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秸秆农田改良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74153发布日期:2023-12-06 20:38阅读: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秸秆农田改良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自从发明了化学合成肥料以后,人们就开始将农作物秸秆,植物残枝,农业废弃物等,点火燃烧处理,产生烟霾,污染空气,同时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尤其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位,食物链,天敌系统,土壤有益生物等受到伤害。

2、城市生物质垃圾的处理,从通过垃圾场填埋到燃烧发电,再到回收利用。

3、农田耕作方法,从人畜耕作到机械翻整等,都是单一使用土壤旋耕,土壤翻压,土壤覆盖。

4、农业堆肥发酵原理用于有机肥工厂生产,小规模使用堆肥发酵处理畜禽粪便生物质垃圾等。

5、盐碱地改良是世界难题,至今还没有找到完美解决方案。

6、传统农业使用谈水和淡土环境,大量使用淡水,花费多。

7、采用磷石膏,脱硫石膏,化工磷肥的废渣,用于盐碱地改良有功效,但是投入量比较大,而且磷石膏等有少量重金属,对土壤造成污染。

8、还有研究单位使用纯化学剂脱盐,至今还没有找到比较成熟的材料,实现商品化。

9、还有荒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地等随着全球气温升高,不断增加,急需治理。

10、本发明采用生物质农田改良方法,使用农作物秸秆,植物残枝,农业废弃物,城市生物质垃圾等,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秸秆农田改良方法。

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秸秆农田改良方法及其应用。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4、生物秸秆农田改良方法。

5、所述生物秸秆农田改良方法包括生物秸秆生产,农田改良方法。

6、所述生物秸秆生产包括生物生产,营养物质选择,活性生物菌制取,生物质堆肥发酵;

7、所述生物生产包括植物类,植物栽培,农作物秸秆,农业废弃物,废弃食品,生物质垃圾等加工成为10厘米到15厘米长度;动物类,分割成为100 克大小;所述生物秸秆生产还包括植物栽培,其中植物栽培指盐生植物,耐寒植物,耐旱植物,耐涝植物,耐瘠薄植物等定向选择栽培;

8、所述营养物质选择包括营养物质,营养物质选择;所述营养物质是指粉碎的钾矿石,磷矿石,钙,镁,硼,硒等矿物质,或者湖盐,井盐,海盐等提取钠盐,锂盐后的附产品其中的一种;所述营养物质选择包括指依据土壤所需要元素,或者测量土壤和农作物所需营养,有选择性将粉碎的钾矿石,磷矿石,钙,镁,硼,硒等矿物质,或者湖盐,井盐,海盐等提取钠盐,锂盐后的附产品其中的一种,按比例添加到土壤或者生物质中,其中营养物质比例不超过5%。

9、所述活性生物菌制取活性微生物菌获得,活性微生物菌制取,活性微生物菌应用;

10、所述生物质堆肥发酵使用三种农田耕作方法,完成三次操作,实现三种目标的过程;

11、所述三种农田耕作方法包括第一次使用农业旋耕机打碎翻入土壤,实现秸秆等微生物分解发热;第二次使用农业旋耕机是发现秸秆等生物质发热,初生微生物菌丝后,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压,尤其使用单铧深耕犁效果最好,实现秸秆等,生物菌,营养物质与土壤均匀混合;第三次使用农业旋耕机是观察秸秆等生物质表层微生物菌丝生长一半,有的秸秆出现少量菌丝,有的秸秆还没有出现菌丝,这时使用农业机械深翻覆压;

12、所述完成三次操作包括生物质堆肥发酵第一次操作:将土壤需要的营养物质,活性生物菌及其活性生物菌土壤均匀撒入农田与农作物秸秆等一起使用农业旋耕机打碎翻入土壤,实现秸秆等微生物分解发热;第二次操作:不间断观察农田耕作中的秸秆等变化情况,发现秸秆等生物质发热,初生微生物菌丝后,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压,尤其使用单铧深耕犁效果最好,实现秸秆等,生物菌,营养物质与土壤均匀混合;第三次操作:不间断观察农田耕作中的秸秆等变化情况,发现秸秆等生物质表层微生物菌丝生长一半,有的秸秆出现少量菌丝,有的秸秆还没有出现菌丝,这时使用农业机械深翻覆压,实现秸秆等生物质好氧发酵,生物质堆肥发酵是应用生物质堆肥发酵原理,生物质在土壤半封闭条件下,微生物菌好氧发酵,分解生物质等获得有机质,营养物质等。

13、所述实现三种目标是指第一次目标是土壤,秸秆等微生物分解发热;第二次目标是初生微生物菌丝后,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压;第三次目标是秸秆等生物质表层微生物菌丝生长一半,有的秸秆出现少量菌丝,有的秸秆还没有出现菌丝,这时使用农业机械深翻覆压,实现秸秆等生物好氧发酵。

14、所述农田改良方法包括:农田耕作,农田修复,荒漠化治理,沙漠化防治,果园土壤有机质增升,茶园土壤有机质增升,耐盐活性生物菌制取,耐盐农作物幼苗培育,盐碱地改良;

15、所述农田耕作包括使用农业机械将农作物秸秆等打碎旋耕还田,农作物秸秆等粉碎翻压还田,农作物秸秆等粉碎覆盖还田。

16、使用农田改良方法生物堆肥发酵。

17、所述使用农田改良方法生物堆肥发酵是指使用三种农田耕作方法,完成三次操作,实现三种目标。

18、所述三种农田耕作方法包括第一次使用农业旋耕机打碎翻入土壤,实现秸秆等微生物分解发热;第二次使用农业旋耕机是发现秸秆等生物质发热,初生微生物菌丝后,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压,尤其使用单铧深耕犁效果最好,实现秸秆等,生物菌,营养物质与土壤均匀混合;第三次使用农业旋耕机是观察秸秆等生物质表层微生物菌丝生长一半,有的秸秆出现少量菌丝,有的秸秆还没有出现菌丝,这时使用农业机械深翻覆压;

19、所述完成三次操作包括生物质堆肥发酵第一次操作:将土壤需要的营养物质,活性生物菌及其活性生物菌土壤均匀撒入农田与农作物秸秆等一起使用农业旋耕机打碎翻入土壤,实现秸秆等微生物分解发热;第二次操作:不间断观察农田耕作中的秸秆等变化情况,发现秸秆等生物质发热,初生微生物菌丝后,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压,尤其使用单铧深耕犁效果最好,实现秸秆等,生物菌,营养物质与土壤均匀混合;第三次操作:不间断观察农田耕作中的秸秆等变化情况,发现秸秆等生物质表层微生物菌丝生长一半,有的秸秆出现少量菌丝,有的秸秆还没有出现菌丝,这时使用农业机械深翻覆压,实现秸秆等生物质好氧发酵,生物质堆肥发酵是应用生物质堆肥发酵原理,生物质在土壤半封闭条件下,微生物菌好氧发酵,分解生物质等获得有机质,营养物质等。

20、所述实现三种目标是指第一次目标是土壤,秸秆等微生物分解发热;第二次目标是初生微生物菌丝后,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压;第三次目标是秸秆等生物质表层微生物菌丝生长一半,有的秸秆出现少量菌丝,有的秸秆还没有出现菌丝,这时使用农业机械深翻覆压,实现秸秆等生物好氧发酵。

21、所述使用农田改良方法生物堆肥发酵在农田或者秸秆微生物等混合覆盖薄膜效果最好。

22、生物秸秆活性微生物菌制取。

23、所述生物秸秆活性生物菌制取包括活性微生物菌获得,活性微生物菌制取,活性微生物菌应用。

24、所述活性微生物菌获得有两种途径一是购买活性微生物菌,二是在自然界中去找,活性生物菌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广泛存在;

25、所述活性微生物菌制取是将活性微生物菌小面积,使用农田改良方法生物堆肥发酵;所述生物质堆肥发酵第一次操作:制取活性生物菌的营养物质,农作物秸秆等使用数量要比其他农田耕作方法使用量要大,将土壤需要的营养物,微生物菌质均匀撒入农田与农作物秸秆等一起使用农业旋耕机打碎翻入土壤,实现秸秆等微生物分解发热;第二次操作:不间断观察农田耕作中的秸秆等变化情况,发现秸秆等生物质发热,初生微生物菌丝后,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压,尤其使用单铧深耕犁效果最好,实现秸秆等营养物质,生物菌与土壤均匀混合;第三次操作:不间断观察农田耕作中的秸秆等变化情况,发现秸秆等生物质微生物菌丝生长一半,有的秸秆出现少量菌丝,有的秸秆还没有出现菌丝,这时使用农业机械深翻覆压,实现秸秆等生物质好氧发酵,然后,获得活性生物菌和活性生物菌土壤。

26、所述活性微生物菌应用是将使用农田改良方法生物堆肥发酵发放生产的土壤活性微生物菌群使用到农作物生产。

27、使用农田耕作生物质堆肥发酵来实现农田修复。

28、所述使用农田耕作生物质堆肥发酵来实现农田修复包括使用三种农田耕作方法,完成三次操作,实现三种目标。

29、所述使用三种农田耕作方法包括第一次使用农业旋耕机将生物秸秆,微生物菌打碎翻入土壤,实现秸秆等微生物分解发热;第二次使用农业旋耕机是发现秸秆等生物发热,初生微生物菌丝后,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压,尤其使用单铧深耕犁效果最好,实现秸秆等,生物菌,营养物质与土壤均匀混合;第三次使用农业旋耕机是观察秸秆等生物质表层微生物菌丝生长一半,有的秸秆出现少量菌丝,有的秸秆还没有出现菌丝,这时使用农业机械深翻覆压;

30、所述完成三次操作指农田修复生物堆肥发酵第一次操作:将土壤需要的营养物质,活性生物菌及其活性生物菌土壤,均匀撒入农田与农作物秸秆等一起使用农业旋耕机打碎翻入土壤,实现秸秆等微生物分解发热;第二次操作:不间断观察农田耕作中的秸秆等变化情况,发现秸秆等生物质发热,初生微生物菌丝后,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压,尤其使用单铧深耕犁效果最好,实现秸秆等营养物质,生物菌与土壤均匀混合;第三次操作:不间断观察农田耕作中的秸秆等变化情况,发现秸秆等生物质微生物菌丝生长一半,有的秸秆出现少量菌丝,有的秸秆还没有出现菌丝,这时使用农业机械深翻覆压,实现秸秆等生物质好氧发酵,增加土壤活性生物菌,活性营养物质,有机质等,来完成农田修复;

31、所述实现三种目标是指第一次目标是土壤,秸秆等微生物分解发热;第二次目标是初生微生物菌丝后,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压;第三次目标是秸秆等生物质表层微生物菌丝生长一半,有的秸秆出现少量菌丝,有的秸秆还没有出现菌丝,这时使用农业机械深翻覆压,实现秸秆等生物好氧发酵;

32、农田修复还包括使用农田耕作生物质堆肥发酵所获得的活性生物菌,活性生物质土壤,有机质等,可以当做活性生物菌种使用。

33、使用农田耕作生物堆肥发酵来实现荒漠化治理。

34、所述使用农田耕作生物堆肥发酵来实现荒漠化治理包括使用三种农田耕作方法,完成三次操作,实现三种目标。

35、所述使用三种农田耕作方法包括第一次使用农业旋耕机打碎翻入土壤,实现秸秆等微生物分解发热;第二次使用农业旋耕机是发现秸秆等生物质发热,初生微生物菌丝后,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压,尤其使用单铧深耕犁效果最好,实现秸秆等,生物菌,营养物质与土壤均匀混合;第三次使用农业旋耕机是观察秸秆等生物质表层微生物菌丝生长一半,有的秸秆出现少量菌丝,有的秸秆还没有出现菌丝,这时使用农业机械深翻覆压;

36、所述完成三次操作指荒漠化治理生物质堆肥发酵第一次操作:将土壤需要的营养物质,活性生物菌及其活性生物菌土壤,均匀撒入荒漠化农田与农作物秸秆等一起使用农业旋耕机打碎翻入土壤,实现秸秆等微生物分解发热;第二次操作:不间断观察农田耕作中的秸秆等变化情况,发现秸秆等生物质发热,初生微生物菌丝后,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压,尤其使用单铧深耕犁效果最好,实现秸秆等营养物质,生物菌与土壤均匀混合;第三次操作:不间断观察荒漠化农田耕作中的秸秆等变化情况,发现秸秆等生物质微生物菌丝生长一半,有的秸秆出现少量菌丝,有的秸秆还没有出现菌丝,这时使用农业机械深翻覆压,实现秸秆等生物质好氧发酵,增加土壤活性生物菌,活性营养物质,有机质等,来完成荒漠化治理。

37、所述实现三种目标是指第一次目标是土壤,秸秆等微生物分解发热;第二次目标是初生微生物菌丝后,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压;第三次目标是秸秆等生物质表层微生物菌丝生长一半,有的秸秆出现少量菌丝,有的秸秆还没有出现菌丝,这时使用农业机械深翻覆压,实现秸秆等生物好氧发酵;

38、使用农田耕作生物质堆肥发酵来实现沙漠化防治。

39、所述使用农田耕作生物质堆肥发酵来实现沙漠化防治包括使用三种农田耕作方法,完成三次操作,实现三种目标。

40、所述使用三种农田耕作方法包括第一次使用农业旋耕机将生物秸秆,微生物菌打碎翻入土壤,实现秸秆等微生物分解发热;第二次使用农业旋耕机是发现秸秆等生物发热,初生微生物菌丝后,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压,尤其使用单铧深耕犁效果最好,实现秸秆等,生物菌,营养物质与土壤均匀混合;第三次使用农业旋耕机是观察秸秆等生物质表层微生物菌丝生长一半,有的秸秆出现少量菌丝,有的秸秆还没有出现菌丝,这时使用农业机械深翻覆压;

41、所述完成三次操作是指沙漠化防治生物质堆肥发酵第一次操作:将沙质土壤需要的营养物质,活性生物菌及其活性生物菌土壤,均匀撒入农田与农作物秸秆等一起使用农业旋耕机打碎翻入沙质土壤,实现秸秆等微生物分解发热;第二次操作:不间断观察农田耕作中的秸秆等变化情况,发现秸秆等生物质发热,初生微生物菌丝后,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压,尤其使用单铧深耕犁效果最好,实现秸秆等营养物质,生物菌与沙质土壤均匀混合;第三次操作:不间断观察农田耕作中的秸秆等变化情况,发现秸秆等生物质微生物菌丝生长一半,有的秸秆出现少量菌丝,有的秸秆还没有出现菌丝,这时使用农业机械深翻覆压,实现秸秆等生物质好氧发酵,增加沙质土壤活性生物菌,活性营养物质,有机质等,来完成沙漠化防治;沙漠化防治还包括使用农田耕作生物质堆肥发酵来实现,将沙化土壤需要的营养物质,活性生物菌及其活性生物菌土壤,农作物秸秆等均匀分条状,或者点状,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入沙质土壤,深耕犁的深度不低于20厘米,实现秸秆等生物质好氧发酵,增加土壤活性生物菌,活性营养物质,有机质等,来完成沙漠化防治。

42、所述实现三种目标是指第一次目标是土壤,秸秆等微生物分解发热;第二次目标是初生微生物菌丝后,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压;第三次目标是秸秆等生物质表层微生物菌丝生长一半,有的秸秆出现少量菌丝,有的秸秆还没有出现菌丝,这时使用农业机械深翻覆压,实现秸秆等生物好氧发酵;

43、使用农田耕作生物质堆肥发酵来实现果园土壤有机质增升,

44、所述使用三种农田耕作方法,完成三次操作,实现三种目标。

45、所述使用三种农田耕作方法包括第一次使用农业旋耕机将生物秸秆,微生物菌打碎翻入土壤,实现秸秆等微生物分解发热;第二次使用农业旋耕机是发现秸秆等生物发热,初生微生物菌丝后,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压,尤其使用单铧深耕犁效果最好,实现秸秆等,生物菌,营养物质与土壤均匀混合;第三次使用农业旋耕机是观察秸秆等生物质表层微生物菌丝生长一半,有的秸秆出现少量菌丝,有的秸秆还没有出现菌丝,这时使用农业机械深翻覆压;

46、所述完成三次操作是指果园土壤有机质增升生物质堆肥发酵第一次操作:将土壤需要的营养物质,活性生物菌及其活性生物菌土壤,均匀撒入农田与农作物秸秆或者果园杂草等一起使用农业旋耕机打碎翻入土壤,实现秸秆等微生物分解发热;第二次操作:不间断观察农田耕作中的秸秆等变化情况,发现秸秆等生物质发热,初生微生物菌丝后,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压,尤其使用单铧深耕犁效果最好,实现秸秆等营养物质,生物菌与土壤均匀混合;第三次操作:不间断观察农田耕作中的秸秆等变化情况,发现秸秆等生物质微生物菌丝生长一半,有的秸秆出现少量菌丝,有的秸秆还没有出现菌丝,这时使用农业机械深翻覆压,实现秸秆等生物质好氧发酵,增加土壤活性生物菌,活性营养物质,有机质等,来完成果园土壤有机质增升。

47、所述实现三种目标是指第一次目标是土壤,秸秆等微生物分解发热;第二次目标是初生微生物菌丝后,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压;第三次目标是秸秆等生物质表层微生物菌丝生长一半,有的秸秆出现少量菌丝,有的秸秆还没有出现菌丝,这时使用农业机械深翻覆压,实现秸秆等生物好氧发酵;

48、使用农田耕作生物质堆肥发酵来实现茶园土壤有机质增升。

49、使用三种农田耕作方法,完成三次操作,实现三种目标。

50、()所述使用三种农田耕作方法包括第一次使用农业旋耕机将生物秸秆,微生物菌打碎翻入土壤,实现秸秆等微生物分解发热;第二次使用农业旋耕机是发现秸秆等生物发热,初生微生物菌丝后,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压,尤其使用单铧深耕犁效果最好,实现秸秆等,生物菌,营养物质与土壤均匀混合;第三次使用农业旋耕机是观察秸秆等生物质表层微生物菌丝生长一半,有的秸秆出现少量菌丝,有的秸秆还没有出现菌丝,这时使用农业机械深翻覆压;

51、所述使用完成三次操作是指茶园土壤有机质增升生物质堆肥发酵第一次操作:将土壤需要的营养物质,活性生物菌及其活性生物菌土壤,均匀撒入农田与农作物秸秆或者果园杂草等一起使用农业旋耕机打碎翻入土壤,实现秸秆等微生物分解发热;第二次操作:不间断观察农田耕作中的秸秆等变化情况,发现秸秆等生物质发热,初生微生物菌丝后,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压,尤其使用单铧深耕犁效果最好,实现秸秆等营养物质,生物菌与土壤均匀混合;第三次操作:不间断观察农田耕作中的秸秆等变化情况,发现秸秆等生物质微生物菌丝生长一半,有的秸秆出现少量菌丝,有的秸秆还没有出现菌丝,这时使用农业机械深翻覆压,实现秸秆等生物质好氧发酵,增加土壤活性生物菌,活性营养物质,有机质等,来完成茶园土壤有机质增升。

52、所述实现三种目标是指第一次目标是土壤,秸秆等微生物分解发热;第二次目标是初生微生物菌丝后,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压;第三次目标是秸秆等生物质表层微生物菌丝生长一半,有的秸秆出现少量菌丝,有的秸秆还没有出现菌丝,这时使用农业机械深翻覆压,实现秸秆等生物好氧发酵;

53、耐盐活性生物菌的制取。

54、所述耐盐活性生物菌的获得包括耐盐活性生物菌的获得,耐盐活性生物菌的制取。

55、所述耐盐活性生物菌的获得,耐盐活性生物菌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富含湖盐,井盐,海盐等区域,盐碱地有机质的土壤中广泛存在;

56、所述耐盐活性生物菌的制取是使用完成三次操作是指耐盐活性生物菌的生物质堆肥发酵第一次操作:制取耐盐活性生物菌的营养物质,农作物秸秆等使用数量要比其他农田耕作方法使用量要大,营养物质选择湖盐,井盐,海盐等其中的一种,将土壤需要的营养物质,湖盐,井盐等区域,盐碱地有机质的原始耐盐菌,均匀撒入农田与农作物秸秆等一起使用农业旋耕机打碎翻入土壤,实现秸秆等微生物分解发热;第二次操作:不间断观察农田耕作中的秸秆等变化情况,发现秸秆等生物质发热,初生微生物菌丝后,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压,尤其使用单铧深耕犁效果最好,实现秸秆等营养物质,生物菌与土壤均匀混合;第三次操作:不间断观察农田耕作中的秸秆等变化情况,发现秸秆等生物质微生物菌丝生长一半,有的秸秆出现少量菌丝,有的秸秆还没有出现菌丝,这时使用农业机械深翻覆压,实现秸秆等生物质好氧发酵,然后,获得耐盐活性生物菌和耐盐活性生物菌土壤。

57、使用农田耕作生物质堆肥发酵为主实现盐碱地改良。

58、所述使用农田耕作生物质堆肥发酵为主实现盐碱地改良包括耐盐农作物幼苗培育,耐盐活性生物菌制取,盐碱地整理,盐碱地耕作生物质堆肥发酵,盐碱地农作物栽培

59、所述耐盐农作物幼苗培育是使用耐盐农作物种子,耐盐活性微生物菌,土营养钵等;所述耐盐农作物种子包括:白刺,柳树,油松,槐树等树种,玉米,高粱,杂草等禾本科为主;所述耐盐活性微生物菌指使用耐盐活性生物菌的制取方法获得;所述土营养钵将耐盐活性生物菌土壤,耐盐活性生物菌装入营养钵内,然后放入农作物种子,随后按农作物栽培方法管理,培育耐盐农作物幼苗;所述盐碱地整理包括在盐碱地开沟,排湿,排渍;

60、所述盐碱地耕作生物质堆肥发酵盐碱地改良生物质堆肥发酵第一次操作:将盐碱地需要的营养物质,耐盐活性生物菌及其耐盐活性生物菌土壤,均匀撒入盐碱地与农作物秸秆等一起使用农业旋耕机打碎翻入土壤,实现秸秆等微生物分解发热;第二次操作:不间断观察盐碱地耕作中的秸秆等变化情况,发现秸秆等生物质发热,初生微生物菌丝后,使用农业深耕犁翻压,尤其使用单铧深耕犁效果最好,实现秸秆等,营养物质,耐盐活性生物菌与盐碱土壤均匀混合;第三次操作:不间断观察盐碱地耕作中的秸秆等变化情况,发现秸秆等生物质微生物菌丝生长一半,有的秸秆出现少量菌丝,有的秸秆还没有出现菌丝,这时使用农业机械深翻覆压,实现秸秆等生物质好氧发酵,增加盐碱土壤活性生物菌,活性营养物质,有机质等,来完成盐碱地改良;温度

61、所述盐碱地农作物栽培使用农业耕作方法整理盐碱地,移苗栽培农作物,随后,按农作物种植方法进行管理,实现生物,生态循环原理,来进一步完成盐碱地改良,温度较低时可以覆盖地膜移苗栽培农作物。

62、有益效果:

63、使用生物质农田改良方法,最大的效果是减少人为燃烧生物质垃圾,产生烟霾,污染空气。

64、农业,农作物秸秆,植物残枝,农业废弃物,城市生物质垃圾,食品废弃物等燃烧污染空气,处理增加成本,产生不了明显效果。

65、城市生物质垃圾从填埋到燃烧发电,到使用生物质农田改良方法将生物质垃圾等制作成为活性生物菌,活性生物菌土壤,增加土壤肥力,让生物质垃圾变废为宝,土壤中有益活性生物菌增加,农田病虫害将减少,农作物食味香,甜,浓等,具有植物自然香味。

66、应用生态修复原理,使用恢复盐生动植物,尤其是栽培盐生植物,恢复植被等,来修复次生盐碱地,发展传统农业。中国有盐生植物430种,有些可应用于食品或者食品原料,医药原料,纤维原料等。

67、使用生物质农田改良方法,增加土壤活性生物菌,活性生物质土壤,有机质等,能减少农田农药,化肥使用量,其中农业农药,化肥使用量将从减量使用到减少使用,再到不使用。

68、使用生物质农田改良方法用于农业生产和生物质垃圾处理等将科研目标导入自然生态系统,让人类从人工生态方法,原理:生态平衡原理,生态循环原理,重新认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位,生物群落;生命链:人自然,社会;生物链:人,植物,动物,微生物;生态链: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物质循环与利用等形成一种理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