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灭红火蚁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612075发布日期:2022-04-13 09:43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虫害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杀灭红火蚁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红火蚁常对被入侵地区的农、林、牧业等造成减产。目前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农业防治法、生物防治法、物理防治法和化学防治法。
3.红火蚁的巢穴搭建于地下,属于地下虫害的一种,他的存在给被入侵地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大敌。红火蚁取食多种作物的种子、根部、果实等,为害幼苗,造成产量下降。它损坏灌溉系统,降低工作效率,侵袭牲畜,造成农业上的损失。红火蚁对野生动植物也有严重的影响。它可攻击海龟、蜥蜴、鸟类等的卵,对小型哺乳动物的密度和无脊椎动物群落有负面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在红火蚁建立蚁群的地区,蚂蚁的多样性较低。
4.红火蚁危害其它动物的机理主要表现在:
5.(1)红火蚁捕食刚孵化的地栖型卵生动物个体,因为刚刚出壳的幼体或者出壳后聚集在一起尚未离开巢穴的幼体,活动能力弱,极易受红火蚁的攻击,而最终变为红火蚁的美餐;或者以群体力量捕食昆虫幼虫、成虫等。
6.(2)红火蚁与其他动物竞争有限的食物资源,如与当地蚂蚁种群竞争植物食料,还与那些以昆虫为食物来源的物种竞争昆虫食料,导致其他物种因为缺乏足够食物供给而种群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7.(3)通过叮咬而使得某些动物存活率降低,改变生境,甚至弃巢外逃,或者因为受攻击活动量加大而增加被捕食的几率。
8.同时,红火蚁对人有攻击性和重复蜇刺的能力。它影响入侵地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损坏公共设施电子仪器,导致通讯、医疗和害虫控制上的财力损失。蚁巢一旦受到干扰,红火蚁迅速出巢发出强烈攻击行为。红火蚁以上颚钳住人的皮肤,以腹部末端的螯针对人体连续叮蜇多次,每次叮蜇时都从毒囊中释放毒液。人体被红火蚁叮蜇后有如火灼伤般疼痛感,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多数人仅感觉疼痛、不舒服,少数人对毒液中的毒蛋白过敏,会产生过敏性休克,有死亡的危险。
9.红火蚁对热的耐受性最低温度为3.6℃,最高温度为40.7℃。红火蚁在土壤表层温度10℃以上时开始觅食,在土壤温度达19℃时才会不间断地觅食,觅食的土壤表层温度范围为12~51℃。当土壤表层下2cm处的温度在15~43℃时,工蚁开始觅食,最大觅食率发生在22~36℃时。低温度比高温度更能限制红火蚁的觅食。春天土壤周平均土壤温度发(表层下5cm深处)升高到10℃以上,红火蚁开始产卵。工蚁和繁殖蚁化蛹和羽化分别发生在20℃和22。5℃。土壤平温度24℃时新蚁后可以成功地建立族群。当土壤很湿或很干时则活动减少。干旱后的一场雨会刺激它们2~3d的筑巢活动并增加觅食活动。从土壤表面到10cm深处的温度低于18。8℃时,全天不会发生交尾飞行。气温在24~32℃,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交尾飞行在上、下午均可发生。新建立族群89%的处于侵扰区域的下风向。交配飞行通常发
生在雨后晴朗、温暖的中午时分。一旦雌性有翅繁殖蚁完成交配后,会从翅基缝处折断双翅,并寻找一个合适的场所建立一个新的族群。这些场所一般在岩石或树叶下,也可以是沟缝或石缝中,甚至在人行道、公路或街道的边沿处。蚁后在土中挖掘通道和小室,并密封开口,以免捕食者入侵。蚁后的最深藏身处约地下1米。这样造成了红火蚁在我国南方大面积繁殖,而且难以杀灭。
10.目前的防止方法有:
11.生物防治:因为红火蚁来自南美,在南美和“南美果蝇”彼此相克。这种蝇是一种“蚤蝇”。通过寄生方式进攻红火蚁。幼虫孵化以后食用蚂蚁的体内组织等为食物。同时幼虫可以控制红火蚁的身体动作,也就是行动方式。效果:只能侵蚀蚁穴外的蚂蚁,很难接触到蚁后,并且释放果蝇的生物危害性非常大,会造成芒果、荔枝、西红柿等作物绝收。
12.物理防治:
13.方法一:捣巢法,使用铁锹等工具破坏红火蚁的巢穴,通过挖掘将红火蚁的巢穴完全挖出来,之后用铁锹将红火蚁拍死。通过深挖,将整个蚁巢进行破坏。效果:捣巢法对红火蚁的灭杀效果较差的方法之一,也是目前常见使用的一种方法。由于蚁巢较为松软,红火蚁本身的硬度比较大,很难将红火蚁怕死。而且使用该方法会激怒红火蚁,对灭害人员进行猛烈的攻击,并导致红火蚁迅速扩散,四处进行攻击。即使做了很好的防护,也难免被咬伤。
14.方法二:火烧法,先用木棍轻敲蚁丘,将红火蚁赶出,再用喷枪在蚁丘表面烧,边挖边烧;或直接将可燃液体,如酒精、汽油,洒在蚁丘表面,将其点燃。效果:首先,容易造成红火蚁的激烈反应,会对直接灭害人员进行攻击,极易造成灭害人员受伤;其次,容易导致红火蚁向领地外部迅速扩张,形成新的多个新红火蚁群体,诞生新的红火蚁蚁后,扩大疫情的影响面;第三,容易产生火灾,蚁患多发于春秋两季,天气干燥,操作不当极易引发火患,更加不能在林区使用。
15.方法三:水淹法,先用开水浇湿蚁丘的表面,再用铲子挖开蚁丘的土壤,再继续浇灌,一层一层持续此法。效果:红火蚁在遇到水淹情况时,会迅速抱成团以漂浮于水面之上,并且能随着水流扩散到更远处,导致红火蚁长距离扩散,极难控制。而且红火蚁在发源地的早期传播扩散就是依靠水流传播的。
16.化学防治:
17.方法一:触杀类药物,使用剧毒性药物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制成液体对红火蚁巢穴进行浇灌。效果:此种方法能够触杀表面的红火蚁,但是不能灭杀蚁穴内部深处的红火蚁。通常一个红火蚁的蚁穴可达60~80厘米,甚至有的深度可达100厘米,蚁穴通往地面有多条通道,所以很难杀死蚁穴内部红火蚁。而且工蚁在给蚁巢运输食物的时候,还没有进入蚁巢内部就已经死亡,不能将食物携带给蚁后,终归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18.方法二:毒饵诱杀法,将对红火蚁具有慢性胃毒的毒饵投放在红火蚁的蚁巢四周有工蚁活动的区域,工蚁会找到药饵并将其带入蚁巢供巢内蚁群取食,且饲喂给蚁后。由此发挥作用,巢内蚂蚁包括蚁后在1-4周内逐步死亡,蚁巢内的种群崩溃。效果:目前国家控制烈性毒药的使用,慢性毒药的使用也并不是一定安全的,并且红火蚁的抗药性也在增强,蚁后死亡时还有大部分火蚁还未被毒侵害已经里巢生活,重新建立新的蚁穴。
19.现有技术中的防治方法存在着成本高、效果差、残留物污染环境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20.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公害、整个过程易操作、成本低、环保、效果显著的杀灭红火蚁的方法。
2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杀灭红火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s1、以地面垂直向下,确定被红火蚁侵害的区域;
23.s2、在地面均匀施撒以氮为主要成分的原料,该原料可以生成氨气,用量每平方米0.1~10斤;
24.s3、第一次施放清水0.1~10斤;
25.s4、第二次施放清水0.1~30斤。
26.进一步地,所述以氮为主要成分的原料包括并不限于碳酸氨、碳酸氢铵、氨水、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
27.进一步地,所述清水包括自来水、灌溉水、地下水、井水、河水、天然积水中的至少一种。
2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次释放清水和第二次释放清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12小时。
2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该杀灭红火蚁的方法,以氮为主要成分的化学肥料与水反应,瞬间吸热,并随水下渗,由于含氮量高,可形成低浓度液态氮,致使虫害被急速冻伤,同时下渗物中还含有氨水,污染虫害的食物,下渗物又分解为氨气、氢气、二氧化碳均可使虫害中毒、窒息;二次释放清水进行淡化分解,实现无毒、无害、无残留,最终分解为氮、氢、水、二氧化碳,其三个组分都是作物的养分,肥效高。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31.本实施案例公开了一种杀灭红火蚁的方法。
32.应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以氮为主要成分的化学肥料使用的分量和肥料选择有关,和虫害的品种有关,使用量的多少和地下虫害生活区域里地表的深度有关,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3.详细地,这里所述的以氮为主要成分的化学肥料包括但不限于碳酸氢铵,其化学式为nh4hco3。
34.在应用中,碳酸氢铵粉剂直接施撒在地面,配合适当的水。
35.关于本实施例中方案的原理如下:
36.碳酸氢铵化学式nh4hco3,加水反应后离子方程式为:
37.nh
4+
+hco
3-+h2o

nh3·
h2o+h2o+co238.还将发生双水解
39.nh
4+
+hco
3-→
co2+nh3·
h2o
40.双水解就是阴阳离子都发生水解,一个水解显酸性另一个水解显碱性从而水解相互促进吸热碱性,碳酸氢铵溶于水要发生双水解放映,氨水的电离度比碳酸氢跟的要强,根据水解原理,那么水解后应该显碱性,就像碳酸钠显酸性一样,当弱酸的酸根与弱碱的阳离子同时存在于水溶液中时,弱酸的酸根水解生成的氢氧根离子与弱碱的阳离子水解生成的
氢离子反应,生成水而使两种离子的水解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互相促进水解,而水解完全。
41.因此红火蚁的杀灭,选用nh4hco3,施放于红火蚁入侵区域的地面,再用水淋下;
42.nh4hco3的化学式中有铵根离子(nh
4+
,即带1单位正电荷),是一种铵盐,将会得到铵盐状态的吸热反应;同时得到一定程度的液态氮,再得到氨水、氨气、二氧化碳等、部分碳酸氢氨态吸潮效果,恶化了红火蚁的生活环境,又因水带着反应物渗透入地下,使得红火蚁在地下生活。
43.nh4hco3极不稳定,易挥发,气温达到27℃以上的时候大量分解,杀灭红火蚁后,可以通过自然受热分解,化学式:
44.nh4hco3→
nh3+h20+co245.最终分解为氮、氢、水、二氧化碳,其三个组分都是作物的养分,肥效高,含氮量17%,不含有害的中间产物和最终分解产物,长期施用不影响土质,是最安全的氮肥品种之一,如果遇到气温不高的时候,可以加水淡化到植物吸收的安全值,或者深埋等待分解。
46.最终得到一种无毒、无害、无残留、能给土地添肥杀灭地下虫害的方法,整个过程易操作、成本低、环保和效果显著。
47.使用碳酸氢铵杀灭红火蚁。
48.红火蚁的地下巢穴范围一般是60cm,以蚁丘为中心,直径80cm范围内,轻刨开地面5cm厚泥土,均匀撒上2~8份的碳酸氢铵nh4hco3,再均匀淋上3~50份的清水,让水渗透蚁穴,到达地下1米以上,穿透蚁后所在层。
49.nh4hco3与水结合,瞬间吸热,并沿着水的下渗,逐渐到达地下,随着时间的推移,nh4hco3的下渗浓度逐步提升,并且均是反应后的冷液,由于含氮量高,可形成低浓度液态氮,致使红火蚁被急速冻伤,同时下渗物中还含有氨水,污染红火蚁的食物,下渗物又分解为氨气、氢气、二氧化碳均可使红火蚁中毒、窒息。
50.6~12小时后除了外出觅食未回巢的红火蚁外,回巢的或者穴内的红火蚁尽数死亡。
51.待处理完红火蚁后,撒过碳酸氢铵nh4hco3的区域用20~200份清水稀释,达到一定比例后,红火蚁穴可以马上进行种植。
5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