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8800442发布日期:2022-02-08 21:31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含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含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近几十年来,随着糖生物学、糖化学、糖工程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糖基其复合物分子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涉及到生命过程中众多深奥理论的基础问题,与免疫调节、细胞信息传递与识别、细胞间物质运输等密切相关。多糖加强根系与土壤不规则表面的联结,从而促进了根表面-胶粘层
‑ꢀ
土壤颗粒之间的水分运移和离子交换,通过填充某些空隙,降低了养分迁移过程的曲折度,完善了根、土、水分体系,有利于植物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3.香菇多糖,英文通用名为:fungous proteoglycan,是一类具有诱导抗性的多糖类化合物。是从优质香菇子实体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香菇的主要成分是多糖类和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大量的可转变为维生素d的麦角甾醇和菌甾醇,香菇多糖是一种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种生物反应增强剂和调节剂,它能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显著防病、防冻、增产、改善品质的效果,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香菇多糖富含多种氨基酸,在激活植物体内分子免疫系统,提高植物抗病性的同时,植物免疫诱抗剂还可激发植物体内的一系列代谢调控系统,具有促进植物根、茎、叶生长和提高叶绿素含量,最终起到作物增产,预防、抵抗病毒的作用。在农业领域具有良好的抗植物病毒活性,并已应用于生产。香菇多糖具有抗病、抑菌活性,能够诱导植物产生和积累水杨酸、植保素和几丁质酶等抗病性物质。已有研究表明,香菇多糖不仅能够诱导作物对病害产生很好的诱导抗性,也对植物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作物种子萌发和生长,并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
4.吲哚丁酸,化学式:c12h13no2,简称:iba,吲哚丁酸是内源生长素,能促进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诱导形成不定根,增加座果,防止落果,改变雌、雄花比率等。可经由叶片、树枝的嫩表皮、种子进入到植物体内,随营养流输导到起作用的部位。吲哚丁酸参与许多植物生理生化过程的调节,经常当作生长调节剂使用。被植物吸收后不易在体内运输,主要停留于植株底部,侧根原基被促进发生,在根的顶端优势调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促进植物枝条扦插生根方面,根原始体不仅可以被诱导,还能促进不定根的生长。
5.近些年,由于化学肥料的过量使用和作物的连年种植,土壤开始大面积板结,且重茬、根结线虫、土传病害等日益严重,造成了作物根系不健全、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及品质,抗病能力下降,病毒病这种系统性植物病害不好防治。发明人进行了大量的吲哚丁酸与香菇多糖的组合物的研究,发现了一种含吲哚丁酸与香菇多糖的增效的、质量稳定的组合物,对作物根系生长具有显著促生作用,保证根系的同时利于根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植株健壮,对系统性病害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香菇多糖抗植物病毒活性的同时,香菇多糖作为糖源激活植物营养转运过程,帮助吲哚丁酸向上传输,吲哚丁酸传送到植物顶端生长部位,刺激顶端生长,抑制作物病毒病症状小叶、蕨叶、皱缩等症状的发生,两者协同作用,显著增效。
颗粒撒施于根系周围,使用方便,节省人工,避免用喷雾器造成药液飘逸等带来的人身危害,符合国家绿色防控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防治作物病毒病的含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的颗粒剂。
7.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治作物病毒病的含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8.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治作物病毒病的含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的颗粒剂的应用。
9.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0.一种含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的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剂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为:
11.a相组分:颗粒载体60-95重量份;
12.b相组分:农药活性成分母粉;农药活性成分母粉包括两个组分,其中一个组分为吲哚丁酸0.1-10重量份、另一个组分为香菇多糖0.1-1重量份;
13.c相组分:功能性浆料,1-30重量份;
14.所述功能性浆料中组分及重量份数比为:
15.粘结剂 0.5-10重量份;
16.润湿剂 0.1-5重量份;
17.分散剂 0.1-5重量份;
18.诱导剂 1-10重量份;
19.减水剂 0.5-10重量份;
20.警戒色 0.01-5重量份;
21.水 55-97.79重量份。
22.而且,所述a相组分的颗粒载体为天然石英砂载体、经人工焙烧的颗粒载体或植物源/动物源颗粒载体。
23.而且,所述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明胶、阿拉伯树胶、淀粉、硅酸钠、石膏、聚乙烯醇、石蜡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24.而且,所述诱导剂为蔗糖。
25.而且,所述警戒色为水性玫红、酸性大红、碱性玫瑰精、品绿、永固红和水固紫中的任意一种。
26.一种含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7.1)选取a相组分的颗粒载体:选取天然石英砂载体、经人工焙烧的颗粒载体或植物源/动物源颗粒载体中的一种,载体的吸水率范围0.2-30%,粒径为0.3-1.6mm;
28.2)选取b相组分:农药活性成分两种组分,一个组分为吲哚丁酸0.1-10重量份、另一个组分为香菇多糖0.1-5重量份;
29.3)制备c相组分的功能性浆料;按照粘结剂0.5-10重量份,润湿剂0.1-5重量份,分
散剂0.1-5重量份,诱导剂1-10重量份,减水剂0.5-10重量份,警戒色0.01-5 重量份,用水补足100重量份,置于带搅拌和加热的容器内,从常温缓慢加热至 85-95℃,搅拌至均相,备用;
30.4)包衣法制作颗粒剂,制备成品。
31.而且,所述包衣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载体颗粒按重量比60-95重量份加入到包衣造粒机内,搅拌状态下加入1-30重量份功能性粘结浆料,搅拌至载体表面均匀湿润,再加农药活性母粉,混合均匀载体表面形成药膜,再通过滚筒干燥机干燥后,得到包衣颗粒剂成品。
32.一种权利要求1中所述含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的颗粒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植株病毒病的防治。
33.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34.1、本发明的含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的颗粒剂,香菇多糖抗植物病毒活性的同时,香菇多糖作为糖源激活植物营养转运过程,帮助吲哚丁酸向上传输,吲哚丁酸传送到植物顶端生长部位,刺激顶端生长,抑制作物病毒病症状小叶、蕨叶、皱缩等症状的发生,两者协同作用,显著增效。
35.2、本发明的含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的颗粒剂,颗粒撒施于根系周围,吲哚丁酸对作物根系生长具有显著促生作用,保证根系的同时利于根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植株健壮,对系统性病害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36.3、本发明的含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的颗粒剂,直接撒施于土表、定殖穴、移栽沟,或随肥料、种子等一起撒施,使用方便,节省人工,避免用喷雾器造成药液飘逸等带来的人身危害,符合国家绿色防控目标。
37.4、本发明利用吲哚丁酸、香菇多糖配合制成吲哚丁酸及香菇多糖组合颗粒剂,作物病毒病主要表现为植株顶端新生叶片表现皱缩、矮小、黄化等症状,香菇多糖有良好的抗植物病毒活性,同时,香菇多糖作为糖源激活植物营养转运过程,帮助吲哚丁酸向上传输,吲哚丁酸传送到植物顶端生长部位,刺激顶端生长,对作物病毒病起到明显的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9.实施例1
40.一种含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的颗粒剂,本实施例制备0.5%吲哚丁酸
·
0.5%香菇多糖颗粒剂颗粒剂,其组分及其重量份为:
41.a相组分:颗粒载体为天然石英砂9.0kg,载体的吸水率为8%,粒径为0.8mm。
42.b相组分:农药活性母粉;含98%吲哚丁酸母药51g,10%香菇多糖母药500g,
43.c相组分:功能性浆料450g;
44.功能性浆料的制备组分为:
45.羧甲基纤维素100g,木质素磺酸钙50g,蔗糖50g,玫瑰精警戒色20g,水补足至1000g,选取功能性浆料450g备用。
46.一种含有含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的颗粒剂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47.1)制备c相组分的功能性浆料;按照粘结剂羧甲基纤维素100g,蔗糖50g,木质素磺酸钙50g,玫瑰精警戒色20g,水补足至1000g,置于带搅拌和加热的容器内,从常温缓慢加热至90℃,搅拌至均相,备用;
48.2)选取b相组分:98%吲哚丁酸母药51g;10%香菇多糖母药500g;
49.3)选取a相组分颗粒载体:颗粒载体为天然石英砂9.8kg;载体的吸水率范围 8%,粒径为0.8mm。
50.4)制备成品:
51.首先称量载体的吸水率范围10%,粒径为0.8mm的颗粒载体9.0kg置于混合机内,启动混合机使载体处于翻动混合状态;再称量制备的功能性浆料450g用喷雾的形式将置于混合机内的载体充分湿润;然后称量的98%吲哚丁酸母药51g,10%香菇多糖母药500g,投入到混合机内,滚动混合10分钟进行包衣成型,最后将成膜的湿料投入到滚动干燥器烘干后得到得到0.5%吲哚丁酸
·
0.5%香菇多糖颗粒剂10.0kg。
52.实施例2
53.一种含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的颗粒剂,本实施例制备2%吲哚丁酸
·
0.1%香菇多糖颗粒剂颗粒剂,其组分及其重量份为:
54.a相组分:颗粒载体为有机肥颗粒9.37kg,载体的吸水率范围26%,粒径为1.2mm。
55.b相组分:98%吲哚丁酸母药204g;10%香菇多糖母药102g;
56.c相组分:功能性浆料330g;
57.功能性浆料的制备组分为:
58.聚乙烯醇100g,木质素磺酸钙50g,蔗糖50g,品绿20g,水补足至1000g,选取功能性浆料330g备用。
59.一种含有含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60.1)制备c相组分的功能性浆料;按照粘结剂聚乙烯醇100g,蔗糖50g,木质素磺酸钙50g,品绿警戒色20g,水补足至1000g,置于带搅拌和加热的容器内,从常温缓慢加热至90℃,搅拌至均相,备用;
61.2)选取b相组分:98%吲哚丁酸母药204g;10%香菇多糖母药102g;
62.3)选取a相组分颗粒载体:颗粒载体为有机肥颗粒9.37kg;载体的吸水率范围 26%,粒径为1.2mm。
63.4)制备成品:
64.首先称量载体的吸水率范围26%,粒径为1.2mm的颗粒载体9.37kg置于混合机内,启动混合机使载体处于翻动混合状态;再称量制备的功能性浆料330g用喷雾的形式将置于混合机内的载体充分湿润;然后称量的98%吲哚丁酸母药204g,10%香菇多糖母药102g,投入到混合机内,滚动混合10分钟进行包衣成型,最后将成膜的湿料投入到滚动干燥器烘干后得到得到2%吲哚丁酸
·
0.1%香菇多糖颗粒剂10.0kg。
65.实施例3
66.一种含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的颗粒剂,本实施例制备5%吲哚丁酸
·
1%香菇多糖颗粒剂颗粒剂,其组分及其重量份为:
67.a相组分:颗粒载体为陶粒6.85kg,载体的吸水率范围13%,粒径为0.5mm。
68.b相组分:98%吲哚丁酸母药510g;10%香菇多糖母药1000g;
69.c相组分:功能性浆料1680g;
70.功能性浆料的制备组分为:
71.阿拉伯树胶20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00g,蔗糖100g,永固红40g,水补足至 2000g,选取功能性浆料1680g备用。
72.一种含有含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73.1)制备c相组分的功能性浆料;按照粘结剂阿拉伯树胶200g,蔗糖10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00g,永固红40g,水补足至2000g,置于带搅拌和加热的容器内,从常温缓慢加热至90℃,搅拌至均相,备用;
74.2)选取b相组分:98%吲哚丁酸母药510g;10%香菇多糖母药1000g;
75.3)选取a相组分颗粒载体:颗粒载体为陶粒6.85kg;载体的吸水率范围13%,粒径为0.5mm。
76.4)制备成品:
77.首先称量载体的吸水率范围13%,粒径为0.5mm的颗粒载体6.85kg置于混合机内,启动混合机使载体处于翻动混合状态;再称量制备的功能性浆料1680g用喷雾的形式将置于混合机内的载体充分湿润;然后称量的98%吲哚丁酸母药510g,10%香菇多糖母药1000g,投入到混合机内,滚动混合10分钟进行包衣成型,最后将成膜的湿料投入到滚动干燥器烘干后得到5%吲哚丁酸
·
1%香菇多糖颗粒剂10.0kg。
78.实施例4
79.一种含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的颗粒剂,本实施例制备8%吲哚丁酸
·
0.2%香菇多糖颗粒剂颗粒剂,其组分及其重量份为:
80.a相组分:颗粒载体为腐殖酸颗粒7.86kg,载体的吸水率范围18%,粒径为1.0mm。
81.b相组分:98%吲哚丁酸母药816g;10%香菇多糖母药200g;
82.c相组分:功能性浆料1130g;
83.功能性浆料的制备组分为:
84.硅酸钠100g,木质素磺酸钙50g,蔗糖50g,水性玫红警戒色20g,水补足至1000g,选取功能性浆料100g备用。
85.一种含有含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86.1)制备c相组分的功能性浆料;按照粘结剂硅酸钠100g,蔗糖50g,木质素磺酸钙50g,水性玫红20g,水补足至1000g,置于带搅拌和加热的容器内,从常温缓慢加热至90℃,搅拌至均相,备用;
87.2)选取b相组分:98%吲哚丁酸母药816g;10%香菇多糖母药200g;
88.3)选取a相组分颗粒载体:颗粒载体为腐殖酸颗粒7.86kg;载体的吸水率范围 18%,粒径为1.0mm。
89.4)制备成品:
90.首先称量载体的吸水率范围18%,粒径为1.0mm。的颗粒载体7.86kg置于混合机内,启动混合机使载体处于翻动混合状态;再称量制备的功能性浆料1130g用喷雾的形式将置于混合机内的载体充分湿润;然后称量的98%吲哚丁酸母药816g;10%香菇多糖母药200g,投入到混合机内,滚动混合10分钟进行包衣成型,最后将成膜的湿料投入到滚动干燥器烘干后得到8%吲哚丁酸
·
0.2%香菇多糖颗粒剂10.0kg。
91.实施例5
92.一种含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的颗粒剂,本实施例制备1%吲哚丁酸
·
0.8%香菇多糖颗粒剂颗粒剂,其组分及其重量份为:
93.a相组分:颗粒载体为玉米芯8.42kg,载体的吸水率范围30%,粒径为0.3mm。
94.b相组分:98%吲哚丁酸母药102g;10%香菇多糖母药800g;
95.c相组分:功能性浆料680g;
96.功能性浆料的制备组分为:
97.羧甲基纤维素100g,苯乙基酚甲醛聚氧乙烯醚50g,蔗糖50g,玫瑰精警戒色20g,水补足至1000g,选取功能性浆料680g备用。
98.一种含有含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99.1)制备c相组分的功能性浆料;按照粘结剂羧甲基纤维素100g,蔗糖50g,苯乙基酚甲醛聚氧乙烯醚50g,玫瑰精警戒色20g,水补足至1000g,置于带搅拌和加热的容器内,从常温缓慢加热至90℃,搅拌至均相,备用;
100.2)选取b相组分:98%吲哚丁酸母药102g;10%香菇多糖母药800g;
101.3)选取a相组分颗粒载体:颗粒载体为天然石英砂8.42kg;载体的吸水率范围 30%,粒径为0.3mm。
102.4)制备成品:
103.首先称量载体的吸水率范围30%,粒径为0.3mm。的颗粒载体8.42kg置于混合机内,启动混合机使载体处于翻动混合状态;再称量制备的功能性浆料680g用喷雾的形式将置于混合机内的载体充分湿润;然后称量的98%吲哚丁酸母药102g;10%香菇多糖母药800g,投入到混合机内,滚动混合10分钟进行包衣成型,最后将成膜的湿料投入到滚动干燥器烘干后得到1%吲哚丁酸
·
0.8%香菇多糖颗粒剂10.0kg。
104.实施例6
105.一种含吲哚丁酸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实施例制备0.5%吲哚丁酸颗粒剂颗粒剂,其组分及其重量份为:
106.a相组分:颗粒载体为天然石英砂9.85kg,载体的吸水率范围8%,粒径为0.8mm。
107.b相组分:98%吲哚丁酸母药51g;
108.c相组分:功能性浆料100g;
109.功能性浆料的制备组分为:
110.羧甲基纤维素100g,木质素磺酸钙50g,蔗糖50g,玫瑰精警戒色20g,水补足至1000g,选取功能性浆料100g备用。
111.一种含有含吲哚丁酸的颗粒剂制备,其包括如下步骤:
112.1)制备c相组分的功能性浆料;按照粘结剂羧甲基纤维素100g,蔗糖50g,木质素磺酸钙50g,玫瑰精警戒色20g,水补足至1000g,置于带搅拌和加热的容器内,从常温缓慢加热至90℃,搅拌至均相,备用;
113.2)选取b相组分:98%吲哚丁酸母药51g;
114.3)选取a相组分颗粒载体:颗粒载体为天然石英砂9.85kg;载体的吸水率范围 8%,粒径为0.8mm。
115.4)制备成品:
116.首先称量载体的吸水率范围8%,粒径为0.8mm。的颗粒载体9.85kg置于混合机内,启动混合机使载体处于翻动混合状态;再称量制备的功能性浆料100g用喷雾的形式将置于混合机内的载体充分湿润;然后称量的98%吲哚丁酸母药51g,投入到混合机内,滚动混合10分钟进行包衣成型,最后将成膜的湿料投入到滚动干燥器烘干后得到0.5%吲哚丁酸颗粒剂10.0kg。
117.实施例7
118.一种含香菇多糖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实施例制备0.5%香菇多糖颗粒剂颗粒剂,其组分及其重量份为:
119.a相组分:颗粒载体为天然石英砂8.97kg,载体的吸水率范围8%,粒径为0.8mm。
120.b相组分:10%香菇多糖母药500g;
121.c相组分:功能性浆料530g;
122.上述功能性浆料的制备组分为:
123.羧甲基纤维素100g,木质素磺酸钙50g,蔗糖50g,玫瑰精警戒色20g,水补足至1000g,选取功能性浆料530g备用。
124.一种含有含香菇多糖的颗粒剂制备,其包括如下步骤:
125.1)制备c相组分的功能性浆料;按照粘结剂羧甲基纤维素100g,蔗糖50g,木质素磺酸钙50g,玫瑰精警戒色20g,水补足至1000g,置于带搅拌和加热的容器内,从常温缓慢加热至90℃,搅拌至均相,备用;
126.2)选取b相组分:10%香菇多糖母药500g;
127.3)选取a相组分颗粒载体:颗粒载体为天然石英砂8.97kg,载体的吸水率范围 8%,粒径为0.8mm。
128.4)制备成品:
129.首先称量载体的吸水率范围18%,粒径为1.0mm。的颗粒载体8.97kg置于混合机内,启动混合机使载体处于翻动混合状态;再称量制备的功能性浆料530g用喷雾的形式将置于混合机内的载体充分湿润;然后称量的10%香菇多糖母药500g,投入到混合机内,滚动混合10分钟进行包衣成型,最后将成膜的湿料投入到滚动干燥器烘干后得到0.5%香菇多糖颗粒剂10.0kg。
130.田间试验分析:
131.含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的颗粒剂用于辣椒病毒病防治上的应用,且对植物生长具有促生作用,下面通过试验进行说明。
132.试验于2020年在辽宁凌源进行,供试作物是大棚辣椒,防治对象是病毒病。选取实施例1-7中制备颗粒剂,于辣椒移栽期撒施一次。试验前及试验期间未施用任何防治辣椒病毒病的杀菌剂,共设8个处理:
133.t1,0.5%吲哚丁酸
·
0.5%香菇多糖颗粒剂5kg/亩;
134.t2,2%吲哚丁酸
·
0.1%香菇多糖颗粒剂2kg/亩;
135.t3,5%吲哚丁酸
·
1%香菇多糖颗粒剂1kg/亩;
136.t4,8%吲哚丁酸
·
0.2%香菇多糖颗粒剂0.5kg/亩;
137.t5,1%吲哚丁酸
·
0.8%香菇多糖颗粒剂2kg/亩;
138.t6,0.5%吲哚丁酸颗粒剂5kg/亩;
139.t7,0.5%香菇多糖颗粒剂5kg/亩;
140.t8,未使用药剂作为空白对照。试验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面积20m2,颗粒剂的施用采用人工均匀撒施。
141.病情调查:在辣椒病毒病发生期进行调查,每5天调查一次,共调查3次。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选2株,共10株,调查全株叶片,根据病叶分级标准分别几率叶片发病情况。
142.病叶分级标准:0级:无任何症状;1级:心叶有明脉;3级:系统花叶或茎上产生坏死斑点;5级:系统严重花叶、畸形或茎上产生坏死斑点;7级:多数叶片畸形、蕨叶、植株矮化或茎、枝和叶脉系统坏死;9级:植株严重矮化、停止生长或系统坏死至全株死亡。
143.计算公式:
144.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应级数值)/调查总叶数*100
145.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调查总叶数*100
146.通过该试验表明,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组合颗粒剂对辣椒病毒病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较吲哚丁酸、香菇多糖单剂具有显著增效作用,香菇多糖帮助吲哚丁酸转运到植株上部,在香菇多糖抑制病毒病的同时,促进顶部心叶健康生长。同时,撒施颗粒剂操作简单避免了人工喷雾用药过程,节约用药成本同时明显降低劳动成本,防效见下表1。
147.表1.吲哚丁酸和香菇多糖组合颗粒剂对辣椒病毒病防治效果
[0148][0149]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