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塑性植物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550690发布日期:2021-09-08 00: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塑性植物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20~40%的堆肥产物、0.1~0.5%的微生物菌剂、2~10%的稻壳、20~30%的草炭土、2~10%的珍珠岩、2~10%的蛭石、5~20%的虫沙粪、0.2~2%的抑菌剂、0.2~2%的生长调节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塑性植物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放线菌、白色链霉菌、黑曲霉菌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塑性植物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调节剂为多效唑、abt生根粉、氯吡苯脲、胺鲜酯、复硝酚钠的混合物;多效唑、abt生根粉、氯吡苯脲、胺鲜酯、复硝酚钠的质量比为0.5~1:0.5~1.0:0.5~1.0:0.5~1.0:0.5~1.0:0.5~1.0。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塑性植物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堆肥原料,秸秆、菌棒为堆肥辅料形成堆肥料进行好氧堆肥,秸秆的重量为堆肥料重量的30~50%,菌棒的重量为堆肥料重量的5~10%,好氧堆肥时控制水分为55~60%、碳氮比20~25,含氧率在5~15%,好氧堆肥时间为20~35天;好氧堆肥结束后得到堆肥产物;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是通过在城镇污水中添加高分子絮凝剂与城镇污水絮凝反应后的沉淀物;(2)按配方取料,取料后将堆肥产物、微生物菌剂、稻壳、草炭土、珍珠岩、蛭石、虫沙粪、抑菌剂、生长调节剂粉碎,粉碎后混合均匀得到粉料;(3)将粉料加水调至含水量为55~65%,随后压制成型后得到成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塑性植物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压制成型后再在40~45℃的温度下烘干2~3小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塑性植物栽培基质,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20~40%的堆肥产物、0.1~0.5%的微生物菌剂、2~10%的稻壳、20~30%的草炭土、2~10%的珍珠岩、2~10%的蛭石、5~20%的虫沙粪、0.2~2%的抑菌剂、0.2~2%的生长调节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塑性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提高农业能源资源化利用率;减少了固体废弃物污染;且基质本身除了具备一般栽培基质的特性外,还具有营养全面、吸水性强、透水性强、轻质化、可塑性强等特点。可塑性强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鹞 王洪春 杨阳 席莹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6
技术公布日:2021/9/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