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竹制品和竹笋加工废料为栽培基质的灵芝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989155发布日期:2021-10-19 20:44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竹制品和竹笋加工废料为栽培基质的灵芝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2.灵芝又称灵芝草、林中灵、琼珍、神灵芝、芝草、仙草、瑞草、是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在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灵芝原产于亚洲东部,中国分布最广地在江西,灵芝作为拥有数千年药用历史的中国传统珍贵药材,具备很高的药用价值。
3.灵芝中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糖类、麦角甾醇、三萜类、香豆精苷、真菌溶菌酶、挥发油、硬脂酸、苯甲酸、生物碱、维生素b2及维生素c等多种成分,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滋补健脑、调节血糖、控制血压、抑制肿瘤、辅助肿瘤放化疗、保肝护肝、增加机体免疫力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疗效。此外,灵芝对眩晕不眠、心悸气短、神经衰弱、虚劳咳嗽等症状能够起到有效地缓解作用,并且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4.灵芝的栽培通常采用锻木、木屑等为原料制作培养基,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生态资源和林业资源的保护,木材资源变得更为宝贵,这也导致灵芝等食用菌培养基原材料的取材受到限制,为此,开发新型的灵芝培养基种植方法成为灵芝产业发展的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竹制品和竹笋加工废料为栽培基质的灵芝种植方法,采用以竹制品和竹笋加工产生的下脚料、竹笋壳为主体,包括麦麸、米糠、石膏、蔗糖、水等辅料,可提高竹加工副产物的综合资源利用率,显著降低灵芝种植的成本,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重效益。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以竹制品和竹笋加工废料为栽培基质的灵芝种植方法,培养基包括如下原料及其质量份数:竹屑70~80份、竹笋壳30~40份、麦麸10~25份、米糠10~20份、石灰1~2份、蔗糖1~5份、水50~70份。
8.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竹屑由竹制品下脚料粉碎而成,所述竹制品下脚料包括竹制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碎料、竹粉、以及竹笋加工过程产生的笋头。
9.一种以竹加工副产品为培养基质的灵芝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建种植棚:建棚选择地势平坦的地块,采用拱形棚的形式建种植棚;
11.(2)准备材料:先将竹制品下脚料、竹笋壳粉碎成竹屑;将麦麸、米糠、石灰、蔗糖按照比例混合,加入水,再将竹屑、竹笋壳加入,搅拌均匀后装袋;
12.(3)灭菌接种:将装袋的材料,放入灭菌室内灭菌,等待菌袋冷却后按无菌操作接入灵芝菌种,再用绳子系紧袋口,置于培养室培养;
13.(4)培养室消毒:采用甲醛

高锰酸钾混合熏蒸消毒,密闭培养棚20~24h,熏蒸消毒后通风换气2~3d;
14.(5)菌丝培养:将接种菌袋移入至遮光消毒过的培养室分层摆放进行菌丝培养,培养期间检查菌袋有无污染,出现感染及时进行熏蒸灭菌,60~70d菌丝即可长满菌袋;
15.(6)菌棒脱袋:当灵芝菌丝长满菌袋,并出现转色后,割开菌袋露出培养基,将菌袋横排在种植棚的畦床上种植,有灵芝原基断面的朝上;
16.(7)灵芝生长:在适宜的土壤相对湿度、棚内温度、棚内含氧量的条件下,让灵芝生长;
17.(8)灵芝采收:当灵芝菌盖边缘颜色与中间颜色相同,菌盖充分展开且不再增大,菌盖木质化,并且有孢子粉出现时,则采收灵芝。
18.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种植棚的跨度5~8m,长度40~60m,拱高最高处2.5~3.0m,拱杆间距0.8~1.2m,采用透明塑料膜覆盖,并设有遮阳网,清除棚中杂草,浅翻棚内地面,起垄3~6垄,垄宽0.9~1.2m,垄间设有通道,棚内使用700~800倍的80%的灭菌灵,无死角连续喷洒2~3次。
19.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准备材料时,麦麸、米糠、石灰、蔗糖总质量与加入水的质量比为1:1.3~1:1.5。
20.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灭菌的控制条件为:在100~130℃条件下,灭菌12~18h;所述接入的灵芝菌种包括隆丰灵芝1号、赤芝、紫芝。
21.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菌丝培养时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5~28℃,空气相对湿度控在50%~60%,室内采用500~700lx的散射光。
22.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菌棒脱袋时,袋间距空隙为3~8cm,并在菌棒顶部覆盖3~5cm的细土。
23.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灵芝生长时,期间保持土壤的相对湿度70%~80%,15~20d后菌棒会有第一批较光滑的白色原基露土,经过30~35d向上伸长形成灵芝菌柄,灵芝分化成菌柄后,通过调节遮阳网,保持棚内的温度在25~28℃,相对湿度80%~90%,调控种植棚内含氧量35%~40%,每日早晚浇水一次。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5.1)本发明提出的以竹加工副产品栽培基质的灵芝种植方法,利用竹制品加工和竹笋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碎料、竹粉、笋壳、笋头等废料,提高了竹加工副产物的综合资源利用率,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
26.2)本发明采用竹加工副产物栽培基质的价格比传统椴木为栽培基质的价格更低,可以显著降低灵芝种植的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7.3)本发明采用竹加工副产物栽培基质的灵芝种植模式,也是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和良性发展的有效措施,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29.实施例1:
30.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竹制品和竹笋加工废料为栽培基质的灵芝种植方法,包括如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竹屑75份,竹笋壳30份,麦麸15份,米糠15份,石膏1份,蔗糖1份,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31.(1)建种植棚:建棚选择地势平坦的地块,采用拱形棚的形式,跨度6m,长度50m,拱高最高处2.5m,拱杆间距1.0m,培养棚选用透明塑料膜覆盖,并设有遮阳网,清除棚中杂草,浅翻棚内地面,起垄5垄,垄宽1.0m,垄间设有通道,棚内使用750倍的80%的灭菌灵,无死角连续喷洒2次;
32.(2)准备材料:先将竹制品下脚料粉碎成竹屑,将麦麸、米糠、石灰、蔗糖按照比例混合,加入质量比1:1.3的水,再将竹屑、竹笋壳加入,搅拌均匀后装袋;
33.(3)灭菌接种:将上述装袋的材料,放入灭菌室内,在115℃条件下,灭菌16h,等待菌袋冷却后按无菌操作接入菌种,再用绳子系紧乙烯袋,置于培养室培养;
34.(4)培养室消毒:采用甲醛

高锰酸钾混合熏蒸消毒,密闭培养棚20h,熏蒸消毒后通风换气2d;
35.(5)菌丝培养:将接种菌袋移入至遮光消毒过的培养室分层摆放,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5~28℃,空气相对湿度控在50%~60%,室内采用500~700lx的散射光,同时期间注意检查菌袋有无污染,出现感染及时进行熏蒸灭菌,70d菌丝即长满菌袋;
36.(6)菌棒脱袋:当灵芝菌丝长满菌袋,并出现转色后,割开菌袋露出培养基,将菌袋横排在种植棚的畦床上种植,有灵芝原基断面的朝上,袋间距空隙为8cm,在菌棒顶部覆盖5cm的细土;
37.(7)灵芝生长:期间保持土壤的相对湿度70%~80%,菌棒15d有第一批较光滑的白色原基露土,经过30d向上伸长形成灵芝菌柄,灵芝分化成菌柄后,通过合理使用遮阳网,保持棚内的温度在25℃~28℃,相对湿度80%~90%,调控种植棚内含氧量35%~40%,结合灵芝生长情况,每日早晚浇水一次;
38.(8)灵芝采收:当灵芝菌盖边缘颜色与中间颜色相同,菌盖充分展开且不再增大,菌盖木质化,并且有孢子粉出现时,则采收灵芝。
39.实施例2:
40.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竹制品和竹笋加工废料为栽培基质的灵芝种植方法,包括如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屑78份,竹笋壳28份,麦麸15份,米糠15份,石膏1份,蔗糖1份,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41.(1)建种植棚:建棚选择地势平坦的地块,采用拱形棚的形式,跨度5m,长度40m,拱高最高处3.0m,拱杆间距1.2m,培养棚选用透明塑料膜覆盖,并设有遮阳网,清除棚中杂草,浅翻棚内地面,起垄5垄,垄宽1.0m,垄间设有通道,棚内使用750倍的80%的灭菌灵,无死角连续喷洒2次;
42.(2)准备材料:先将竹制品下脚料粉碎成竹屑,将麦麸、米糠、石灰、蔗糖按照比例混合,加入质量比1:1.4的水,再将竹屑、竹笋壳加入,搅拌均匀后装袋;
43.(3)灭菌接种:将上述装袋的材料,放入灭菌室内,在120℃条件下,灭菌16h,等待菌袋冷却后按无菌操作接入菌种,再用绳子系紧乙烯袋,置于培养室培养;
44.(4)培养室消毒:采用甲醛

高锰酸钾混合熏蒸消毒,密闭培养棚21h,熏蒸消毒后通风换气2.5d;
45.(5)菌丝培养:将接种菌袋移入至遮光消毒过的培养室分层摆放,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5~28℃,空气相对湿度控在50%~60%,室内采用500~700lx的散射光,同时期间注意检查菌袋有无污染,出现感染及时进行熏蒸灭菌,60d菌丝即长满菌袋;
46.(6)菌棒脱袋:当灵芝菌丝长满菌袋,并出现转色后,割开菌袋露出培养基,将菌袋横排在种植棚的畦床上种植,有灵芝原基断面的朝上,袋间距空隙为6cm,在菌棒顶部覆盖3cm的细土;
47.(7)灵芝生长:期间保持土壤的相对湿度70%~80%,菌棒15d有第一批较光滑的白色原基露土,经过30d向上伸长形成灵芝菌柄,灵芝分化成菌柄后,通过合理使用遮阳网,保持棚内的温度在25℃~28℃,相对湿度80%~90%,调控种植棚内含氧量35%~40%,结合灵芝生长情况,每日早晚浇水一次;
48.(8)灵芝采收:当灵芝菌盖边缘颜色与中间颜色相同,菌盖充分展开且不再增大,菌盖木质化,并且有孢子粉出现时,则采收灵芝。
49.本发明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灵芝菌盖直径可以达到10~15cm,菌肉厚度可以达到1.5~2.0cm,菌柄长度可以达到10~15cm,菌柄粗细直径可以达到1~2cm,菌柄坚硬,无畸形菇。
50.本发明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灵芝产量高,鲜菇产量为450~510公斤/亩,孢子粉产量为260~300公斤/亩,与现有技术产率相当,适于在竹资源丰富的产区进行产业化推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同等替换,但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和局部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