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性水稻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175201发布日期:2021-08-06 18:20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功能性水稻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稻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功能性水稻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已成为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流行病。它是继肿瘤、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的特征,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同时中国是世界水稻播种面积第二、稻谷产量第一的国家。我国有约60%的人以大米作为主食,现有水稻中的糖和淀粉与血糖稳定直接相关。普通淀粉在肠道内很快会被酶降解成糖而迅速吸收。一般食用的大米和面粉等主食中抗性淀粉含量很低,例如市售优质米中抗性淀粉含量只有0.5%,小麦则更低,仅为0.2%。对糖尿病人来说,如果同正常人一样食用普通大米,由于快速大量地吸收淀粉降解的糖类物质,会使血糖指数迅速升高,导致病症加剧,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性水稻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功能性水稻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品种选择:因地制宜,从当地的积温、水稻生育期、降水情况、栽培水平、土壤肥力、水资源、病虫害发生多方面考虑来选择良种,开展高抗性淀粉粳稻品种选育,再观察不同抗性淀粉含量稻米外观特征得出高抗性淀粉含量大米与一般普通稻米的籽粒外观特征有明细差异,通过籽粒外观以鉴别,可以用作高抗性淀粉含量水稻育种的形态选择指标从而筛选出所需水稻品种,针对确定品种的水稻种子也经过色选,去除水稻种子中杂质与不良品;

s2:种子处理:水稻种子铺设于室外的晒种架上,并且选择室外温度超过30℃的晴天,晒种架定时翻动水稻种子,每天晒种的时间不小于4h,连续晒种三天;

s3:育苗:晾晒完水稻种子浸泡,将浸泡缸内放入干净的清水,s2中的水稻种子全部倒入浸泡缸中,去除水面漂浮的瘪粒,水稻浸泡5-7天即可,浸种的时候加入杀菌剂或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且浸泡水稻种子温度要低于10℃摄氏度,浸泡好种子后捞出来,倒入催芽机内,通过催芽机调好温度催芽,出芽率达到85%以上即可插秧;

s4:插秧:设定多个种植行,行距和窝距均为42cm,采用手工或者机械的方式插秧,插秧深度不能超过2厘米,每窝的单株间距在10cm;

s5:施肥:通过在秋季进行机械收获时候将秸秆、稻草充分切碎后混合牲畜的粪便,均匀撒在大田里,然后进行深翻,将秸秆、稻草与土壤混匀,有机、无机结合;

s6:田间管理:分蘖期水层管理要以浅为主,保持田间5厘米左右水层,灌浆后期实行浅、湿间歇灌溉,直至成熟,并割净田埂杂草,除净田间稗穗;

s7:病害防治:田园上安装有多组用于监测的摄像头,拍摄的水稻叶面并上传至控制室,筛分处病害种类并有针对的性的处理病害。

进一步地,针对s1中,通过试验选择和益糖效果测定,筛选出粳稻种,并且要求改品种抗性淀粉含量10%以上,通过田间的生态调整,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从而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高,并引入生态系统,以鸭子稻田养虾、养鸭,可增加土壤肥力,疏松土壤,增加氧气,促进水稻根系发育,进一步优化益糖米抗性淀粉含量,并形成功能性产品。

进一步地,针对s2中,晒种架通过多层相互独立的晒种装置构成,晒种装置由透明材质的圆筒、晒板和能够升降的倾斜装置组装,圆筒的两端搭在倾斜装置上,晒板在圆筒内旋转,并且圆筒上还连接有将水汽排出的负压管,种子排入圆筒内的晒板上,通过倾斜装置工作,种子均匀平铺在晒板上,每隔40min晒板旋转180°,配合倾斜装置,调整种子均匀平铺在晒板上,完成翻种。

进一步地,针对s3中,催芽机内的育苗床的基肥施用优质有机肥7.5-l0kg/㎡培肥土壤,与苗床土混拌,将育苗床的床面耕翻l0cm以上。

进一步地,针对s5中,防控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蓟马等害虫,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植保机械,坚持达标防治和适时适量用药,促进农药减量控害,提高防治效果。

进一步地,针对s7中,在物理措施上,重点引进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诱虫板新产品出去虫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功能性水稻栽培方法,功能性水稻栽培方法,通过晒种装置的设置,实现自动化的翻种,无需人工,提高了种子的处理速度;通过绿色综合栽培技术应用,达到亩产350公斤以上产量,100亩可开发出20000多公斤益糖米产品投放市场,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平稳血糖,达到控制血糖增加过快的目的,通过益糖功能性稻米对于改善糖尿病人不能食米或不能饱餐,发展前景广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晒种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功能性水稻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品种选择:因地制宜,从当地的积温、水稻生育期、降水情况、栽培水平、土壤肥力、水资源、病虫害发生多方面考虑来选择良种,开展高抗性淀粉粳稻品种选育,再观察不同抗性淀粉含量稻米外观特征得出高抗性淀粉含量大米与一般普通稻米的籽粒外观特征有明细差异,通过籽粒外观以鉴别,可以用作高抗性淀粉含量水稻育种的形态选择指标从而筛选出所需水稻品种,针对确定品种的水稻种子也经过色选,去除水稻种子中杂质与不良品,通过试验选择和益糖效果测定,筛选出粳稻种,并且要求改品种抗性淀粉含量10%以上,通过田间的生态调整,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从而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高,并引入生态系统,以鸭子稻田养虾、养鸭,可增加土壤肥力,疏松土壤,增加氧气,促进水稻根系发育,进一步优化益糖米抗性淀粉含量,并形成功能性产品;

步骤二:种子处理:水稻种子铺设于室外的晒种架上,并且选择室外温度超过30℃的晴天,晒种架定时翻动水稻种子,每天晒种的时间不小于4h,连续晒种三天,晒种架通过多层相互独立的晒种装置构成,晒种装置由透明材质的圆筒、晒板和能够升降的倾斜装置组装,圆筒的两端搭在倾斜装置上,晒板在圆筒内旋转,并且圆筒上还连接有将水汽排出的负压管,种子排入圆筒内的晒板上,通过倾斜装置工作,种子均匀平铺在晒板上,每隔40min晒板旋转180°,配合倾斜装置,调整种子均匀平铺在晒板上,完成翻种,请参阅图2,通过晒种装置的设置,实现自动化的翻种,无需人工,提高了种子的处理速度;

步骤三:育苗:晾晒完水稻种子浸泡,将浸泡缸内放入干净的清水,s2中的水稻种子全部倒入浸泡缸中,去除水面漂浮的瘪粒,水稻浸泡5-7天即可,浸种的时候加入杀菌剂或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且浸泡水稻种子温度要低于10℃摄氏度,浸泡好种子后捞出来,倒入催芽机内,通过催芽机调好温度催芽,出芽率达到85%以上即可插秧,催芽机内的育苗床的基肥施用优质有机肥7.5-l0kg/㎡培肥土壤,与苗床土混拌,将育苗床的床面耕翻l0cm以上;

步骤四:插秧:设定多个种植行,行距和窝距均为42cm,采用手工或者机械的方式插秧,插秧深度不能超过2厘米,每窝的单株间距在10cm;

步骤五:施肥:通过在秋季进行机械收获时候将秸秆、稻草充分切碎后混合牲畜的粪便,均匀撒在大田里,然后进行深翻,将秸秆、稻草与土壤混匀,有机、无机结合;

步骤六:田间管理:分蘖期水层管理要以浅为主,保持田间5厘米左右水层,灌浆后期实行浅、湿间歇灌溉,直至成熟,并割净田埂杂草,除净田间稗穗;

步骤七:病害防治:田园上安装有多组用于监测的摄像头,拍摄的水稻叶面并上传至控制室,筛分处病害种类并有针对的性的处理病害,在物理措施上,重点引进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诱虫板新产品出去虫害,防控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蓟马等害虫,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植保机械,坚持达标防治和适时适量用药,促进农药减量控害,提高防治效果。

功能性水稻栽培种植出的水稻具有益糖功能性,通过绿色综合栽培技术应用,达到亩产350公斤以上产量,100亩可开发出20000多公斤益糖米产品投放市场。通过淀粉结构与一般大米相比很奇特,即抗性淀粉分子将普通淀粉团团包围了,因此,人吃了米,唾液中的淀粉酶不能与普通淀粉亲密接触,这样消化速度就变慢了,也不会马上感觉到饥饿,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平稳血糖,达到控制血糖增加过快的目的,通过益糖功能性稻米对于改善糖尿病人不能食米或不能饱餐,发展前景广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功能性水稻栽培方法,通过晒种装置的设置,实现自动化的翻种,无需人工,提高了种子的处理速度;通过绿色综合栽培技术应用,达到亩产350公斤以上产量,100亩可开发出20000多公斤益糖米产品投放市场,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平稳血糖,达到控制血糖增加过快的目的,通过益糖功能性稻米对于改善糖尿病人不能食米或不能饱餐,发展前景广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