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圈养区域消毒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900500发布日期:2022-07-26 23:22阅读:7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家禽饲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圈养区域消毒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家禽是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主要为了获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为其他用处。一般为雉科和鸭科动物,如鸡、鸭、鹅等,也有其他科的鸟类如火鸡、鸽、鹌鹑和各种鸣禽的。如由绿头鸭驯化成的家鸭中,北京鸭是良好的品种,年产70~120个蛋。
3.家养畜禽种类33种,包括其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引入品种及配套系。其中,传统畜禽17种,分别为猪、普通牛、瘤牛、水牛、牦牛、大额牛、绵羊、山羊、马、驴、骆驼、兔、鸡、鸭、鹅、鸽、鹌鹑;特种畜禽16种,分别为梅花鹿、马鹿、驯鹿、羊驼、火鸡、珍珠鸡、雉鸡、鹧鸪、番鸭、绿头鸭、鸵鸟、鸸鹋、水貂(非食用)、银狐(非食用)、北极狐(非食用)、貉(非食用)。
4.现有技术中,家禽圈养区域和家禽散养区域通过门体连通以及所述门体在默认状态下为打开模式的饲养场景较为复杂,很难采用节省资源由保证消毒效果的自动消毒策略完成对人工消毒模式的替换,从而导致家禽饲养的人工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圈养区域消毒系统及方法,能够针对特定的饲养场景,采用定时触发的消毒操作模式以完成对家禽圈养区域的家禽的消毒操作,尤为关键的是,基于家禽圈养区域中的家禽数量在每一次消毒时自适应选择对应的消毒剂量以及对应数量的消毒剂喷头,从而完成对家禽饲养场景中的各个家禽的动态消毒处理。
6.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备以下三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7.(1)针对家禽圈养区域和家禽散养区域通过门体连通以及所述门体在默认状态下为打开模式的饲养场景,每设定时长执行一次消毒操作,从而减少人工成本的同时避免疾病蔓延;
8.(2)引入针对性的识别机制对家禽圈养区域内的圈养家禽数量进行解析,并基于解析结果确定对应的喷射剂量;
9.(3)基于确定的喷射剂量自动打开各个消毒液体喷头中的随机选择的均匀分布的相应数量的消毒液体喷头,并自动关闭其他消毒液体喷头,所述消毒液体喷头数量与所述喷射剂量单调正相关。
10.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圈养区域消毒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11.信息解析机构,用于接收实时圈养数量,并基于所述实时圈养数量确定对应的喷射剂量;
12.自动控制机构,与家禽圈养区域内的各个消毒液体喷头连接,用于基于接收到的喷射剂量自动打开所述各个消毒液体喷头中的相应数量的消毒液体喷头,并自动关闭其他消毒液体喷头;
13.现场抓拍设备,设置在所述家禽圈养区域的中央位置,用于面对所述家禽圈养区域执行抓拍动作,以获得对应的即时抓拍画面;
14.初段映射设备,与所述现场抓拍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即时抓拍画面执行仿射变换操作,以获得对应的变换执行画面;
15.中段映射设备,与所述初段映射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变换执行画面执行最近邻插值处理,以获得对应的现场插值画面;
16.末端映射设备,与所述中段映射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现场插值画面执行同态滤波处理,以获得对应的实时滤波画面;
17.家禽识别机构,与所述末端映射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实时滤波画面中识别与家禽标准轮廓相似度超限且占据像素点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限量的图像区域以作为单只家禽对应的成像区域;
18.数量统计机构,分别与所述家禽识别机构和所述信息解析机构连接,用于将所述实时滤波画面中的单只家禽对应的成像区域的数量作为实时圈养数量发送给所述信息解析机构;
19.其中,基于所述实时圈养数量确定对应的喷射剂量包括:确定的对应的喷射剂量的数值与所述实时圈养数量单调正关联;
20.其中,所述家禽圈养区域和所述家禽散养区域通过门体连通,所述门体在默认状态下为打开模式,以保持所述家禽圈养区域和所述家禽散养区域之间的家禽自由来往;
21.其中,基于接收到的喷射剂量自动打开所述各个消毒液体喷头中的相应数量的消毒液体喷头,并自动关闭其他消毒液体喷头包括:选择的相应数量的消毒液体喷头在所述家禽圈养区域内均匀分布。
2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圈养区域消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23.使用信息解析机构,用于接收实时圈养数量,并基于所述实时圈养数量确定对应的喷射剂量;
24.使用自动控制机构,与家禽圈养区域内的各个消毒液体喷头连接,用于基于接收到的喷射剂量自动打开所述各个消毒液体喷头中的相应数量的消毒液体喷头,并自动关闭其他消毒液体喷头;
25.使用现场抓拍设备,设置在所述家禽圈养区域的中央位置,用于面对所述家禽圈养区域执行抓拍动作,以获得对应的即时抓拍画面;
26.使用初段映射设备,与所述现场抓拍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即时抓拍画面执行仿射变换操作,以获得对应的变换执行画面;
27.使用中段映射设备,与所述初段映射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变换执行画面执行最近邻插值处理,以获得对应的现场插值画面;
28.使用末端映射设备,与所述中段映射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现场插值画面执行同态滤波处理,以获得对应的实时滤波画面;
29.使用家禽识别机构,与所述末端映射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实时滤波画面中识别与家禽标准轮廓相似度超限且占据像素点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限量的图像区域以作为单只家禽对应的成像区域;
30.使用数量统计机构,分别与所述家禽识别机构和所述信息解析机构连接,用于将
所述实时滤波画面中的单只家禽对应的成像区域的数量作为实时圈养数量发送给所述信息解析机构;
31.其中,基于所述实时圈养数量确定对应的喷射剂量包括:确定的对应的喷射剂量的数值与所述实时圈养数量单调正关联;
32.其中,所述家禽圈养区域和所述家禽散养区域通过门体连通,所述门体在默认状态下为打开模式,以保持所述家禽圈养区域和所述家禽散养区域之间的家禽自由来往;
33.其中,基于接收到的喷射剂量自动打开所述各个消毒液体喷头中的相应数量的消毒液体喷头,并自动关闭其他消毒液体喷头包括:选择的相应数量的消毒液体喷头在所述家禽圈养区域内均匀分布。
34.本发明的自适应圈养区域消毒系统及方法运行简单、操作便捷。由于能够基于家禽圈养区域中的家禽数量在每一次消毒时自适应选择对应的消毒剂量以及对应数量的消毒剂喷头,从而在减少消毒剂量浪费的同时保证对家禽的现场消毒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对本发明的自适应圈养区域消毒系统及方法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36.家禽的繁衍孵化一般分为人工孵化和母禽孵化,但随着近几年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孵化技术已经成熟,人工孵化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37.一般要有专门的孵化设备,就是所谓的孵化小鸡器,类似于一个有加热等功能的箱子,并要有环境相对好的特定孵化室。
38.例如,常见的具体孵化过程如下:种蛋的选择、保存和消毒用于孵化的种蛋大小和形状要符合品种要求,过大过小、过长过圆、蛋壳过薄、壳面粗糙的“沙皮蛋”、蛋壳过于坚硬的“钢皮蛋”和双黄蛋都不能用来孵化。鸡蛋以55-65克为宜。要注意增加种蛋收集的次数,产蛋箱要经常更换垫草,以避免种蛋污染。收集的种蛋应放在清洁干燥的的器具里,在干燥无尘的环境中保存,保存温度以12-15℃为宜,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1周。种蛋集中后要立刻熏蒸消毒。
39.现有技术中,家禽圈养区域和家禽散养区域通过门体连通以及所述门体在默认状态下为打开模式的饲养场景较为复杂,很难采用节省资源由保证消毒效果的自动消毒策略完成对人工消毒模式的替换,从而导致家禽饲养的人工成本居高不下。
40.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搭建了一种自适应圈养区域消毒系统及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41.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自适应圈养区域消毒系统包括:
42.信息解析机构,用于接收实时圈养数量,并基于所述实时圈养数量确定对应的喷射剂量;
43.自动控制机构,与家禽圈养区域内的各个消毒液体喷头连接,用于基于接收到的喷射剂量自动打开所述各个消毒液体喷头中的相应数量的消毒液体喷头,并自动关闭其他消毒液体喷头;
44.现场抓拍设备,设置在所述家禽圈养区域的中央位置,用于面对所述家禽圈养区域执行抓拍动作,以获得对应的即时抓拍画面;
45.初段映射设备,与所述现场抓拍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即时抓拍画面执行仿
射变换操作,以获得对应的变换执行画面;
46.中段映射设备,与所述初段映射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变换执行画面执行最近邻插值处理,以获得对应的现场插值画面;
47.末端映射设备,与所述中段映射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现场插值画面执行同态滤波处理,以获得对应的实时滤波画面;
48.家禽识别机构,与所述末端映射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实时滤波画面中识别与家禽标准轮廓相似度超限且占据像素点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限量的图像区域以作为单只家禽对应的成像区域;
49.数量统计机构,分别与所述家禽识别机构和所述信息解析机构连接,用于将所述实时滤波画面中的单只家禽对应的成像区域的数量作为实时圈养数量发送给所述信息解析机构;
50.其中,基于所述实时圈养数量确定对应的喷射剂量包括:确定的对应的喷射剂量的数值与所述实时圈养数量单调正关联;
51.其中,所述家禽圈养区域和所述家禽散养区域通过门体连通,所述门体在默认状态下为打开模式,以保持所述家禽圈养区域和所述家禽散养区域之间的家禽自由来往;
52.其中,基于接收到的喷射剂量自动打开所述各个消毒液体喷头中的相应数量的消毒液体喷头,并自动关闭其他消毒液体喷头包括:选择的相应数量的消毒液体喷头在所述家禽圈养区域内均匀分布。
53.接着,继续对本发明的自适应圈养区域消毒系统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54.在所述自适应圈养区域消毒系统中:
55.所述自动控制机构还每隔固定时间间隔完成一次所述各个消毒液体喷头中的相应数量的消毒液体喷头的自动打开操作。
56.所述自适应圈养区域消毒系统中还可以包括:
57.供电电源机构,分别与所述初段映射设备、所述中段映射设备、所述末端映射设备、所述家禽识别机构和所述数量统计机构连接,用于分别为所述初段映射设备、所述中段映射设备、所述末端映射设备、所述家禽识别机构和所述数量统计机构提供电力支撑。
58.所述自适应圈养区域消毒系统中还可以包括:
59.无线配置机构,分别与所述初段映射设备、所述中段映射设备、所述末端映射设备、所述家禽识别机构和所述数量统计机构连接,用于采用无线通信模式为所述初段映射设备、所述中段映射设备、所述末端映射设备、所述家禽识别机构和所述数量统计机构执行分时参数配置操作。
60.所述自适应圈养区域消毒系统中还可以包括:
61.实时计时机构,与所述自动控制机构连接,用于为所述自动控制机构提供计时服务。
62.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自适应圈养区域消毒方法包括:
63.使用信息解析机构,用于接收实时圈养数量,并基于所述实时圈养数量确定对应的喷射剂量;
64.使用自动控制机构,与家禽圈养区域内的各个消毒液体喷头连接,用于基于接收到的喷射剂量自动打开所述各个消毒液体喷头中的相应数量的消毒液体喷头,并自动关闭
其他消毒液体喷头;
65.使用现场抓拍设备,设置在所述家禽圈养区域的中央位置,用于面对所述家禽圈养区域执行抓拍动作,以获得对应的即时抓拍画面;
66.使用初段映射设备,与所述现场抓拍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即时抓拍画面执行仿射变换操作,以获得对应的变换执行画面;
67.使用中段映射设备,与所述初段映射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变换执行画面执行最近邻插值处理,以获得对应的现场插值画面;
68.使用末端映射设备,与所述中段映射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现场插值画面执行同态滤波处理,以获得对应的实时滤波画面;
69.使用家禽识别机构,与所述末端映射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实时滤波画面中识别与家禽标准轮廓相似度超限且占据像素点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限量的图像区域以作为单只家禽对应的成像区域;
70.使用数量统计机构,分别与所述家禽识别机构和所述信息解析机构连接,用于将所述实时滤波画面中的单只家禽对应的成像区域的数量作为实时圈养数量发送给所述信息解析机构;
71.其中,基于所述实时圈养数量确定对应的喷射剂量包括:确定的对应的喷射剂量的数值与所述实时圈养数量单调正关联;
72.其中,所述家禽圈养区域和所述家禽散养区域通过门体连通,所述门体在默认状态下为打开模式,以保持所述家禽圈养区域和所述家禽散养区域之间的家禽自由来往;
73.其中,基于接收到的喷射剂量自动打开所述各个消毒液体喷头中的相应数量的消毒液体喷头,并自动关闭其他消毒液体喷头包括:选择的相应数量的消毒液体喷头在所述家禽圈养区域内均匀分布。
74.接着,继续对本发明的自适应圈养区域消毒方法的具体步骤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75.在所述自适应圈养区域消毒方法中:
76.所述自动控制机构还每隔固定时间间隔完成一次所述各个消毒液体喷头中的相应数量的消毒液体喷头的自动打开操作。
77.所述自适应圈养区域消毒方法还可以包括:
78.使用供电电源机构,分别与所述初段映射设备、所述中段映射设备、所述末端映射设备、所述家禽识别机构和所述数量统计机构连接,用于分别为所述初段映射设备、所述中段映射设备、所述末端映射设备、所述家禽识别机构和所述数量统计机构提供电力支撑。
79.所述自适应圈养区域消毒方法还可以包括:
80.使用无线配置机构,分别与所述初段映射设备、所述中段映射设备、所述末端映射设备、所述家禽识别机构和所述数量统计机构连接,用于采用无线通信模式为所述初段映射设备、所述中段映射设备、所述末端映射设备、所述家禽识别机构和所述数量统计机构执行分时参数配置操作。
81.所述自适应圈养区域消毒方法还可以包括:
82.使用实时计时机构,与所述自动控制机构连接,用于为所述自动控制机构提供计时服务。
83.另外,在所述自适应圈养区域消毒系统及方法中,所述无线配置机构采用时分双
工的无线通信模式。时分双工的工作原理如下:tdd是一种通信系统的双工方式,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分离接收与传送信道(或上下行链路)。t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和传送是在同一频率信道即载波的不同时隙,用保证时间来分离接收与传送信道;而f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接收和传送是在分离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用保证频段来分离接收与传送信道。采用不同双工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特点与通信效益是不同的。t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上下行信道用同样的频率,因而具有上下行信道的互惠性,这给t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带来许多优势。在tdd模式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信息的传输可以在同一载波频率上进行,即上行链路中信息的传输和下行链路中信息的传输是在同一载波上通过时分实现的。
84.尽管本发明已经参照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更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的各种更改、变化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内容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