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瓜类双断根嫁接育苗的砧木播种方法

文档序号:25784800发布日期:2021-07-09 10:29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瓜类双断根嫁接育苗的砧木播种方法

1.本发明涉及嫁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瓜类双断根嫁接育苗的砧木播种方法。


背景技术:

2.我国瓜菜产业发展迅猛,呈现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优势区域逐步集中、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等特征。
3.然而由于多年重茬种植,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造成土壤板结、盐渍化、微生物菌群失衡、病虫害严重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生产中出现死苗、品质下降、减产甚至绝产等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瓜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0004]“嫁接技术”俗称“换根技术”,是将优良瓜菜品种(接穗)的根部,换成更加抗病、耐逆的植株(砧木)根系,形成新的完整植株。嫁接技术广泛应用于园艺生产,是增强作物抗逆性、促进水肥吸收、增加产量的有效措施。传统的嫁接方法如插接、贴接、劈接等均保留砧木老根系,断根嫁接是在插接的基础上去掉砧木老根系,在嫁接愈合的同时诱导砧木产生新根,新生根系更具有吸收营养和抵抗病害的能力,这种技术效率更高,嫁接缓苗时间更短、成活率更高、根系活力更强、瓜菜品质更优,在瓜类蔬菜上应用较为广泛。
[0005]
砧木第一片真叶显露(播后12~15天)即可进行断根嫁接,根部作为垃圾清理掉,现有技术中使用穴盘基质育苗会造成基质利用不充分、空间利用不足等问题,对生产造成极大浪费。
[0006]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适于瓜类蔬菜双断根嫁接砧木的播种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瓜类双断根嫁接育苗的砧木播种方法。
[0008]
采用托盘育苗,托盘内铺蛭石,浇水,控制基质湿度,再将(葫芦、南瓜等)瓜类嫁接砧木种子插入蛭石中,留三分之一露在外面,控制播种密度,托盘上面盖一层农膜,置于育苗床或育苗温室中进行育苗。待砧木第一片真叶显现时(播种后12~15天),进行断根嫁接。
[0009]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0]
一种用于瓜类双断根嫁接育苗的砧木播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
(1)种子前处理,采用质量浓度为0.9~1.2%naoh溶液初次浸泡瓜类嫁接砧木种子1~1.5h,得种子a,将种子a再用水浸泡后得种子b备用;
[0012]
(2)托盘育苗,托盘内铺2.0~2.5cm厚蛭石,浇水至湿度为55~60%,备用;
[0013]
(3)播种,将种子b嘴朝下插入蛭石中播种,并暴露种子的三分之一;播种密度2500~3000粒/m2;
[0014]
(4)播种后覆盖地膜,置于育苗床或育苗温室中,继续培养。
[0015]
有益效果在于:naoh可消灭种子上的病原菌,减少发病率,并且naoh可消解种壳上
的部分木质纤维,使种壳更容易开裂,从而缩短发芽时间。
[0016]
蛭石来源广泛,根去除后消毒可重复利用,可降低生产成本。另外,蛭石质地较轻,便于搬运,可降低人工成本。
[0017]
故,种子的发芽时间可提前1~2天,出苗整齐,并显著提高种子脱壳率及成苗率。
[0018]
采用上述密度进行砧木播种,砧木种子利用率、壮苗率、空间利用率均较高;在种子萌发前,控制白天和晚上的温度相差8℃~12℃,以控制昼夜温差,增加种子内胚乳的积累,促进种子萌发。
[0019]
进一步的,naoh溶液浓度为1%。
[0020]
进一步的:地膜覆盖一层。
[0021]
优选的:步骤(1)砧木种子来源为葫芦、南瓜。
[0022]
优选的:步骤(1)中,初次浸泡后,还包括用自来水冲洗3~5次;
[0023]
用水浸泡的温度为20~30℃,浸泡时间24~36h。
[0024]
优选的:步骤(4)继续培养:控制育苗期间白天温度25~32℃,夜间16~18℃;砧木种子出土后揭除地膜,且控制苗床温度:白天温度20~30℃,夜间温度14~16℃。
[0025]
进一步的,揭除地膜后,适当通风。
[0026]
优选的:还包括:断根嫁接,待步骤(4)砧木种子发芽后至第一片真叶长出进行断根嫁接。
[0027]
优选的:断根嫁接包括以下步骤:
[0028]
1)将砧木子叶下方6~7cm处切除砧木根部,在子叶基部切除1片子叶及生长点,得砧木斜面,斜面长0.4~0.5cm;
[0029]
2)接穗子叶下方0.5~1.0cm处切除根部,斜面长度与砧木斜面长度相同,斜面与子叶平面方向一致,将接穗的斜面与砧木的斜面贴合固定,得嫁接组合体;
[0030]
3)将嫁接组合体垂直扦插于穴盘基质中,扦插深度为1.5~2.5cm。
[0031]
进一步的:接穗的斜面与砧木的斜面对齐、贴实,用防滑嫁接夹固定,接穗子叶与砧木子叶两平面方向一致。
[0032]
进一步的,穴盘基质成分为草炭:蛭石:珍珠岩,质量比3:1:1。
[0033]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瓜类双断根嫁接育苗的砧木播种方法,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0034]
(1)目前穴盘育苗主要采用以泥炭为主的基质材料,泥炭含有丰富的养分,但价格较高,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由于砧木播种后12~15天即可进行断根嫁接,养分需求量较少,因此可采用经高温消毒的蛭石进行砧木育苗。蛭石来源广泛,价格较低,且经太阳暴晒杀菌后可再次利用,极大减少了育苗成本;
[0035]
(2)目前砧木采用穴盘育苗,播种密度1400~1500粒/m2,而利用托盘插播,播种密度可达2500~3000粒/m2,极大节约了育苗空间。
[0036]
(3)采用常规穴盘进行砧木育苗,种子出土带壳严重,需人工脱壳,且人为操作易对幼苗造成损伤,降低了种子利用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种子出土后种壳可自行脱掉,免去人工脱壳步骤,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3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8]
图1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生长实物图,其中a~播种当天、b~播种后第4天、c~播种后第7天、d~播种后第12天。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0]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瓜类双断根嫁接育苗的砧木播种方法。
[0041]
实施例1
[0042]
一种用于瓜类双断根嫁接育苗的砧木播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3]
(1)种子前处理,采用质量浓度为0.9%naoh溶液初次浸泡瓜类嫁接砧木种子1h,得种子a,将种子a再用水浸泡后得种子b备用;
[0044]
(2)托盘育苗,托盘内铺2.0cm厚蛭石,浇水至湿度为55%,备用;
[0045]
(3)播种,将种子b嘴朝下插入蛭石中播种,并暴露种子的三分之一;播种密度2500粒/m2;
[0046]
(4)播种后覆盖地膜,置于育苗床或育苗温室中,继续培养。
[0047]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步骤(1)砧木种子来源为葫芦、南瓜。
[0048]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步骤(1)中,初次浸泡后,还包括用自来水冲洗3次;
[0049]
用水浸泡的温度为20℃,浸泡时间24h。
[0050]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步骤(4)继续培养:控制育苗期间白天温度25℃,夜间16℃;砧木种子出土后揭除地膜,且控制苗床温度:白天温度20℃,夜间温度14℃。
[0051]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还包括:断根嫁接,待步骤(4)砧木种子发芽后至第一片真叶长出进行断根嫁接。
[0052]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断根嫁接包括以下步骤:
[0053]
1)将砧木子叶下方6cm处切除砧木根部,在子叶基部切除1片子叶及生长点,得砧木斜面,斜面长0.4cm;
[0054]
2)接穗子叶下方0.5cm处切除根部,斜面长度与砧木斜面长度相同,斜面与子叶平面方向一致,将接穗的斜面与砧木的斜面贴合固定,得嫁接组合体;
[0055]
3)将嫁接组合体垂直扦插于穴盘基质中,扦插深度为1.5~2.5cm。
[0056]
实施例2(参见图1)
[0057]
一种用于瓜类双断根嫁接育苗的砧木播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8]
(1)种子前处理,采用质量浓度为1.0%naoh溶液初次浸泡瓜类嫁接砧木种子1.2h,得种子a,将种子a再用水浸泡后得种子b备用;
[0059]
(2)托盘育苗,托盘内铺2.2cm厚蛭石,浇水至湿度为58%,备用;
[0060]
(3)播种,将种子b嘴朝下插入蛭石中播种,并暴露种子的三分之一;播种密度2800粒/m2;
[0061]
(4)播种后覆盖地膜,置于育苗床或育苗温室中,继续培养。
[0062]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步骤(1)砧木种子来源为葫芦、南瓜。
[0063]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步骤(1)中,初次浸泡后,还包括用自来水冲洗4次;
[0064]
用水浸泡的温度为25℃,浸泡时间30h。
[0065]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步骤(4)继续培养:控制育苗期间白天温度28℃,夜间17℃;砧木种子出土后揭除地膜,且控制苗床温度:白天温度25℃,夜间温度15℃。
[0066]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还包括:断根嫁接,待步骤(4)砧木种子发芽后至第一片真叶长出进行断根嫁接。
[0067]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断根嫁接包括以下步骤:
[0068]
1)将砧木子叶下方6.5cm处切除砧木根部,在子叶基部切除1片子叶及生长点,得砧木斜面,斜面长0.45cm;
[0069]
2)接穗子叶下方0.7cm处切除根部,斜面长度与砧木斜面长度相同,斜面与子叶平面方向一致,将接穗的斜面与砧木的斜面贴合固定,得嫁接组合体;
[0070]
3)将嫁接组合体垂直扦插于穴盘基质中,扦插深度为2.0cm。
[0071]
实施例3
[0072]
一种用于瓜类双断根嫁接育苗的砧木播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3]
(1)种子前处理,采用质量浓度为1.2%naoh溶液初次浸泡瓜类嫁接砧木种子1.5h,得种子a,将种子a再用水浸泡后得种子b备用;
[0074]
(2)托盘育苗,托盘内铺2.5cm厚蛭石,浇水至湿度为60%,备用;
[0075]
(3)播种,将种子b嘴朝下插入蛭石中播种,并暴露种子的三分之一;播种密度3000粒/m2;
[0076]
(4)播种后覆盖地膜,置于育苗床或育苗温室中,继续培养。
[0077]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步骤(1)砧木种子来源为葫芦、南瓜。
[0078]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步骤(1)中,初次浸泡后,还包括用自来水冲洗5次;
[0079]
用水浸泡的温度为30℃,浸泡时间36h。
[0080]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步骤(4)继续培养:控制育苗期间白天温度32℃,夜间18℃;砧木种子出土后揭除地膜,且控制苗床温度:白天温度30℃,夜间温度16℃。
[0081]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还包括:断根嫁接,待步骤(4)砧木种子发芽后至第一片真叶长出进行断根嫁接。
[0082]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断根嫁接包括以下步骤:
[0083]
1)将砧木子叶下方7cm处切除砧木根部,在子叶基部切除1片子叶及生长点,得砧木斜面,斜面长0.5cm;
[0084]
2)接穗子叶下方1.0cm处切除根部,斜面长度与砧木斜面长度相同,斜面与子叶平面方向一致,将接穗的斜面与砧木的斜面贴合固定,得嫁接组合体;
[0085]
3)将嫁接组合体垂直扦插于穴盘基质中,扦插深度为2.5cm。
[0086]
对比实验1
[0087]
naoh溶液浓度及浸泡时间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0088]
砧木种子分别在浓度为0.5%、1.0%、1.5%、2.0%的naoh溶液中浸泡0、0.5、1.0、1.5和2.0小时,再用自来水冲洗3~5次,然后在20~30℃环境下浸泡24~36小时;育苗托盘内铺2.0厚蛭石,浇水,基质湿度在55~65%范围内,将砧木种子约三分之二部分嘴朝下垂直插入蛭石中,留三分之一露在外面,托盘上面盖一层农膜,置于育苗床或育苗温室中进行常规育苗。
[0089]
试验设3次重复,以自来水浸泡的种子作为对照,结果见表1。
[0090]
表1
[0091][0092]
结果表明:由表1可知,naoh浓度及浸泡时间对砧木发芽指数、脱壳率、成苗率产生较大影响,其中以0.9%~1.2%naoh浸泡1~1.5小时效果较好,其发芽指数、脱壳率及成苗率均高于其他处理,且种子出土时间可提前1~2天。
[0093]
对比实验2
[0094]
砧木种子播种深度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0095]
育苗托盘(长宽高:30cm
×
30cm
×
2.5cm)内铺一层2cm厚的蛭石,浇水至湿度为55
~60%,然后将砧木种子嘴朝下直接插入蛭石中,砧木种子播种深度设三个处理,分别是二分之一、三分之二、全部插入蛭石中;以播种方法(按压1cm播种穴,种子平放,上面覆蛭石)为对照,每盘播300粒,每个处理重复3次。种子的脱壳率和成苗率,结果见表2:
[0096]
表2
[0097]
播种深度发芽指数脱壳率(%)成苗率(%)种子长度的1/232.31bb87.47bb95.07aab种子长度的2/333.82aa93.3aa97.23aa全部插入蛭石31.97bb91.37abb95.8ab对照31.96bb89.33bcc93.06bc
[0098]
由表2可知,播种深度对砧木种子的发芽指数、脱壳率及成苗率影响较大。其中,砧木种子三分之二部分嘴朝下直接插入蛭石中,种子的发芽指数、脱壳率及成苗率均最高。
[0099]
对比试验3
[0100]
砧木种子播种密度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0101]
育苗托盘(长宽高:54cm
×
28cm
×
3.0cm)内铺一层2cm厚的蛭石,浇水至湿度为55~60%,然后将砧木种子嘴朝下直接插入蛭石中,瓜类嫁接砧木种子长度的2/3嘴朝下直接插入蛭石中,剩余的1/3露在外面,播种密度设1500、2000、2500、3000、3500粒/m2,托盘上面盖一层农膜,置于育苗床或育苗温室中进行育苗。以72孔穴盘(长宽高:54cm
×
28cm
×
3.0cm)育苗为对照,播种方法同上,每穴播2粒种子。待砧木第一片真叶出现时(播种后12~15天),断根嫁接,扦插深度2cm。每个处理重复3次。种子的发芽指数、脱壳率和成苗率,结果见表3:
[0102]
表3
[0103]
播种密度(粒/m2)发芽指数出苗率(%)种子利用率(%)150034.03aa95.53aa95.87aa200034.06aa95.83aa95.82aa250033.63aab95.83aa95.87aa300033.31ab95.93aa95.73aa350032.25bc93.8bb93.87bb对照33.5aab95.72aa95.83aa
[0104]
由表3可知,播种密度为1500~3000粒/m2时的出苗率及种子利用率与对照相比无差异,而播种密度大于3000粒/m2时,发芽指数、出苗率及种子利用率均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从节约育苗空间、省工等方面综合比较,以2500~3000粒/m2为适宜的播种育苗密度,且,最终成苗率95%以上。
[0105]
对比试验4
[0106]
蛭石厚度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0107]
育苗托盘(长宽高:30cm
×
20cm
×
2.5cm)内铺一层1.5、2.0、2.5、3.0cm厚的蛭石,浇水至湿度为55~60%,然后将砧木种子嘴朝下直接插入蛭石中,瓜类嫁接砧木种子长度的2/3嘴朝下直接插入蛭石中,剩余的1/3露在外面,托盘上面盖一层农膜,置于育苗床或育苗温室中进行育苗。每盘播300粒,每个处理重复3次。结果见表4:
[0108]
表4
[0109]
蛭石厚度(cm)发芽指数脱壳率(%)成苗率(%)种子出土时间1.533.26aa94.03aa96.7bb3~4天2.033.50aa94.07aa98.1aa3~4天2.533.44aa93.83aa98.3aa3~4天3.033.51aa94.23aa98.2aa3~4天
[0110]
由表4可知,当蛭石厚度大于2.0cm时,蛭石厚度对砧木种子的发芽指数、脱壳率、成苗率及种子出土时间基本无影响。结合生产成本考虑,以蛭石厚度2.0~2.5cm为最佳。
[0111]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112]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