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陆两用喷雾喷灌吸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78783发布日期:2021-09-18 00:3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陆两用喷雾喷灌吸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喷雾灌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陆两用喷雾喷灌吸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2.因需要喷雾喷灌作业的农作物大多生长于户外山野田间、建筑施工积水水坑也多在施工偏僻区块,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供电式抽水泵来实现水源抽取,但跨接交流电的使用需要连接线路通电接线,整体成本较高耗费人力十分不便,在遭遇雷雨天气时还易产生触电人身危险;其中在山东、河南等地喷雾喷灌一般采用水井水坑取水,但随地下水过低取用使得水位线逐渐下降,因水位落差超过水泵吸程时则无妨正常出水使用,因此对于抽水泵的要求逐步增高,故抽水泵在水井水位落差超出之后即无法有效实现吸排水功能,另外在为供给如山地、深沟复杂地形情况的农作物进行取水作业时,则无法接电使用抽水泵只能依靠人力承载背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及场景应用便捷取水的水陆两用喷雾喷灌吸排水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水陆两用喷雾喷灌吸排水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水陆两用喷雾喷灌吸排水装置,包括中部中空具有密封腔室的主机壳体和设置于密封腔室内的抽水泵、电源模组,所述主机壳体上设有进水接口、排水接口和控制开关、电源接口,所述进水接口内端设有吸水管路连通抽水泵进水端,外端连接设有进水管路,所述排水接口内端设有排水管路连通抽水泵出水端,外端对接外部喷灌管路,所述控制开关、抽水泵、电源模组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其中抽水泵与电源模组配置于密封腔室下端中心保持主机壳体整体重心下置,以保持所述主机壳体大体上完全浮动,以密封腔室来保护抽水泵和电源模组避免涉水,而将主机壳体进行浮动结构设置,以便整体浮于水面进行取水,在实际使用时,因进水管与液面直接接触,减少了抽水泵的吸程损耗,能大幅降低抽水泵的能耗,使得匹配的电源模组可以提供长时间的续航,而采用移动电源的供电方式使得整个装置的便携性大幅提升,并且整体不应用外接电线避免了触电事故。
5.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机壳体底部开设有溢水开槽,所述溢水开槽中心具有凸台,所述进水管路可配合绕接于凸台外端置于溢水开槽内,所述电源模组对接设置于主机壳体凸台对应内侧的腔室位置,由溢水开槽涉水灌入,而凸台对接电源模组进行重心确定,从而使得整个主机壳体形成不倒翁状态,在水中不会产生倾倒。
6.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机壳体侧面开设有对应连通溢水开槽的若干个限位缺口,便于将溢水开槽内的空气排出。
7.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机壳体底端设有中心具有进水通孔的底座插板,所述底座插板端边向上设置对应限位缺口数量的竖向盖板,所述竖向盖板限位对接限位缺口设置,其顶端设有排气开口,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底座插板,便于主机壳体自身一体成型,而由
底座插板进行排气与安装拆卸维修应用。
8.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插板的进水通孔端部上设有过滤网板,设置过滤网板能有效过滤水面漂浮的浮萍、绿藻等水生植物避免堵塞管路。
9.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机壳体包括分体的外壳本体和上盖,所述外壳本体中部中空形成腔室,顶端具有开口,所述上盖活动拆卸地设置于外壳本体开口上端实现封闭,可拆卸分离的外壳本体和上盖的设置,使得整体内部可进行分离,可对内部进行检修更换。
10.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盖上部设有提手握柄,提手握柄的设置便于人们提拿,便于复杂地形携带,并且便于绑定绳索进行放置于井中提放。
11.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水泵设置为隔膜泵,所述电源模块设置为蓄电池,所述隔膜泵对应连接设置于蓄电池上端部,所述主机壳体密封腔室内设电池槽以使蓄电池置入并对应设置电源固定条对接限位。
12.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源接口与控制开关安装的主机壳体端设置向上的防水凸边,所述防水凸边上端铰接设有开关防护盖,所述开关防护盖铰接端设有开关盖扭簧、连接销配合弹性按压开关防护盖,开关防护盖能有效将电源接口和控制开关进行防水保护。
13.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机壳体整体呈圆桶状设置,圆桶状便于浮动于水面使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产品通过以密封腔室来保护抽水泵和电源模组避免涉水,而将主机壳体进行浮动结构设置,以便整体浮于水面进行取水,在实际使用时,因进水管与液面直接接触,减少了抽水泵的吸程损耗,能大幅降低抽水泵的能耗,使得匹配的电源模组可以提供长时间的续航,使得在深度过高的水井内的取水问题得到顺利解决,而采用移动电源的供电方式使得整个装置的便携性大幅提升,实现随时随地均能抽吸排水,并且整体不应用外接电线避免了触电事故,并且整体能够水陆两用,放置于陆地时也可以直接以进水管路实现吸水,功能多样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1。
1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
1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外壳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外壳本体底端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上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座插板与过滤网板结构示意图。
21.在图1~图6中:外壳本体1、上盖2、抽水泵3、蓄电池4、进水管路5、排水接口6、吸水管路7、排水管路8、进水接口9、电源接口10、控制开关11、开关防护盖12、连接销13、开关盖扭簧14、提手握柄15、底座插板16、过滤网板17、电源固定条18、溢水开槽101、凸台102、限位缺口103、竖向盖板161、排气开口162。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参阅图1~6,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水陆两用喷雾喷灌吸排水装置,包括一个中部中空具有密封腔室的主机壳体和设置于密封腔室内的抽水泵3、电源模组,其中本实施例的主机壳体包括分体的外壳本体1和上盖2,外壳本体整体呈圆桶形状设置,外壳本体1中部中空形成腔室以便与上盖2闭合形成密封腔室,顶端具有开口,上盖2活动拆卸地设置于外壳本体开口上端实现封闭,可拆卸分离的外壳本体和上盖的设置,使得整体内部可进行分离,可对内部进行检修更换; 其中外壳本体底端设有进水接口9,上盖2端设有排水接口6、控制开关11和电源接口10,其中进水接口6内端设有吸水管路7连通抽水泵3进水端,外端连接设有进水管路5与外部水源流通以供吸水使用,而排水接口6内端设有排水管路8连通抽水泵出水端,外端对接外部喷灌管路以便将抽水泵抽出的水向外排出输送,本实施例的控制开关11、抽水泵3、电源模组和电源接口10电性连接,其中电源模组设置为可充电的蓄电池4,由控制开关11控制抽水泵3的启动和关闭,而电源接口10对接蓄电池4实现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其中抽水泵与蓄电池整体居中下置于密封腔室下端中心保持主机壳体整体重心下置,以保持所述主机壳体大体上完全浮动,其中本发明以密封腔室防水来保护抽水泵3和电源模组避免涉水,而将主机壳体进行浮动结构设置,以便整体浮于水面进行取水,在实际使用时,因进水管路5与水面直接接触,减少了抽水泵3的吸程损耗,能大幅降低抽水泵的能耗,使得匹配的蓄电池4可以提供长时间的续航,而采用移动电源的供电方式使得整个装置的便携性大幅提升,并且整体不应用外接电线避免了触电事故。
24.进一步的,外壳主体1底部开设有溢水开槽101,溢水开槽101中心具有凸台102,进水管路5可配合绕接于凸台外端置于溢水开槽内,在不使用状态下可将进水管路5有效收集,避免保管不当破坏管路影响吸水效果,而蓄电池4对接设置于外壳主体凸台对应内侧的腔室位置,由溢水开槽101涉水灌入,而凸台102对接电源模组进行重心确定,从而使得整个主机壳体形成不倒翁状态,在水中不会产生倾倒;其中主机壳体侧面开设有对应连通溢水开槽的两个对称位置的限位缺口103,便于将溢水开槽内的空气排出。其中外壳本体底端还设有中心具有进水通孔的底座插板16,底座插板端边向上设置对应限位缺口数量的竖向盖板161,竖向盖板161限位对接限位缺口103设置,其顶端设有排气开口162,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底座插板,便于外壳本体自身一体成型,且在陆地使用时由底座插板与地面接触碰撞,不会破坏外壳本体造成破坏密封腔室的密封性,而底座插板整体可更换则节省了一定的成本,而由底座插板进行排气与安装拆卸维修应用。另外本实施例的底座插板的进水通孔端部上设有过滤网板17,设置过滤网板17能有效过滤水面漂浮的浮萍、绿藻等水生植物避免堵塞管路。
25.进一步的,其中本实施例的上盖2上部设有提手握柄15,提手握柄15的设置便于人们提拿,便于复杂地形携带,并且便于绑定绳索进行放置于井中提放,另外本实施例的抽水泵设置为隔膜泵,采用高功率的隔膜泵设置,出水口运水超过100米,使得地形复杂也能有效取水,并且100米出水管在喷雾状态下雾化效果好,隔膜泵对应连接设置于蓄电池上端部,外壳本体的密封腔室内设电池槽以使蓄电池4置入并对应设置电源固定条18对接限位。
26.进一步的,为了实现电源接口10与控制开关11的防水效果,在安装的主机壳体端设置向上的防水凸边,防水凸边上端铰接设有开关防护盖12,所述开关防护盖12铰接端设
有开关盖扭簧14、连接销13配合弹性按压开关防护盖,由对应开关防护盖的弹性设置能有效将电源接口和控制开关进行防水保护。
27.本发明的原理是:本发明产品通过设置一个具有密封腔室的可浮动的主机壳体,以密封腔室来保护抽水泵3和电源模组避免涉水,而将主机壳体进行浮动结构设置,以便整体浮于水面进行取水,在实际使用时,因进水管与水面直接接触,减少了抽水泵3的吸程损耗,能大幅降低抽水泵的能耗,使得匹配的电源模组可以提供长时间的续航,使得在深度过高的水井内的取水问题得到顺利解决,而采用移动电源的供电方式使得整个装置的便携性大幅提升,实现随时随地均能抽吸排水,并且整体密封防水保护措施的设置且不应用外接电线的方式有效的避免了触电事故,而进水管路5绕接于外壳本体1底端,从而实现整体能够水陆两用,放置于陆地时也可以直接以进水管路实现吸水,功能多样应用广泛,完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