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鳜鱼池塘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824604发布日期:2021-09-29 04:40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鳜鱼池塘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2.鳜鱼池塘养殖一般强调保持水质清新、提高水中溶解氧,在养殖实际操作中演变成清水养殖鳜鱼,结果是车轮虫和斜管虫等寄生虫病害爆发,鳜鱼养殖陷入杀虫、解毒,再杀虫、解毒的循环中,结果部分养殖的鳜鱼被检出药残。由于养殖观点落后,养殖技术、养殖模式陈旧,新成果、新技术推广慢,养殖条件破坏等原因,导致鳜鱼养殖产量徘徊、效益降低、增产不增效、病害频发、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增加、养殖户积极性受损,严重影响了鳜鱼产业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鳜鱼池塘养殖方法,提高了鳜鱼质量安全水平,适度肥水抑制车轮虫和斜管虫等寄生虫病害爆发,减少鳜鱼病害的发生和渔药的大幅使用,达到鳜鱼生态健康养殖。
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鳜鱼池塘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主养池塘准备:选择靠近水源、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的池塘作为鳜鱼养殖的主养池塘,于11月份将上年度养殖的鳜鱼捕捞销售后,干塘暴晒;
6.(2)稗草种植:将经干塘处理的主养池塘于第二年4月种植稗草,并根据稗草长势给主养池塘加水;
7.(3)小龙虾养殖:5月上旬向主养池塘中投放小龙虾苗,并于6月上旬捕捞符合上市规格的小龙虾;
8.(4)鳜鱼鱼种培育:将育苗池清塘消毒,投放鳜鱼夏花培育得到≥5cm规格的鳜鱼鱼种;
9.(5)鳜鱼鱼种投放:小龙虾捕捞上市结束后,于6月中旬将鳜鱼鱼种投放到主养池塘中;
10.(6)肥水池塘搭建:选择主养池塘周边的池塘作为肥水池塘,清塘暴晒,并撒生石灰干法清塘,采用肥水剂对池塘水体进行肥水处理;
11.其中,所述肥水剂包括以下原料:菜籽饼、茶籽、干羊粪、干鹅粪、干塘泥、新鲜紫云英、干秸秆、虾奶粉、骨粉、氯化钾;
12.(7)主养池塘肥水:从肥水池塘中抽取肥水灌入主养池塘,主养池塘四周种植水生植物调节池水肥度。
13.(8)日常管理:合理投喂饵料鱼,当主养池塘中鳜鱼排泄出红色的粪便时,视为饵料鱼不足的警示指标,提高饵料鱼的投放量;防治鳜鱼爆发性出血病。
14.优选地,步骤(1)中,主养池塘的面积为10~15亩,水深为1.5~2.0m;优选地,干塘暴晒30~40d。
15.优选地,步骤(2)中,稗草播种量为2.4~2.6kg/亩,播种面积占主养池塘总面积的70~80%,种植时最高气温≥15℃。
16.优选地,步骤(2)中,当稗草株高生长到5cm时,主养池塘可适当加水,水位以不超过稗草芯叶为准;随着稗草的生长,株高达到30cm前同步给池塘加水;待稗草芯叶高度超过30cm时,将水位加至30cm适宜投放小龙虾苗种为准。
17.优选地,步骤(3)中,小龙虾苗的规格为3~4cm长、投放量为2700~3200只/亩,于6月上旬捕捞规格为20~30只/kg的小龙虾。
18.上述步骤(3)中,挑选体格健壮、规格统一的小龙虾苗,用3~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5~10min后投放到主养池塘中。
19.优选地,步骤(4)中,育苗池的面积为1.5~3亩、水深为1.5~2.0m;优选地,鳜鱼夏花的投放量为4000~5000尾/亩,采用人工投喂饵料鱼饲养,投饵量为鳜鱼苗种总重量的5~10%。
20.上述步骤(4)中,采用人工投喂饵料鱼饲养,投喂的饵料鱼采用不同大小规格,以供生长速度不一致的鳜鱼选择适口饵料。
21.育苗池采取分期注水的方法,逐步提高池塘水位,以增加水中溶氧量和鱼的活动空间,透明度在40cm左右,注水次数和注水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2.优选地,步骤(5)中,鳜鱼鱼种的投放量为800~1000尾/亩。
23.上述步骤(5)中,选择花纹清晰、大小均匀、无病无畸形的鳜鱼鱼种投放。
24.优选地,步骤(6)中,每年4~11月份,于水温25~30℃的晴天中午采用肥水剂对池塘水体进行肥水处理。
25.上述步骤(6)中,肥水池塘清塘有两点关键,第一是1

3月份暴晒池塘,切记一定要多多暴晒,急不得,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第二是曝晒后生石灰干法清塘,暴晒后进水5

10cm,在池塘四周和中间均匀挖几个小洞,将生石灰加水溶解,并趁热向周围均匀泼洒(此处一定要小心烫伤),生石灰用量50

100kg/亩;最好次日再用铁耙翻动底泥使石灰浆与底泥充分混合,这样不仅能够杀死野杂鱼、敌害生物和各种病原体,还能使底泥的休眠浮游生物卵露出泥面得以萌发,加快浮游生物的繁殖和增加水体中钙离子含量碱化土壤,有利于鳜鱼的健康生长。
26.肥水池塘根据浮游生物的生长规律肥水,在每年的4~11月,水温在25~30℃的晴天中午用肥水剂进行肥水。
27.优选地,步骤(6)中,肥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菜籽饼30份、茶籽30份、干羊粪20份、干鹅粪20份、干塘泥20份、新鲜紫云英30份、干秸秆20份、虾奶粉5份、骨粉5份、氯化钾1份;其制备是将各原料粉碎,搅拌均匀,密封堆置14~17d后使用;优选地,每隔5~7d使用肥水剂对池塘水体进行肥水处理,每次肥水剂的用量为47~52kg/亩。
28.优选地,步骤(7)中,每10亩主养池塘配套2亩肥水池塘;主养池塘全程适度肥水,每隔9~12d,每10亩主养池塘先排出250~300m3池水,然后从2亩肥水池塘抽取等体积的肥水灌入10亩主养池塘,保持池水透明度在20~25cm;优选地,所述水生植物包括千屈菜、石菖蒲、雨久花。
29.上述步骤(7)中,主养池塘肥水过程中,应保证主养池塘的池水ph、氨氮、亚硝酸盐在合理区间,藻类良好,且稳定性良好。
30.上述步骤(8)中,由于主养池塘5月上旬养殖过一批小龙虾,6月上旬小龙虾捕捞结束后养殖鳜鱼,池塘会留下一部分不满足上市条件、规格较小的小龙虾。当主养池塘饵料鱼不足时,鳜鱼会捕食残留在池塘的小龙虾,从而排泄出红色的粪便,此可作为饵料鱼不足的警示指标,当观察到鳜鱼排出红色粪便之时,应及时向鳜鱼主养池塘投放饵料鱼。
31.上述步骤(8)中,防治鳜鱼爆发性出血病主要采用以下措施:1、定期向主养池塘中泼洒碘制剂消毒水体;2、7~9月在饲料中添加加恩诺沙星,再用黄芪、大黄、黄芩和艾草的浸出液喷洒饵料,再将饵料足量投喂饵料鱼,在投喂2小时内将饵料鱼捕获投喂鳜鱼,鳜鱼通过捕食饵料鱼进而吸收恩诺沙星、黄芪、大黄、黄芩和艾草浸出液,从而达到外消内防的目的。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3.1.本发明在鳜鱼鱼种投放前养殖一茬小龙虾,池塘会留下一部分不满足上市条件、规格较小的小龙虾。当主养池塘饵料鱼不足时,鳜鱼会捕食残留在池塘的小龙虾,从而排泄出红色的粪便,此可作为饵料鱼不足的警示指标,当观察到鳜鱼排出红色粪便之时,应及时向鳜鱼主养池塘投放饵料鱼,合理投喂,提高养殖效果。
34.2.本发明肥水池塘根据浮游生物的生长规律,于每年4~11月、水温在25~30℃的晴天采用自配的肥水剂进行肥水,并将该肥水池塘配套用于鳜鱼主养池塘肥水,从而培育主养池塘中的浮游生物,让枝角类和桡足类称为优势种群,抑制车轮虫、斜管虫等原虫动物的生长,从而有效防止鳜鱼寄生虫病害的发生,并减少因寄生虫继而感染暴发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隐患;此外,还能够减少渔药的使用量,达到鳜鱼生态健康养殖的目的。
35.3.本发明可亩生产鳜鱼450~550kg,未被鳜鱼及时捕食存活的饵料鱼大规模鱼种40kg、商品鱼40kg左右,亩创产值15750元、生产成本7250元,可获利8500元左右。
36.本发明鳜鱼池塘养殖提高了鳜鱼质量安全水平,适度肥水抑制车轮虫和斜管虫等寄生虫病害爆发,减少鳜鱼病害的发生和渔药的大幅使用,达到鳜鱼生态健康养殖,提高鳜鱼池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使池塘单位产出不断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38.实施例
39.2018年至2020年在马鞍山市徽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马鞍山石臼湖青肚白背大闸蟹养殖场等基地,进行鳜鱼肥水养殖试验。
40.(1)鳜鱼主养池塘准备:鳜鱼主养池塘以10~15亩较为适宜,水深保持在1.5m~2m,于11月份上年度鳜鱼捕捞销售后干塘暴晒30~40天。
41.(2)稗草种植:当年4月10日至4月25日种植稗草,种植时要注意最高气温高于15℃。稗草播种量为2.5kg/亩,播种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80%。当稗草株高生长到5cm时,池塘可适当上水,水位以不超过稗草芯叶为准;随着稗草的生长,株高达到30cm前同步给池塘加水,5月10日待稗草芯叶高度超过30cm时,将水位加至30cm适宜投放小龙虾苗种为准。
42.(3)小龙虾养殖:一般在当年的5月10日之后,挑选体格健壮,规格统一的小龙虾苗种,用3~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5~10min后投放,每亩投放规格为3~4cm的小龙虾苗3000只左右;小龙虾在池塘养殖至5月下旬,开始捕捞规格达20只/kg~30只/kg成虾上市,采取
捕大留小的方式,至6月10日前大部分小龙虾捕捞上市。
43.(4)鳜鱼鱼种专池培育:育苗池面积不宜过大,以1.5~3亩为宜,水深1.5米以上,鳜鱼夏花放养前彻底清塘,严格消毒。采用人工投喂饵料的方法饲养,放养密度一般为每亩放养4000~5000尾鳜鱼夏花。按池养鳜鱼苗种总重的5~10%为投饵量,在投喂的饵料鱼总量中,要大小规格不同的饵料鱼配比,以供生长速度不一的鳜鱼选择适口饵料;采取分期注水的方法,逐步提高池塘水位,以增加水中溶氧量和鱼的活动空间,透明度在40cm左右,注水次数和注水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44.(5)鳜鱼鱼种投放:前茬小龙虾养殖结束后,于6月15日投放鳜鱼苗种,规格5cm以上,优质鳜鱼鱼种花纹清晰,大小均匀,无病无畸形,投放密度800~1000尾/亩。
45.(6)肥水池塘搭建:选择主养池塘周边的池塘作为肥水池塘,清塘暴晒,并撒生石灰干法清塘,采用肥水剂对池塘水体进行肥水处理。
46.肥水池塘清塘有两点关键:第一是1

3月份暴晒池塘,切记一定要多多暴晒,急不得,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第二是曝晒后生石灰干法清塘,暴晒后进水5

10cm,在池塘四周和中间均匀挖几个小洞,将生石灰加水溶解,并趁热向周围均匀泼洒(此处一定要小心烫伤),生石灰用量50

100kg/亩;最好次日再用铁耙翻动底泥使石灰浆与底泥充分混合,这样不仅能够杀死野杂鱼、敌害生物和各种病原体,还能使底泥的休眠浮游生物卵露出泥面得以萌发,加快浮游生物的繁殖和增加水体中钙离子含量碱化土壤,有利于鳜鱼的健康生长。
47.肥水池塘根据浮游生物的生长规律肥水,在每年的4~11月,水温在25~30℃的晴天中午用自配的“肥水剂”进行肥水,每隔5~7天使用1次,每次每亩“肥水剂”用量为50kg;自配“肥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菜籽饼30份、茶籽30份、干羊粪20份、干鹅粪20份、干塘泥20份、新鲜紫云英30份、干秸秆20份、虾奶粉5份、骨粉5份、氯化钾1份;其制备是将各原料粉碎,搅拌均匀,密封堆置15天后使用。
48.(7)鳜鱼主养池塘全程适度肥水:每10亩鳜鱼主养池塘配套2亩的肥水池塘,鳜鱼主养池塘全程适度肥水,每隔10天每10亩主养池塘事先排出266.8m3池水,然后从2亩专用肥水池塘抽取266.8m3肥水灌入鳜鱼10亩主养池塘(2亩肥水池塘同时补充相等数量的水),使鳜鱼主养池塘ph、氨氮、亚硝酸盐在合理区间,藻类良好,透明度在20cm左右,并且稳定性良好;在鳜鱼主养池塘四周种植千屈菜+石菖蒲+雨久花等水生植物调节池水肥度。
49.(8)日常管理:合理投喂饵料鱼,当主养池塘中鳜鱼排泄出红色的粪便时,视为饵料鱼不足的警示指标,提高饵料鱼的投放量;定期泼洒碘制剂消毒水体;防治爆发性出血病。
50.饵料鱼投喂:投喂的饵料鱼品种主要有麦鲮、土鲮、鲢、草鱼、赤眼鳟和鲫鱼等;其中,高温期多数以麦鲮为主,低温期以鲢、草鱼、赤眼鳟和鲫鱼为主。鳜鱼对饵料鱼有较强的选择性,喜欢吃体形长、无硬棘刺的饵料鱼,同时饵料鱼要求适口、均匀、不带病菌、虫害,太大鳜鱼难于吞咽,容易导致肠炎,太小鳜鱼追鱼难度大,耗鱼高。以鲮鱼为例,适口饵料鱼的规格为鳜鱼体长的50%~60%。投喂频率和投喂量根据季节和鳜鱼摄食强度确定,投喂频率基本是频率越高越好,夏天高温可适当多投喂,做到2天投喂1次;鳜鱼体重150g以下投喂量控制在20%左右,鳜鱼体重150g~250g之间投喂量控制在10%左右,鳜鱼体重250g~500g之间投喂量控制在7%左右,鳜鱼体重500g以上投喂量控制在5%左右。
51.饵料鱼不足的警示指标:由于鳜鱼主养池塘5月至6月养殖过一批小龙虾,6月15日
小龙虾捕捞结束养殖鳜鱼,池塘会留下一部分规格不大小龙虾,当主养池塘饵料鱼不足时,鳜鱼会捕食残留在池塘的小龙虾,从而排泄出红色的粪便;可作为饵料鱼不足的警示指标,当观察到鳜鱼排出红色粪便之时,应及时向鳜鱼主养池塘投放饵料鱼;
52.鳜鱼爆发性出血病防治:鳜鱼主养池塘定期泼洒碘制剂消毒水体;7月至9月在饲料中添加加恩诺沙星,再用黄芪、大黄、黄芩和艾草浸出液喷洒饵料足量投喂饵料鱼接提高鳜鱼免疫力;在投喂2小时内将饵料鱼捕获投喂鳜鱼,鳜鱼通过捕食饵料鱼而吸收恩诺沙星、黄芪、大黄、黄芩和艾草浸出液,从而达到外消内防的目的。
5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