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对玉米进行全面夹持与脱粒且防止堆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15374发布日期:2021-06-25 15:5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对玉米进行全面夹持与脱粒且防止堆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脱粒的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对玉米进行全面夹持与脱粒且防止堆积的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得到逐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从而使得人们对机器的研究也在与日俱增,通过研究机器,从而代替人们去完成一些人力劳动,从而解放劳动力,其中对玉米粒的脱离就是其中一种,从而可以很好的代替劳动力。
3.但目前对于玉米的脱粒任然存在需要克服的缺陷,玉米脱粒一般是通过人工对玉米进行拿捏,从而将玉米放入机器从而进行加工,但在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调换方向,从而对后端进行继续脱粒,一个是较为浪费时间,还有就是容易对人体手部造成危险,因此自动对玉米进行全面夹持与脱粒且防止堆积的装置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对玉米进行全面夹持与脱粒且防止堆积的装置,具备自动对玉米棒进行全面的夹持与脱粒,同时自动对堆积的玉米粒排出收集箱内部,从而收集起来的优点,解决了玉米脱粒一般是通过人工对玉米进行拿捏,从而将玉米放入机器从而进行加工,但在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调换方向,从而对后端进行继续脱粒,一个是较为浪费时间,还有就是容易对人体手部造成危险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自动对玉米棒进行全面的夹持与脱粒,同时自动对堆积的玉米粒排出收集箱内部,从而收集起来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对玉米进行全面夹持与脱粒且防止堆积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左端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导柱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转轴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下端活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右端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右端活动连接有半圆柱,所述半圆柱右端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半圆柱右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右端活动连接有收集箱,所述皮带上端活动连接有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右端活动连接有传递机构,所述传递机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带,所述壳体内壁上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下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下端固定连接有刮刀。
8.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有两个,且关于壳体内部中心线左右对称,所述固定机构位于刮刀下端。
9.优选的,所述收集箱位于刮刀正下端,所述收集箱后端开设有槽口,所述推板为斜坡形。
10.优选的,所述半圆柱为倾斜圆柱,所述顶杆右端为球形,所述顶杆右端与半圆柱外
边缘贴合在一起。
11.优选的,所述转轴有两个,且关于壳体内部中心线左右对称,所述转轴位于转换机构下端。
12.优选的,所述转换机构左端与壳体内壁左端活动连接,所述传递机构上端与壳体内部上端活动连接。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对玉米进行全面夹持与脱粒且防止堆积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自动对玉米进行全面夹持与脱粒且防止堆积的装置,通过传递机构开始转动,进而使得传递机构在转动时带动连接带一起转动,从而使得与固定机构相对称的固定机构也开始转动,从而使得玉米转动过程中更均匀,此时调节连接柱的高度,从而使得刮刀与玉米棒相接触,因玉米对刮刀有个反作用力,从而使得刮刀对压缩弹簧有个向上的推力,从而使得压缩弹簧内部受力压缩,进而内部聚集弹性势能,为刮刀的复位做准备,从而达到自动对玉米棒进行全面的夹持与脱粒的效果。
16.2、该自动对玉米进行全面夹持与脱粒且防止堆积的装置,通过半圆柱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对复位弹簧有个向右的推力,从而使得复位弹簧内部受力压缩,进而内部聚集弹性势能,为半圆柱的复位做准备,同时在半圆柱向右移动时,带动推板也向右移动,从而使得推板在向右移动时,对掉落在收集箱内部的玉米粒进行推出,从而达到自动对堆积的玉米粒排出收集箱内部,从而收集起来的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壳体结构正面剖视图;
18.图2为本发明皮带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19.图3为本发明转换机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20.图4为本发明缓冲弹簧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21.图5为本发明复位弹簧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22.图中:1、壳体;2、转轴;3、导柱;4、缓冲弹簧;5、固定机构;6、皮带;7、连接轴;8、顶杆;9、半圆柱;10、复位弹簧;11、推板;12、收集箱;13、转换机构;14、传递机构;15、连接带;16、连接柱;17、压缩弹簧;18、刮刀。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

5,一种自动对玉米进行全面夹持与脱粒且防止堆积的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壁左端活动连接有转轴2,转轴2有两个,且关于壳体1内部中心线左右对称,转轴2位于转换机构13下端,转轴2右端固定连接有导柱3,导柱3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缓冲弹簧4,导柱3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5,固定机构5有两个,且关于壳体1内部中心线左右对称,固
定机构5位于刮刀18下端,工作开始时,此时将需要加工的玉米放置在壳体1内部,此时将固定机构5对准玉米进行固定,通过缓冲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从而进行定位夹持,此时打开外部驱动源,从而使得转轴2开始转动,进而使得转轴2在转动过程中带动导柱3一起转动,从而使得固定机构5随着导柱3的转动一起转动起来,从而带动玉米一起转动,在转轴2转动过程中带动皮带6开始运动,从而使得皮带6在转动过程中,带动转换机构13开始转动,进而使得转换机构13在转动时通过与传递机构14的啮合,从而使得传递机构14也开始转动,进而使得传递机构14在转动时带动连接带15一起转动,从而使得与固定机构5相对称的固定机构也开始转动,从而使得玉米转动过程中更均匀,此时调节连接柱16的高度,从而使得刮刀18与玉米棒相接触,因玉米对刮刀18有个反作用力,从而使得刮刀18对压缩弹簧17有个向上的推力,从而使得压缩弹簧17内部受力压缩,进而内部聚集弹性势能,为刮刀18的复位做准备,从而达到自动对玉米棒进行全面的夹持与脱粒的效果。
25.同时转轴2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皮带6,皮带6下端活动连接有连接轴7,连接轴7右端固定连接有顶杆8,顶杆8右端活动连接有半圆柱9,半圆柱9为倾斜圆柱,顶杆8右端为球形,顶杆8右端与半圆柱9外边缘贴合在一起,半圆柱9右端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10,半圆柱9右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1,推板11右端活动连接有收集箱12,收集箱12位于刮刀18正下端,收集箱12后端开设有槽口,推板11为斜坡形,同时在皮带6运动的过程中,带动连接轴7一起运动,从而使得连接轴7在运动过程中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顶杆8一起转动,因顶杆8位于连接轴7右端偏外围,又因为半圆柱9左端为斜环形圆柱,从而使得顶杆8在做圆周转动时,对半圆柱9不断有个向右的推力,从而推动半圆柱9向右移动,在半圆柱9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对复位弹簧10有个向右的推力,从而使得复位弹簧10内部受力压缩,进而内部聚集弹性势能,为半圆柱9的复位做准备,同时在半圆柱9向右移动时,带动推板11也向右移动,从而使得推板11在向右移动时,对掉落在收集箱12内部的玉米粒进行推出,从而达到自动对堆积的玉米粒排出收集箱12内部,从而收集起来的效果,同时皮带6上端活动连接有转换机构13,转换机构13左端与壳体1内壁左端活动连接,传递机构14上端与壳体1内部上端活动连接,转换机构13右端活动连接有传递机构14,传递机构14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带15,壳体1内壁上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柱16,连接柱16下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7,压缩弹簧17下端固定连接有刮刀18。
26.工作原理:工作开始时,此时将需要加工的玉米放置在壳体1内部,此时将固定机构5对准玉米进行固定,通过缓冲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从而进行定位夹持,此时打开外部驱动源,从而使得转轴2开始转动,进而使得转轴2在转动过程中带动导柱3一起转动,从而使得固定机构5随着导柱3的转动一起转动起来,从而带动玉米一起转动,在转轴2转动过程中带动皮带6开始运动,从而使得皮带6在转动过程中,带动转换机构13开始转动,进而使得转换机构13在转动时通过与传递机构14的啮合,从而使得传递机构14也开始转动,进而使得传递机构14在转动时带动连接带15一起转动,从而使得与固定机构5相对称的固定机构也开始转动,从而使得玉米转动过程中更均匀,此时调节连接柱16的高度,从而使得刮刀18与玉米棒相接触,因玉米对刮刀18有个反作用力,从而使得刮刀18对压缩弹簧17有个向上的推力,从而使得压缩弹簧17内部受力压缩,进而内部聚集弹性势能,为刮刀18的复位做准备,从而达到自动对玉米棒进行全面的夹持与脱粒的效果,同时在皮带6运动的过程中,带动连接轴7一起运动,从而使得连接轴7在运动过程中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顶杆8一起转动,
因顶杆8位于连接轴7右端偏外围,又因为半圆柱9左端为斜环形圆柱,从而使得顶杆8在做圆周转动时,对半圆柱9不断有个向右的推力,从而推动半圆柱9向右移动,在半圆柱9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对复位弹簧10有个向右的推力,从而使得复位弹簧10内部受力压缩,进而内部聚集弹性势能,为半圆柱9的复位做准备,同时在半圆柱9向右移动时,带动推板11也向右移动,从而使得推板11在向右移动时,对掉落在收集箱12内部的玉米粒进行推出,从而达到自动对堆积的玉米粒排出收集箱12内部,从而收集起来的效果。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