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马齿浮岛培育构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479761发布日期:2021-08-31 17:36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马齿浮岛培育构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海马齿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马齿浮岛培育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淡水养殖采用浮岛植物进行水质净化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技术,在浮岛净化植物的品种选择、净化能力及不同污染元素的吸收等领域都有成功的案例,尤其是鱼菜共生系统在提升养殖效果方面成效显著。

而海水养殖由于耐盐且适合浮岛种植的植物种类非常稀少、加上高盐条件下浮岛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海水养殖领域的生态浮岛要求浮岛植物的根系必须发达、浮岛植物的抗逆能力尤其是对盐度的剧烈变化要有较强的耐受性,浮岛植物本身的分泌物不能对鱼类等养殖动物产生不良影响。

海马齿又名“滨水菜”,属于番杏科海马齿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生长在海边沙地或盐碱地。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海滨,在中国则多生长于福建、广东、海南、台湾地区及东沙岛,其生命力旺盛,适宜生长条件范围广、对氮和磷吸收能力强以及生态安全系数高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海水修复生物,不仅具有江蓠、龙须菜和海带等修复物种的经济利用价值,同时也弥补了修复物种无法度夏的缺点,避免修复过程季节性间断,保证修复的连续性。

现有个别用户开始用海马齿做浮岛试验,采用多节茎段、带叶直接植入浮岛载体的方式,茎段成活率低,茎段用量大,垂直生长的根系独立分布,对水体的净化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马齿浮岛培育构建方法,便于对海马齿进行快速高效的培育养殖。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海马齿浮岛培育构建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马齿浮岛培育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种源定向驯化培养,选取海马齿种源进行陆基培养,按照浮岛使用的目标区域对海马齿种源进行精准诱导定向驯化培养;

s2,茎段处理,当海马齿种源达到成熟阶段后,将海马齿种源进行切断,每段茎段的长度范围3-5cm,并且将叶片全部去除;

s3,茎段种植,选取种苗固定板,将s2处理好的海马齿茎段植入种苗固定板的种苗位中,用海绵压实茎段空位,种苗固定板移入保湿恒温培养箱;

s4,茎段催长,将营养液通过气雾喷灌方式对恒温培养箱中的海马齿茎段进行催芽;

s5,一次移植,当种苗固定板中海马齿茎段长出的根系长度达到1cm以上时,将种苗固定板放入过渡池中进行过渡性培养;

s6,二次移植,在过渡池中的海马齿根系形成网状结构时,将种苗固定板组合式置入常规浮岛构件中,转移到浮岛净化区进行培植。

作为优选方案,s3中所述种苗固定板的海马齿茎段密度为每平方米的海马齿植株数量要求达到150至200株。

作为优选方案,s3中的所述保湿恒温培养箱中温度范围为10℃-32℃,相对湿度范围在80%以上。

作为优选方案,s4中的所述营养液成分包括有nacl、kh2po4、萘乙酸及邻苯二酚。

作为优选方案,s5中的所述过渡池中的盐度与浮岛使用的目标区域盐度相同,且所述过渡池为露天设置。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海马齿浮岛培育构建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首先通过对海马齿种源定向驯化培养,可以为不同养殖水域的浮岛提供与之匹配的海马齿种苗,从而确保后期浮岛养殖的海马齿具有较好地适应能力;在海马齿种源达到成熟阶段后,将海马齿种源切断成茎段,采用茎段进行培育,通过茎段培育可以节省大量种源,减低成本和提高效益,并且将营养液采用气雾喷灌的方式对海马齿茎段进行催芽,提高出芽率和出芽速度,对海马齿进行快速高效的培育;当海马齿茎段长出的根系长度达到1cm以上时,进行一次移植,使海马齿在过渡池中进行预先适应,从中将不适应的海马齿进行剔除,并且及时进行补充,起到筛选的作用;最后当海马齿根系在过渡池中形成网状结构时,可将种苗固定板植入浮岛构件中,移植到浮岛净化区进行培植,从而确保海马齿能够在净化区进行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海马齿浮岛培育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1,一种海马齿浮岛培育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种源定向驯化培养,选取海马齿种源进行陆基培养,按照浮岛使用的目标区域对海马齿种源进行精准诱导定向驯化培养。

可提前对需要进化的水源进行数据采集,如盐度、光照强度、温度等数据进行采集,从而在选取海马齿种源时进行针对性选取,并且在后续对海马齿种源时,进行针对性的驯化培养。

s2,茎段处理,当海马齿种源达到成熟阶段后,将海马齿种源进行切断,每段茎段的长度范围3-5cm,并且将叶片全部去除。

选取s1步骤中能够进入成熟阶段的海马齿种源作为优选种源进行处理,并且采用茎段培养进行无性生殖,确保后代不回出现变异,可完整保持亲代的全部特性,而且生长周期短,产量高。

s3,茎段种植,选取种苗固定板,将s2处理好的海马齿茎段植入种苗固定板的种苗位中,用海绵压实茎段空位,种苗固定板移入保湿恒温培养箱。

上述种苗固定板的海马齿茎段密度为每平方米的海马齿植株数量要求达到150至200株,避免因为植株过于密集影响海马齿的生长,并且在保湿恒温培养箱中温度范围为10℃-32℃,相对湿度范围在80%以上,为海马齿的生长提供合适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s4,茎段催长,将营养液通过气雾喷灌方式对恒温培养箱中的海马齿茎段进行催芽。

并且营养液成分包括有nacl、kh2po4、萘乙酸及邻苯二酚,将营养液采用气雾喷灌的方式对海马齿茎段进行催芽,提高出芽率和出芽速度,配合s2中的植株密度,使海马齿茎段能够均匀得到营养液。

s5,一次移植,当种苗固定板中海马齿茎段长出的根系长度达到1cm以上时,将种苗固定板放入过渡池中进行过渡性培养。

s5中的过渡池中的盐度与浮岛使用的目标区域盐度相同,且所述过渡池为露天设置,将海马齿在模拟自然环境下进行生长,使海马齿在过渡池中进行预先适应,从中将不适应的海马齿进行剔除,并且及时进行补充,起到进一步筛选的作用。

s6,二次移植,在过渡池中的海马齿根系形成网状结构时,将种苗固定板组合式置入常规浮岛构件中,转移到浮岛净化区进行培植。从而完成海马齿浮岛培育的构建,确保移植到浮岛净水区的海马齿能够正常存活生长。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马齿浮岛培育构建方法,首先通过对海马齿种源定向驯化培养,可以为不同养殖水域的浮岛提供与之匹配的海马齿种苗,从而确保后期浮岛养殖的海马齿具有较好地适应能力;在海马齿种源达到成熟阶段后,将海马齿种源切断成茎段,采用茎段进行培育,通过茎段培育可以节省大量种源,减低成本和提高效益,并且将营养液采用气雾喷灌的方式对海马齿茎段进行催芽,提高出芽率和出芽速度,对海马齿进行快速高效的培育;当海马齿茎段长出的根系长度达到1cm以上时,进行一次移植,使海马齿在过渡池中进行预先适应,从中将不适应的海马齿进行剔除,并且及时进行补充,起到筛选的作用;最后当海马齿根系在过渡池中形成网状结构时,可将种苗固定板植入浮岛构件中,移植到浮岛净化区进行培植,从而确保海马齿能够在净化区进行生长。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