313b的滚动体朝向远离泵体311出水端311b的方向移动,滚动体与第二单向阀313b 的内壁分离,此时出水端311b打开,水从腔体流至第二单向阀313b,经由第二单向阀313b内壁与滚动体的缝隙,沿第二导流管319流至第二出料口122,并在压力作用下从第二出料口122喷射。
[006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供水系统3还包括:第一弹性件317,位于所述腔体;该第一弹性件317一端连接活塞 312b,另一端连接腔体内壁;其中,在外力作用下,活塞312b沿第一方向运动;释放外力后,活塞312b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反向运动。
[0070]
具体的,如图3至4所示,第一弹性件317套设于活塞杆312,水量控制组件31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一弹性件317处于放松状态,即不产生形变。当吸水时,电机带动运动体314沿沿第一方向运动,运动体314 的第一配合部312a与第二配合部314a1相抵接,并带动活塞杆312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一弹性件317固定于活塞312b的一端也沿第一方向运动,此时第一弹性件317处于形变状态。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形变状态既可以是压缩状态,也可以是拉伸状态。当抽至腔体内的水量达到预设送水量,电机停止转动,在外力的作用下,运动体314的第一配合部312a抵住活塞杆312的第二配合部314a1,使得活塞杆312也停止移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配合部312a与第二配合部314a1可以一者具有凸起,另一者具有凹陷,形成凹凸配合;也可以一者具有第一端面,另一者具有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相互抵
接;还可以一者具有卡接,另一者具有卡扣,形成卡接结构。当出水时,将运动体314的外力释放后,第一弹性件 317的弹性势能得以释放,在弹力的作用下带动活塞杆312沿第一方向反向运动,将位于腔体的水从出水端311b全部排出。并经由第二导流管319 从第二出料口122喷射。吸水时,由电机和运动体314带动活塞杆312缓慢移动,慢速吸水,保证吸水量的精确;出水时,利用弹性件进行排水,将腔体的水从出水端311b输送至第二出料口122并喷出,不仅保证了喷水压力,也减少了电机做功。
[007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运动体314包括:工作块314a,具有所述第二配合部314a1;推拉式部件314b,与所述工作块314a连接,调节所述工作块314a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
[0072]
具体的,如图4所示,活塞杆312一端具有凹陷,该凹陷为第一配合部312a,该第一配合部312a包括第一斜面312a1和第一平面312a2;工作块314a具有凸起,该凸起为第二配合部314a1,该第二配合部314a1包括第二斜面314a11和第二平面314a12。吸水时,推拉式部件314b驱动工作块314a沿第二方向运动,直至第二平面314a12与第一平面312a2相抵,第二斜面314a11与第一斜面312a1抵接。需要说明的是,推拉式部件 314b可以是推拉式电磁部件,也可以是伸缩杆,只要能实现工作块314a 沿第二方向运动即可。在此,第二方向为如图2所示的y方向,然而,本技术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方向可以为其他方向。运动体314沿第一方向运动,工作块314a的第二平面314a12抵住活塞杆 312的第一平面312a2,进而带动活塞杆312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一弹性件 317处于形变状态。在压力的作用下,水从水箱30被输送至腔体,直至送水量达到预设送水量,运动体314停止移动,第一弹性件317维持形变状态。出水时,工作块314a沿第二方向反向运动,第二配合部314a1远离第一配合部312a,第二平面314a12与第一平面312a2分离,第一弹性件317 的弹性势能得以释放,并带动活塞杆312沿第一方向反向运动,将位于腔体的水从出水端311b全部排出,并经由第二导流管319从第二出料口122 喷射。
[007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2至13所示,推拉式部件314b为推拉式电磁部件,推拉式电磁部件的具体结构包括但不限于本实施例下述提供的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推拉式电磁部件包括壳体、第一子部件314b1和第二子部件314b2,该第一子部件314b1与第二子部件 314b2可以均为电磁铁,也可以一者为电磁铁另一者为金属部件。以第一子部件314b1与第二子部件314b2可以均为电磁铁为例,第一子部件 314b1与工作块314a固定连接,第二子部件314b2与壳体底壁固定,第一子部件314b1和第二子部件314b2均与处理器4电连接,处理器4调节第一子部件314b1与第二子部件314b2的磁性,当第一子部件314b1与第二子部件314b2磁性相异,磁力推动工作块314a沿第二方向运动;当第一子部件314b1与第二子部件314b2磁性相同,或者,第一子部件314b1与第二子部件314b2磁性相同,或者,第一子部件314b1与第二子部件314b2 均无磁性,或者,第一子部件314b1与第二子部件314b2仅一者具有磁性时,工作块314a在重力作用下沿第二方向反向运动。
[0074]
可选的,另一种推拉式电磁部件结构,如图13所示,推拉式电磁部件包括壳体、第一子部件314b1和第二弹性件314b3,该第一子部件314b1为电磁体,第一子部件314b1固定在运动块底面,第二弹性件314b3一端固定于壳体底壁,另一端与第一子部件314b1连接,其中,壳体底壁为金属材料,当第一子部件314b1具有磁性,在磁力的作用下,第一子部件314b1与壳体底壁具有吸合的趋势,第一子部件314b1沿第二方向反向运动,此时第二弹性
件314b3处于压缩状态;当第一子部件314b1 磁性消失,第二弹性件314b3的弹性势能得以释放,在弹力的作用下,第一子部件314b1带动工作块314a沿第二方向运动。
[0075]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