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建草组培苗生根培养装置

文档序号:26362846发布日期:2021-08-24 12:0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毛建草组培苗生根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培苗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毛建草组培苗生根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毛建草产于中国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和青海,毛建草可作药用,可解热消炎、凉肝止血、主治胸脘胀满、消化不良、风湿头痛、喉痛咳嗽等,毛建草具有明显的降血脂、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功效,对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有积极的治疗效果,并且对轻度降低胆固醇有功效。组培苗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利用外植体,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条件下,培育出完整的植株;毛建草组培苗在培养过程中温度、光照、湿度、培养基组成、ph值、渗透压等各种环境都会影响组织培养育苗的生长和发育,温度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重要因素,植物组织培养在最适宜的温度下生长分化才能表现良好,同时光照也是组织培养的重要条件之一,还有湿度的影响包括培养容器保持和环境的湿度条件。

现有技术中的毛键草组培苗在培养时一般采用单瓶的培养方式,需要在每个瓶内盛放培养液,并且需要单独观察每个组培瓶的生根状态,在后期将组培苗取出时还需要从每个单独的组培瓶内取出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毛键草组培苗的批量培养,提高培养效率,同时还能将批量培养的毛键草组培苗快速与组培液分离便于移栽的毛建草组培苗生根培养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毛建草组培苗生根培养装置,包括:

培养箱,其前侧铰接有门体;

两个第一支撑板,对称固定在所述培养箱中部,并且其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

培养皿,其内部用于盛放培养液,并且其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滑动机构与一所述支撑板连接;

多个组培罐,位于所述培养皿上方,并且每个组培罐的侧壁均开设有通孔;

第二支撑板,其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允许所述组培罐贯穿的通孔,并且组培罐通过卡接组件卡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推动件,其外壳体固定在所述培养箱上,其伸缩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可拆卸连接,用于带动第二支撑板上卡接的组培罐浸入到培养皿中进行组织培养;

加热器,固定在所述培养箱底部用于给整个培养装置加热,加热器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固定在所述培养箱底部;

风机,固定在所述培养箱底部,也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用于给整个培养装置通风。

上述滑动机构包括:

滑槽,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表面;

滑条,固定在所述培养皿的一侧,滑条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上述卡接组件包括:

卡接环,套设并固定在所述组培罐的外侧;

卡接槽,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的通孔内部,所述卡接环卡接在卡接槽上。

上述培养皿内侧固定有水位传感器;所述培养箱内侧固定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与显示屏连接,显示屏固定在所述培养箱外侧。

上述推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推动件的外壳体均固定在所述培养箱的左右两侧,并且两个推动件的伸缩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左右两侧通过螺栓螺母连接。

上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

上述培养箱为玻璃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培装置,能实现一次性批量培养组培苗,提高培养效率。同时在培养组培苗的过程中将培育组织与培养液分开,这样能根据培育组织生长的情况来控制其进入培养液的深度,这样能合理控制组培苗浸入培养液的深度利于组培苗吸收足够的养分。同时本实用新型在移栽组培苗时也简单方便,传统的移栽方式,在组培后需要将其从组培瓶中倒出,才能实现组培苗与组培液的分离,会破坏培养组织,而本实用新型采用提拉的方式,就能使组培苗与组培液分离,然后将分离后的组培苗移栽即可。

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水位传感器,实时监测组培液的水位,避免出现组培液较少影响组培苗生长,同时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还实时监测组培箱内的温度和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培罐未浸入培养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培罐浸入培养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培养箱;2、第一支撑板;3、培养皿;4、组培罐;5、第二支撑板;6、推动件;7、加热器;8、蓄电池;9、风机;10、滑槽;11、滑条;12、卡接环;13、卡接槽;14、水位传感器;15、温度传感器;16、湿度传感器;17、微处理器;18、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毛建草组培苗生根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1,其前侧铰接有门体;两个第一支撑板2,对称固定在所述培养箱1中部,并且其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培养皿3,其内部用于盛放培养液,并且其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滑动机构与一所述支撑板2连接;多个组培罐4,位于所述培养皿3上方,并且每个组培罐4的侧壁均开设有通孔;第二支撑板5,其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允许所述组培罐4贯穿的通孔,并且组培罐4通过卡接组件卡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5上;推动件6,其外壳体固定在所述培养箱1上,其伸缩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5可拆卸连接,用于带动第二支撑板5上卡接的组培罐4浸入到培养皿中进行组织培养;加热器7,固定在所述培养箱1底部用于给整个培养装置加热,加热器7与蓄电池8电连接,蓄电池8固定在所述培养箱1底部;风机9,固定在所述培养箱1底部,也与所述蓄电池8电连接用于给整个培养装置通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毛建草组培苗生根培养装置,能实现一次性批量培养组培苗,提高培养效率,同时在培养组培苗的过程中将培育组织与培养液分开,这样能根据培育组织生长的情况来控制其进入培养液的深度,这样能合理控制组培苗浸入培养液的深度利于组培苗吸收足够的养分。

本实用新型采用提拉的方式,就能使组培苗与组培液分离,然后将分离后的组培苗移栽即可,还设有水位传感器,实时监测组培液的水位,避免出现组培液较少影响组培苗生长,同时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还实时监测组培箱内的温度和湿度。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槽10,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2上表面;滑条11,固定在所述培养皿3的一侧,滑条11与所述滑槽10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培养液倒入到培养皿3中,然后推动培养皿3左右两侧固定的滑条11滑入到滑槽10中,本实用新型中培养皿3与第一支撑板2通过滑条11与滑槽10滑动连接,能方便的将培养皿3拉出便于向其内部添加培养液。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接环12,套设并固定在所述组培罐4的外侧;卡接槽13,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板5上开设的通孔内部,所述卡接环12卡接在卡接槽13上。

本实用新型将组培苗组织放置在培养罐4内,并将培养罐4侧壁固定的卡接环12卡接到第二支撑板5上开设的卡接槽13内,采用上述卡接组件的结构能实现通过第二支撑板5带动卡接在其上的组培罐4同步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皿3内侧固定有水位传感器14;所述培养箱1内侧固定有温度传感器15和湿度传感器16;所述水位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5和湿度传感器16均与微处理器17连接,微处理器17与显示屏18连接,显示屏18固定在所述培养箱1外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水位传感器14监测培养箱1内部培养皿3中培养液的水位,并且通过温度传感器15和湿度传感器16监测培养箱1内部的温度和湿度。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件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推动件6的外壳体均固定在所述培养箱1的左右两侧,并且两个推动件6的伸缩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板5的左右两侧通过螺栓螺母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推动件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推动件6同步运动能带动第二支撑板5的左右两侧同步升降保证升降的平稳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2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设有通风孔使得加热器加热后的空气遍布整个培养箱,同时能使得风机吹送的空气遍布整个培养箱,使整个培养箱保持恒温和通风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箱1为玻璃材质,采用玻璃材质能保证整个培养箱光照充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该组培装置时,先将组培苗组织放置在培养罐4内,并将培养罐4侧壁固定的卡接环12卡接到第二支撑板5上开设的卡接槽13内,之后将培养液倒入到培养皿3中,然后推动培养皿3左右两侧固定的滑条11滑入到滑槽10中,这时启动推动件6也就是电动推杆,电动推杆推动第二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5带动组培罐4进入到培养皿3中,使组培罐4中的组培苗充分接触培养皿中的培养液;

同时通过水位传感器14监测培养箱1内部培养皿3中培养液的水位,并且通过温度传感器15和湿度传感器16监测培养箱1内部的温度和湿度;

当组培完成后,需要将组培苗与组培液分离时,再次启动推动件6,推动件6带动第二支撑板5向上运动,第二支撑板5向上运动带动卡接在其上方的多个组培罐4同步向上运动,实现组培苗与组培液的分离,便于移栽组培罐4中的组培苗。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