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珊瑚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珊瑚修复方法

文档序号:28496520发布日期:2022-01-15 04:10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珊瑚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珊瑚修复方法

1.本技术涉及珊瑚修复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珊瑚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珊瑚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2.珊瑚礁是由碳酸钙物质长期沉淀的结果,是大海中一个特别的生态系统。各种动植物(贝壳类、碳酸钙质遗骸、有孔虫等),经过长时间的堆积形成常说的珊瑚礁。珊瑚礁必需在适宜的水温、盐度(28%以上)、清洁无污染的海域中才能生长下去。
3.我国的珊瑚礁资源丰富,但近年来随着全球升温、人类活动(过度开采、非法采挖、过度捕捞等)、海水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严重破坏了珊瑚礁。
4.随着对珊瑚礁保护意识的加强,对珊瑚礁的保护措施、修复措施也逐渐增加。近十几年来,我国在海南、西沙以及广西等海域开展了大量的珊瑚礁生态修复实践。但修复效果仍然有待提高,特别是针对不同环境(深度在0~50米深度的水下环境)的珊瑚礁修复。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珊瑚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珊瑚修复方法,以实现对不同环境下的珊瑚礁的修复。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珊瑚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珊瑚修复方法,包括:选定待修复区域,并获取所述待修复区域的水深和底质类型,其中,所述底质类型包括礁石底质、碎屑底质和沙地底质,所述水深在0~50米之间;基于所述底质类型,对所述待修复区域的底质进行改造;基于所述水深,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钙藻种类和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并将目标钙藻植株移植到改造后的底质上,以及,将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移植到改造后的底质上。
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将待修复区域的水深(0~50米)和底质类型(礁石底质、碎屑底质和沙地底质),作为进行珊瑚修复的指标,确定出更多样化的、适应性更强的珊瑚修复方案,以改造待修复区域的底质,并将目标钙藻植株移植到改造后的底质上,将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移植到改造后的底质上,从而实现珊瑚修复。这样的方式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能够考虑到多种影响珊瑚修复效果的因素(底质、水深等),从而有利于保证对珊瑚修复的效果。
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所述底质类型,对所述待修复区域的底质进行改造,包括:若所述底质类型为礁石底质,在所述礁石底质上开发多个一类移植点位和二类移植点位,所述一类移植点位与所述二类移植点位交错设置,其中,所述一类移植点位用于移植所述目标钙藻植株,所述二类移植点位用于移植所述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若所述底质类型为碎屑底质,利用金属丝网将珊瑚碎屑进行包覆,并对金属丝网进行固定;若所述底质类型为沙地底质,利用预制的混凝土板铺设于沙地上,每个
混凝土板的每条边沿设有钢筋耳扣,利用连接件连接在相邻两个混凝土板的钢筋耳扣之间,每个混凝土板上开设有多个一类移植槽和二类移植槽,所述一类移植槽与所述二类移植槽交错设置,每个所述一类移植槽旁和每个所述二类移植槽旁均设有带限位结构的金属立柱,所述一类移植槽用于移植所述目标钙藻植株,所述二类移植槽用于移植所述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或者,若所述底质类型为沙地底质,在沙地上安置人工礁体并固定,其中,所述人工礁体具有金属框架和形成的网格孔。
10.在该实现方式中,针对礁石底质,在礁石底质上开发多个一类移植点位和二类移植点位(每个移植点位可以有所不同,例如提供扦插固定的结构、底播的坑位、胶水固定的部位、捆绑固定的结构等,且分布可以有所差异,并非严格要求每个点位间距多少),一类移植点位与二类移植点位交错设置,其中,一类移植点位用于移植目标钙藻植株,二类移植点位用于移植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这样可以对礁石底质进行对应的改造,从而便于目标钙藻植株和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的移植。针对碎屑底质,可以利用金属丝网将珊瑚碎屑进行包覆,并对金属丝网进行固定,这样可以对底质进行固定,从而为珊瑚修复提供较为稳定的底质,便于珊瑚的存活和生长。并且,金属丝网的网眼和其金属丝可以为目标钙藻植株和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提供标准的移植点位,便于移植。针对沙地底质,可以利用预制的混凝土板铺设于沙地上,每个混凝土板的每条边沿设有钢筋耳扣,利用连接件连接在相邻两个混凝土板的钢筋耳扣之间,每个混凝土板上开设有多个一类移植槽和二类移植槽,一类移植槽与二类移植槽交错设置,每个一类移植槽旁和每个二类移植槽旁均设有带限位结构的金属立柱,一类移植槽用于移植目标钙藻植株,二类移植槽用于移植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通过这种预制的混凝土板(开设有移植槽)对沙地底质进行铺设,并可以相互连接,从而提供稳定的底质。带限位结构的金属立柱,不仅可以作为目标钙藻植株和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进行移植时提供捆绑固定的结构(还能通过限位结构来防止滑脱,从而限定目标钙藻植株和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的位置),还可以通过金属立柱(例如镁铝合金、钢铁等材质)提供部分金属离子,促进移植的目标钙藻植株和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的生长。针对沙地底质,还可以在沙地上安置人工礁体并固定,其中,人工礁体具有金属框架和形成的网格孔。人工礁体的安置,可以提供稳定的底质,也能够提供对应的移植点位,从而便于目标钙藻植株和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的移植。
11.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所述水深,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钙藻种类和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包括:若水深在0~6米,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钙藻种类为叉节藻,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美丽鹿角珊瑚、指状蔷薇珊瑚或澄黄滨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所述第一比例大于设定值,所述第一比例与所述第二比例之和为1,所述多样性辅助珊瑚为美丽鹿角珊瑚、指状蔷薇珊瑚、肉质软珊瑚、澄黄滨珊瑚、鹿角杯形珊瑚、疣状杯形珊瑚、粗野鹿角珊瑚、丑鹿角珊瑚、佳丽鹿角珊瑚、风信子鹿角珊瑚、扁枝滨珊瑚、笙珊瑚中的多种;若水深在6~12米,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钙藻种类为叉节藻,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肉质软珊瑚、扁枝滨珊瑚或澄黄滨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所述第一比例大于设定值,所述第一比例与所述第二比例之和为1,所述多样性辅助珊瑚为肉质软珊瑚、扁枝滨珊瑚、澄黄滨珊瑚、鹿角杯形珊瑚、疣状杯形珊瑚、笙珊瑚、多曲杯形珊瑚、指状蔷薇珊瑚、佳丽鹿角珊瑚、埃氏杯形珊瑚中的多种;若水深在12~24米,确定待
移植的目标钙藻种类为壳状珊瑚藻,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肉质软珊瑚、澄黄滨珊瑚或指状蔷薇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所述第一比例大于设定值,所述第一比例与所述第二比例之和为1,所述多样性辅助珊瑚为肉质软珊瑚、澄黄滨珊瑚、指状蔷薇珊瑚、谷鹿角珊瑚、标准厚丝珊瑚、笙珊瑚、扁枝滨珊瑚、疣状杯形珊瑚、鹿角杯形珊瑚、美丽鹿角珊瑚中的多种;若水深在24~40米,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钙藻种类为仙掌藻,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澄黄滨珊瑚或疣状杯形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所述第一比例大于设定值,所述第一比例与所述第二比例之和为1,所述多样性辅助珊瑚为澄黄滨珊瑚、疣状杯形珊瑚、锯齿刺星珊瑚、海底柏和软珊瑚中的多种;若水深在40~50米,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钙藻种类为仙掌藻,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标准厚丝珊瑚、澄黄滨珊瑚或木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所述第一比例大于设定值,所述第一比例与所述第二比例之和为1,所述多样性辅助珊瑚为标准厚丝珊瑚、澄黄滨珊瑚、木珊瑚、双星珊瑚、假鹿角珊瑚、合叶珊瑚、石芝珊瑚、绕石珊瑚、杯形珊瑚、叶状珊瑚中的多种。
12.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将水深分为0~6(不含)米、6~12(不含)米、12~24(不含)米、24~40(不含)米以及40~50米,符合现阶段对于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的调查结果中珊瑚适应类群的分布,可以有效将不同水深层级中的优势珊瑚类群进行划分和筛选。而针对每个层级中,均以该层级中分布的珊瑚适应类群为基础,以覆盖度为选择指标(其中一个选择指标),综合选取每个层级中覆盖度较高(例如前三)或沉积物耐受能力较强的种类,选取第一比例(大于设定值,例如五成、四成等,以实际需要为准)作为主要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以保证尽可能保证移植珊瑚的存活率(因为第一比例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该层级下分布较多,覆盖度相对较高的珊瑚种类),而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还选有第二比例(第一比例与第二比例之和为1)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同样来源于该层级中分布的珊瑚适应类群,且种类众多),用以提供多种多样的适合该水深的珊瑚种类,以进一步保证珊瑚的多样性,从而有利于提升珊瑚修复效果。
13.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水深在0~6米,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美丽鹿角珊瑚、指状蔷薇珊瑚或澄黄滨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包括:确定所述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或低沉积速率水平;若所述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澄黄滨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此处的多样性辅助珊瑚由指状蔷薇珊瑚、肉质软珊瑚、扁枝滨珊瑚和笙珊瑚组成;若所述沉积物水平属于低沉积速率水平,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美丽鹿角珊瑚和指状蔷薇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此处的多样性辅助珊瑚由肉质软珊瑚、澄黄滨珊瑚、鹿角杯形珊瑚、疣状杯形珊瑚、粗野鹿角珊瑚、丑鹿角珊瑚、佳丽鹿角珊瑚、风信子鹿角珊瑚、扁枝滨珊瑚和笙珊瑚组成。
14.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确定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或低沉积速率水平,以选定适合此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的珊瑚种类。由于澄黄滨珊瑚对沉积物的耐受力强,而鹿角珊瑚、杯形珊瑚等对沉积物的耐受力弱,因此,在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时,选用第一比例的澄黄滨珊瑚,并且,在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中,排除掉沉积物耐受力弱的鹿角珊瑚、杯形珊瑚(为了保证多样性辅助珊瑚的多样性,还从下一
层级中分布的珊瑚适应类群中选取一部分沉积物耐受力不弱的珊瑚种类)。在沉积物水平属于低沉积速率水平时,选用第一比例的美丽鹿角珊瑚和指状蔷薇珊瑚,在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中,可以选用该层级中分布的珊瑚适应类群。因此可以在保证珊瑚多样性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珊瑚的存活能力,从而提升珊瑚修复效果。
15.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水深在6~12米,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肉质软珊瑚、扁枝滨珊瑚或澄黄滨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包括:确定所述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或低沉积速率水平;若所述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扁枝滨珊瑚和澄黄滨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此处的多样性辅助珊瑚由肉质软珊瑚、笙珊瑚和指状蔷薇珊瑚组成;若所述沉积物水平属于低沉积速率水平,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肉质软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此处的多样性辅助珊瑚由扁枝滨珊瑚、澄黄滨珊瑚、鹿角杯形珊瑚、疣状杯形珊瑚、笙珊瑚、多曲杯形珊瑚、指状蔷薇珊瑚、佳丽鹿角珊瑚和埃氏杯形珊瑚组成。
16.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确定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或低沉积速率水平,以选定适合此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的珊瑚种类。由于澄黄滨珊瑚和扁枝滨珊瑚对沉积物的耐受力强,而鹿角珊瑚、杯形珊瑚等对沉积物的耐受力弱,因此,在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时,选用第一比例的澄黄滨珊瑚和扁枝滨珊瑚(二者加总后为第一比例),并且,在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中,排除掉沉积物耐受力弱的鹿角珊瑚、杯形珊瑚(剩下肉质软珊瑚、笙珊瑚和指状蔷薇珊瑚)。在沉积物水平属于低沉积速率水平时,选用第一比例的肉质软珊瑚,在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中,可以选用该层级中分布的珊瑚适应类群(扁枝滨珊瑚、澄黄滨珊瑚、鹿角杯形珊瑚、疣状杯形珊瑚、笙珊瑚、多曲杯形珊瑚、指状蔷薇珊瑚、佳丽鹿角珊瑚和埃氏杯形珊瑚)。因此可以在保证珊瑚多样性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珊瑚的存活能力,从而提升珊瑚修复效果。
17.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水深在12~24米,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肉质软珊瑚、澄黄滨珊瑚或指状蔷薇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包括:确定所述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或低沉积速率水平;若所述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澄黄滨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此处的多样性辅助珊瑚由肉质软珊瑚、指状蔷薇珊瑚、标准厚丝珊瑚、笙珊瑚和扁枝滨珊瑚组成;若所述沉积物水平属于低沉积速率水平,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肉质软珊瑚和指状蔷薇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此处的多样性辅助珊瑚由澄黄滨珊瑚、谷鹿角珊瑚、标准厚丝珊瑚、笙珊瑚、扁枝滨珊瑚、疣状杯形珊瑚、鹿角杯形珊瑚和美丽鹿角珊瑚组成。
18.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确定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或低沉积速率水平,以选定适合此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的珊瑚种类。由于澄黄滨珊瑚对沉积物的耐受力强,肉质软珊瑚和指状蔷薇珊瑚对沉积物的耐受力相对弱一些(强于鹿角珊瑚和杯形珊瑚),而鹿角珊瑚、杯形珊瑚等对沉积物的耐受力弱,因此,在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时,选用第一比例的澄黄滨珊瑚,并且,在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中,排除
掉沉积物耐受力弱的鹿角珊瑚、杯形珊瑚(剩下肉质软珊瑚、指状蔷薇珊瑚、标准厚丝珊瑚、笙珊瑚和扁枝滨珊瑚)。在沉积物水平属于低沉积速率水平时,选用第一比例的肉质软珊瑚和指状蔷薇珊瑚(二者加总后为第一比例),在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中,可以选用该层级中分布的珊瑚适应类群(澄黄滨珊瑚、谷鹿角珊瑚、标准厚丝珊瑚、笙珊瑚、扁枝滨珊瑚、疣状杯形珊瑚、鹿角杯形珊瑚和美丽鹿角珊瑚)。因此可以在保证珊瑚多样性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珊瑚的存活能力,从而提升珊瑚修复效果。
19.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水深在24~40米,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澄黄滨珊瑚或疣状杯形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包括:确定所述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或低沉积速率水平;若所述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澄黄滨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此处的多样性辅助珊瑚由锯齿刺星珊瑚、海底柏和软珊瑚组成;若所述沉积物水平属于低沉积速率水平,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疣状杯形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此处的多样性辅助珊瑚由澄黄滨珊瑚、锯齿刺星珊瑚、海底柏和软珊瑚组成。
20.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确定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或低沉积速率水平,以选定适合此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的珊瑚种类。由于澄黄滨珊瑚对沉积物的耐受力强,而鹿角珊瑚、杯形珊瑚(疣状杯形珊瑚属于此类)等对沉积物的耐受力弱,因此,在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时,选用第一比例的澄黄滨珊瑚,并且,在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中,排除掉沉积物耐受力弱的鹿角珊瑚、杯形珊瑚(剩下锯齿刺星珊瑚、海底柏和软珊瑚)。在沉积物水平属于低沉积速率水平时,选用第一比例的疣状杯形珊瑚,在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中,可以选用该层级中分布的珊瑚适应类群(澄黄滨珊瑚、锯齿刺星珊瑚、海底柏和软珊瑚)。因此可以在保证珊瑚多样性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珊瑚的存活能力,从而提升珊瑚修复效果。
21.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水深在40~50米,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标准厚丝珊瑚、澄黄滨珊瑚或木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包括:确定所述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或低沉积速率水平;若所述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澄黄滨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此处的多样性辅助珊瑚由标准厚丝珊瑚、木珊瑚、双星珊瑚、合叶珊瑚、石芝珊瑚、绕石珊瑚和叶状珊瑚组成;若所述沉积物水平属于低沉积速率水平,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标准厚丝珊瑚和木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此处的多样性辅助珊瑚由澄黄滨珊瑚、双星珊瑚、假鹿角珊瑚、合叶珊瑚、石芝珊瑚、绕石珊瑚、杯形珊瑚和叶状珊瑚组成。
22.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确定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或低沉积速率水平,以选定适合此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的珊瑚种类。由于澄黄滨珊瑚对沉积物的耐受力强,而鹿角珊瑚、杯形珊瑚(疣状杯形珊瑚属于此类)等对沉积物的耐受力弱,因此,在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时,选用第一比例的澄黄滨珊瑚,并且,在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中,排除掉沉积物耐受力弱的鹿角珊瑚、杯形珊瑚(剩下标准厚丝珊瑚、
木珊瑚、双星珊瑚、合叶珊瑚、石芝珊瑚、绕石珊瑚和叶状珊瑚)。在沉积物水平属于低沉积速率水平时,选用第一比例的标准厚丝珊瑚和木珊瑚(二者加总后为第一比例),在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中,可以选用该层级中分布的珊瑚适应类群(澄黄滨珊瑚、双星珊瑚、假鹿角珊瑚、合叶珊瑚、石芝珊瑚、绕石珊瑚、杯形珊瑚和叶状珊瑚)。因此可以在保证珊瑚多样性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珊瑚的存活能力,从而提升珊瑚修复效果。
23.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目标钙藻植株移植到改造后的底质上,以及,将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移植到改造后的底质上,包括:针对基于礁石底质进行改造后的底质,将所述目标钙藻植株移植到所述一类移植点位并固定,将所述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移植到所述二类移植点位并固定,其中,固定方式采用胶水固定和/或捆绑固定;针对基于碎屑底质进行改造后的底质,将结壳状珊瑚藻穿过所述金属丝网的网眼后埋入珊瑚碎屑2~3厘米深处,此移植密度为6~8个每平方米,并且,将所述目标钙藻植株通过所述金属丝网的网眼移植于珊瑚碎屑的表面,并通过绑带将所述目标钙藻植株捆绑固定在该网眼的金属丝上,以及,将所述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通过所述金属丝网的网眼移植于珊瑚碎屑的表面,并通过绑带将所述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捆绑固定在该网眼的金属丝上,其中,所述目标钙藻植株与所述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交错移植;针对基于沙地底质进行混凝土板铺设改造后的底质,将所述目标钙藻植株移植到所述一类移植槽内,并利用绑带将所述目标钙藻植株捆绑固定在该一类移植槽旁的金属立柱上,以及,将所述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移植到所述二类移植槽内,并利用绑带将所述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在该二类移植槽旁的金属立柱上;针对基于沙地底质进行人工礁体安置改造后的底质,通过绑带将所述目标钙藻植株捆绑固定在所述人工礁体的网格孔旁的金属框架上,以及,通过绑带将所述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捆绑固定在所述人工礁体的网格孔旁的金属框架上,其中,所述目标钙藻植株与所述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交错移植。
24.在该实现方式中,在移植过程中,针对基于礁石底质进行改造后的底质,将目标钙藻植株移植到一类移植点位并固定,将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移植到二类移植点位并固定,其中,固定方式采用胶水固定和/或捆绑固定。这样可以非常简单有效地实现目标钙藻植株和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的移植。针对基于碎屑底质进行改造后的底质,可以将结壳状珊瑚藻穿过金属丝网的网眼后埋入珊瑚碎屑2~3厘米深处,此移植密度为6~8个每平方米。利用结壳状珊瑚藻的移植(埋入珊瑚碎屑2~3厘米深处),可以利用结壳状珊瑚藻的钙化能力,以实现对珊瑚碎屑表层的连结,有利于加固改造后的碎屑底质。而将目标钙藻植株通过金属丝网的网眼移植于珊瑚碎屑的表面,并通过绑带将目标钙藻植株捆绑固定在该网眼的金属丝上,以及,将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通过金属丝网的网眼移植于珊瑚碎屑的表面,并通过绑带将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捆绑固定在该网眼的金属丝上,其中,目标钙藻植株与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交错移植。利用金属丝网的网眼,以及该网眼的金属丝,可以有效实现对目标钙藻植株和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的捆绑固定,保证移植的效果,且能够利用网眼(规格相同)作为移植间隔的依据,便于在移植时控制移植密度。针对基于沙地底质进行混凝土板铺设改造后的底质,可以将目标钙藻植株移植到一类移植槽内,并利用绑带将目标钙藻植株捆绑固定在该一类移植槽旁的金属立柱上(还能通过限位结构来防止滑脱),以及,将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移植到二类移植槽内,并利用绑带将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在该二类移植槽旁的金属立柱上。这样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移植,且能够保证移植
地稳定性,还能够稳固目标钙藻植株和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的位置。针对基于沙地底质进行人工礁体安置改造后的底质,可以通过绑带将目标钙藻植株捆绑固定在人工礁体的网格孔旁的金属框架上,以及,通过绑带将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捆绑固定在人工礁体的网格孔旁的金属框架上,其中,目标钙藻植株与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交错移植。利用人工礁体作为目标钙藻植株与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的底质,同样可以保证底质的稳定性。因此,针对不同的底质类型改造后的底质,采用适应性的移植方式,可以有效保证目标钙藻植株与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的移植效果,从而有利于提升珊瑚修复效果。
25.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将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移植到改造后的底质上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待修复区域选取用于种植海草的种植区域,所述种植区域为环绕或邻近改造后的底质的沙地;若所述待修复区域的水深不超过3米,确定泰来草为目标海草,并将所述泰来草种植在种植区域内;若所述待修复区域的水深在3~50米,确定喜盐草为目标海草,并将所述喜盐草种植在种植区域内。
26.在该实现方式中,在种植区域(环绕或邻近改造后的底质的沙地)内种植海草(水深不超过3米种植泰来草,水深在3~50米种植喜盐草),可以利用海草稳定沉积物,有利于净化带修复区域范围内的海水,为移植的珊瑚、钙藻提供一个更有利的环境,降低沉积物对珊瑚的影响,提升珊瑚修复的效果。
27.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九种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将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移植到改造后的底质上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待修复区域内安装水下照明设备,以利用水下照明设备为所述待修复区域提供水下光源。
28.在该实现方式中,在待修复区域内安装水下照明设备,为待修复区域提供水下光源,这样有利于提升珊瑚修复的效果。
29.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3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珊瑚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珊瑚修复方法的流程图。
3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板的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珊瑚适应类群在不同深度的分布图。
34.图标:10-混凝土板;11-耳扣;12-移植槽;13-金属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36.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珊瑚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珊瑚修复方法的流程图。
37.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珊瑚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珊瑚修复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0、步骤s20和步骤s30。
38.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行珊瑚修复,可以进行步骤s10。
39.步骤s10:选定待修复区域,并获取所述待修复区域的水深和底质类型,其中,所述底质类型包括礁石底质、碎屑底质和沙地底质,所述水深在0~50米之间。
40.在本实施例中,主要针对水下(0~50米)的珊瑚修复,因此,在选择待修复区域时,需要考察水深。
41.底质类型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礁石底质、碎屑底质和沙地底质。此处,礁石底质主要是待修复区域内的珊瑚礁(通常是退化的珊瑚礁);而碎屑底质的主体则是珊瑚碎屑,沙地底质则是水下的沙地部分。
42.在本实施例中,待修复区域的水深和底质类型均可以通过可以实地考察进行确定,此处不作限定。当然,在选择待修复区域时,还需要考察其他指标,本方案中未提及的指标,均可以参照《海岸带生态减灾修复技术导则第4部分:珊瑚礁》中的指标和条件进行待修复区域的选取,此处不作限定。
43.在选定待修复区域后,可以进行步骤s20。
44.步骤s20:基于所述底质类型,对所述待修复区域的底质进行改造。
45.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进行珊瑚修复需要使用到移植技术,而珊瑚、藻类等的生长则需要稳定的底质作为保障。由于不同的底质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加之修复目的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基于底质类型确定目标底质改造方式,并采用目标底质改造方式改造待修复区域的底质,以保证珊瑚修复的顺利进行。
46.首先,针对礁石底质:由于礁石底质的基础是珊瑚礁石,可以视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对礁石底质进行加固,此处不作限定。
47.对礁石底质的改造,可以通过在礁石底质上开发多个一类移植点位和二类移植点位,一类移植点位与二类移植点位交错设置,其中,一类移植点位用于移植目标钙藻植株,二类移植点位用于移植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一类移植点位的密度可以为3~6个每平方米,二类移植点位的密度同样为3~6个每平方米(且一类移植点位与二类移植点位可以分布于同一区域内)。此处,每个移植点位可以有所不同。例如,移植点位可以是提供扦插固定的结构,可以是底播的坑位,可以是胶水固定的部位,也可以是捆绑固定的结构等,且移植点位的分布可以有所差异,并非严格要求每个点位间隔多少距离,可以有所差异,整体均匀即可。而对于礁石底质的改造工作,主要是在礁石底质上找一些合适的位置,例如可以供绑带固定的位置,或者可以供钙藻植株或珊瑚移植块粘连的部位,也可以人为处理,例如放置水泥碇、利用金属丝绑定后提供固定的结构等。通过这些方式在礁石底质上开发多个一类移植点位和二类移植点位,对礁石本体几乎没有任何损害。这样可以对礁石底质进行对应的改造,从而便于目标钙藻植株和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的移植。
48.其次,针对碎屑底质:由于碎屑底质的基础是珊瑚碎屑,为了提供一个相对稳固的底质,因此,需要对以珊瑚碎屑为基础的碎屑底质进行加固。
49.对碎屑底质的改造,可以利用金属丝网将珊瑚碎屑进行包覆,并对金属丝网进行
固定(固定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固定,现有的针对碎屑底质的改造方式也有此类铺设金属网的方式,可以参照设计),这样可以对底质进行固定,从而为珊瑚修复提供较为稳定的底质,便于珊瑚的存活和生长。并且,金属丝网的网眼和其金属丝可以为目标钙藻植株和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提供具有间距参照标准的移植点位,便于移植。
50.在本实施例中,金属丝网的网眼的口径可以为6~10厘米,而金属丝网的材质可以为铝、铁等材料,也可以为铝、镁、铁等材质制备的合金,有利于金属丝网在海水中的电解,此处不作限定。
51.再者,针对沙地底质:为了提供一个稳固的底质,可以利用预制的混凝土板10铺设于沙地上,也可以在沙地上安置人工礁体并固定。
52.对碎屑底质的改造,可以利用预制的混凝土板10铺设于沙地上。请参阅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板10的结构示意图。
53.每个混凝土板10的每条边沿设有钢筋耳扣11,可以利用连接件(例如金属锁扣)连接在相邻两个混凝土板10的钢筋耳扣11之间,实现多个混凝土板10的互连,从而提供稳定的底质。每个混凝土板10上开设有多个一类移植槽12和二类移植槽12,此处图2中示出的一类移植槽12与二类移植槽12同质,实际中,一类移植槽12与二类移植槽12可以相同,也可以有所不同(可以作为两种移植槽12的区分),以实际需要为准。一类移植槽12用于移植目标钙藻植株,二类移植槽12用于移植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每个混凝土板10上开设的一类移植槽12和二类移植槽12交错设置,一类移植槽12的密度可以为3~6个每平方米,二类移植槽12的密度也可以为3~6个每平方米。
54.混凝土板10的规格可以为60cm*60cm*5cm(当然也可以为其他规格,例如40cm*40cm*5cm),混凝土板10上设置的一类移植槽12和二类移植槽12,可以是口径为6~8厘米的凹槽(或通孔)。每个一类移植槽12旁和每个二类移植槽12旁均设有带限位结构的金属立柱13。带限位结构的金属立柱13,不仅可以在目标钙藻植株和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进行移植时提供捆绑固定的结构(还能通过限位结构来防止滑脱,从而限定目标钙藻植株和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的位置),还可以通过金属立柱13(例如镁铝合金、钢铁等材质)提供部分金属离子,促进移植的目标钙藻植株和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的生长。此处的限位结构是指设置在金属立柱顶部的侧向支件。
55.另外,针对每个金属立柱13,可以在一类移植槽旁的金属立柱13的第一高度位置开设第一限位槽,用于为移植目标钙藻植株时采用的绑带提供捆绑的参考位置;而在二类移植槽旁的金属立柱13的第二高度位置开设第二限位槽,用于为移植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时采用的绑带提供捆绑的参考位置。这样不仅能够使得捆绑位置相对固定,也能够考虑到移植目标钙藻植株和移植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时的捆绑位置的差异,有利于移植时的捆绑操作。
56.在人工礁石或混凝土板10上,还可以点缀设置天然礁石块,以便为珊瑚提供更好的附着点位(相较于混凝土,天然的珊瑚礁更适合珊瑚的附着),此处不作限定。
57.以及,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通过采用一种更优的底质改造方式对沙地底质进行改造:
58.首先,可以在沙地底质上铺设一层细砾石,再在细砾石上铺设一层碎屑,而后采用对碎屑底质进行改造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底质改造。通过这样的方式改造沙地底质,可以
有效减少沙地底质突出的沉积物浓度过高的问题,通过层层铺设和改造,可以有效防止沙砾在风浪下扬起,严重影响珊瑚生存环境的问题,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珊瑚修复效果。
59.除此之外,也有一些较为特殊的地质类型,例如,碎礁底质,主要为礁石碎块(例如轮船触礁后撞碎的礁石块)。针对此类碎礁底质的改造,可以视碎礁底质中以大礁块(尺寸在30厘米以上)居多还是小礁块(尺寸在10~30厘米)居多。针对大礁块的底质改造,可以以水泥作为粘连剂将礁石碎块粘连为整体,提升底质的体量,从而提供稳定的底质,以便提升珊瑚修复的效果。而针对小礁块的底质改造,可以采用一些工业的粘连胶剂、石膏等作为粘连剂将礁石碎块粘连为整体,此处不作限定。
60.在改造待修复区域的底质后,可以进行步骤s30。
61.步骤s30:基于所述水深,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钙藻种类和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并将目标钙藻植株移植到改造后的底质上,以及,将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移植到改造后的底质上。
62.在对步骤s30进行介绍之前,先对本发明人所在团队最新的珊瑚覆盖度调查数据进行介绍:本次调查的范围主要在海南岛附近海域(深度较浅)、西沙群岛附近海域(可达50米深度)等多处区域,调查数据中珊瑚适应类群在不同深度的分布如图3所示。另外,针对深度在1~24m的珊瑚适应类群的覆盖度数据如表1所示:
63.表1.珊瑚适应类群的覆盖度数据
[0064][0065][0066]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进行珊瑚修复,可以考虑珊瑚对不同水深环境的适应性,从而基于水深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钙藻种类和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以下,将针对多种不同水深层级,对待移植的目标钙藻种类和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的确定方式进行介绍。
[0067]
示例性的,针对水深在0~6米的情况,可以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钙藻种类为叉节藻,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美丽鹿角珊瑚、指状蔷薇珊瑚或澄黄滨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第一比例大于设定值(例如三成、四成、五成等),第一比例与第二比例之和为1,多样性辅助珊瑚(包含多种珊瑚)为美丽鹿角珊瑚、指状蔷薇珊瑚、肉质软珊瑚、澄黄滨珊瑚、鹿角杯形珊瑚、疣状杯形珊瑚、粗野鹿角珊瑚、丑鹿角
珊瑚、佳丽鹿角珊瑚、风信子鹿角珊瑚、扁枝滨珊瑚、笙珊瑚中的多种。
[0068]
为了进一步考虑沉积物的影响,尽可能提升珊瑚修复的效果,具体的,可以确定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还是低沉积速率水平。(此处的沉积物水平,仅是一种概括式的指标,本方案中以沉积速率来进行表征,例如,以长期沉积速率长期保持在10mg cm-2
d-1
以下且短期内不超过70mg cm-2
d-1
为例,作为划分高沉积速率水平和低沉积速率水平的分界线,后文中涉及的高沉积速率水平和低沉积速率水平均与此相同,当然也可以根据深度不同选取其他值,此处不作限定)。
[0069]
若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沉积速率长期保持在10mg cm-2
d-1
以下且短期内不超过70mg cm-2
d-1
),可以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澄黄滨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此处的多样性辅助珊瑚由指状蔷薇珊瑚、肉质软珊瑚、扁枝滨珊瑚和笙珊瑚组成。
[0070]
若沉积物水平属于低沉积速率水平(沉积速率长期保持在10mg cm-2
d-1
以下且短期内不超过70mg cm-2
d-1
),可以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美丽鹿角珊瑚和指状蔷薇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此处的多样性辅助珊瑚由肉质软珊瑚、澄黄滨珊瑚、鹿角杯形珊瑚、疣状杯形珊瑚、粗野鹿角珊瑚、丑鹿角珊瑚、佳丽鹿角珊瑚、风信子鹿角珊瑚、扁枝滨珊瑚和笙珊瑚组成。
[0071]
通过确定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或低沉积速率水平,以选定适合此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的珊瑚种类。由于澄黄滨珊瑚对沉积物的耐受力强,而鹿角珊瑚、杯形珊瑚等对沉积物的耐受力弱,因此,在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时,选用第一比例的澄黄滨珊瑚,并且,在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中,排除掉沉积物耐受力弱的鹿角珊瑚、杯形珊瑚(为了保证多样性辅助珊瑚的多样性,还从下一层级中分布的珊瑚适应类群中选取一部分沉积物耐受力不弱的珊瑚种类)。在沉积物水平属于低沉积速率水平时,选用第一比例的美丽鹿角珊瑚和指状蔷薇珊瑚,在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中,可以选用该层级中分布的珊瑚适应类群。因此可以在保证珊瑚多样性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珊瑚的存活能力,从而提升珊瑚修复效果。
[0072]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珊瑚修复的效果,可以考虑虫黄藻对水深的适应性。例如,采用its2扩增子测序方法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珊瑚移植株中cladocopium属共生虫黄藻(clade c)和durusdinium属共生虫黄藻(clade d)的数量比,将数量比大的珊瑚株移植(即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到水深(例如12~50米)温度较低的底质上,将比例小的珊瑚株移植到水浅(12米以浅)温度较高的底质上,提升珊瑚的移植成功率和珊瑚修复效果。
[0073]
示例性的,针对水深在6~12米的情况,可以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钙藻种类为叉节藻,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肉质软珊瑚、扁枝滨珊瑚或澄黄滨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所述第一比例大于设定值,第一比例与第二比例之和为1,多样性辅助珊瑚为肉质软珊瑚、扁枝滨珊瑚、澄黄滨珊瑚、鹿角杯形珊瑚、疣状杯形珊瑚、笙珊瑚、多曲杯形珊瑚、指状蔷薇珊瑚、佳丽鹿角珊瑚、埃氏杯形珊瑚中的多种。
[0074]
为了进一步考虑沉积物的影响,尽可能提升珊瑚修复的效果,具体的,可以确定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还是低沉积速率水平。
[0075]
若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扁枝滨珊瑚和澄黄滨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此处的多样性辅助
珊瑚由肉质软珊瑚、笙珊瑚和指状蔷薇珊瑚组成。
[0076]
若沉积物水平属于低沉积速率水平,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肉质软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此处的多样性辅助珊瑚由扁枝滨珊瑚、澄黄滨珊瑚、鹿角杯形珊瑚、疣状杯形珊瑚、笙珊瑚、多曲杯形珊瑚、指状蔷薇珊瑚、佳丽鹿角珊瑚和埃氏杯形珊瑚组成。
[0077]
通过确定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或低沉积速率水平,以选定适合此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的珊瑚种类。由于澄黄滨珊瑚和扁枝滨珊瑚对沉积物的耐受力强,而鹿角珊瑚、杯形珊瑚等对沉积物的耐受力弱,因此,在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时,选用第一比例的澄黄滨珊瑚和扁枝滨珊瑚(二者加总后为第一比例),并且,在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中,排除掉沉积物耐受力弱的鹿角珊瑚、杯形珊瑚(剩下肉质软珊瑚、笙珊瑚和指状蔷薇珊瑚)。在沉积物水平属于低沉积速率水平时,选用第一比例的肉质软珊瑚,在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中,可以选用该层级中分布的珊瑚适应类群(扁枝滨珊瑚、澄黄滨珊瑚、鹿角杯形珊瑚、疣状杯形珊瑚、笙珊瑚、多曲杯形珊瑚、指状蔷薇珊瑚、佳丽鹿角珊瑚和埃氏杯形珊瑚)。因此可以在保证珊瑚多样性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珊瑚的存活能力,从而提升珊瑚修复效果。
[0078]
示例性的,针对水深在12~24米的情况,可以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钙藻种类为壳状珊瑚藻,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肉质软珊瑚、澄黄滨珊瑚或指状蔷薇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第一比例大于设定值,第一比例与第二比例之和为1,多样性辅助珊瑚为肉质软珊瑚、澄黄滨珊瑚、指状蔷薇珊瑚、谷鹿角珊瑚、标准厚丝珊瑚、笙珊瑚、扁枝滨珊瑚、疣状杯形珊瑚、鹿角杯形珊瑚、美丽鹿角珊瑚中的多种。
[0079]
为了进一步考虑沉积物的影响,尽可能提升珊瑚修复的效果,具体的,可以确定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还是低沉积速率水平。
[0080]
若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可以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澄黄滨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此处的多样性辅助珊瑚由肉质软珊瑚、指状蔷薇珊瑚、标准厚丝珊瑚、笙珊瑚和扁枝滨珊瑚组成。
[0081]
若沉积物水平属于低沉积速率水平,可以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肉质软珊瑚和指状蔷薇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此处的多样性辅助珊瑚由澄黄滨珊瑚、谷鹿角珊瑚、标准厚丝珊瑚、笙珊瑚、扁枝滨珊瑚、疣状杯形珊瑚、鹿角杯形珊瑚和美丽鹿角珊瑚组成。
[0082]
通过确定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或低沉积速率水平,以选定适合此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的珊瑚种类。由于澄黄滨珊瑚对沉积物的耐受力强,肉质软珊瑚和指状蔷薇珊瑚对沉积物的耐受力相对弱一些(强于鹿角珊瑚和杯形珊瑚),而鹿角珊瑚、杯形珊瑚等对沉积物的耐受力弱,因此,在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时,选用第一比例的澄黄滨珊瑚,并且,在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中,排除掉沉积物耐受力弱的鹿角珊瑚、杯形珊瑚(剩下肉质软珊瑚、指状蔷薇珊瑚、标准厚丝珊瑚、笙珊瑚和扁枝滨珊瑚)。在沉积物水平属于低沉积速率水平时,选用第一比例的肉质软珊瑚和指状蔷薇珊瑚(二者加总后为第一比例),在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中,可以选用该层级中分布的珊瑚适应类群(澄黄滨珊瑚、谷鹿角珊瑚、标准厚丝珊瑚、笙珊瑚、扁枝滨珊瑚、疣状杯形珊瑚、鹿角杯形珊瑚和美丽鹿角珊瑚)。因此可以在保证珊瑚多样性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珊瑚的
存活能力,从而提升珊瑚修复效果。
[0083]
示例性的,针对水深在24~40米的情况,可以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钙藻种类为仙掌藻,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澄黄滨珊瑚或疣状杯形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第一比例大于设定值,第一比例与第二比例之和为1,多样性辅助珊瑚为澄黄滨珊瑚、疣状杯形珊瑚、锯齿刺星珊瑚、海底柏和软珊瑚中的多种。
[0084]
为了进一步考虑沉积物的影响,尽可能提升珊瑚修复的效果,具体的,可以确定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还是低沉积速率水平。
[0085]
若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可以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澄黄滨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此处的多样性辅助珊瑚由锯齿刺星珊瑚、海底柏和软珊瑚组成。
[0086]
若沉积物水平属于低沉积速率水平,可以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疣状杯形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此处的多样性辅助珊瑚由澄黄滨珊瑚、锯齿刺星珊瑚、海底柏和软珊瑚组成。
[0087]
通过确定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或低沉积速率水平,以选定适合此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的珊瑚种类。由于澄黄滨珊瑚对沉积物的耐受力强,而鹿角珊瑚、杯形珊瑚(疣状杯形珊瑚属于此类)等对沉积物的耐受力弱,因此,在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时,选用第一比例的澄黄滨珊瑚,并且,在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中,排除掉沉积物耐受力弱的鹿角珊瑚、杯形珊瑚(剩下锯齿刺星珊瑚、海底柏和软珊瑚)。在沉积物水平属于低沉积速率水平时,选用第一比例的疣状杯形珊瑚,在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中,可以选用该层级中分布的珊瑚适应类群(澄黄滨珊瑚、锯齿刺星珊瑚、海底柏和软珊瑚)。因此可以在保证珊瑚多样性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珊瑚的存活能力,从而提升珊瑚修复效果。
[0088]
示例性的,针对水深在40~50米的情况,可以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钙藻种类为仙掌藻,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标准厚丝珊瑚、澄黄滨珊瑚或木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所述第一比例大于设定值,所述第一比例与所述第二比例之和为1,所述多样性辅助珊瑚为标准厚丝珊瑚、澄黄滨珊瑚、木珊瑚、双星珊瑚、假鹿角珊瑚、合叶珊瑚、石芝珊瑚、绕石珊瑚、杯形珊瑚、叶状珊瑚中的多种。
[0089]
为了进一步考虑沉积物的影响,尽可能提升珊瑚修复的效果,具体的,可以确定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还是低沉积速率水平。
[0090]
若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澄黄滨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此处的多样性辅助珊瑚由标准厚丝珊瑚、木珊瑚、双星珊瑚、合叶珊瑚、石芝珊瑚、绕石珊瑚和叶状珊瑚组成。
[0091]
若沉积物水平属于低沉积速率水平,确定待移植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为第一比例的标准厚丝珊瑚和木珊瑚,以及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其中,此处的多样性辅助珊瑚由澄黄滨珊瑚、双星珊瑚、假鹿角珊瑚、合叶珊瑚、石芝珊瑚、绕石珊瑚、杯形珊瑚和叶状珊瑚组成。
[0092]
通过确定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或低沉积速率水平,以选定适合此待修复区域的沉积物水平的珊瑚种类。由于澄黄滨珊瑚对沉积物的耐受力强,而鹿角珊瑚、杯形珊瑚(疣状杯形珊瑚属于此类)等对沉积物的耐受力弱,因此,在沉积物水平
属于高沉积速率水平时,选用第一比例的澄黄滨珊瑚,并且,在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中,排除掉沉积物耐受力弱的鹿角珊瑚、杯形珊瑚(剩下标准厚丝珊瑚、木珊瑚、双星珊瑚、合叶珊瑚、石芝珊瑚、绕石珊瑚和叶状珊瑚)。在沉积物水平属于低沉积速率水平时,选用第一比例的标准厚丝珊瑚和木珊瑚(二者加总后为第一比例),在第二比例的多样性辅助珊瑚中,可以选用该层级中分布的珊瑚适应类群(澄黄滨珊瑚、双星珊瑚、假鹿角珊瑚、合叶珊瑚、石芝珊瑚、绕石珊瑚、杯形珊瑚和叶状珊瑚)。因此可以在保证珊瑚多样性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珊瑚的存活能力,从而提升珊瑚修复效果。
[0093]
而通过将水深分为0~6(不含)米、6~12(不含)米、12~24(不含)米、24~40(不含)米以及40~50米,符合现阶段对于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的调查结果中珊瑚适应类群的分布,可以有效将不同水深层级中的优势珊瑚类群进行划分和筛选。而针对每个层级中,均以该层级中分布的珊瑚适应类群为基础,以覆盖度为选择指标(其中一个选择指标),综合选取每个层级中覆盖度较高(例如前三)或沉积物耐受能力较强的种类,选取第一比例(大于设定值,例如五成、四成等,以实际需要为准)作为主要的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而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还选有第二比例(第一比例与第二比例之和为1)的多样性辅助珊瑚(同样来源于该层级中分布的珊瑚适应类群,且种类众多),用以提供多种多样的适合该水深的珊瑚种类,以进一步保证珊瑚的多样性,从而有利于提升珊瑚修复效果。当然,在目标钙藻种类的选取上,也是考虑了目标钙藻种类在不同层级水深中的适应性,以进一步提升珊瑚修复效果。
[0094]
在确定出待移植的目标钙藻种类和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之后,可以将目标钙藻植株(即目标钙藻种类对应的移植植株)移植到改造后的底质上,以及,将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即目标造礁石珊瑚种类对应的珊瑚移植块,可通过对应种类的珊瑚幼体培养得到)移植到改造后的底质上。
[0095]
针对基于礁石底质进行改造后的底质,可以将目标钙藻植株移植到一类移植点位并固定,将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移植到二类移植点位并固定,其中,固定方式采用胶水固定和/或捆绑固定。这样可以非常简单有效地实现目标钙藻植株和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的移植。
[0096]
针对基于碎屑底质进行改造后的底质,可以将结壳状珊瑚藻穿过金属丝网的网眼后埋入珊瑚碎屑2~3厘米深处,此移植密度为6~8个每平方米,并且,将目标钙藻植株通过金属丝网的网眼移植于珊瑚碎屑的表面,并通过绑带将目标钙藻植株捆绑固定在该网眼的金属丝上,以及,将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通过金属丝网的网眼移植于珊瑚碎屑的表面,并通过绑带将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捆绑固定在该网眼的金属丝上,其中,目标钙藻植株与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交错移植,且目标钙藻植株与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的移植密度均在3~6个每平方米。利用结壳状珊瑚藻的移植(埋入珊瑚碎屑2~3厘米深处),可以利用结壳状珊瑚藻的钙化能力,以实现对珊瑚碎屑表层的连结,有利于加固改造后的碎屑底质。而利用金属丝网的网眼,以及该网眼的金属丝,可以有效实现对目标钙藻植株和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的捆绑固定,保证移植的效果,且能够利用网眼(规格相同)作为移植间隔的依据,便于在移植时控制移植密度。
[0097]
针对基于沙地底质进行混凝土板10铺设改造后的底质,可以将目标钙藻植株移植到所述一类移植槽内,并利用绑带将目标钙藻植株捆绑固定在该一类移植槽旁的金属立柱
13上(还可以利用金属立柱13上的第二限位槽限定捆绑位置),以及,将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移植到二类移植槽内,并利用绑带将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在该二类移植槽旁的金属立柱13上(还可以利用金属立柱13上的第二限位槽限定捆绑位置)。这样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移植,且能够保证移植地稳定性,还能够稳固目标钙藻植株和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的位置。
[0098]
针对基于沙地底质进行人工礁体安置改造后的底质,可以通过绑带将目标钙藻植株捆绑固定在人工礁体的网格孔旁的金属框架上,以及,通过绑带将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捆绑固定在人工礁体的网格孔旁的金属框架上,其中,目标钙藻植株与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交错移植。利用人工礁体作为目标钙藻植株与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的底质,同样可以保证底质的稳定性。因此,针对不同的底质类型改造后的底质,采用适应性的移植方式,可以有效保证目标钙藻植株与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的移植效果,从而有利于提升珊瑚修复效果。
[0099]
在将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移植到改造后的底质上之后,可以从待修复区域选取用于种植海草的种植区域,此处的种植区域为环绕或邻近改造后的底质的沙地。为了保证海草的生存,可以基于水深来选取不同的海草种类进行种植。
[0100]
示例性的,若待修复区域的水深不超过3米,可以确定泰来草(适合在3米以浅的环境中生长,且属于优势种类)为目标海草,并将泰来草种植在种植区域内;若待修复区域的水深在3~50米,可以确定喜盐草(可以在3~50米深度的环境中生长,还能够适应不同维度的区域,同样属于优势种类)为目标海草,并将喜盐草种植在种植区域内。
[0101]
在种植区域(环绕或邻近改造后的底质的沙地)内种植海草(水深不超过3米种植泰来草,水深在3~50米种植喜盐草),可以利用海草稳定沉积物,有利于净化带修复区域范围内的海水,为移植的珊瑚、钙藻提供一个更有利的环境,并且,海草的种植,可以有效降低沉积物对珊瑚的影响(海草可以对底质中的沉积物起到稳定的作用,在起风浪时,也能够通过海草的根系、叶片等有效减少砂质颗粒的扬起,从而改善珊瑚的生存环境),提升珊瑚修复的效果。
[0102]
在将目标钙藻植株和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移植到改造后的底质上之后,还可以在待修复区域内安装水下照明设备,以利用水下照明设备为待修复区域提供水下光源,这样有利于提升水下珊瑚修复的效果。由于深水环境中,光线衰减严重,从而导致光线微弱,不利于珊瑚、钙藻等的生长发育,而利用水下照明设备提供水下光源,可以提供较为充足的光线,有利于珊瑚、钙藻等的生长发育,提升珊瑚修复的效果。
[0103]
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珊瑚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珊瑚修复方法,将待修复区域的水深(0~50米)和底质类型(礁石底质、碎屑底质和沙地底质),作为进行珊瑚修复的指标,确定出更多样化的、适应性更强的珊瑚修复方案,以改造待修复区域的底质,并将目标钙藻植株移植到改造后的底质上,将目标造礁石珊瑚移植块移植到改造后的底质上,从而实现珊瑚修复。这样的方式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能够考虑到多种影响珊瑚修复效果的因素(底质、水深等),从而有利于保证对珊瑚修复的效果。
[0104]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105]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