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伦县野生赤芍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569063发布日期:2022-04-09 03:22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伦县野生赤芍育苗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伦县野生赤芍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2.赤芍是著名野生地道中药材,其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在春秋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后,晒干制得。赤芍的味苦,微寒。归肝经,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目前,市场上的野生赤芍的用量较大、用途广泛且需求较为刚性,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出口。
3.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现辖行政区域内生长的野生赤芍,其定义为多伦赤芍,多伦赤芍药效较其他地方生长的赤芍好。但近年来,野生多伦赤芍遭到过度、毁灭性采挖,产量逐年下降,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目前国内人工种植赤芍技术尚未成熟,其种植周期从播种到收获需八年时间才能初见效益,且对土质、气候等条件要求严格,市场供应已经不能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伦县野生赤芍育苗方法,其选用野生赤芍种子育苗,可大大提高野生赤芍的繁育量,提高赤芍的产量和品质,满足药品市场需求。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伦县野生赤芍育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7.s1采集野生赤芍角,腐化,室外光照晾干,收集赤芍种子;
8.s2将上述步骤s1收集的赤芍种子冷藏;
9.s3在九月上旬播种,浇透水,覆膜保水;
10.s4待第二年春出苗后,进行田间管理,即得到种苗。
11.赤芍为多年生草本生植物,无毛,根肥大且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茎直立,上部分枝。赤芍的花期在5-6月,果期在6-8月。赤芍种子在发芽前,需经历的春化阶段,种子要求在0℃以下,经过40天左右才能完成,然后混合芽、可萌动生长。
12.在本发明中,在秋季8月中下旬采集内蒙古多伦县境内山上采收野生赤勺角,并将种子在阴凉处堆积进行腐化,其堆积腐化的目的是捂热赤芍种子并让赤芍角干燥,为后续的赤芍角炸开做准备。
13.在本发明中,收集赤芍种子后,将赤芍种子放置在冷藏柜中恒温冷藏,使得种子进行休眠,以促进后续种子发芽,提高赤芍种子的发芽率。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5.在本发明中,以多伦县野生赤芍的种子育苗,成功的培育出了与野生赤芍品种相同的种苗,不仅实现了濒危中药材“多伦赤芍”的保育和规模化种植,其人工培育的赤芍还保持了野生赤芍的药效。通过本发明的育苗方法,种植出的野生赤芍的产量高、种植时间短,得到的赤芍的芍药总苷高,更能满足更高的药品市场需求。并且在赤芍育苗过程中,其
种苗的繁育量高、种苗的品质优异,移栽的成活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1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1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多伦县野生赤芍育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9.s1采集野生赤芍角,腐化,室外光照晾干,收集赤芍种子;
20.s2将上述步骤s1收集的赤芍种子冷藏;
21.s3在九月上旬播种,浇透水,覆膜保水;
22.s4待第二年春出苗后,进行田间管理,即得到种苗。
2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中,野生赤芍角腐化时间为5-10 天,在适宜的温度下腐化,让赤芍角中水分充分挥发,促进赤芍角干燥,以便于赤芍角炸开,方便的获取赤芍种子。
2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野生赤芍角腐化时间为7天,将赤芍角的腐熟时间设置为7天,赤芍角中的水分即可充分的挥发,同时也不至于让赤芍角过分腐烂,便于后续获取赤芍种子;同时控制腐化时间,以获得完整的、无腐烂的种子,避免赤芍种子在腐化过程中,因腐化时间过长,导致赤芍种子腐烂,影响赤芍种子的发芽率。
2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中,赤芍种子冷藏温度为
ꢀ‑
2~-6℃。在该温度下,赤芍种子可进入双重休眠,当温度过低时,赤芍种子容易死亡,当温度过高时,赤芍种子不能完全进入双重休眠状态,影响后续的发芽率。
2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中,赤芍种子冷藏温度为-4℃。在-4℃时,赤芍种子的上下胚轴进入双重休眠,以便于后续播种后,赤芍种子的下胚轴在土地温度下解除休眠,促进赤芍种子的下胚轴生根,提高赤芍种子的生根率,进而提高来年种子的发芽率。
2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播种前,将赤芍种子放置在消毒杀菌液中浸泡20-30h。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一方面可杀灭种子表面的有害病菌和病毒,避免种子发芽后,遭遇病虫害;另一方面,通过浸泡种子,让种子吸收水分膨胀,为种子发芽做好水分储备,促进种子解休眠。将浸泡时间控制在20-30小时,其浸泡效果好,消毒杀菌效果好。当浸泡时间低于20h时,赤芍种子不能充分的发胀,吸收的水分不够,其后续的发芽不够充分;当浸泡时间超过30h时,赤芍种子会腐烂,进而降低后续的发芽率。
2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3中,赤芍种子在消毒杀菌液中浸泡的时间为24h。将浸泡时间控制在24h,赤芍种子即可吸收足够的水分,其赤芍种子的发芽率高,病虫害少。
2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还包括,将浸泡后的赤芍种子放置在平整松软的土壤上,覆土3cm,随后再压实土壤。在播种后,用土壤将赤芍种子覆盖,为赤芍种子
发芽提供条件,并且覆盖的土壤可起到良好的保水保湿保温的作用,使得赤芍种子在发芽过程中,赤芍种子的周围土壤能保持湿润,为赤芍种子发芽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3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毒杀菌液包括赤霉素、酒精、高锰酸钾和水。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可促进赤芍种子发芽。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可消毒杀菌;酒精也可消毒杀菌,杀灭赤芍种子的病菌,减少病虫害。
3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赤霉素、酒精和高猛酸钾的质量比为, 1:(300-600):(0.8-1)。其中,赤霉素的质量浓度为0.2-0.25mg/kg,即每kg水中加入0.2-0.25mg的赤霉素。该配比下的消毒杀菌液的消杀效果最好。
32.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33.实施例
34.立地条件:
35.选择年平均气温在2.8℃左右,年均日照时数≥2 900h,无霜期80d~ 140d,年均降雨量≥370mm,海拔高度1 350m~1 540m,的区域作为种植区域,选择在土壤类型为栗钙土,土壤质量符合gb 15618规定,有机质含量≥1.5%,土层厚度≥1.0m,生态及排灌良好的平地或缓坡,在该区域建立种植园。在种植园内建立排灌系统,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并且,在种植园周围5km内无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附近空气质量达到gb 3095规定二级以上标准。
36.在建立的园区内,随机选取6块苗圃,分别记为实施例1-6,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育苗:
37.实施例1-2
38.秋季8月10日至8月25日在内蒙古多伦县境内山上采收野生赤勺角,收回后放置阴凉地方堆积让赤勺角腐化7天,后放置室外阳光照射晾干,待赤勺角自己炸开,经人工筛选出过大,中,小的成熟种子,选好的种子放置-4℃的恒温库中储藏;
39.配置好杀菌消毒液,将冷藏后的种子浸泡在消毒杀菌液中;同时清除种植园内的苗圃的杂草,耙平整细,打垄、作畦;将浸泡好的赤芍种子均匀的铺在苗圃土壤表面,覆土3cm后,用铁滚压实,浇透水后覆膜保水。
40.在播种后第25天,赤芍种子开始生根,待根长至2至3厘米左右时, 种植园的气温开始慢慢下降,当种植园气温降至-25℃左右时,赤芍种子开始冬化休眠;待第二年春天时,种植园气温回升,赤芍种子复苏,开始发芽,赤芍种子的根、芽同时生长成苗,即育苗成功,得到种苗。
41.种苗生长一年后,在9月进行移栽,随起随栽;具体移栽方法为,在田间垄上开沟,将赤芍种苗放置在垄沟内,并用有机肥打底,覆土,浇定根水,移栽的株行距为30cm。其中有机肥的用量为200kg/亩。
42.田间管理:在移栽的第二年,待赤芍的红芽露出后,中耕、浅锄,除去田间的杂草。在冬季,清理赤芍的枯枝残叶,培土,以芽不外露为准。夏季高温干燥时期培土抗旱,适时灌溉,多雨季节及时排水。
43.病虫害防治:采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综合防治灰霉病、叶斑病、白粉病等。
44.在9月,待地面植株枯萎后,选择在晴天采收,割去地上茎叶,挖出根部,鲜根洗净泥土、除去须根,晒干,按粗细长短扎把包装。
45.实施例3-4
46.秋季8月10日至8月25日在内蒙古多伦县境内山上采收野生赤勺角,收回后放置阴凉地方堆积让赤勺角腐化5天,后放置室外阳光照射晾干,待赤勺角自己炸开,经人工筛选出过大,中,小的成熟种子,选好的种子放置-2℃的恒温库中储藏;
47.配置好杀菌消毒液,将冷藏后的种子浸泡在消毒杀菌液中;同时清除种植园内的苗圃的杂草,耙平整细,打垄、作畦;将浸泡好的赤芍种子均匀的铺在苗圃土壤表面,覆土3cm后,用铁滚压实,浇透水后覆膜保水。
48.在播种后第28天,赤芍种子开始生根,待根长至2至3厘米左右时, 种植园的气温开始慢慢下降,当种植园气温降至-25℃左右时,赤芍种子开始冬化休眠;待第二年春天时,种植园气温回升,赤芍种子复苏,开始发芽,赤芍种子的根、芽同时生长成苗,即育苗成功,得到种苗。
49.种苗生长一年后,在9月进行移栽,随起随栽;具体移栽方法为,在田间垄上开沟,将赤芍种苗放置在垄沟内,并用有机肥打底,覆土,浇定根水,移栽的株行距为50cm,其中有机肥的用量为400kg/亩。
50.田间管理:在移栽的第二年,待赤芍的红芽露出后,中耕、浅锄,除去田间的杂草。在冬季,清理赤芍的枯枝残叶,培土,以芽不外露为准。夏季高温干燥时期培土抗旱,适时灌溉,多雨季节及时排水。
51.病虫害防治:采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综合防治灰霉病、叶斑病、白粉病等。
52.在9月,待地面植株枯萎后,选择在晴天采收,割去地上茎叶,挖出根部,鲜根洗净泥土、除去须根,晒干,按粗细长短扎把包装。
53.实施例5-6
54.秋季8月10日至8月25日在内蒙古多伦县境内山上采收野生赤勺角,收回后放置阴凉地方堆积让赤勺角腐化10天,后放置室外阳光照射晾干,待赤勺角自己炸开,经人工筛选出过大,中,小的成熟种子,选好的种子放置-6℃的恒温库中储藏;
55.配置好杀菌消毒液,将冷藏后的种子浸泡在消毒杀菌液中;同时清除种植园内的苗圃的杂草,耙平整细,打垄、作畦;将浸泡好的赤芍种子均匀的铺在苗圃土壤表面,覆土3cm后,用铁滚压实,浇透水后覆膜保水。
56.在播种后第23天,赤芍种子开始生根,待根长至2至3厘米左右时, 种植园的气温开始慢慢下降,当种植园气温降至-25℃左右时,赤芍种子开始冬化休眠;待第二年春天时,种植园气温回升,赤芍种子复苏,开始发芽,赤芍种子的根、芽同时生长成苗,即育苗成功,得到种苗。
57.种苗生长一年后,在9月进行移栽,随起随栽;具体移栽方法为,在田间垄上开沟,将赤芍种苗放置在垄沟内,并用有机肥打底,覆土,浇定根水,移栽的株行距为40cm,其中有机肥的用量为300kg/亩。
58.田间管理:在移栽的第二年,待赤芍的红芽露出后,中耕、浅锄,除去田间的杂草。在冬季,清理赤芍的枯枝残叶,培土,以芽不外露为准。夏季高温干燥时期培土抗旱,适时灌
溉,多雨季节及时排水。
59.病虫害防治:采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综合防治灰霉病、叶斑病、白粉病等。
60.在9月,待地面植株枯萎后,选择在晴天采收,割去地上茎叶,挖出根部,鲜根洗净泥土、除去须根,晒干,按粗细长短扎把包装。
61.在上述实施例1-6中,所用到的消毒杀菌液的成分配比如表1所示;
62.表1实施例1-6的消毒杀菌液成分配比
[0063] 赤霉素(mg)酒精(mg)高锰酸钾(mg)水(kg)实施例1412003.220实施例2414003.620实施例351400420实施例44.22400420实施例54.620003.220实施例64.81600420
[0064]
其中,上述表1中的酒精为体积分数为75%。
[0065]
其配置方法为:将赤霉素加入到酒精中溶解,搅拌均匀后,静置30min,随后加入高锰酸钾和水,搅拌均匀即可。
[0066]
其中,在实施例1-2中,赤芍种子的浸泡时间为20h,在实施例3-4中,赤芍种子的浸泡时间为30h,在实施例3-4中,赤芍种子的浸泡时间为24h。
[0067]
实验例
[0068]
采自内蒙古多伦县蔡木山的野生赤芍,作为对比组。选取实施例1-6 种植的赤芍,作为实施例1-6组。
[0069]
1.种子发芽率
[0070]
在播种时,在苗圃中挖坑,每一坑中投放1粒种子;在播种后的25天,在每一组苗圃中,随机选取30坑,标记,并观察坑内种子的出根情况,并统计;在第二年开春后,观察标记的30坑内出苗情况,并统计出苗的数量,其中,在统计出苗时,有苗生长出土即计为出苗,不考虑出苗的时间以及在出苗后死亡的情况。其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0071]
表1实施例1-6的赤芍种子出根率和出苗率
[0072]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出根率(%)93%96%93%90%96%96%出芽率(%)96%100%96%96%100%100%
[0073]
从上述表1中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中对赤芍种子的处理,其在播种后25的,种子的除根率在90%以上,在来年开春后,种子的出芽率在96%以上,其中实施例2/5和6的出芽率为100%。说明通过本发明中对种子的处理,可提高赤芍种子的发芽率,提高野生赤芍种苗的育苗成功率。
[0074]
2.生物量测定
[0075]
分别选取将实施例1-6组和对比例组的植株,取权植株,分离出每组的地上部分的茎叶,地下部分的根颈、肉质根和细根,其中,细根指的是直径小于2mm的根;分别烘干,随后用百分之一电子天平分别进行称重。其结果如表3所示。
[0076]
表3实施例1-6和对比组植株的生物量
[0077] 地上植株(g)根硕(g)肉质根(g)细根(g)实施例123250865125实施例225352882142实施例324654884126实施例422551894127实施例524253824148实施例624452827162对比组21248789115
[0078]
从上述表3中可以得出,实施例1-6人工培养的赤芍,其地上植株的生物量、地下植株的生物量均较野生赤芍(对比组)的高,说明本实施例1-6人工培育的赤芍,其根茎较野生的粗壮,整体植株硕大,植株也明显高于野生赤芍植株。
[0079]
并结合到实施例1-6和对照组的植株,发现:多伦赤芍野生植株和人工培育植株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野生赤芍的叶片、茎、根颈、肉质根和细根的生物量均小于人工培育植株,说明野生赤芍的植株较小,是与野生赤芍生长的土壤环境有关。野生赤芍生长过程中的温度、降雨、地形、海拔、土壤肥力和灌溉水ph等都会影响野生芍药的生长。这就说明人工培育赤芍的土壤养分比野生植株生长地土壤养分含量高,人工培育的赤芍松动了土壤有利于植株生长,提高了人工赤芍植株的生物含量。
[0080]
3.根系解剖结构的测定
[0081]
取野生赤芍和人工培育赤芍各五株,测量根系直径、维管柱直径、皮层厚度,并计算维管柱所占比例、皮层所占比例,维管柱、皮层比。最后取平均数。其结果如表4所示。
[0082]
表4实施例1-6和对比组植株的根系大小
[0083][0084]
从上述表4中可以发现人工培育赤芍(实施例1-6)的维管柱直径、维管柱占比,都显著高于野生赤芍(对比组);说明,人工培育植株的皮层所占比例大于野生植株,皮层细胞大且多,有利于贮存营养物质和水分,还利于通气。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人工培育的赤芍,其根系较野生赤芍的发达。
[0085]
4.芍药苷含量测定
[008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对赤芍根中的芍药苷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4.6mm
×
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
ꢀ‑
0.05%磷酸二氢钾溶液(b)(40∶60),流速1mlmin-1,柱温25℃;洗脱时间20min,进样量10μl。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检测波
长230nm。
[0087]
在减压干燥器中,用五氧化磷干燥芍药苷对照试样,干燥时间为36h,随后精密称取对照试样5.00mg,置10ml棕色量瓶中,加适量甲醇溶液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对照溶液。
[0088]
分别取实施例1-6组和对照组的肉质根赤芍粉末(过100目筛),在减压干燥器中,用五氧化磷干燥,随后称取0.50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甲醇25ml,称重,浸泡4h,超声处理30min,放冷,再次称重,用甲醇补足失重,摇匀,过滤,取滤液,即得试验溶液。
[0089]
分别吸取对照溶液及试验溶液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测定芍药苷的含量,其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表中含量为测量3次的平均值。
[0090]
表5实施例1-6组和对比组的赤芍总苷的含量
[0091]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对比组芍药苷3.78%3.72%3.88%3.79%3.75%3.73%3.45%
[0092]
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要求,赤芍的芍药苷(c23h28o11)量不得小于1.8%,白芍的芍药苷干燥品量应不小于1.6%,饮片量不小于1.2%。
[0093]
从上述表5中可以得出,人工种植的赤芍(实施例1-6),其芍药苷的含量在3.73%-3.88%,而野生赤芍的芍药苷的含量为3.45%,人工种植的赤芍根茎中的芍药苷含量明多于野生赤芍,其与野生赤芍的差异化小,无显著差异,本发明种植的赤芍的品质高,其芍药苷含量也符合相关规定。
[0094]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