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37156发布日期:2022-04-13 17:26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厕所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动物或人用的厕所。


背景技术:

2.作为以往的厕所,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厕所。该文献所记载的厕所是动物用的厕所,被使尿通过的网眼状的片划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在上部空间配置有具有拒水性的多个粒状体。在下部空间配置有吸液片。当动物排尿时,尿穿过拒水性的粒状体间的间隙,通过网眼状的片到达下部空间。到达下部空间的尿被吸液片吸收。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1070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7.该拒水性的粒状体与吸水性的粒状体不同,完全不吸收或几乎不吸收尿,因此能够在相当长的期间(例如1~2个月)内反复使用。这样,拒水性的粒状体与原则上每次使用都需要更换的吸水性的粒状体相比,具有更换频率格外少的优点。然而,另一方面,由于更换频率少,因此存在用户容易错过粒状体的更换时期的问题。在错过更换时期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粒状体的崩解、恶臭的产生等弊端。
8.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容易掌握粒状体的更换时期的厕所。
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0.本发明的厕所的特征在于,该厕所具有:箱状的主体部,其具有底面部和侧面部;多个粒状体,该多个粒状体具有拒水性并且配设在所述主体部内;以及光源,其对配设于所述主体部内的所述多个粒状体照射光,所述多个粒状体的至少一部分含有当接受所述光时逐渐变色的色素材料,该色素材料在开始使用前呈现第1颜色,在要更换该粒状体的时期呈现与所述第1颜色不同的第2颜色。
11.在该厕所中,设置有向多个粒状体照射光的光源。多个粒状体的至少一部分含有当接受光时逐渐变色的色素材料。该粒状体在处于更换时期时呈现与开始使用前的颜色(第1颜色)不同的颜色(第2颜色)。因此,用户能够根据粒状体的颜色的变化来掌握其更换时期。
12.发明效果
13.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容易掌握粒状体的更换时期的厕所。
附图说明
14.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厕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端面图。
15.图2是示出主体部10的端面图。
16.图3是示出主体部10的主视图。
17.图4是示出分隔部件12的俯视图。
18.图5是示出拉出部14的立体图。
19.图6是示出厕所1的俯视图。
20.图7是示出粒状体20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同一要素标注同一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22.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厕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端面图。厕所1是动物或人用的厕所,具有主体部10、分隔部件12、拉出部14、多个粒状体20、光源30、罩部件40以及吸水性片50。主体部10呈具有底面部10a和侧面部10b的箱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10呈大致长方体状。作为主体部10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聚丙烯、聚乙烯等树脂。
23.分隔部件12呈板状,与底面部10a平行地配置。分隔部件12设置在与后述的吸水性片50和主体部10的上端的双方分离的位置。由此,分隔部件12将主体部10内上下划分。即,主体部10的内部空间被分隔部件12划分为上部空间s1和下部空间s2。分隔部件12具有使尿通过的孔13。分隔部件12能够相对于主体部10装卸。作为分隔部件12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聚丙烯、聚乙烯等树脂。
24.在侧面部10b的内表面形成有从该内表面向主体部10的内侧突出的突出部16。突出部16可以是突起,也可以是突条。突出部16可以与侧面部10b一体成型,也可以在与侧面部10b分别成型之后安装于侧面部10b。突出部16的突出长度(与设置有该突出部16的侧面部10b的内表面垂直的方向的长度)例如为5~15mm左右。分隔部件12通过载置于突出部16上而固定于规定的位置。
25.拉出部14能够通过形成于侧面部10b的开口11相对于主体部10进行插拔。在拉出部14收纳有吸水性片50。作为拉出部14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聚丙烯、聚乙烯等树脂。
26.在主体部10内配置有多个粒状体20。在本实施方式中,粒状体20以铺设在分隔部件12上的状态配设在主体部10内。在使用厕所1时,粒状体20直接接受排泄的尿。粒状体20具有拒水性。即,粒状体20具有完全不吸收尿等液体、或者即使吸收也几乎不吸收的性质。
27.关于粒状体20具有拒水性,需要通过以下的试验测定的拒水率为80%以上。首先,向滤茶器加入相当于50g的多个粒状体20(样品)。在滤茶器下设置空的烧杯。然后,使用没有针的注射器,用10秒对样品滴加30ml的水。放置1分钟后,测量烧杯内的水量。将测量出的水量相对于滴下的水量(30ml)的比例作为疏水率。即,如果烧杯内的水量为24ml以上,则疏水率为80%以上,因此可以说粒状体20具有拒水性。作为参照,市售的一般的吸水性的猫砂的拒水率为5%左右。
28.光源30对配设于主体部10内的多个粒状体20照射光。光源30固定于侧面部10b。光源30安装在比铺设在分隔部件12上的粒状体20高的位置。光源30优选为发光二极管(led)。光源30发出的光可以是可见光,也可以是紫外光。光源30可以始终点亮,也可以以规定的时间间隔反复点亮和熄灭。在后者的情况下,例如,可以考虑以点亮1天中的8小时的方式控制
光源30。光源30的控制电路、布线等(省略图示)例如能够在将侧面部10b设为中空构造的基础上设置于该侧面部10b的内部。
29.罩部件40以从侧面部10b向主体部10的内侧伸出的方式设置。罩部件40可以与侧面部10b一体成型,也可以在与侧面部10b分别成型之后安装于侧面部10b。罩部件40的突出长度(与设置有该罩部件40的侧面部10b的内表面垂直的方向的长度)例如为3~7cm左右。罩部件40从上方覆盖光源30。罩部件40呈板状。罩部件40的根部成为与侧面部10b连接的固定端,另一方面,罩部件40的前端成为位于主体部10的内部空间(上部空间s1)的自由端。罩部件40朝向主体部10的内侧而向下方倾斜。作为罩部件40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聚丙烯、聚乙烯等树脂。
30.在主体部10内配置有吸水性片50。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水性片50以收纳于拉出部14的状态配设在主体部10内。吸水性片50吸收通过了分隔部件12的孔13的尿。
31.在使用厕所1时,排泄到粒状体20上的尿以穿过相邻的粒状体20彼此的间隙的方式向下方流动。该尿通过分隔部件12的孔13从上部空间s1向下部空间s2移动,被吸水性片50吸收。
32.图2和图3分别是表示主体部10的端面图和主视图。在主体部10的侧面部10b形成有用于插拔拉出部14的开口11。开口11位于底面部10a的附近,呈横长的长方形状。开口11的横向(图3的左右方向)的长度与主体部10的内侧的横向宽度大致相等,例如为20~40cm左右。另外,开口11的纵向(图3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例如为2~5cm左右。
33.图4是示出分隔部件12的俯视图。在分隔部件12形成有多个孔13。孔13在分隔部件12中二维地排列。孔13使尿通过。但是,孔13不使粒状体20通过。即,孔13形成为使尿通过而不使粒状体20通过的程度的大小以及形状。孔13的直径例如为2mm~4mm左右。
34.图5是示出拉出部14的立体图。拉出部14具有底板14a、前板14b、后板14c以及一对侧板14d。底板14a的大小与主体部10的底面部10a的大小大致相等。前板14b具有与开口11大致相同的形状和大小。在前板14b上安装有把手15。
35.图6是示出厕所1的俯视图。在厕所1设置有多个光源30。从该图可知,多个光源30在俯视时沿着侧面部10b的内表面排列成环状。另外,罩部件40在俯视时遍及侧面部10b的内表面的整体而设置。
36.图7是示出粒状体20的示意图。粒状体20成型为粒状。作为该粒状的形状,例如可列举出球、圆柱、椭圆体等。粒状体20的粒径例如为5~15mm左右。这里,粒径定义为能够内包粒状体20的最小的球的直径。粒状体20优选以有机物为主材料。这里,主材料是指构成粒状体20的1种或2种以上的材料中,在该粒状体20中所占的重量比例最大的材料。作为有机物,例如可以使用纸类、茶叶渣、塑料类或豆渣。
37.纸类是指以纸浆为主体的材料。作为纸类,例如除了通常的纸以外,还可以举出氯乙烯壁纸分级物(通过对氯乙烯壁纸进行分级而得到的纸)、绒毛浆、造纸污泥、纸浆污泥等。作为塑料类,例如可以使用纸尿布分级物(通过对纸尿布进行分级而得到的塑料)。豆渣优选为干燥豆渣。也可以对这些材料实施拒水处理。
38.构成粒状体20的材料(后述的色素材料22除外)可以仅为1种,也可以为2种以上。在前者的情况下,构成粒状体20的材料仅称为上述的主材料。在后者的情况下,粒状体20由主材料与其他材料的混合物构成。作为其他材料,例如可举出石膏。通过添加石膏,能够提
高粒状体20的拒水性。石膏的量例如相对于粒状体20的整体为5~15重量%左右。
39.粒状体20含有色素材料22。色素材料22在接受来自光源30的光时逐渐变色。作为色素材料22,例如可以使用当接受光时逐渐褪色从而变色的材料。色素材料22优选为黄色或红色。另外,色素材料22优选由天然色素构成。作为天然色素,例如可以举出花青素系色素、类胡萝卜素系色素或类黄酮系色素。
40.色素材料22在粒状体20的表面露出。色素材料22可以仅设置于粒状体20的表层,也可以均匀地设置于粒状体20的整体。即,色素材料22的至少一部分在粒状体20的表面露出即可。在图7中,示出色素材料22仅设置于粒状体20的表层的情况。色素材料22可以包含在多个粒状体20的全部中,也可以仅包含在一部分粒状体20中。即,多个粒状体20的至少一部分含有色素材料22即可。
41.含有色素材料22的粒状体20因色素材料22变色而在开始使用前呈现第1颜色并且在要更换该粒状体20的时期呈现第2颜色。第2颜色与第1颜色不同。但是,第1颜色和第2颜色不需要色调不同。例如,也可以如第1颜色为深黄色且第2颜色为浅黄色那样,以相同的色调的浓淡来进行区分。在厕所1中,为了使得用户容易判别是否变色为第2颜色,也可以附加表示从第1颜色向第2颜色的变化的色标。
42.粒状体20例如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制造。首先,使用造粒装置对被造粒材料(构成粒状体20的材料)进行造粒,由此形成构成粒状体20的造粒物。作为造粒装置,例如可以使用挤出造粒机。可以根据需要对造粒物实施拒水处理。拒水处理例如可以通过用拒水剂涂布造粒物的表面来进行。在不进行拒水处理的情况下,优选通过提高造粒时对被造粒材料施加的压力,从而尽量不在造粒物内产生间隙。这是因为,该间隙成为尿等水分浸入粒状体20的内部的路径。在造粒之前,根据需要对被造粒材料进行粉碎、混炼、加水等前处理。
43.粒状体20形成为在开始使用前呈现第1颜色并且在更换时期呈现第2颜色。在本例中,以色素材料22在粒状体20的表面露出的方式形成粒状体20。该结构的粒状体20例如可以通过使色素材料22附着于上述造粒物的表面而形成。具体而言,例如,通过在粉末状的色素材料22中混合粘接剂后涂布于造粒物的表面,能够使色素材料22附着于该表面。由此,得到仅在表层设置有色素材料22的粒状体20。另外,上述的拒水处理也可以在使色素材料22附着于造粒物的表面之后执行。另一方面,在想要得到整体均匀地设置有色素材料22的粒状体20的情况下,只要预先加入色素材料22进行混炼后对被造粒材料进行造粒即可。
44.能够根据色素材料22的种类、来自光源30的光的波长、强度等,以粒状体20在粒状体20的更换时期(例如从使用开始起1~2个月)呈现第2颜色的方式进行调整。此外,由于房间的照明等也影响色素材料22的变色,因此难以严密地控制向第2颜色的变色时期。但是,由于能够设想厕所1的标准的使用环境(一般家庭的室内),因此通过在该设想下进行简单的实验,能够大致控制向第2颜色的变色时期。例如,即使难以控制为在从使用开始起正好经过了1个月的时刻变色为第2颜色,也容易控制为在从使用开始起1~2个月的期间内变色为第2颜色。
45.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在厕所1中,设置有向多个粒状体20照射光的光源30。多个粒状体20的至少一部分含有当接受光时逐渐变色的色素材料22。含有色素材料22的粒状体20在处于更换时期时呈现与开始使用前的颜色(第1颜色)不同的颜色(第2颜色)。因此,用户能够根据粒状体20的颜色的变化来掌握其更换时期。因此,实现了容易掌握粒状
体20的更换时期的厕所1。
46.色素材料22在粒状体20的表面露出。由此,用户容易视觉确认从第1颜色向第2颜色的变化。
47.色素材料22当接受来自光源30的光时逐渐褪色从而变色。在该情况下,粒状体20逐渐褪色,因此具有用户容易直观地识别要更换粒状体20的时期临近的优点。
48.在色素材料22为黄色或红色的情况下,这些颜色容易褪色,因此能够增大从第1颜色向第2颜色的变化。由此,用户容易视觉确认从第1颜色向第2颜色的变化。
49.在色素材料22由天然色素构成的情况下,天然色素与合成色素相比容易褪色,因此能够增大从第1颜色向第2颜色的变化。但是,色素材料22也可以由合成色素构成。
50.当仅在多个粒状体20中的一部分粒状体20中含有色素材料22的情况下,与在全部粒状体20中含有色素材料22的情况相比,能够节约色素材料22的使用量。
51.在光源30是发光二极管的情况下,能够将光源30的消耗电力和发热抑制得较小。
52.在来自光源30的光为可见光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动物、人照射该光时的安全性。
53.在来自光源30的光为紫外光的情况下,紫外光与可见光相比为高能量,因此具有容易使粒状体20褪色的优点。由此,能够增大从第1颜色向第2颜色的变化。
54.在厕所1设置有多个光源30。由此,与仅设置1个光源30的情况相比,容易在配设于主体部10内的多个粒状体20的宽范围内均匀地照射光。但是,光源30也可以仅设置1个。
55.在厕所1设置有从上方覆盖光源30的罩部件40。由此,能够使排泄物难以附着于光源30。另外,能够使来自光源30的光难以直接进入动物、人的眼睛。
56.罩部件40朝向主体部10的内侧而向下方倾斜。由此,即使在尿排泄到罩部件40上的情况下,该尿也会沿着倾斜从罩部件40的前端流下。因此,能够防止尿积存在罩部件40的上表面。
57.主体部10内被分隔部件12上下划分,多个粒状体20配设在分隔部件12上。由此,能够区分配置有粒状体20的空间(上部空间s1)和积存尿的空间(下部空间s2)。因此,能够使粒状体20不与积存在主体部10内的尿(包含被吸水性片50吸收的尿)接触。
58.在分隔部件12的下方配置有吸水性片50。由此,能够将积存在主体部10内的尿封闭在吸水性片50内。因此,能够缓和由积存在主体部10内的尿引起的恶臭的产生。
59.在厕所1设置有能够相对于主体部10进行插拔的拉出部14。由此,能够容易地将使用过的吸水性片50更换为新的吸水性片。
60.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光源30固定于侧面部10b的情况。但是,光源30也可以固定于罩部件40的下表面。
6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罩部件40倾斜的情况。但是,罩部件40也可以不倾斜地设置为水平即与底面部10a平行。需要说明的是,并非必须设置罩部件40。
6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设置有分隔部件12的情况。但是,并非必须设置分隔部件12。在不设置分隔部件12的情况下,粒状体20直接铺设在吸水性片50上。
6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设置有拉出部14的情况。但是,并非必须设置拉出部14。在不设置拉出部14的情况下,吸水性片50直接配设在底面部10a上。在该情况下,当然在侧面部10b不设置开口11。
6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主体部10内配设吸水性片50的情况。但是,在主体部
10内配设吸水性片50不是必须的。在不配设吸水性片50的情况下,也不设置拉出部14。需要说明的是,在分隔部件12、拉出部14以及吸水性片50均未设置的情况下,粒状体20直接铺设在底面部10a上。
65.标号说明
66.1:厕所;10:主体部;10a:底面部;10b:侧面部;11:开口;12:分隔部件;13:孔;14:拉出部;15:把手;16:突出部;20:粒状体;22:色素材料;30:光源;40:罩部件;50:吸水性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