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肉植物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42790发布日期:2021-11-24 18:50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肉植物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肉植物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2.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叶由于储水丰富而显得肥厚多汁的“多浆植物”,广泛在家庭中培养以提升家庭美观,同时多种多肉植物也具有净化空气的效果。
3.大多数的多肉植物对光照要求高,即要求养殖者需要根据光照方向及时旋转花盆以使多肉植物朝向阳光充足的面。但是在大规模养殖中,多株多肉植物种植在同一个的花盆,则需要大号花盆以培养,从而导致花盆重量大,难以旋转,难以使得多肉植物享有更好的光照,降低多肉植物的生长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旋转简单且可调节角度的多肉植物栽培装置。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肉植物栽培装置,所述栽培装置放置于工作面上,包括依次叠放的花盆、盖体和底台;
6.所述花盆包括多个的卡槽,所述卡槽设置于花盆的底面;
7.所述盖体设置于花盆的下侧,所述盖体的顶面为圆弧面,所述盖体包括卡块和环槽,所述卡块设置于盖体的顶面上,所述环槽设置于盖体的下表面,所述卡块与卡槽相对应;
8.所述底台放置于工作面上,所述底台设置于盖体的下侧,所述底台包括凸环,所述凸环设置于底台上表面,所述凸环与环槽相对应。
9.其中,多个的所述卡块平行设置于所述盖体的顶面上,所述盖体还包括贯穿式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为长条状,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多个的卡块的中点的连线上。
10.其中,所述花盆还包括贯穿式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多个的所述卡槽的中点的连线上及花盆的底面的圆心处,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对应。
11.其中,所述底台还包括集液槽,所述集液槽设置于所述底台的上表面的圆心处。
12.其中,所述花盆的内腔依次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集液槽相连通。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花盆底部卡槽与设置于盖体顶面的卡块相卡接以实现调节花盆的倾斜角度,同时通过在底台上旋转盖体以实现对花盆的旋转,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14.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例中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例中栽培装置的斜视图;
16.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例中栽培装置的俯视图;
17.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例中栽培装置的剖视图。
18.标号说明:1、花盆;11、卡槽;12、底面;13、第一通孔;2、底台;21、凸环;22、集液槽;3、盖体;31、卡块;32、第二通孔;33、顶面;34、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20.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将花盆底部卡槽与设置于盖体顶面的卡块相卡接以实现调节花盆的倾斜角度,同时通过在底台上旋转盖体以实现对花盆的旋转,方便快捷。
21.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肉植物栽培装置,所述栽培装置放置于工作面上,包括依次叠放的花盆1、盖体3和底台2;所述花盆1包括多个的卡槽11,所述卡槽11设置于花盆1的底面12;所述盖体3设置于花盆1的下侧,所述盖体3的顶面33为圆弧面,所述盖体3包括卡块31和环槽34,所述卡块31设置于盖体3的顶面33上,所述环槽34设置于盖体3的下表面,所述卡块31与卡槽11相对应;所述底台2放置于工作面上,所述底台2设置于盖体3的下侧,所述底台2包括凸环21,所述凸环21设置于底台2上表面,所述凸环21与环槽34相对应。
22.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养殖者将多肉植物栽培于花盆1内,此时根据光照角度,将花盆1下表面设置的卡槽11与设置于盖体3顶面33的卡块31相卡接,以实现对花盆1倾斜角度的调整,同时通过盖体3上环槽34与底台2上的凸环21相对应,使得养殖者通过在底台2上旋转盖体3以带动花盆1在盖体3上旋转至预设角度,使得多肉植物处于最适光照强度下。
23.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花盆1与盖体3之间卡接,盖体3与底台2之间的转动连接,以使得养殖者便于旋转并倾斜花盆1使得多肉植物处于最适光照强度下,促进多肉植物的快速生长,提高多肉植物的生长效率。
24.优选的,所述花盆1的底面12为弧面,所述底面12的弧度与盖体3的顶面33的弧度相匹配。
25.进一步的,多个的所述卡块31平行设置于所述盖体3的顶面33上,所述盖体3还包括贯穿式的第二通孔32,所述第二通孔32为长条状,所述第二通孔32设置于多个的卡块31的中点的连线上。
26.更进一步的,所述花盆1还包括贯穿式的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3设置于多个的所述卡槽11的中点的连线上及花盆1的底面12的圆心处,所述第一通孔13与第二通孔32相对应。
27.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将第二通孔32限制于多个的卡块31的中点连线上,同时限制第一通孔13限制于多个的卡槽11的中点连线以及底面12的圆心处,使得花盆1在盖体3上以多种卡接方式安装于盖体3上时,第一通孔13与第二通孔32之间保持对齐,保证花盆1内腔通过第一通孔13与第二通孔32相连通。
28.进一步的,所述底台2还包括集液槽22,所述集液槽22设置于所述底台2的上表面
的圆心处。
29.更进一步的,所述花盆1的内腔依次通过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32与集液槽22相连通。
30.从上述描述可知,当花盆1内水平过多时,此时花盆1内的水分依次通过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32流向集液槽22内,防止多肉植物烂根等病变发生,同时集液槽22的水分也可以通过光照加热盖体3及底台2从而蒸发反向通过第二通孔32、第一通孔13进入花盆1的内腔内以保持培养土壤的湿度,防止多肉植物长时间缺水而引发多种病变的发生。
31.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32.一种多肉植物栽培装置,所述栽培装置放置于工作面上,包括依次叠放的花盆1、盖体3和底台2;
33.所述花盆1包括多个的卡槽11,所述卡槽11设置于花盆1的底面12;
34.所述盖体3设置于花盆1的下侧,所述盖体3的顶面33为圆弧面,所述盖体3包括卡块31和环槽34,所述卡块31设置于盖体3的顶面33上,所述环槽34设置于盖体3的下表面,所述卡块31与卡槽11相对应;
35.所述底台2放置于工作面上,所述底台2设置于盖体3的下侧,所述底台2包括凸环21,所述凸环21设置于底台2上表面,所述凸环21与环槽34相对应;
36.多个的所述卡块31平行设置于所述盖体3的顶面33上,所述盖体3还包括贯穿式的第二通孔32,所述第二通孔32为长条状,所述第二通孔32设置于多个的卡块31的中点的连线上;
37.所述花盆1还包括贯穿式的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3设置于多个的所述卡槽11的中点的连线上及花盆1的底面12的圆心处,所述第一通孔13与第二通孔32相对应;
38.所述底台2还包括集液槽22,所述集液槽22设置于所述底台2的上表面的圆心处;
39.所述花盆1的内腔依次通过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32与集液槽22相连通。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