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灰海马硒含量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685919发布日期:2021-12-01 01:1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灰海马硒含量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海马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灰海马硒含量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2.海马是传统名贵中药。据统计,我国每年入药干品超过300吨。由于我国自然资源已近枯竭,目前市场所需海马大部分靠进口,价格逐年升高,平均价格已超过每千克7000元,按照每年进口300吨计算,价值超过21亿元。由于海马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恢复资源,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展了人工养殖研究。近五年来,我国以灰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为主导品种的海马养殖技术发展迅速,养殖海马取代野生已成趋势。
3.然而,人们已形成固有概念,养殖的产品营养价值或药用价值不如野生产品。就养殖动物而言,可能由于投喂配合饵料的原因,配合饵料营养没有天然食物全面,因而可能会影响养殖对象的营养价值。另外,由于养殖环境过于理想,可能也不利于某些成分的代谢、积累,从而影响了药用价值。此类案例在中草药中很常见。
4.海马养殖和一般水产养殖不同,海马养殖全部投喂天然鲜活饵料,如桡足类、糠虾、成体卤虫,与海马在自然环境中的饵料相似,但这些饵料营养价值也有差异,例如糠虾、桡足类的价值高于卤虫,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海马的药用成分不同,从而影响药用价值。温度影响动物代谢过程,因而可能影响活性成分的积累。虽然海马能在比较广的温度下存活,但最适温度范围很窄,就灰海马而言,可以在12

33度条件下存活,但最适生长温度为24

26度。然而,最适生长温度未必就是活性成分积累的最佳温度。也就是说,对海马养殖而言,不仅追求生长快,更重要的是活性成分要高。因此,如何既保证海马生长快,又确保活性成分含量高是海马养殖的关键所在。因此,确定有利活性成分积累的最佳温度和饵料,养殖中可以采取即可采取灵活的方式,例如,前期可以在最佳生长条件下养殖,待达到合适规格后,转用对活性物质积累最佳条件进行养殖。如此,可确保海马的药用价值。
5.海马是目前发现的可食部分含硒量最高的动物,而且还富含锌。微量元素硒和锌都有促进精子发育的功能,同时,硒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构建了海马滋肝补肾、补血生精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研究硒在海马中积累的最佳条件,建立既能保证海马较快生长,又确保硒含量高的养殖技术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灰海马硒含量的养殖方法,以填补现有技术的空白。
7.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灰海马硒含量的养殖方法,包括:
8.a、将海马养殖至9

10厘米;
9.b、将步骤a中养殖至9

10厘米的海马继续养殖,其中继续养殖温度为21

23℃,继续养殖过程中只投喂饵料糠虾。
10.优选地,上述养殖方法中,所述步骤a中海马养殖为:养殖温度为21

30℃,海马体
高3.5厘米前只投喂桡足类,以后每天补充一顿0.4

0.7厘米卤虫,海马体高6厘米后,投喂桡足类+成体卤虫、冰冻糠虾或冰冻糠虾+成体卤虫。
11.优选地,上述养殖方法中,所述步骤b中糠虾为冰冻或活体。
12.优选地,上述养殖方法中,所述步骤b中海马如果性别分化,要将雌、雄分开养殖。
13.优选地,上述养殖方法中,所述步骤b中继续养殖时间为3

4周。
14.优选地,上述养殖方法中,所述步骤b中海马继续养殖至10

11厘米。
15.有益效果
16.本发明的最大特点是兼顾生长和活性成分含量。养殖前期的所有措施以促生长为主。因此,保持在适宜生长温度(即21

30℃)范围内即可,以确保生长;达到最佳收获规格(兼顾体高

体重和活性物质含量,10

11厘米为最佳收获规格,因为我们研究发现,10

11厘米的灰海马硒含量最高,高于或低于此规格的海马硒含量均低;另外,从9

10厘米生长到10

11厘米,海马增重显著)附近时,调整至既利于活性物质积累又保证一定生长速度的温度(即21

23℃),可将海马微量元素硒的含量提高2倍以上,提高了海马价值。从表1看出,糠虾是提高硒含量的最佳饵料;当温度高于23度时,硒的含量大大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18.实施例1
19.一、养殖系统
20.灰海马幼苗养殖系统由养殖池、进排水系统、充气系统组成,养殖桶体积400升,桶深80cm。
21.二、养殖环境
22.灰海马幼苗养殖为水温28

29℃,养殖用水盐度为30

,光照400

700lux。
23.三、养殖水处理
24.养殖用水须经砂滤,然后用紫外灯杀菌。
25.四、前期饵料处理及投喂
26.新生苗前20天只投喂桡足类,20日后,每天补充一顿0.4

0.7厘米的卤虫,桡足类和卤虫投喂前用100ppm二氧化氯处理1小时,然后用复合乳酸菌强化15

20分钟。投喂密度为1

3个/ml,每天投喂4次,分别在08:00,10:30,14:00,16:00各一次;桡足类来自养殖鱼或虾池塘,为植物食性种。
27.五、放苗及养殖管理
28.每桶放养新生苗200尾;前20天,保持水位40厘米,每天换水10

15%,每天加一次5ppm过氧化氢银离子液;20天后,逐渐提高水位至70厘米,保持每天换水10

15%,除使用过氧化氢银离子液当天外,每天添加em菌,每隔4天用8

10ppm过氧化氢银离子液处理一次。每天吸掉死亡饵料和粪便。
29.六、后期养殖
30.当前期养殖海马体高达到9

10厘米时,将雌、雄分开养殖;采用制冷设备控制水温。实验设3个温度(22
±
1、25
±
1、28
±
1℃),饵料为桡足类+成体卤虫、冰冻糠虾、成体卤虫三种,每天投喂3次,分别在08:00,11:00,15:30各一次,当海马养殖到10

11厘米时,取样委托第三方对海马体内硒含量和锌含量测试(gb 5009.268—2016《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31.表1不同温度和饵料对海马体内锌、硒含量的影响(mg
·
kg
‑1,干重)
[0032][0033][0034]
从表1结果看,22
±
1℃冰虾组的硒含量是其他个组的3倍,因此,22
±
1℃条件下投喂糠虾效果最好。
[0035]
以上已对本发明创造的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