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黄壳鱼的人工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393363发布日期:2021-08-24 16:02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黄壳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黄壳鱼,中缅边境的一种食疗鱼,学名叫四须鲃,是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怒江水系南捧河流域所特有的江河野生土著鱼类品种,此鱼外观美丽,观赏价值高;肉质细嫰,食用口感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极好的滋补品;常吃黄壳鱼可以达到祛风除湿的功效,具有药用功能;同时,其美丽的外观、较好的品质、药用功能等遗传特性,具有较高的育种价值。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人工养殖黄壳鱼,但黄壳鱼对水质和温度要求比较高,现有养殖方法都是从野外捕捞野生的黄壳鱼进行养殖,由于黄壳鱼自身受各种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在养殖池塘内不能自然繁殖,捕捞野生黄壳鱼养殖成活率较低,难以大规模养殖,经济效益得不到提升,且采用常规鱼类催产所用的剂量无法催产出黄壳鱼鱼卵。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黄壳鱼在养殖池塘内无法繁殖的遗传特性,采用常规鱼类催产所用的剂量无法催产出黄壳鱼鱼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黄壳鱼的人工繁殖方法,解决了大多养殖户需从野外捕捞野生黄壳鱼进行养殖,且养殖成活率较低,难以大规模养殖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黄壳鱼的人工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亲鱼选择;

每年的2月份挑选人工驯养的体格健壮,发育良好的雌鱼300条,每条2至6市斤,鱼龄4龄以上;雄鱼900条,每条0.5至2市斤,鱼龄1龄以上,放入亲鱼培育池培育,培育池面积1至3亩;

二、亲鱼喂养;

主要投喂小麦和大麦芽,配合投喂各种蔬菜、新鲜的鱼虾增加其植物和动物蛋白,不喂人工配合饲料,投喂次数达到3至5次,投喂时间为:早上7点至8点,中午11点至12点,15点至16点,下午19点至20点,投喂量达到8成饱,投喂时间为一个月;

三、建立催产孵化车间;

1).车间一个,面积400平方米;

2).催产池(圆柱体)每个25立方米1至3个;

3).沉淀池一个(正方体)50立方米;

4).消毒池一个(正方体)50立方米;

四、人工催产;

1).催产设备:一次性5毫升至10毫升注射器、生理盐水、接卵器具、固定亲鱼的器具、暂鱼缸等;

2).催产药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多潘立酮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等;

3).操作人员:3人以上;

4).效应时间:一针次一性注射后效应时间为16-18个小时;两针次分开注射,第一针注射后效应时间为14-15个小时,第二针注射后效应时间为12-13个小时;

5).具体操作方法:捕捞出亲鱼培育池的亲鱼,通过肉眼观察和触摸鱼体,挑选出人工驯养的体格健壮,性腺发育好的雌鱼、雄鱼按1:3的比例放入暂鱼缸中;登记好当时的时间,测量当时的气温、水温,暂鱼缸中取出雌鱼、雄鱼用固定亲鱼的器具固定好,分别在雌鱼、雄鱼的胸鳍下45°进针,向胸腔注射催产药物,注射时要掌握进针深度,进针深度不够激素不起作用,进针过深会扎到亲鱼心脏,造成亲鱼死亡;亲鱼注射完成放入产卵池,用黑色的网盖住,用清澈的微流水进行冲刷刺激,进行人工催产,待效应时间到分别捕出亲鱼进行人工受精;

五、人工受精;

1).人工受精设备:鹅毛、接卵器具、干毛巾、消毒药物(食盐、高锰酸钾溶液、聚维酮碘溶液)、暂鱼缸等;

2).操作人员:3人以上;

3).具体操作方法:一人控制亲鱼同时用手封住亲鱼泄殖孔,一人用干毛巾擦拭亲鱼腹部水珠同时对亲鱼进行腹部挤压出卵子和精子,另一人用接卵器具快速接住卵子和精子,卵子和精子受精的受精不能超过1分钟,同时用鹅毛逆时针充分搅拌卵子和精子2-3分钟使其充分的受精,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再搅拌2-3分钟,放入孵化设备进行孵化;

六、人工孵化;

1).孵化设备:350w增氧泵2至3台、增氧管20至50米、水管20至50米、直径2×2米的大桶2至4个、40目的纱绢5至10米、0.5米×1米×0.3米的洗菜篮5至10个、钓鱼线一卷、生理盐水4瓶、塑料泡沫若干、恒温机2至5台、10至20毫升注射器5至10个、孵化水缸;

2).操作人员:3人以上;

3).脱膜:水温在20℃-22℃时脱膜时间为4至6天;水温在24℃—25℃时脱膜时间为3至4天;水温在26℃—28℃时脱膜时间为3天;

4).具体的操作方法:一人把自制的孵化浮盘放入孵化水缸中,放置增氧设备,一人把受精卵放入浮盘中使其均匀分布,一人用3%的食盐水给孵化缸中的水进行消毒处理,每隔2至3小时行用鹅毛对受精卵进行均匀搅动,保持水温恒定,溶解氧适中,受精卵需要48小时才发育稳定,48小时后等待鱼苗脱膜;

七、苗期管理;

1).脱膜至开口的管理方法;

控制好水温,保持水温与孵化时水温一致,观察增氧机工作是否正常,投喂鱼苗开口料;

2)、水花苗期的管理方法;

a、控制水温和观察增氧机工作是否正常,每三天测量一次水质,保持水花苗养殖箱清洁;

b、投饵:每天投喂4至5次,饵料系数为2-3%,做到少喂多餐;

c、饵料的选择:选择蛋白含量在45%以上的通威开口乐或池塘中捕捞的天然水蚤及豆浆、咸鸭蛋等;

d、苗池换水:5至7天更换一次苗箱水;

e、消毒:5至7天使用适量的高锰酸钾或聚维酮碘溶液给池水及鱼苗消毒一次;

f、投喂方法:遵循“四定原则”;

j、病害防治:使用适量的鱼虫净晶体对2000倍池水对苗池进行全面泼洒。每月2次,每次3至5天,用药间隔1至2天;拌料投喂氟苯尼考粉,每月2次,每次3至5天。

3).寸苗期的管理方法;

a、控制水温和观察增氧机工作是否正常,每7天测量一次水质,保持寸苗养殖池清洁;

b、投饵:每天投喂4至5次,饵料系数为3-5%,做到少喂多餐;

a、饵料的选择:选择蛋白含量在32%-36%以上的通威1.0毫米口径的膨化料或各种蔬菜碎屑等;

c、苗池换水:5至7天更换一次池水;

d、消毒:5至7天使用适量的高锰酸钾或聚维酮碘溶液给池水及鱼苗消毒一次;

e、投喂方法:遵循“四定原则”;

f、病害防治:使用适量的鱼虫净晶体对2000倍池水对苗池进行全面泼洒。每月2次,每次3至5天,用药间隔1至2天;拌料投喂氟苯尼考粉,每月2次,每次3至5天。

优选的,所述人工催产步骤中,注射催产药物剂量:一针次一性注射,每公斤雌鱼注射催产激素多潘立酮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混合物7毫克和7微克,每条雌雄亲鱼均用1-2毫升生理盐水与激素混合,雄鱼如果个体较小,可适量减少生理盐水用量;两针次分开注射,第一针每公斤雌鱼注射催产激素多潘立酮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混合物2毫克和2微克,每条雌雄亲鱼均用1-2毫升生理盐水与激素混合,雄鱼如果个体较小,可适量减少生理盐水用量;第二针每公斤雌鱼注射催产激素多潘立酮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混合物6毫克和6微克,每条雌雄亲鱼均用1-2毫升生理盐水与激素混合,雄鱼如果个体较小,可适量减少生理盐水用量。

优选的,所述人工催产步骤中,注射催产药物时雄鱼应当减半。

优选的,所述人工催产步骤中,气温应控制为22℃-32℃,水温控制为20-28℃。

优选的,所述人工受精步骤中,室温应控制为22℃-25℃,水温控制为24℃-25℃。

优选的,所述人工孵化步骤中,室温控制为22℃-25℃,水温控制为24℃-25℃,氧气溶解量控制为6mg/以上。

优选的,所述人工孵化步骤中,需要每天更换孵化水缸中的水,每天选出没有发育的受精卵。

优选的,所述苗期管理步骤中,鱼苗脱膜后很脆弱,其游动的方式由孵化网箱底部向上部直上或直下游动,幼苗还不可进食,只需注意恒温、增氧及清洗孵化网箱就行,待鱼苗顶腰及可以平游后,开始投喂鱼苗开口料。

(三)有益效果

由于黄壳鱼自身特殊遗传特性,养殖池塘内无法自然繁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黄壳鱼的人工繁殖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黄壳鱼的人工繁殖方法,挑选品相优良、体格健壮以及性腺发育良好的黄壳鱼作为亲鱼,为繁殖的黄壳鱼品质提供保障,同时还在投喂小麦和大麦芽增加黄壳鱼性腺的发育程度,提升其繁殖能力,并于亲鱼注射催产药物后用黑色的网盖住,加之水的冲刷刺激,减轻外部光线对亲鱼造成的负面影响,提供防护和保障,也能刺激激素在亲鱼体内充分发挥效用,提升催产效果,于催产时精确把控气温和水温,满足黄壳鱼繁殖生产时对温度的严苛要求,对注射催产药物的进针深度等细节同样做到精确控制,方法科学,高效实用,操作简单,利于推广和使用,相较于采用普通常规鱼类的人工繁殖方法,该方法才能够催产出黄壳鱼鱼卵,极大地解决了黄壳鱼人工繁殖时的催产率。

2、该用于黄壳鱼的人工繁殖方法,亲鱼卵子和精子收集作业简单高效,操作迅速,间隔时间短,有效避免了时间过长导致的卵子与精子质量降低的问题,同时利用鹅毛对加水后的精子和卵子进行搅拌混合,使得二者充分混合,为受精率提供保障,孵化受精卵时对设备进行定期地全面消毒,减轻细菌对受精卵造成的污染,同时精确把控气温和水温,为受精卵孵化提供充足氧气,孵化后同样保持水温与孵化时水温一致,避免外部温度的变化造成水花苗的死亡,以天然水蚤及豆浆、咸鸭蛋等作为水花苗的饲料,为水花苗期的黄壳鱼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寸苗期同样给予黄壳鱼适应的温度和饲料,相较于采用普通常规鱼类的人工繁殖方法,该方法极大地提升了黄壳鱼前期的成活率,降低损失,提升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黄壳鱼的人工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亲鱼选择;

每年的2月份挑选人工驯养的体格健壮,发育良好的雌鱼300条,每条2市斤,鱼龄4龄以上;雄鱼900条,每条0.5市斤,鱼龄1龄以上,放入亲鱼培育池培育,培育池面积1亩;

二、亲鱼喂养;

主要投喂小麦和大麦芽,配合投喂各种蔬菜、新鲜的鱼虾增加其植物和动物蛋白,不喂人工配合饲料,投喂次数达到3次,投喂时间为:早上7点至8点,中午11点至12点,15点至16点,下午19点至20点,投喂量达到8成饱,投喂时间为一个月;

三、建立催产孵化车间;

1).车间一个,面积400平方米;

2).催产池(圆柱体)每个25立方米1个;

3).沉淀池一个(正方体)50立方米;

4).消毒池一个(正方体)50立方米;

四、人工催产;

1).催产设备:一次性5毫升注射器、生理盐水、接卵器具、固定亲鱼的器具、暂鱼缸等;

2).催产药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多潘立酮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等;

3).操作人员:3人以上;

4)气温:22℃;

5)水温:20℃;

6)水质:接近国家饮用水标准。

7)药物剂量:一针次一性注射,每公斤雌鱼注射催产激素多潘立酮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混合物7毫克和7微克,每条雌雄亲鱼均用1毫升生理盐水与激素混合;两针次分开注射,第一针每公斤雌鱼注射催产激素多潘立酮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混合物2毫克和2微克,每条雌雄亲鱼均用1毫升生理盐水与激素混合;第二针每公斤雌鱼注射催产激素多潘立酮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混合物6毫克和6微克,每条雌雄亲鱼均用1毫升生理盐水与激素混合;

8).效应时间:一针次一性注射后效应时间为16个小时;两针次分开注射,第一针注射后效应时间为14个小时,第二针注射后效应时间为12个小时;

9).具体操作方法:捕捞出亲鱼培育池的亲鱼,通过肉眼观察和触摸鱼体,挑选出体格健壮,性腺发育好的雌鱼、雄鱼按1:3的比例放入暂鱼缸中;登记好当时的时间,测量当时的气温、水温,暂鱼缸中取出雌鱼、雄鱼用固定亲鱼的器具固定好,分别在雌鱼、雄鱼的胸鳍下45°进针,向胸腔注射催产药物,注射催产药物时雄鱼应当减半,注射时要掌握进针深度,进针深度不够激素不起作用,进针过深会扎到亲鱼心脏,造成亲鱼死亡;亲鱼注射完成放入产卵池,用黑色的网盖住,用清澈的微流水进行冲刷刺激,进行人工催产,待效应时间到分别捕出亲鱼进行人工受精;

五、人工受精;

1).人工受精设备:鹅毛、接卵器具、干毛巾、消毒药物(食盐、高锰酸钾溶液、聚维酮碘溶液)、暂鱼缸等;

2).操作人员:3人以上;

3)室温:22℃;

4)水温:24℃;

5)水质:接近国家饮用水标准。

6).具体操作方法:一人控制亲鱼同时用手封住亲鱼泄殖孔,一人用干毛巾擦拭亲鱼腹部水珠同时对亲鱼进行腹部挤压出卵子和精子,另一人用接卵器具快速接住卵子和精子,卵子和精子受精的受精不能超过1分钟,同时用鹅毛逆时针充分搅拌卵子和精子2分钟使其充分的受精,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再搅拌2分钟,放入孵化设备进行孵化;

六、人工孵化;

1).孵化设备:350w增氧泵2台、增氧管20米、水管20米、直径2×2米的大桶2个、40目的纱绢5米、0.5米×1米×0.3米的洗菜篮5个、钓鱼线一卷、生理盐水4瓶、塑料泡沫若干、恒温机2台、10毫升注射器5个、孵化水缸;

2).操作人员:3人以上;

3)室温:22℃;

4)水温:24℃;

5)水质:接近国家标准饮用水标准。

6)氧气溶解量:6mg/l以上;

7).脱膜:水温在20℃时脱膜时间为4天;水温在24℃时脱膜时间为3天;水温在26℃时脱膜时间为3天;

8).具体的操作方法:一人把自制的孵化浮盘放入孵化水缸中,放置增氧设备,一人把受精卵放入浮盘中使其均匀分布,一人用3%的食盐水给孵化缸中的水进行消毒处理,每隔2小时行用鹅毛对受精卵进行均匀搅动,保持水温恒定,溶解氧适中,需要每天更换孵化水缸中的水,每天选出没有发育的受精卵,受精卵需要48小时才发育稳定,48小时后等待鱼苗脱膜;

七、苗期管理;

1).脱膜至开口的管理方法;

控制好水温,保持水温与孵化时水温一致,观察增氧机工作是否正常,鱼苗脱膜后很脆弱,其游动的方式由孵化网箱底部向上部直上或直下游动,幼苗还不可进食,只需注意恒温、增氧及清洗孵化网箱就行,待鱼苗顶腰及可以平游后,开始投喂鱼苗开口料;

2)、水花苗期的管理方法;

a、控制水温和观察增氧机工作是否正常,每三天测量一次水质,保持水花苗养殖箱清洁;

b、投饵:每天投喂4次,饵料系数为2%,做到少喂多餐;

c、饵料的选择:选择蛋白含量在45%以上的通威开口乐或池塘中捕捞的天然水蚤及豆浆、咸鸭蛋等;

d、苗池换水:5天更换一次苗箱水;

e、消毒:5天使用适量的高锰酸钾或聚维酮碘溶液给池水及鱼苗消毒一次;

f、病害防治:使用适量的鱼虫净晶体对2000倍池水对苗池进行全面泼洒。每月2次,每次3至5天,用药间隔1至2天;拌料投喂氟苯尼考粉,每月2次,每次3至5天。

g、投喂方法:遵循“四定原则”;

3).寸苗期的管理方法;

a、控制水温和观察增氧机工作是否正常,每7天测量一次水质,保持寸苗养殖池清洁;

b、投饵:每天投喂4至5次,饵料系数为3%,做到少喂多餐;

a、饵料的选择:选择蛋白含量在32%以上的通威1.0毫米口径的膨化料或各种蔬菜碎屑等;

c、苗池换水:5天更换一次池水;

d、消毒:5天使用适量的高锰酸钾或聚维酮碘溶液给池水及鱼苗消毒一次;

e、病害防治:使用适量的鱼虫净晶体对2000倍池水对苗池进行全面泼洒。每月2次,每次3至5天,用药间隔1至2天;拌料投喂氟苯尼考粉,每月2次,每次3至5天。

f、投喂方法:遵循“四定原则”。

实施例二:

一种用于黄壳鱼的人工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二、亲鱼选择;

每年的2月份挑选人工驯养的体格健壮,发育良好的雌鱼300条,每条4市斤,鱼龄4龄以上;雄鱼900条,每条1市斤,鱼龄1龄以上,放入亲鱼培育池培育,培育池面积2亩;

二、亲鱼喂养;

主要投喂小麦和大麦芽,配合投喂各种蔬菜、新鲜的鱼虾增加其植物和动物蛋白,不喂人工配合饲料,投喂次数达到4次,投喂时间为:早上7点至8点,中午11点至12点,15点至16点,下午19点至20点,投喂量达到8成饱,投喂天数为一个月;

三、建立催产孵化车间;

1).车间一个,面积400平方米;

2).催产池(圆柱体)每个25立方米2个;

3).沉淀池一个(正方体)50立方米;

4).消毒池一个(正方体)50立方米;

四、人工催产;

1).催产设备:一次性5毫升注射器、生理盐水、接卵器具、固定亲鱼的器具、暂鱼缸等;

2).催产药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多潘立酮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等;

3).操作人员:3人以上;

4)气温:27℃;

5)水温:24℃;

6)水质:接近国家饮用水标准。

7)药物剂量:一针次一性注射,每公斤雌鱼注射催产激素多潘立酮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混合物7毫克和7微克,每条雌雄亲鱼均用1.5毫升生理盐水与激素混合,雄鱼如果个体较小,可适量减少生理盐水用量;两针次分开注射,第一针每公斤雌鱼注射催产激素多潘立酮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混合物2毫克和2微克,每条雌雄亲鱼均用1.5毫升生理盐水与激素混合,雄鱼如果个体较小,可适量减少生理盐水用量;第二针每公斤雌鱼注射催产激素多潘立酮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混合物6毫克和6微克,每条雌雄亲鱼均用1.5毫升生理盐水与激素混合,雄鱼如果个体较小,可适量减少生理盐水用量;

8).效应时间:一针次一性注射后效应时间为17个小时;两针次分开注射,第一针注射后效应时间为14.5个小时,第二针注射后效应时间为12.5个小时;

9).具体操作方法:捕捞出亲鱼培育池的亲鱼,通过肉眼观察和触摸鱼体,挑选出体格健壮,性腺发育好的雌鱼、雄鱼按1:3的比例放入暂鱼缸中;登记好当时的时间,测量当时的气温、水温,暂鱼缸中取出雌鱼、雄鱼用固定亲鱼的器具固定好,分别在雌鱼、雄鱼的胸鳍下45°进针,向胸腔注射催产药物,注射催产药物时雄鱼应当减半,注射时要掌握进针深度,进针深度不够激素不起作用,进针过深会扎到亲鱼心脏,造成亲鱼死亡;亲鱼注射完成放入产卵池,用黑色的网盖住,用清澈的微流水进行冲刷刺激,进行人工催产,待效应时间到分别捕出亲鱼进行人工受精;

五、人工受精;

1).人工受精设备:鹅毛、接卵器具、干毛巾、消毒药物(食盐、高锰酸钾溶液、聚维酮碘溶液)、暂鱼缸等;

2).操作人员:3人以上;

3)室温:24℃;

4)水温:25℃;

5)水质:接近国家饮用水标准。

6).具体操作方法:一人控制亲鱼同时用手封住亲鱼泄殖孔,一人用干毛巾擦拭亲鱼腹部水珠同时对亲鱼进行腹部挤压出卵子和精子,另一人用接卵器具快速接住卵子和精子,卵子和精子受精的受精不能超过1分钟,同时用鹅毛逆时针充分搅拌卵子和精子2.5分钟使其充分的受精,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再搅拌2.5分钟,放入孵化设备进行孵化;

六、人工孵化;

1).孵化设备:350w增氧泵3台、增氧管35米、水管35米、直径2×2米的大桶3个、40目的纱绢8米、0.5米×1米×0.3米的洗菜篮5至10个、钓鱼线一卷、生理盐水4瓶、塑料泡沫若干、恒温机5台、10至20毫升注射器7个、孵化水缸;

2).操作人员:3人以上;

3)室温:24℃;

4)水温:25℃;

5)水质:接近国家饮用水标准。

6)氧气溶解量:6mg/l以上;

7).脱膜:水温在21℃时脱膜时间为5天;水温在25℃时脱膜时间为4天;水温在27℃时脱膜时间为3天;

8).具体的操作方法:一人把自制的孵化浮盘放入孵化水缸中,放置增氧设备,一人把受精卵放入浮盘中使其均匀分布,一人用3%的食盐水给孵化缸中的水进行消毒处理,每隔2至3小时行用鹅毛对受精卵进行均匀搅动,保持水温恒定,溶解氧适中,需要每天更换孵化水缸中的水,每天选出没有发育的受精卵,受精卵需要48小时才发育稳定,48小时后等待鱼苗脱膜;

七、苗期管理;

1).脱膜至开口的管理方法;

控制好水温,保持水温与孵化时水温一致,观察增氧机工作是否正常,鱼苗脱膜后很脆弱,其游动的方式由孵化网箱底部向上部直上或直下游动,幼苗还不可进食,只需注意恒温、增氧及清洗孵化网箱就行,待鱼苗顶腰及可以平游后,开始投喂鱼苗开口料;

2)、水花苗期的管理方法;

a、控制水温和观察增氧机工作是否正常,每三天测量一次水质,保持水花苗养殖箱清洁;

b、投饵:每天投喂5次,饵料系数为2.5%,做到少喂多餐;

c、饵料的选择:选择蛋白含量在45%以上的通威开口乐或池塘中捕捞的天然水蚤及豆浆、咸鸭蛋等;

d、苗池换水:6天更换一次苗箱水;

e、消毒:6天使用适量的高锰酸钾或聚维酮碘溶液给池水及鱼苗消毒一次;

f、病害防治:使用适量的鱼虫净晶体对2000倍池水对苗池进行全面泼洒。每月2次,每次3至5天,用药间隔1至2天;拌料投喂氟苯尼考粉,每月2次每次3至5天。

g、投喂方法:遵循“四定原则”;

3).寸苗期的管理方法;

a、控制水温和观察增氧机工作是否正常,每7天测量一次水质,保持寸苗养殖池清洁;

b、投饵:每天投喂5次,饵料系数为4%,做到少喂多餐;

a、饵料的选择:选择蛋白含量在34%以上的通威1.0毫米口径的膨化料或各种蔬菜碎屑等;

c、苗池换水:6天更换一次池水;

d、消毒:6天使用适量的高锰酸钾或聚维酮碘溶液给池水及鱼苗消毒一次;

e、病害防治:使用适量的鱼虫净晶体对2000倍池水对苗池进行全面泼洒。每月2次每次3至5天,用药间隔1至2天;拌料投喂氟苯尼考粉,每月2次,每次3至5天。

f、投喂方法:遵循“四定原则”。

实施例三:

一种用于黄壳鱼的人工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亲鱼选择;

每年的2月份挑选人工驯养的体格健壮,发育良好的雌鱼300条,每条6市斤,鱼龄4龄以上;4雄鱼900条,每条2市斤,鱼龄1龄以上,放入亲鱼培育池培育,培育池面积3亩;

二、亲鱼喂养;

主要投喂小麦和大麦芽,配合投喂各种蔬菜、新鲜的鱼虾增加其植物和动物蛋白,不喂人工配合饲料,投喂次数达到5次,投喂时间为:早上7点至8点,中午11点至12点,15点至16点,下午19点至20点,投喂量达到8成饱,投喂时间为一个月;

三、建立催产孵化车间;

1).车间一个,面积400平方米;

2).催产池(圆柱体)每个25立方米3个;

3).沉淀池一个(正方体)50立方米;

4).消毒池一个(正方体)50立方米;

四、人工催产;

1).催产设备:一次性5毫升注射器、生理盐水、接卵器具、固定亲鱼的器具、暂鱼缸等;

2).催产药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多潘立酮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等;

3).操作人员:3人以上;

4)气温:32℃;

5)水温:28℃

6)水质:接近国家饮用水标准。

7)药物剂量:一针次一性注射,每公斤雌鱼注射催产激素多潘立酮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混合物7毫克和7微克,每条雌雄亲鱼均用2毫升生理盐水与激素混合,雄鱼如果个体较小,可适量减少生理盐水用量;两针次分开注射,第一针每公斤雌鱼注射催产激素多潘立酮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混合物2毫克和2微克,每条雌雄亲鱼均用2毫升生理盐水与激素混合,雄鱼如果个体较小,可适量减少生理盐水用量;第二针每公斤雌鱼注射催产激素多潘立酮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混合物6毫克和6微克,每条雌雄亲鱼均用2毫升生理盐水与激素混合雄鱼如果个体较小,可适量减少生理盐水用量;

8).效应时间:一针次一性注射后效应时间为18个小时;两针次分开注射,第一针注射后效应时间为15个小时,第二针注射后效应时间为13个小时;

9).具体操作方法:捕捞出亲鱼培育池的亲鱼,通过肉眼观察和触摸鱼体,挑选出体格健壮,性腺发育好的雌鱼、雄鱼按1:3的比例放入暂鱼缸中;登记好当时的时间,测量当时的气温、水温,暂鱼缸中取出雌鱼、雄鱼用固定亲鱼的器具固定好,分别在雌鱼、雄鱼的胸鳍下45°进针,向胸腔注射催产药物,注射催产药物时雄鱼应当减半,注射时要掌握进针深度,进针深度不够激素不起作用,进针过深会扎到亲鱼心脏,造成亲鱼死亡;亲鱼注射完成放入产卵池,用黑色的网盖住,用清澈的微流水进行冲刷刺激,进行人工催产,待效应时间到分别捕出亲鱼进行人工受精;

五、人工受精;

1).人工受精设备:鹅毛、接卵器具、干毛巾、消毒药物(食盐、高锰酸钾溶液、聚维酮碘溶液)、暂鱼缸等;

2).操作人员:3人以上;

3)室温:25℃;

4)水温:25℃;

5)水质:接近国家饮用水标准。

6).具体操作方法:一人控制亲鱼同时用手封住亲鱼泄殖孔,一人用干毛巾擦拭亲鱼腹部水珠同时对亲鱼进行腹部挤压出卵子和精子,另一人用接卵器具快速接住卵子和精子,卵子和精子受精的受精不能超过1分钟,同时用鹅毛逆时针充分搅拌卵子和精子3分钟使其充分的受精,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再搅拌3分钟,放入孵化设备进行孵化;

六、人工孵化;

1).孵化设备:350w增氧泵3台、增氧管50米、水管50米、直径2×2米的大桶2至4个、40目的纱绢10米、0.5米×1米×0.3米的洗菜篮10个、钓鱼线一卷、生理盐水4瓶、塑料泡沫若干、恒温机2至5台、20毫升注射器10个、孵化水缸;

2).操作人员:3人以上;

3)室温:25℃;

4)水温:25℃;

5)水质:接近国家饮用水标准。

6)氧气溶解量:6mg/l以上;

7).脱膜:水温在22℃时脱膜时间为6天;水温在25℃时脱膜时间为4天;水温在28℃时脱膜时间为3天;

8).具体的操作方法:一人把自制的孵化浮盘放入孵化水缸中,放置增氧设备,一人把受精卵放入浮盘中使其均匀分布,一人用3%的食盐水给孵化缸中的水进行消毒处理,每隔3小时行用鹅毛对受精卵进行均匀搅动,保持水温恒定,溶解氧适中,需要每天更换孵化水缸中的水,每天选出没有发育的受精卵,受精卵需要48小时才发育稳定,48小时后等待鱼苗脱膜;

七、苗期管理;

1).脱膜至开口的管理方法;

控制好水温,保持水温与孵化时水温一致,观察增氧机工作是否正常,鱼苗脱膜后很脆弱,其游动的方式由孵化网箱底部向上部直上或直下游动,幼苗还不可进食,只需注意恒温、增氧及清洗孵化网箱就行,待鱼苗顶腰及可以平游后,开始投喂鱼苗开口料;

2)、水花苗期的管理方法;

a、控制水温和观察增氧机工作是否正常,每三天测量一次水质,保持水花苗养殖箱清洁;

b、投饵:每天投喂5次,饵料系数为3%,做到少喂多餐;

c、饵料的选择:选择蛋白含量在45%以上的通威开口乐或池塘中捕捞的天然水蚤及豆浆、咸鸭蛋等;

d、苗池换水:5天更换一次苗箱水;

e、消毒:5天使用适量的高锰酸钾或聚维酮碘溶液给池水及鱼苗消毒一次;

f、使用适量的鱼虫净晶体对2000倍池水对苗池进行全面泼洒。每月2次,每次3至5天,用药间隔1至2天;拌料投喂氟苯尼考粉,每月2次,每次3至5天。

g、投喂方法:遵循“四定原则”;

3).寸苗期的管理方法;

a、控制水温和观察增氧机工作是否正常,每7天测量一次水质,保持寸苗养殖池清洁;

b、投饵:每天投喂5次,饵料系数为5%,做到少喂多餐;

a、饵料的选择:选择蛋白含量在36%以上的通威1.0毫米口径的膨化料或各种蔬菜碎屑等;

c、苗池换水:5天更换一次池水;

d、消毒:5天使用适量的高锰酸钾或聚维酮碘溶液给池水及鱼苗消毒一次;

e、病害防治:使用适量的鱼虫净晶体对2000倍池水对苗池进行全面泼洒。每月2次,每次3至5天,用药间隔1至2天;拌料投喂氟苯尼考粉,每月2次每次3至5天。

f、投喂方法:遵循“四定原则”。

对上述实施例1-3的数据进行跟踪记录,记录数据见下表:

据记录结果显示:实施例一、二和三中各项数据才能成功催产出黄壳鱼鱼卵,表明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和数据对黄壳鱼繁殖具有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黄壳鱼对水质和温度要求比较高,参照常规鱼类催产所需的剂量无法催产出黄壳鱼卵,且人工野外捕捞养殖野生的黄壳鱼成活率较低,野生数量有限,难以大规模养殖,经济效益得不到提升,该用于黄壳鱼的人工繁殖方法,挑选品相优良、体格健壮以及性腺发育良好的黄壳鱼作为亲鱼,为繁殖的黄壳鱼品质提供保障,同时还在投喂小麦和大麦芽增加黄壳鱼性腺的发育程度,提升其繁殖能力,并于亲鱼注射催产药物后用黑色的网盖住,加之水的冲刷刺激,减轻外部光线对亲鱼造成的负面影响,提供防护和保障,也能刺激激素在亲鱼体内充分发挥效用,提升催产效果,于催产时精确把控气温和水温,满足黄壳鱼繁殖生产时对温度的严苛要求,对注射催产药物的进针深度等细节同样做到精确控制,方法科学,高效实用,操作简单,利于推广和使用,相较于人工野外捕捞养殖野生黄壳鱼的养殖方法,该方法极大地提升了黄壳鱼养殖时的成活率,加大了养殖的规模化,为养殖户的经济收益提供保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