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鱼苗孵化率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209896发布日期:2021-12-28 20:10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鱼苗孵化率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鱼苗孵化率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2.鱼类是体披骨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一般人们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53%)、鸟类(18%)、爬行类(12%)、哺乳类(9%)、两栖类(8%)五大类。根据已故加拿大学者“nelson”1994年统计,全球现生种鱼类共有24618种,占已命名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且新种鱼类不断被发现,平均每年已约150种计,十多年应已增加超过1500种,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鱼种约在32100种,鱼肉的功效:秋冬季是体弱者进补的好时机,鱼则是进补的好水产食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其蛋白质含量为猪肉的两倍,且属于优质蛋白,人体吸收率高。鱼中富含丰富的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d和一定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鱼肉中脂肪含量虽低,但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鱼肉中的维生素d、钙、磷,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鱼的脂肪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所以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增强记忆力、保护视力、消除炎症颇有益处。但鱼并非吃得越多越好,这是由于鱼的脂肪酸中含有大量的二十碳五烯酸,它能抑制血小板的凝聚,长期过量食用,会使血小板凝聚性降低而引起各种自发性出血,如脑溢血等,鱼在养殖的过程中,鱼苗的孵化为重中之重,孵化率的大小直接影响活鱼的数量。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与不足:
4.现有技术中,鱼苗在孵化过程中受孵化环境影响较大,容易死亡,导致孵化率低,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提高鱼苗孵化率的养殖方法,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鱼苗孵化率的养殖方法,可以解决现有的鱼苗在孵化过程中受孵化环境影响较大,容易死亡,导致孵化率低问题;本发明通过设置一种提高鱼苗孵化率的养殖方法,有效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的一种提高鱼苗孵化率的养殖方法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鱼苗孵化率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步骤一,培育池准备:
8.(4)培育池选择:培育池采用水泥池,土池面积在3~5亩,水泥池长度为20~50米,池底平坦,池梗坡比≥1:2,池水深度50~80厘米,呈东西向设置,池塘宽度≤40米,水池呈长方形;
9.(5)清池处理:将水进至最高水位,用速灭杀丁等药物将存池的鱼苗全部杀灭,然后再将水排干,用生石灰等高效消毒剂进行干法清池,在修整池更的同时,将池底暴晒数日,水泥池用高锰酸钾消毒后备用;
10.(6)培育池搭建,按照淤泥土50~70份,红土15~25份,草炭土15~20份搅拌均匀
作为培育池的池底土壤,然后向培育池中加入养殖水,并调节养殖水的ph值为7.0~7.5,养殖水的温度为20~22℃,完成培育池的准备工作;
11.步骤二,鱼苗培育:
12.(1)鱼苗池选择:鱼苗池面积1~3亩,坡比为1:2,水深为0.6~1米,鱼苗池增加防逃设施,清池处理与所述清池处理相同;
13.(2)投施肥料:在鱼苗放养前10~15天,向池内投施发酵后的有机肥,投施发酵后的有机肥,投施量为100~200千克/亩;
14.(3)鱼苗放养:选择品质好、体质健壮、无损伤、无病害的鱼作为亲本,且亲本鱼的雌、雄个数按照雌鱼和雄鱼为1:1.1~1.5进行选取,然后将选取的雌鱼和雄鱼放养至步骤一准备的培育池中,采用自然繁殖的方式进行产卵;
15.(4)鱼苗饲养管理:放养后第1周,每天投放普通鱼饲料以及高营养鱼饲料,早、晚各投喂1次,以晚上投喂为主,占日投饵量的70%,鱼苗培育过程中,每7~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20%~30%,每15~20天使用1次生石灰调节水质和增加水中钙离子的含量,生石灰用量为10千克/亩,对水化浆全池泼洒,适时开启增氧设备,保持池水溶氧充足,强化培育时间25~30天;
16.步骤三,鱼苗繁殖:在成鱼鱼苗中进行挑选,挑选要求是在步骤二中培育出的鱼苗中选择体质健壮、活动力强、躯体光滑、无病无伤、无附着物、雌雄比为3:1或4:1在放养池中进行放养,放养密度适当,在放养池中放养后的鱼苗采用自然繁殖的方式进行产卵;
17.步骤四,鱼苗孵化:控制水温达到20℃以上,开始交配,在孵化前对放养池进行消毒,并在消毒2天后,向放养池中加入灭菌水,设置放养池的温度为22~25℃,并保持放养池内的光照强度为200~300lx,溶解氧含量为5~8mg/l。
18.优选的,步骤一中所述淤泥土、红土和草炭土的质量比为3:1:1。
19.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普通鱼饲料包括豆粉10~20份,鱼骨粉5~10份,小麦淀粉5~10份,玉米粉5~10份,海藻粉15~25份,花生油5~10份,矿物质1~3份。
20.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生石灰使用方法是对水化浆全池泼洒,调节ph值为7~8.5,适时开启增氧设备,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
21.优选的,步骤三中所述苗种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浸浴鱼体5~10分钟,以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
22.优选的,步骤四中所述灭菌水为水经过紫外灭菌消毒或红外灭菌消毒处理后的水。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鱼苗孵化率的养殖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4.本一种提高鱼苗孵化率的养殖方法,通过对水进行处理,并对水进行控温,确保水质及温度适合鱼苗选育、繁殖以及孵化,并根据孵化方案对孵化过程中的水质、水温、含氧量及投食量进行控制,能够有效的提高鱼苗孵化率;另外通过对鱼苗进行集中强化培育选择,进而选择健康优质繁殖能力较强的鱼苗,然后,在育苗过程中,通过苗种放养前用食盐水浸浴鱼体,以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能够减轻鱼苗应激反应让其恢复体力,饲养管理定时换水以及生石灰泼洒,能够有效强化鱼苗体质,从而提高鱼苗繁殖孵化成功率,促进鱼苗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一种提高鱼苗孵化率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培育池准备:首先进行培育池选择:培育池采用水泥池,土池面积在4亩,水泥池长度为50米,池底平坦,池梗坡比≥1:2,池水深度80厘米,呈东西向设置,池塘宽度40米,水池呈长方形;将水进至最高水位,用速灭杀丁等药物将存池的鱼苗全部杀灭,然后再将水排干,用生石灰等高效消毒剂进行干法清池,在修整池更的同时,将池底暴晒数日,水泥池用高锰酸钾消毒后备用;按照淤泥土70份,红土25份,草炭土20份搅拌均匀作为培育池的池底土壤,然后向培育池中加入养殖水,并调节养殖水的ph值为7.5,养殖水的温度为22℃,完成培育池的准备工作;s2,鱼苗培育:首先选择鱼苗池面积3亩,坡比为1:2,水深为1米,鱼苗池增加防逃设施,清池处理与清池处理相同;在鱼苗放养前15天,向池内投施发酵后的有机肥,投施发酵后的有机肥,投施量为200千克/亩;之后进行鱼苗放养:选择品质好、体质健壮、无损伤、无病害的鱼作为亲本,且亲本鱼的雌、雄个数按照雌鱼和雄鱼为1:1.5进行选取,然后将选取的雌鱼和雄鱼放养至步骤一准备的培育池中,采用自然繁殖的方式进行产卵;放养后第1周,每天投放普通鱼饲料(普通鱼饲料包括豆粉10~20份,鱼骨粉5~10份,小麦淀粉5~10份,玉米粉5~10份,海藻粉15~25份,花生油5~10份,矿物质1~3份)以及高营养鱼饲料,早、晚各投喂1次,以晚上投喂为主,占日投饵量的70%,鱼苗培育过程中,每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30%,每20天使用1次生石灰调节水质和增加水中钙离子的含量,生石灰用量为10千克/亩,对水化浆全池泼洒,调节ph值为7~8.5,适时开启增氧设备,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保持池水溶氧充足,强化培育时间30天;s3,鱼苗繁殖:在成鱼鱼苗中进行挑选,挑选要求是在步骤二中培育出的鱼苗中选择体质健壮、活动力强、躯体光滑、无病无伤、无附着物、雌雄比为3:1或4:1在放养池中进行放养,放养密度适当,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浸浴鱼体5~10分钟,以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在放养池中放养后的鱼苗采用自然繁殖的方式进行产卵;s4,鱼苗孵化:控制水温达到20℃以上,开始交配,在孵化前对放养池进行消毒,并在消毒2天后,向放养池中加入灭菌水,设置放养池的温度为25℃,并保持放养池内的光照强度为200~300lx,溶解氧含量为5~8mg/l。
28.本发明的工作使用流程以及安装方法为,本一种提高鱼苗孵化率的养殖方法在使用时,通过对水进行处理,并对水进行控温,确保水质及温度适合鱼苗选育、繁殖以及孵化,并根据孵化方案对孵化过程中的水质、水温、含氧量及投食量进行控制,能够有效的提高鱼苗孵化率;另外通过对鱼苗进行集中强化培育选择,进而选择健康优质繁殖能力较强的鱼苗,然后,在育苗过程中,通过苗种放养前用食盐水浸浴鱼体,以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能够减轻鱼苗应激反应让其恢复体力,饲养管理定时换水以及生石灰泼洒,能够有效强化鱼苗体质,从而提高鱼苗繁殖孵化成功率,促进鱼苗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