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产优质番茄选育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28555339发布日期:2022-01-19 16:0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番茄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产优质番茄选育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2.番茄别名西红柿,在分类上属于茄科番茄属,是一年生或多年生作物。番茄被列为全世界年总产量最高的30种作物之一,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栽培蔬菜之一。
3.目前,在番茄育种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多代混合采种及系谱选种法,存在种植群体大、土地用量大、周期长、用工多、费时费力且选择效果差等问题,后代的遗传群体逐渐狭窄,选种效率低,无法达到快速选种,并实现省力化栽培。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产优质番茄选育种植方法,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人工接种病原菌鉴定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快速选种。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产优质番茄选育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作为候选材料,引进种植后,选择目标性状明显且花期不同的植株进行多亲杂交,得f1;s2、以f1代种子,经过连续2代自交分离定向选择,收获商品性状优良、同时含有cf-5、mi和ty-13种抗性基因,且能够抗番茄叶霉病、番茄根结线虫病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株系,种植,得种子;s3、将所得的种子采用质量百分数为0.1%的氯吡脲溶液浸泡5-10min后,投入30℃-40℃温水中不断搅拌,处理30min,捞出,用纱布将所得的种子包裹,至于恒温箱内,温度设定在28-30℃催芽,直至种子露白;s4、取种植地土壤,暴晒一周后,拌入适量氨基酸长效缓释氮、磷酸二氢钾、聚糖多肽生物钾,混合搅拌均匀后,填充在穴盘内,浇透水,空置1天后,将露白的种子轻轻按入种植土中,种子覆土厚度1cm左右,每个穴盘中播种2粒,进行常规育苗;s5、选择地势较高、土壤深厚、排灌新好、通风透气新好,且2-3年内未种植茄果类蔬菜的地区作为种植田,结合深耕,每亩施500-700kg的农家肥、腐熟秸秆200-300kg,结合细耕,每亩施石灰氮30-50kg,覆膜,闷20天左右,揭膜,深耕,采用东西向垄,至少空置一周;s6、待番茄苗龄为15-20天后,进行番茄苗的移栽,移栽时连同种植土一起移栽,株距保持在50-60cm,行距保持在1.2-1.3m,定植后及时浇透定植水,3-5天后再浇1次缓苗水;s7、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直至番茄收获。
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目标性状为商品性状优良、抗番茄叶霉病、抗番茄根结线虫病和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种植土和苗床均需进行消毒处理。
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按100:2:0.5:5的质量比拌入适量氨基酸长效缓释氮、磷酸二氢钾、聚糖多肽生物钾。
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基于目标种植地的历史天气环境参数与番茄最适宜的开花、结果环境参数的对比分析,以调整花期至最适宜的开花天气参数的日子区间为目标进行亲本花期的选择。
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人工接种病原菌鉴定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种。
11.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人工接种病原菌鉴定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快速选种;获得了商品性状优良、同时含有cf-5、mi和ty-13种抗性基因,且能够抗番茄叶霉病、番茄根结线虫病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株系,可以显著降低番茄种植过程中的病害发生率,减少农药投入成本和农药施用的人工成本;同时,保证了所得果实的品质;通过花期的调整,显著提高了番茄的结果率,大大增加了番茄的产量,达到了丰产稳产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3.实施例1一种高产优质番茄选育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作为候选材料,引进种植后,选择目标性状(商品性状优良、抗番茄叶霉病、抗番茄根结线虫病和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明显且花期不同的植株进行多亲杂交,得f1;s2、以f1代种子,经过连续2代自交分离定向选择,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人工接种病原菌鉴定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种,收获商品性状优良、同时含有cf-5、mi和ty-13种抗性基因,且能够抗番茄叶霉病、番茄根结线虫病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株系,种植,得种子;s3、将所得的种子采用质量百分数为0.1%的氯吡脲溶液浸泡10min后,投入30℃温水中不断搅拌,处理30min,捞出,用纱布将所得的种子包裹,至于恒温箱内,温度设定在28℃催芽,直至种子露白;s4、取种植地土壤,暴晒一周后,按100:2:0.5:5的质量比拌入适量氨基酸长效缓释氮、磷酸二氢钾、聚糖多肽生物钾,混合搅拌均匀后,填充在穴盘内,浇透水,空置1天后,将露白的种子轻轻按入种植土中,种子覆土厚度1cm左右,每个穴盘中播种2粒,进行常规育苗;其中,种植土和苗床均需采用58%甲霜锰锌进行消毒处理,每平方用药10g。
14.s5、选择地势较高、土壤深厚、排灌新好、通风透气新好,且2-3年内未种植茄果类蔬菜的地区作为种植田,结合深耕,每亩施500kg的农家肥、腐熟秸秆200kg,结合细耕,每亩施石灰氮30kg,覆膜,闷20天左右,揭膜,深耕,采用东西向垄,空置一周;s6、待番茄苗龄为15天后,进行番茄苗的移栽,移栽时连同种植土一起移栽,株距保持在50cm,行距保持在1.2m,定植后及时浇透定植水,3天后再浇1次缓苗水;
s7、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直至番茄收获。
15.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基于目标种植地的历史天气环境参数与番茄最适宜的开花、结果环境参数的对比分析,以调整花期至最适宜的开花天气参数的日子区间为目标进行亲本花期的选择。
16.实施例2一种高产优质番茄选育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作为候选材料,引进种植后,选择目标性状(商品性状优良、抗番茄叶霉病、抗番茄根结线虫病和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明显且花期不同的植株进行多亲杂交,得f1;s2、以f1代种子,经过连续2代自交分离定向选择,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人工接种病原菌鉴定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种,收获商品性状优良、同时含有cf-5、mi和ty-13种抗性基因,且能够抗番茄叶霉病、番茄根结线虫病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株系,种植,得种子;s3、将所得的种子采用质量百分数为0.1%的氯吡脲溶液浸泡5min后,投入40℃温水中不断搅拌,处理30min,捞出,用纱布将所得的种子包裹,至于恒温箱内,温度设定在28-30℃催芽,直至种子露白;s4、取种植地土壤,暴晒一周后,按100:2:0.5:5的质量比拌入适量氨基酸长效缓释氮、磷酸二氢钾、聚糖多肽生物钾,混合搅拌均匀后,填充在穴盘内,浇透水,空置1天后,将露白的种子轻轻按入种植土中,种子覆土厚度1cm左右,每个穴盘中播种2粒,进行常规育苗;其中,种植土和苗床均需采用70%丙森锌与70%甲基硫菌灵1:1混合进行消毒处理,每平方用药10g。
17.s5、选择地势较高、土壤深厚、排灌新好、通风透气新好,且2-3年内未种植茄果类蔬菜的地区作为种植田,结合深耕,每亩施700kg的农家肥、腐熟秸秆300kg,结合细耕,每亩施石灰氮50kg,覆膜,闷20天左右,揭膜,深耕,采用东西向垄,空置12天;s6、待番茄苗龄为20天后,进行番茄苗的移栽,移栽时连同种植土一起移栽,株距保持在60cm,行距保持在1.3m,定植后及时浇透定植水,5天后再浇1次缓苗水;s7、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直至番茄收获。
18.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基于目标种植地的历史天气环境参数与番茄最适宜的开花、结果环境参数的对比分析,以调整花期至最适宜的开花天气参数的日子区间为目标进行亲本花期的选择。
19.实施例3一种高产优质番茄选育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作为候选材料,引进种植后,选择目标性状(商品性状优良、抗番茄叶霉病、抗番茄根结线虫病和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明显且花期不同的植株进行多亲杂交,得f1;s2、以f1代种子,经过连续2代自交分离定向选择,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人工接种病原菌鉴定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种,收获商品性状优良、同时含有cf-5、mi和ty-13种抗性基因,且能够抗番茄叶霉病、番茄根结线虫病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株系,种植,得种子;
s3、将所得的种子采用质量百分数为0.1%的氯吡脲溶液浸泡7.5min后,投入35℃温水中不断搅拌,处理30min,捞出,用纱布将所得的种子包裹,至于恒温箱内,温度设定在28-30℃催芽,直至种子露白;s4、取种植地土壤,暴晒一周后,按100:2:0.5:5的质量比拌入适量氨基酸长效缓释氮、磷酸二氢钾、聚糖多肽生物钾,混合搅拌均匀后,填充在穴盘内,浇透水,空置1天后,将露白的种子轻轻按入种植土中,种子覆土厚度1cm左右,每个穴盘中播种2粒,进行常规育苗;其中,种植土和苗床均需采用70%丙森锌与70%甲基硫菌灵1:1混合进行消毒处理,每平方用药10g。
20.s5、选择地势较高、土壤深厚、排灌新好、通风透气新好,且2-3年内未种植茄果类蔬菜的地区作为种植田,结合深耕,每亩施600kg的农家肥、腐熟秸秆250kg,结合细耕,每亩施石灰氮40kg,覆膜,闷20天左右,揭膜,深耕,采用东西向垄,空置10天;s6、待番茄苗龄为17天后,进行番茄苗的移栽,移栽时连同种植土一起移栽,株距保持在55cm,行距保持在1.2m,定植后及时浇透定植水,4天后再浇1次缓苗水;s7、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直至番茄收获。
21.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基于目标种植地的历史天气环境参数与番茄最适宜的开花、结果环境参数的对比分析,以调整花期至最适宜的开花天气参数的日子区间为目标进行亲本花期的选择。
22.对比例1s1、选取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作为候选材料,引进种植后,选择目标性状(商品性状优良、抗番茄叶霉病、抗番茄根结线虫病和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明显的植株进行多亲杂交,得f1;不涉及花期调整的操作,其余设计同实施例1。
23.对比例2s3、将所得的种子投入40℃温水中不断搅拌,处理35min,捞出,用纱布将所得的种子包裹,至于恒温箱内,温度设定在28-30℃催芽,直至种子露白;其余设计同实施例2。
24.对比例3s4、取种植地土壤,暴晒一周后,填充在穴盘内,浇透水,空置1天后,将露白的种子轻轻按入种植土中,种子覆土厚度1cm左右,每个穴盘中播种2粒,进行常规育苗;其中,种植土和苗床均需采用70%丙森锌与70%甲基硫菌灵1:1混合进行消毒处理,每平方用药10g。
25.其余设计同实施例3。
26.结果:实施例1的产量显著高于对比例1,相对于对比例1而言,产量增加了20%以上,可见,通过花期的调整,可以显著提高番茄的产量。
27.实施例2的番茄苗成活率及产量显著高于对比例2,相对于对比例2而言,番茄苗成活率提高了17%左右,可见,0.1%的氯吡脲溶液浸泡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番茄苗的成活率,从而为后续产量的增加,提供保障。
28.实施例3的番茄苗成活率及产量显著高于对比例3,相对于对比例3而言,番茄苗成活率提高了11%左右,产量提高了100%左右,可见,氨基酸长效缓释氮、磷酸二氢钾、聚糖多肽生物钾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番茄苗的成活率和产量。
29.田间试验结果: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番茄苗成活率均在99.5%以上,接近100%,所述的果实品质好,亩产量均在20000kg左右。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