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水苏的栽植方法

文档序号:25732560发布日期:2021-07-06 18:40阅读:7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毛水苏的栽植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态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毛水苏的栽植方法。



背景技术:

毛水苏(stachysbaicalensis)隶属于唇形科水苏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东北地区一种常见湿地植物。该植物小花数量较多,流蜜量大,花从基部至顶部依次开放,花期长约1.5个月,是三江平原黑蜂保护地重要的蜜源植物(肖国志,田家龙.湿地蜜源植物——毛水苏.特种经济动植物,2005,8(9):32)。毛水苏蜂蜜质地优良,各项指标均符合gh/t18796等相关标准的要求,属于一级品。由于自然湿地遭到大规模垦殖,毛水苏植被面积锐减。因此,研发毛水苏高效种植技术,将有助于毛水苏植被的恢复重建,有利于当地有机蜂蜜产业的发展。

通过发展毛水苏蜂蜜及其制品为代表的生态有机产业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户收入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毛水苏生态种植和科学管理是保障其蜂蜜品质的重要基础。毛水苏属于喜湿植物,适宜毛水苏生长繁殖的生境也有利于稗、蓼等植物的繁衍。以往技术主要关注毛水苏种源筛选、种苗选育、植被恢复等方面,对于毛水苏栽植过程管理缺乏科学研究和相关技术支撑。如何通过生态环保方法实现毛水苏种群快速建立,同时有效限制其他杂草生长是发展毛水苏产业的关键技术瓶颈。目前,关于毛水苏生态高效种植的方法还十分匮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蜜源植物毛水苏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毛水苏的栽植方法。该发明能够达到有效控制杂草并促进毛水苏种群快速建立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毛水苏的栽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土地整理,并对其进行解毒,起垄;

步骤二、选择3~5月龄种苗,于5月下旬进行移栽,在垄台上种植3~4行,行距20cm,株距20cm;

步骤三、水分管理;

步骤四、除草。

作为优选,步骤一中,采用沃土安进行解毒,用量是300~600克/亩。

作为优选,沃土安分三次撒药:雨天或灌溉后进行第一次撒药,晾晒三天后进行第二次撒药,起垄后进行第三次撒药。

作为优选,步骤一中,起垄规格为:垄宽90~110cm,垄台宽50~70cm,垄高15~30cm。

优选地,步骤一中,起垄规格为:垄宽90cm,垄台宽50cm,垄高20cm。

作为优选,步骤二中,选择3~4月龄种苗。

作为优选,步骤三中,水分管理具体为:根据垄台表层0.1~20cm土壤水分状况进行补水,生长季保持垄台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100%;雨季垄沟有积水时,积水深度不没过垄,且积水时间不超过15天。

作为优选,步骤四中,除草为人工除草。

作为优选,人工除草为:返苗2周后,人工除草1次;6月份,除毛水苏外的其他杂草总盖度达到或超过毛水苏盖度的1/3时,人工除草1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毛水苏的栽植方法。该栽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土地整理,并对其进行解毒,起垄;选择3~5月龄种苗,于5月下旬进行移栽,在垄台上种植3行,行距20cm,株距20cm;水分管理;除草。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毛水苏为东北地区本土植物,且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一次种植、多年受益;

2)本发明通过毛水苏局部密植,配合适宜的田间管理措施,达到控制杂草同时促进目标种群快速建立的目的;

3)通过深翻起垄措施实现对地貌的微修饰,初春和雨季可以截留水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本发明涉及的土地平整、深翻起垄、水分管理等技术方法操作简便,适合大面积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苗龄处理对毛水苏植被恢复的影响图,其中a为不同苗龄处理对毛水苏种群盖度的影响,b为不同苗龄处理对其它杂草总盖度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水苏的栽植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实施方式蜜源植物毛水苏高效栽植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土地整理:针对地块地形起伏较大的部分进行平整,若土壤中除草剂残留超标,进行解毒并深翻起垄。采用沃土安进行解毒,用量是300~600克/亩,分三次撒药:雨天或灌溉后立即进行撒药,晾晒三天后进行第二次撒药,立即深翻起垄,然后进行第三次撒药。深翻起垄的方法:垄宽90~110cm,其中垄台宽50~70cm,垄高15~30cm。

二、苗木准备:选择长势一致、健康的种苗进行种植。毛水苏移植前种苗的苗龄在3~5月大,此时茎秆有2~4个分枝、且根茎较发达,种植后易存活。

三、苗木移植:在东北地区,春季5月下旬移栽幼苗,此时冰雪融化,土壤水分含量较大,且地温开始上升,利于苗木存活。垄台上种植的株行距:行距15~30cm、株距15~30cm。

四、水分监测:毛水苏属于喜湿植物,视垄台表层0.1~20cm土壤水分状况进行补水,淹水时控制淹水深度和持续时间。生长季保持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100%,雨季垄沟有积水时,积水深度不宜没过垄,且积水时间不宜超过15天。

五、田间管理:返苗后,视田间杂草生长状况,除毛水苏外的其他杂草总盖度达到或超过毛水苏盖度的1/3时,通过人工措施清除杂草,促进毛水苏种群快速建立。

饶河县大佳河保护区位于我国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现有耕地面积近15000公顷,同时,饶河县又是我国东北黑蜂主要产区,黑蜂蜂蜜及制品已是饶河县重点发展产业。在退耕地种植毛水苏等蜜源植物将为饶河地区发展生态有机农业提供新思路。通过以下试验方式可以实现毛水苏高效种植和快速建群,以验证本发明的效果。

实施例1

一、土地整理:针对地块地形起伏较大的部分进行平整,采用沃土安进行解毒,用量是450克/亩,分三次撒药:雨天或灌溉后立即进行撒药,晾晒三天后进行第二次撒药,立即深翻起垄,然后进行第三次撒药。垄宽90cm,其中垄台宽50cm,垄高20cm。

二、苗木准备:选择长势一致、健康的3~4月龄种苗进行种植,茎秆平均有3个分枝。

三、苗木移植:春季5月下旬移栽幼苗,在垄台上种植3行,行距20cm、株距20cm;此时冰雪融化,土壤水分含量较大,且地温开始上升,利于苗木存活。

四、水分监测:生长季保持垄台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100%,雨季垄沟有积水时,积水深度不没过垄,且积水时间不超过15天。

五、田间管理:返苗2周后,人工除草1次;6月份,除毛水苏外的其他杂草总盖度达到或超过毛水苏盖度的1/3时,通过人工措施清除杂草1次,促进毛水苏种群快速建立。

试验例1不同苗龄种苗的影响

种苗的选择既要考虑栽植时苗的大小(苗龄),也要考虑购买苗木的成本,一般苗越大成本越高,因此选择一定大小且栽植成功率高的种苗十分关键。本实验除苗龄不同外,其它技术方法同试验1,结果见图1。柱形图上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在8月份植物生物量最大时调查不同试验处理植物盖度。每个试验处理随机设0.9m×1.2m样方6个,调查样方内各植物盖度,换算成单位面积盖度,并计算除毛水苏外的所有植物盖度之和,即杂草的总盖度。

结果表明,毛水苏种群盖度在2月龄种苗处理有最小值,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而杂草总盖度在2月龄种苗处理有最大值,且数值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毛水苏种群盖度在4月龄和5月龄种苗处理最大,杂草总盖度数值最小,且三个指标在两种种苗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另外,考虑到种苗越大成本越高,因此,在三江平原地区5月份种植毛水苏时选择3-4月龄种苗最适宜。

试验例2不同栽植株行距的影响

加密栽植可以实现目标种群的快速建立,对于易受其他杂草干扰的地块来说,这种方法可以促进目标物种的恢复重建,并尽早产生经济效益。除在垄台上种植的株距、行距和栽植的行数不同外,其它技术方法同试验1,结果见表1。

表1不同株行距对毛水苏植被恢复的影响

表1中同一列数据后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毛水苏种群盖度及杂草总盖度在不同株行距处理间差异显著。株行距均为20cm时毛水苏种群盖度最大,随着株行距增大,种群盖度不断降低,在组2和组3分别下降了47%和76%;相反,杂草总盖度在株行距均为20cm时数值最小,随着株行距增大,总盖度不断增加,分别增加了11倍和16倍。

因此,在退耕地通过土壤解毒、深翻起垄和局部密植,选择适宜大小的种苗,并在种植当年辅助水分管理和人工除草措施,能够达到控制杂草并促进毛水苏种群快速建立的目的;毛水苏种群建立后,能通过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更新繁衍,并通过改变地表光照等环境条件、资源竞争、空间竞争等限制其他植物生长;这为当地发展毛水苏生态有机产业提供了可能,有助于提升蜂农经济收入,有助于推动退耕还湿和生态保护工作,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