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清理池底的水产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81540发布日期:2021-12-15 05:18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清理池底的水产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方便清理池底的水产养殖池。


背景技术:

2.随着水产养殖产量的迅速增长,水产养殖在水产业中的比重也在日益提高。水产养殖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池塘精养,以投饵、施肥取得高产量,并将不同食性的水产进行混养,以充分发挥水体生产力;另一种是在海塘、湖泊、水库中等大、中型水域中放养,主要依靠天然饵料获得水产品。由于池塘精养方式更容易控制产量和品质,目前被广泛应用。
3.在实际应用中,饵料人工投放,为了保证水产能够得到足够的饵料,一般都是过量投放。这就势必造成饵料等污物沉积在养殖池底部,造成水体污染。为了清理沉积物,现在最多使用的是在放净池水、捞净水产后,进行人工清理。这种人工清理的方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影响水产的生长,降低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最上层的顶板快速拔出,在拔出过程中除泥块将顶板上的污泥等刮掉并经排污引流道、排污道排入储污池,当最上层的顶部抽出脱离时,中层板、底板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快速封闭水池底部,方便下次进行除污,清理较为简单且不费时的方便清理池底的水产养殖池。
5.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清理池底的水产养殖池,包括水池、储污池和底部清污装置,所述储污池连通设于水池的侧端底部,所述底部清污装置设于水池底部与储污池之间,所述底部清污装置包括顶板、中层板、底板、支撑弹簧和底部支撑块,所述底部支撑块设于水池的内底壁上,所述水池的相对两侧壁上对称设有第一滑动通孔,所述储污池的一侧与第一滑动通孔连通,所述储污池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滑动通孔,所述顶板、中层板、底板从上到下触接且可滑动贯通两侧的第一滑动通孔与第二滑动通孔设置,所述支撑弹簧的另一端连接设于底板的底部,所述储污池的横截面呈t形设置,所述顶板、中层板、底板均呈t形设置,且所述储污池的内顶部上设有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与储污池之间连通设有排污道。
6.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组件包括除泥块和清污壳,所述清污壳呈一侧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且所述清污壳设于储污池的内顶壁上,所述除泥块呈尖顶弧形设置,且除泥块连接设于清污壳内,所述除泥块的两端于清污壳内形成两道排污引流道,所述排污引流道与排污道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中层板、底板的两端均设有插入弧顶端。
8.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中层板、底板的一侧设有抽拉把手。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通孔与第二滑动通孔的水平高度相同。
10.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方便清理池底的水产养殖池,水池中底部有大量污泥时,可握住抽拉把手将最上层的顶板快速拔出,在拔出过程
中除泥块将顶板上的污泥等刮掉并经排污引流道、排污道排入储污池,当最上层的顶部抽出脱离时,中层板、底板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快速封闭水池底部,另外对拔出后的顶板可通过插入弧顶端重新插入。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清理池底的水产养殖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清理池底的水产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清理池底的水产养殖池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清理池底的水产养殖池的剖视图。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其中,1、水池,2、储污池,3、底部清污装置,4、顶板,5、中层板, 6、底板,7、支撑弹簧,8、底部支撑块,9、第一滑动通孔,10、第二滑动通孔,11、引流组件,12、排污道,13、除泥块,14、清污壳,15、排污引流道,16、抽拉把手,17、插入弧顶端。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9.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清理池底的水产养殖池,包括水池 1、储污池2和底部清污装置3,所述储污池2连通设于水池1的侧端底部,所述底部清污装置3设于水池1底部与储污池2之间,所述底部清污装置3包括顶板4、中层板5、底板6、支撑弹簧7和底部支撑块8,所述底部支撑块8设于水池1的内底壁上,所述水池1的相对两侧壁上对称设有第一滑动通孔9,所述储污池2的一侧与第一滑动通孔9连通,所述储污池2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滑动通孔10,所述顶板4、中层板5、底板6从上到下触接且可滑动贯通两侧的第一滑动通孔9与第二滑动通孔10设置,所述支撑弹簧7的另一端连接设于底板6的底部,所述储污池2的横截面呈t形设置,所述顶板4、中层板 5、底板6均呈t形设置,且所述储污池2的内顶部上设有引流组件11,所述引流组件11与储污池2之间连通设有排污道12。
20.其中,所述引流组件11包括除泥块13和清污壳14,所述清污壳14呈一侧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且所述清污壳14设于储污池2的内顶壁上,所述除泥块13呈尖顶弧形设置,且除泥块13连接设于清污壳14内,所述除泥块13 的两端于清污壳14内形成两道排污引流道15,所述排污引流道15与排污道 12连通。所述顶板4、中层板5、底板6的两端均设有插入弧顶端17。所述顶板4、中层板5、底板6的一侧设有抽拉把手16。所述第一滑动通孔9与第二滑动通孔10的水平高度相同。
21.具体使用时,水池1中底部有大量污泥时,可握住抽拉把手16将最上层的顶板4快速拔出,在拔出过程中除泥块13将顶板4上的污泥等刮掉并经排污引流道15、排污道12排入储污池2的底部,当最上层的顶板4抽出脱离时,中层板5、底板6在支撑弹簧7的作用下快速
封闭水池1底部,另外对拔出后的顶板4可通过插入弧顶端17重新插入。
2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技术特征:
1.一种方便清理池底的水产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储污池和底部清污装置,所述储污池连通设于水池的侧端底部,所述底部清污装置设于水池底部与储污池之间,所述底部清污装置包括顶板、中层板、底板、支撑弹簧和底部支撑块,所述底部支撑块设于水池的内底壁上,所述水池的相对两侧壁上对称设有第一滑动通孔,所述储污池的一侧与第一滑动通孔连通,所述储污池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滑动通孔,所述顶板、中层板、底板从上到下触接且可滑动贯通两侧的第一滑动通孔与第二滑动通孔设置,所述支撑弹簧的另一端连接设于底板的底部,所述储污池的横截面呈t形设置,所述顶板、中层板、底板均呈t形设置,且所述储污池的内顶部上设有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与储污池之间连通设有排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清理池底的水产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组件包括除泥块和清污壳,所述清污壳呈一侧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且所述清污壳设于储污池的内顶壁上,所述除泥块呈尖顶弧形设置,且除泥块连接设于清污壳内,所述除泥块的两端于清污壳内形成两道排污引流道,所述排污引流道与排污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清理池底的水产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中层板、底板的两端均设有插入弧顶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清理池底的水产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中层板、底板的一侧设有抽拉把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清理池底的水产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通孔与第二滑动通孔的水平高度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清理池底的水产养殖池,包括水池、储污池和底部清污装置,所述储泥池连通设于水池的侧端底部,所述底部清污装置设于水池底部与储污池之间,所述底部清污装置包括顶板、中层板、底板、支撑弹簧和底部支撑块。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将最上层的顶板快速拔出,在拔出过程中除泥块将顶板上的污泥等刮掉并经排污引流道、排污道排入储污池,当最上层的顶部抽出脱离时,中层板、底板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快速封闭水池底部,另外对拔出后的顶板可通过插入弧顶端重新插入的方便清理池底的水产养殖池。殖池。殖池。


技术研发人员:宾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宾强
技术研发日:2020.12.26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