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温室黄瓜光合效率的方法

文档序号:27143481发布日期:2021-10-30 01:04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提高温室黄瓜光合效率的方法

1.本发明属于温室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提高温室黄瓜光合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温室(greenhouse),又称暖房或大棚,能透光、保温(或加温),是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温室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作物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
3.温室的种类繁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可分为塑料温室、玻璃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单体温室等。温室的透光性、保温性、耐久性等性能指标是作物生长和选择种植作物品种的直接影响因素。
4.近年来,新型日光温室栽培技术、新型生态覆膜栽培技术、新型沾木嫁接栽培技术等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极大地推动了温室作物的栽培,例如黄瓜、西红柿、辣椒等温室蔬菜和诸如樱桃、西瓜等水果,使得人们可以吃到反季节蔬菜和水果。
5.目前绿色健康食品越来越收到重视,但是,为了促进温室作物例如温室黄瓜的生长,提高其产量,通常使用大量的化肥,造成黄瓜品质下降,土壤质量下降,因此迫切需要能够促进温室黄瓜生长的绿色健康方法,减少化学肥料用量,显著提高黄瓜产量与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温室黄瓜光合效率的方法,从而促进温室黄瓜生长,减少化肥用量,显著提高黄瓜产量与品质。
7.本发明的目的及其技术问题的解决,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8.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温室黄瓜光合效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温室黄瓜栽培间行覆施颖壳。
9.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案中,在温室黄瓜生长期覆施颖壳,优选团棵期。
10.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颖壳。
11.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案中,以温室黄瓜栽培间行的面积计,颖壳的用量为约1.0kg/m2到5.0kg/m2,优选约3.5kg/m2。
12.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禾本科植物颖壳,例如稻壳、大麦壳、燕麦壳、小麦壳、小米壳。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颖壳为稻壳。在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稻壳。
13.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颖壳在提高温室黄瓜光合效率中的用途。
14.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禾本科植物颖壳,例如稻壳、大麦壳、燕麦壳、小麦壳、小米壳。
15.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
后的颖壳。
16.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优选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稻壳。
17.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颖壳在制备用于提高温室黄瓜光合效率的组合物中的用途。
1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颖壳为具有吸湿、保温性能农作物残留材料,本发明通过在温室黄瓜栽培行间覆施颖壳,尤其是覆施稻壳,可增加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黄瓜叶片的光合作用,显著增加了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从而促进温室黄瓜茎增粗,黄瓜株高增加,减少化肥的用量,从而显著提高了温室黄瓜种植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此外,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农作物废弃物,成本低廉,绿色环保,技术成本低,操作简便,使用性强,效益显著,为北方保护地作物的新型栽培技术,便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9.图1.大棚作物覆施稻壳吸收空气中水分流程。
20.图2.不同稻壳量大棚黄瓜间行处理,t1:15kg稻壳处理,t2:20kg稻壳处理,t3:25kg稻壳处理,wt:未经稻壳处理的黄瓜棚。
21.图3.不同稻壳量处理黄瓜大棚室内温度变化,t1:15kg稻壳处理,t2:20kg稻壳处理,t3:25kg稻壳处理,wt:未经稻壳处理。
22.图4.不同稻壳量处理黄瓜大棚室内湿度变化,t1:15kg稻壳处理,t2:20kg稻壳处理,t3:25kg稻壳处理,wt:未经稻壳处理。
23.图5.不同稻壳量处理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t1:15kg稻壳处理,t2:20kg稻壳处理,t3:25kg稻壳处理,wt:未经稻壳处理。
24.图6.不同稻壳量对黄瓜株高的影响,t1:15kg稻壳处理,t2:20kg稻壳处理,t3:25kg稻壳处理,wt:未经稻壳处理。
25.图7.不同稻壳量对黄瓜茎粗生长的影响,t1:15kg稻壳处理,t2:20kg稻壳处理,t3:25kg稻壳处理,wt:未经稻壳处理。
26.图8.不同稻壳量对黄瓜叶片面积生长的影响,t1:15kg稻壳处理,t2:20kg稻壳处理,t3:25kg稻壳处理,wt:未经稻壳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文所述的实施方案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案,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颖壳是谷粒外包裹的干燥鳞状保护壳。禾本科植物,如水稻、大麦、燕麦与小麦等粮食作物,成熟的种子被干燥鳞状薄层的苞片(也称作颖片、外稃、内稃)所包裹,形成了干燥的谷壳。剥除后的谷壳就称作颖壳。
29.本技术的发明人令人惊讶地发现,禾本科植物的颖壳可以增加黄瓜叶片叶绿素含
量,促进黄瓜叶片的光合作用,从而促进温室黄瓜的生长,减少化学肥料用量,从而提出了本发明。
30.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提高温室黄瓜光合效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温室黄瓜栽培间行覆施颖壳。
31.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颖壳的覆施可以在温室黄瓜生长期中进行。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在温室黄瓜团棵期、盛花期、初果期、盛果期和末果期覆施颖壳。在本发明方法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在温室黄瓜栽培团棵期覆施颖壳。在温室黄瓜团棵期进行覆施,更加利于提高土壤温度,保护土壤墒情,更加利于促进黄瓜幼苗根系的生长,而且团棵期覆施利于覆施操作。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覆施可以人工或者通过机器进行,由于覆施稻壳过程简单便于操作,为了减少投资,一般通过机器法覆施。
32.在本发明方法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禾本科植物颖壳,例如稻壳、大麦壳、燕麦壳、小麦壳、小米壳,优选稻壳。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颖壳。高温自然发酵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在夏季将颖壳堆积,覆膜,然后在自然条件下发酵约20

30天。在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稻壳。在不受限于理论的情况下,据信,与其他禾本科作物颖壳相比,稻壳淀粉、未转化的糖类成分含量较高,而且稻壳颗粒硬度较高,结构紧密,壳内微生物数量种类相对较少,减少了病原微生物种类与数量。
33.在本发明方法的实施方案中,以温室黄瓜栽培间行的面积计,颖壳的用量可以为约1.0kg/m2到5.0kg/m2,例如,约1.5kg/m2到4.5kg/m2、2.0kg/m2到4.0kg/m2、2.5kg/m2到3.5kg/m2。在具体实施方案中,以温室黄瓜栽培间行的面积计,颖壳的用量,尤其是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颖壳用量,最特别是,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稻壳用量,可以为约1.1kg/m2、1.2kg/m2、1.3kg/m2、1.4kg/m2、1.5kg/m2、1.6kg/m2、1.7kg/m2、1.8kg/m2、1.9kg/m2、2.0kg/m2、2.1kg/m2、2.2kg/m2、2.3kg/m2、2.4kg/m2、2.5kg/m2、2.6kg/m2、2.7kg/m2、2.8kg/m2、2.9kg/m2、3.0kg/m2、3.1kg/m2、3.2kg/m2、3.3kg/m2、3.4kg/m2、3.5kg/m2、3.6kg/m2、3.7kg/m2、3.8kg/m2、3.9kg/m2、4.0kg/m2、4.1kg/m2、4.2kg/m2、4.3kg/m2、4.4kg/m2、4.5kg/m2、4.6kg/m2、4.7kg/m2、4.8kg/m2、4.9kg/m2、5.0kg/m2,优选约3.5kg/m2。
34.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颖壳在提高温室黄瓜光合效率中的用途。
35.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颖壳。
36.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禾本科植物颖壳,例如稻壳、大麦壳、燕麦壳、小麦壳、小米壳,优选稻壳。
37.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优选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稻壳。
38.在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颖壳在制备用于提高温室黄瓜光合效率的组合物中的用途。
39.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颖壳。
40.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禾本科植物颖壳,例如稻壳、大麦壳、燕
麦壳、小麦壳、小米壳,优选稻壳。
41.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优选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稻壳。
42.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方案中,该组合物还可以包括其他有助于提高温室黄瓜光合效率的其他成分,例如农业化肥、农用有机肥,或者无机肥料,或者杀菌剂、杀虫剂等。
43.在不受理论限制的情况下,据信,在夏季高温季节,小麦壳、大麦壳、稻壳等颖壳堆积温度高达40℃以上,易于大量耐高温纤维分解菌、半纤维分解菌、芽抱杆菌、放线菌及蛋白分解菌等有益微生物生存与繁殖,加速了颖壳纤维、蛋白等有机物的分解与利用,在此高温条件下处理1个月左右,增加了颖壳堆积物有机营养物质的含量,而且土壤耕作利于颖壳掺入土壤,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环境温度,促进温室黄瓜的长势,壮根壮苗,增强温室黄瓜的抗病性。此外,堆积发酵的颖壳堆积物晾晒后,覆施于保护地菜田,可有效阻止土壤水分蒸发与散失,并适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利于空气中水分渗入土壤,增加土壤墒情,减少灌溉次数,显著降低保护地生态环境湿度,利于节水减排。
44.通过覆施颖壳,有效改善保护温室土壤结构与环境条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温室黄瓜的长势与抗病性,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与散失,确保温室黄瓜生境空气水分与土壤水分循环利用(图1水分循环利用过程),降低温室黄瓜生境相对湿度,建立适宜温室黄瓜健康生长的良性循环生态条件,达到提高温室黄瓜产量、优质和无公害的目标。
45.除非特别说明或从上下文中显而易见,否则如本文所用术语“约”应理解为在本领域的正常公差范围内,例如在平均值的两个标准偏差内。“约”可以理解为规定值的10%、9%、8%、7%、6%、5%、4%、3%、2%、1%、0.5%、0.1%、0.05%或0.01%之内。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提供的所有数值都可用术语“约”来修饰。
46.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的给出仅是为了起到说明的目的,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宗旨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替换,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落入了本发明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47.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通过商业途径获得。
48.实施例
49.1.材料和方法
50.1.1稻壳材料处理
51.购置适量稻壳材料,在夏季高温季节稻壳堆积后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20

30天后,适宜放置。
52.1.2保护地大棚(温室)黄瓜稻壳覆施技术
53.1)经自然发酵处理过的稻壳材料,在保护地大棚黄瓜团棵期进行间行覆施稻壳材料处理,以黄瓜间行未覆施稻壳为对照,如图2所示。
54.2)选取4个黄瓜大棚进行稻壳覆施处理,黄瓜移栽行长8米,行距90厘米,每个黄瓜大棚黄瓜间行覆施稻壳量分别为15kg、20kg、25kg,以黄瓜间行未覆施稻壳处理为对照,连续重复三年。
55.2.测定指标与方法
56.2.1黄瓜大棚室内空气温度和湿度测定
57.在定植前,将空气温度计和空气湿度计分别悬挂在上述3个处理黄瓜棚和1个未处理黄瓜棚内,每个大棚内温度计与湿度计均匀分布5处,悬挂后距离地面高度约60cm,分别于团棵期、盛花期、初果期、盛果期和末果期进行温度及湿度测定,每天测定时间为上午6:00至翌日6:00,间隔3小时测量一次。黄瓜不同生长期温、湿度是对每个温、湿度统计的平均值,不同时刻湿、湿度是不同时期各时刻温、湿数据的平均值。
58.2.2植株地上部生长指标测定
59.在黄瓜团棵期、盛花期、初果期、盛果期和末果期测定植株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
60.1)叶片叶绿素含量;丙巧泛醇海合液法;
61.2)株高;测定团棵期,盛花期、初果期、盛果期和末果期黄瓜植株基部至最高处长度,采用卷尺测量,采用5点取样测定,每个点均测定50株黄瓜株高,取平均值;
62.3)茎粗:测定团棵期,盛花期、初果期、盛果期和末果期黄瓜茎最大粗度,采用游标卡尺测量,采用5点取样测定,每个点测定50株黄瓜茎粗,单株以测定最粗处为准,取平均值;
63.4)叶面积:测定团棵期,盛花期、初果期、盛果期和末果期黄瓜叶片长
×
宽,采用5点取样测定,每个点测定50株黄瓜叶片的长
×
宽,每株均测量黄瓜植株中部15片叶的长
×
宽,取平均值。
64.2.3黄瓜植株光合参数测定
65.在黄瓜团棵期、盛花期、初果期、盛果期和末果期,选择叶片充分展开的黄瓜植株,测定植株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采用li

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
66.3.数据处理方法
67.采用office2003软件excel进行数据处理、制表和绘图。应用p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显著性分析。
68.4.结果与分析
69.4.1.不同稻壳量处理对大棚黄瓜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70.4.1.1不同稻壳量处理对大棚黄瓜室内温度的影响
71.由图3可见,稻壳处理的大棚黄瓜日平均温度均高于未经稻壳处理的对照棚(每天测定时间上午6:00至翌日6:00,间隔3小时测一次),15kg稻壳处理比对照平均增加了1.2℃,20kg稻壳处理比对照平均增加了2.04℃,25kg稻壳处理比对照平均增加了3.4℃,不同稻壳量处理的黄瓜棚在不同生育期的温度与对照棚相比均明显提高,团棵期较对照温度提高范围为1.1

3.0℃,盛花期较对照温度提高范围为1.5

3.0℃,初果期较对照温度提高范围为1.0

4.0℃,盛果期较对照温度提高范围为1.2

3.3℃,未果期较对照温度提高范围为1.2

3.7℃。相关数据充分说明了稻壳处理大棚黄瓜能有效提高大棚室温,而且25kg稻壳处理使大棚温度递增最高,由此减小了室外温度变化而引起室温的变化幅度,而且确保了黄瓜不同生育期室温均高于适宜黄瓜霜霉病菌繁殖的23℃。因此,针对黄瓜霜霉病为低温型病害特点,稻壳处理大棚黄瓜有效提高室温的效果,可有效抑制黄瓜霜霉病菌的繁殖与侵染,而且25kg稻壳处理大棚黄瓜更有效的抑制了黄瓜霜霉病菌繁殖与侵染,从而为温室黄
瓜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72.4.1.2不同稻壳量处理对大棚黄瓜室内湿度的影响
73.由图4可见,经不同稻壳量处理的黄瓜大棚与未处理的黄瓜大棚相比平均空气湿度变幅较大。与未经稻壳处理的大棚相比,经15kg、20kg、25kg稻壳处理的黄瓜大棚,团棵期至未果期大棚室内相对湿度均逐渐递减,团棵期对照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64.68%,15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60.45%,20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57.7%,25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42.78%,与对照大棚相比,25kg稻壳处理的团棵期大棚相对湿度降低33.85%>20kg稻壳处理的团棵期大棚相对湿度降低10.82%>15kg稻壳处理的团棵期大棚相对湿度降低6.56%。盛花期对照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68.45%,15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60.5%,20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57.7%,25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40.57%,与对照大棚相比,25kg稻壳处理的盛花期大棚相对湿度降低40.7%>20kg稻壳处理的盛花期大棚相对湿度降低15.6%>15kg稻壳处理的盛花期大棚相对湿度降低11.6%。初果期对照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70.78%,15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60.56%,20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52.45%,25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38.67%,与对照大棚相比,25kg稻壳处理的初果期大棚相对湿度降低45.36%>20kg稻壳处理的初果期大棚相对湿度降低25.89%>15kg稻壳处理的初果期大棚相对湿度降低14.44%。盛果期对照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72.56%,15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58.67%,20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48.9%,25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36.45%,与对照大棚相比,25kg稻壳处理的未果期大棚相对湿度降低49.76%>20kg稻壳处理的未果期大棚相对湿度降低32.26%>15kg稻壳处理的未果期大棚相对湿度降低19.14%。未果期对照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67.67%,15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58.9%,20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50.23%,25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41.34%,与对照大棚相比,25kg稻壳处理的大棚相对湿度降低38.9%>20kg稻壳处理的大棚相对湿度降低25.87%>15kg稻壳处理的大棚相对湿度降低13.07%。综合比较发现,经不同稻壳量处理的黄瓜大棚,明显降低了大棚室内黄瓜五个关键生育期的相对湿度,针对黄瓜霜霉病为高湿型病害,稻壳处理明显降低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且经25kg稻壳处理大棚室内湿度降低最为明显,可有效的抑制黄瓜霜霉菌的繁殖与侵染。
74.综合比较分析上述研究结果显示,稻壳处理大棚黄瓜,明显降低了黄瓜五个关键发育期霜霉病的发生与危害,而且25kg稻壳处理防控黄瓜霜霉病效果>20kg稻壳处理防控黄瓜霜霉病效果>15kg稻壳处理防控黄瓜霜霉病效果。此外,综合分析还发现,不同稻壳量处理后均使黄瓜五个关键发育期相对湿度明显降低、室内温度明显增高,致使大棚生态环境可有效抑制高湿低温型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危害,从而为温室黄瓜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75.4.2.不同稻壳量处理对大棚黄瓜光合参数的影响
76.4.2.1不同稻壳量处理对大棚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77.由图5可见,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团棵期和未果期较低,这与团棵期黄瓜长势较弱以及未果期黄瓜长势开始减弱有关,从盛花期至初果期逐渐升高,在初果期达到最高值,在盛果期和末果期逐渐降低,这与在这两个时期黄瓜的长势开始减弱有关。从盛花期至初果期黄瓜长势逐渐加快,叶片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初果期黄瓜长势最旺,叶绿素含量最
高。此外,综合比较发现,经三种不同稻壳量处理的大棚黄瓜叶绿素含量较对照黄瓜明显增加,黄瓜五个关键生育期叶绿素含量平均增加18%

52%,其中经25kg稻壳量处理的黄瓜在五个关键生育期叶绿素含量均较经15kg和20kg稻壳量处理的黄瓜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由此说明了稻壳处理设施大棚黄瓜能有效的增加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黄瓜叶片的光合作用,其中25kg稻壳量处理黄瓜叶片的效果最为明显。
78.4.2.2不同稻壳量处理对大棚黄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79.表1、2、3总结了不同稻壳量处理对大棚黄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如表1、2、3数据所示,经15kg、20kg、25kg稻壳量处理大棚黄瓜后,明显影响了黄瓜叶片光合速率的变化,自团棵期至初果期黄瓜叶片光合速率pn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而且气空导度gs、蒸腾速率tr与光合速率pn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相反自初果期至未果期黄瓜叶片光合速率pn却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气空导度gs、蒸腾速率tr与光合速率pn也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综合比较发现,经15kg、20kg、25kg稻壳量处理过的黄瓜叶片pn、gs、tri均明显高于未经稻壳处理的大棚黄瓜。此外,经15kg、20kg、25kg稻壳量处理的大棚黄瓜在这五个关键发育期叶片胞间co2浓度ci值均明显高于对照大棚黄瓜,而且经25kg稻壳处理的大棚黄瓜,在这五个关键发育期的光合速率主要参数均高于经15kg或20kg稻壳量处理的黄瓜叶片,由此说明适量稻壳处理大棚光黄瓜明显促进了黄瓜光合作用的进行,显著增加了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而且25kg稻壳量处理显著促进了黄瓜光合作用的进行。
80.表1. 15kg稻壳对大棚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0081][0082]
表2. 20kg稻壳对大棚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0083]
[0084]
表3. 25kg稻壳对大棚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0085][0086][0087]
4.3不同稻壳量处理对黄大棚瓜地上部生长特性分析
[0088]
4.3.1不同稻壳量处理对大棚黄瓜株高生长的影响
[0089]
图6总结了同稻壳量处理对大棚黄瓜株高生长的影响。由图4可知,在五个黄瓜关键生育期,经不同稻壳量处理的黄瓜株高均明显高于未经稻壳处理的黄瓜株高。与对照相比,黄瓜五个关键生育期经25kg稻壳处理的黄瓜株高>20kg稻壳处理的黄瓜株高>15kg稻壳处理的黄瓜株高。此外,在黄瓜生长团棵期、盛花期至初果期,随着稻壳处理量的增加,黄瓜株高呈现明显递增的趋势,而在黄瓜生长盛果期至未果期,经15kg至20kg稻壳量处理的黄瓜株高明显递增,但自20kg至25kg稻壳量处理的黄瓜株高几乎无明显变化,这可能与黄瓜后期茎高生长趋于稳定状态有关。综合相关数据说明,稻壳处理黄瓜,可明显增加黄瓜株高的生长,而且25kg稻壳量处理更加明显促进了黄瓜株高的生长。
[0090]
4.3.2不同稻壳量处理对大棚黄瓜茎粗生长的影响
[0091]
图7总结了不同稻壳量处理对大棚黄瓜茎粗生长的影响。由图5可知,在黄瓜五个关键生育期,经不同稻壳量处理的黄瓜茎粗均明显高于未经稻壳处理的黄瓜茎粗。与对照相比,黄瓜在这五个关键生育期25kg稻壳处理的黄瓜茎粗>20kg稻壳处理的黄瓜茎粗>15kg稻壳处理的黄瓜茎粗。此外,在黄瓜生长团棵期、盛花期至初果期,随着稻壳处理量的增加,黄瓜茎粗呈明显递增的趋势,而在黄瓜生长盛果期至未果期,经15kg、20kg、25kg稻壳量处理黄瓜茎粗递增幅度不大,这可能是黄瓜盛果期与未果期茎粗生长趋于稳定的状态。综合分析相关数据说明,稻壳处理大棚黄瓜,可明显增加黄瓜茎粗的生长,而且25kg稻壳量处理大棚黄瓜更易促进黄瓜茎粗的生长。
[0092]
4.3.3不同稻壳量处理对大棚黄瓜叶片生长面积的影响
[0093]
图8总结了不同稻壳量处理对大棚黄瓜叶片生长面积的影响。由图6可知,经不同稻壳量处理的黄瓜叶片面积均明显高于未经稻壳处理的黄瓜叶片面积,与未经稻壳处理的黄瓜叶片相比,黄瓜这五个关键生育期25kg稻壳处理的黄瓜叶片面积>20kg稻壳处理的黄瓜叶片面积>15kg稻壳处理的黄瓜叶片面积。值得注意的是黄瓜生长团棵期,经15kg、20kg、25kg稻壳处理的黄瓜叶片面积增加幅度明显低于经相应稻壳量处理过的另外四个生长期的黄瓜叶片面积,而且与未经稻壳处理的黄瓜生长相比,团棵期黄瓜叶片面积增加幅度较小,可能由于团棵期黄瓜叶片生长速度相对缓慢。此外,经15kg、20kg、25kg稻壳量处理的黄瓜盛花期、初果期、盛果期至未果期叶片面积呈显著递增的趋势,与未经稻壳处理的黄
瓜叶片相比,这四个关键生长期,黄瓜叶片面积显著递增,但15kg、20kg、25kg稻壳量对盛果期与未果期的黄瓜叶片面积变化影响相对较小,可能是因为盛果期与未果期黄瓜叶片长势开始变慢。综合分析相关数据说明,稻壳处理黄瓜,可明显增加黄瓜叶片面积增长,而且25kg稻壳量明显促进了黄瓜叶片面积的增长。
[0094]
综合比较分析上述研究结果显示,稻壳处理大棚黄瓜,明显促进了黄瓜株高的生长,明显促进黄瓜茎粗的生长,并且明显促进了黄瓜叶片面积的增长,而且25kg稻壳处理促进黄瓜生长的效果>20kg稻壳处理促进黄瓜生长的效果>15kg稻壳处理促进黄瓜生长的效果。此外,随着稻壳处理量增加,黄瓜五个关键发育期黄瓜株高、茎粗、叶面积和光合效率逐渐提高。
[009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概念、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