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16618发布日期:2022-03-26 13:1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喂液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动物喂液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喂液器。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人们不再限制于物质的需求,也在不断地追求自己的精神需求。养宠物是目前无论是身处于大城市还是小乡村中的人们的选择之一,宠物能够陪伴着自己的主人,主人也会因为宠物而收获不一样的精神满足感。
3.科技的进步让人们养宠物走进了新时代。为了提升宠物饲养的便捷性,市场上推出了食物投喂器、智能猫砂盆、电子项圈以及自动喂水器等。喂水器是用于向宠物提供饮用水。目前的喂水器往往的操作较为复杂,使用不便利,而且需要在储水内布置大量的线路,布线复杂,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喂液器,能够降低喂液器的布线难度以及提升使用便捷性。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喂液器,喂液器可以包括:主体和底座。其中,底座开设有进液口;主体开设有储液腔以及连通储液腔的输出口;输出口设有开关,开关用于在输出口和进液口对接时打开输出口,使得输出口与进液口连通,进而使得进入所述底座的液体能够自所述底座被泵送,开关用于在输出口和进液口分离时封堵输出口。
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通过利用输出口和进液口对接触发开关打开输出口,储液腔内的液体可以经输出口流入到进液口,使得进入底座的液体可以自底座被泵送,如此就可以实现无需直接在主体的储液腔内泵送液体,也就可以无需在主体的储液腔内设置水泵以及布线,进而可以减少或者省却主体内的布线,简化结构。液体可以在底座被泵送,那么导线可以布置在底座内,也可以布置在底座外,如此减少导线直接布置在储液腔内极易引起的短路、漏电等情况,而且输出口和进液口分离可以触发开关封堵输出口,进而使得主体的储液腔内的液体不从输出口泄漏,如此可以实现主体和底座在配合使用以及不配合使用的情况下,自动地实现打开输出口和关闭输出口,提升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技术喂液器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8.图2是图1所示喂液器沿a-a剖切线的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9.图3是图2所示局部结构h的放大示意图;
10.图4是图2所示主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1.图5是图4所示主体的截面结构的变形结构示意图;
12.图6是图5所示开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7是图2所示底座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4.图8是图7所示液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9是图1所示喂液器的一拆解结构示意图;
16.图10是图9所示喂液器的底座另一结构示意图;
17.图11是图1所示喂液器沿a-a剖切线的另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18.图12是图1所述喂液器的另一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0.本技术的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供宠物等动物饮水的装置,如喂水器,一般会设置有水箱,在水箱内设置有水泵,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取到喂水区域,供宠物等动物饮用。将水泵设置于水箱内,往往会存在导线在水箱内裸露的情况,极容易导致漏电、短路等情况发生。即便不裸露,水箱由于存在储水空间的原因也会导致供布线的实体部位较少,导致布线困难且结构复杂,进而可能会导致电气性能不稳定。为了解决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可以提供以下实施例。
21.如图1所示,本技术喂液器实施例描述的喂液器1可以包括主体10和底座20。
22.主体10和底座20可以配合使用。例如,底座20可以用于承载主体10,主体10可以放置于底座20上使用。主体10可以用于盛装供宠物等饮用的液体,液体例如为水、营养液、饮料或者其他调配的溶液等。底座20可以接收主体10所流出的液体,进而再将底座20所接收的液体泵送至喂水区域,宠物等可以饮用喂水区域内的液体。
23.如图2所示,主体10可以开设有储液腔101以及连通储液腔101的输出口102。储液腔101可以用于容纳液体。输出口102连通储液腔101,可以将储液腔101内的液体导引出主体10外进而可以流入底座20。底座20可以开设有进液口201。进液口201可以和输出口102连通,以接收储液腔101经输出口102流出的液体。
24.本实施例的输出口102可以设置成在主体10和底座20配合使用时,输出口102可以和进液口201连通可以供液体流入底座20,在主体10和底座20没有处于配合使用的状态下,输出口102不和进液口201连通,进而可以使得储液腔101内的液体不泄漏。
25.如图3所示,输出口102可以设有开关12。开关12可以用于打开或者关闭输出口102。开关12用于在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对接时打开输出口102。换言之,开关12可以受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对接所触发以打开输出口102,使得储液腔101经输出口102与进液口201连通,进而使得输送至底座20的液体能够自底座20被泵送至外界,具体可以泵送至主体的喂水区域。开关12用于在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分离时封堵输出口102。换言之,开关12可以受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分离所触发以封堵输出口102。
26.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对接可以是指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连通,且输出口102
流出的液体可以流进进液口201。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对接的情况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是在主体10承载于底座20时与底座20接触,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相对设置,如此输出口102流出的液体可以顺利地进入到进液口201,又例如是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可以通过管道等第三方部件进行对接,输出口102流出的液体可以经管道流进进液口201。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对接可以触发开关12改变其状态,从封堵输出口102的状态改变至打开输出口102的状态。
27.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分离是相对于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分离而言的,也即两者不对接相连通,输出口102流出的液体不能够或者较难流入进液口201。对应于上述举例而言,例如主体10和底座20相分离,也即主体10未承载于底座20,或者主体10承载于底座20但位置不匹配,如此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无法对接,此时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分离,又例如撤去主体10、底座20或者第三方管道等,使得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无法对接。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分离可以触发开关12改变其状态,从打开输出口102的状态改变至封堵输出口102的状态。
28.开关12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以电子方式实现,开关12可以为电子阀门件,可以通过自身携带或者额外的感应器件感应相应的触发情况,进而打开或者关闭输出口102。又例如可以以机械结构的方式实现,开关12可以为可移动的开关件,通过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的对接或分离等情况触发其移动,进而打开或者关闭输出口102,或者开关12为可胀缩的开关件,通过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的对接或分离等情况触发其膨胀或者缩小,进而打开或者关闭输出口102。当然,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的对接或分离等可以以结构方式触发其移动/胀缩,也可以以电子方式触发其移动/胀缩,例如通过各类传感器实现。因此,通过上述举例可知,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的对接或分离触发开关12打开输出口102或者关闭/封堵输出口102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29.通过利用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对接触发开关12打开输出口102,进而使得储液腔101内的液体可以经输出口102流入到进液口201,使得进入底座20的液体可以自底座20被泵送,如此就可以实现无需直接在主体10的储液腔101内泵送液体,也就可以无需在主体10的储液腔101内设置水泵以及布线,进而可以减少或者省却主体10内的布线,简化结构。液体可以在底座20被泵送,那么导线可以布置在底座20内,也可以布置在底座20外,如此减少导线直接布置在储液腔101内极易引起的短路、漏电等情况,而且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分离可以触发开关12封堵输出口102,进而使得主体10的储液腔101内的液体不从输出口102泄漏,如此可以实现主体10和底座20在配合使用以及不配合使用的情况下,自动地实现打开输出口102和关闭输出口102,提升使用的便捷性。
30.共同参阅图2至图4,以下对主体10、底座20以及开关12等进一步进行详细的示例性描述。
31.如图4所示,主体10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1和开关12。储液腔101和输出口102可以开设于第一壳体11。例如输出口102可以开设于第一壳体11的底部,第一壳体11可以承载于底座20,进而使得输出口102能够快捷地和进液口201进行对接。第一壳体11的顶部可以为供宠物等饮用的喂水区域。开关12可以设置于输出口102内。可选地,开关12可以包括开关本体120以及弹性件13。开关本体120可活动地设置于输出口102内。弹性件13可以连接开关本体120以及第一壳体11,在开关本体120受触发处于打开状态时,弹性件13可以产生弹性压
缩,在开关120受触发处于关闭状态时,弹性件13可以产生弹性恢复,进而利用弹性恢复力使得开关主体12关闭输出口102并保持封堵输出口102。
32.可选地,如图4所示,主体10还可以设有输液通道103以及连通输液通道103的输入口104。具体地,输入口104和输液通道103可以形成于第一壳体11。例如第一壳体11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进而可以在第一壳体11内形成储液腔101、输出口102、输液通道103以及输出口102。当然,输液通道103可以形成于第一壳体11内设置的通道件14,换言之,主体10可以包括通道件14,通道件14可以插置于第一壳体11内,通道件14可以沿其延伸方向形成有输液通道103,连通第一壳体11的输入口104。当然,通道件14可以是额外设置的,也可以是第一壳体11的一部分。
33.进入底座20的液体能够被泵送自输入口104,进而可以经输入口104沿输液通道103输送至喂水区域,供宠物饮用。
34.可选地,输入口104和输出口102间隔设置。输液通道103连通输入口104,可以将输入口104和输出口102相互隔绝,使得经输入口104流出的液体以及经输出口102输入至输液通道103的液体相互之间不影响。可选地,输液通道103自输入口104贯穿储液腔101,并穿出主体10外背离输入口104的一侧,进而可以将输送的液体排出至主体10外。具体地,输液通道103可以自输入口104贯穿于储液腔101,并穿出于第一壳体11远离/背离输入口104的一侧,输液通道103与输液腔间隔设置。
35.主体10背离输入口104的一侧可以设置为喂水区域。例如,主体10远离输入口104的一侧形成有背离储液腔101的盛液空间105以及连通盛液空间105的连通孔106。盛液空间105例如是主体10远离输入口104的一侧凹陷形成的。盛液空间105可以作为喂水区域的至少部分,经输液通道103的流出的液体可以落入到盛液空间105,进而使得宠物可以饮用经输液通道103流出的液体,也可以喝盛液空间105所存储的液体。
36.盛液空间105可以用于暂时存储液体。盛液空间105内的液体可以重新回流至储液腔101内。具体地,盛液空间105通过连通孔106连通储液腔101,输液通道103穿设至盛液空间105内。盛液空间105内的液体可以通过连通孔106重新回流至储液腔101内,既能够将水资源循环利用进而节省水资源,又能够减少液体长时间滞留盛液空间105形成死水而容易被污染。
37.可选地,如图4所示,主体10可以设置有盛液过滤件115,用于将盛液空间105经连通孔106流入储液腔101的液体进行过滤,进而提升水质,减少污染。例如,盛液过滤件115可以设置于盛液空间105内,且覆盖连通孔106。
38.可选地,如图4所示,主体10在盛液空间105内设有与盛液空间105的底部间隔设置的盛液盘111,输液通道103用于将液体喷向盛液盘111。盛液盘111可以套设于输液通道103的外周。盛液盘111可以通过支撑件支撑于盛液空间105的底部,以能够与盛液空间105的底部相互间隔。
39.输液通道103的出口可以朝向盛液盘111设置,可以使得经输液通道103流出的液体可以落入盛液盘111。可选地,在喂液器1的正常使用状态下,输液通道103的出口可以高于盛液盘111设置,位于盛液盘111的上方。输液通道103的出口和盛液盘111之间的高度差,可以使得输液通道103流出的液体可以呈现为流动的液体,或可称为“活水”,如此可以吸引宠物进行饮用,而且宠物也更乐于饮用活水。
40.可选地,如图4所示,盛液盘111可以呈弧面起伏状设置。如此,盛液盘111具有凹部,凹部能够用于盛装液体,进而可以供宠物饮用。当其凹部盛满液体时,盛液盘111设置成允许液体溢流至盛液空间105内。例如,盛液盘111的凹部可以设置得较浅,例如凹部的底部与外边缘之间高度差为0.5-5cm,可选为1-3cm。可选地,盛液盘111例如呈现中间凸而外侧凹陷的结构,类似于“w”状,中间的凸部可以套设于输液通道103,外侧的凹部用于盛装液体。盛液盘111和盛液空间105可以构成双层结构的喂水区域,进而可以给宠物提供多层次的喂水空间,也能够提升液体的流动性,进而也避免盛液盘111溢出的液体直接往外流出而弄脏环境。
41.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壳体11可以包括储液子壳体112和盛液子壳体113。储液子壳体112可以形成有储液空间107。盛液子壳体113盖设于储液子壳体112,以盖合储液空间107进而形成储液腔101。输出口102和输入口104可以开设于储液子壳体112。盛液子壳体113形成有盛液空间105以及连通盛液空间105的连通孔106。储液腔101通过连通孔106连通储液腔101。输液通道103穿设至盛液子壳体113的盛液空间105内,盛液子壳体113在盛液空间105内设有与盛液空间105的底部间隔设置的盛液盘111,输液通道103用于将液体喷向盛液盘111。可选地,储液子壳体112以及盛液子壳体113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可拆卸组合的。当然,也可以不设置盛液盘111。
42.共同参阅图2至图4,对于输液通道103以及第二壳体21等的结构可以具有多种情况,以下示出第一种实施方式:
43.如图2和图4所示,输入口104内可以设有出液开关15。底座20可以开设有出液口202,用于经出液口202输出被泵送的液体。出液开关15可以用于在受输入口104和出液口202对接所触发而打开输入口104,使得经出液口202输出的液体能够流入输液通道103,出液开关15用于受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分离所触发封堵输入口104。
44.当然,在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对接时,出液口202和输入口104会同时对接,也即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以及输入口104和出液口202可以是同步对接的,那么在输出口102被开关12打开时,输入口104也会被出液开关15打开。在输出口102被开关12封堵时,输入口104也会被出液开关15封堵。如此,进一步设置出液开关15可以使得输液通道103内的液体不会泄漏,也即当主体10和底座20不配合使用时,输液通道103内的液体不会泄漏出而弄脏或者污染环境,更环保,更便捷。
45.例如,输液通道103可以设置成可拆卸的。例如,通道件14相对于第一壳体11而言是可拆卸的,或者通道件14相对于储液子壳体112而言是可拆卸的。可选地,通道件14可以连同盛液子壳体113一起被拆卸,换言之,通道件14可以相对于盛液子壳体113是相对固定的。
46.关于通道件14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式,以下具体其中示例的几种结构形式:
47.第一种结构形式:如图4所示,通道件14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通道段141、第二通道段142、第三通道段143以及喷盖144。第一通道段141的通道直径大于第二通道段142,第二通道段142连接于第一通道段141和第三通道段143之间,第二通道段142的通道直径小于第一通道段141和第三通道143的通道直径,而且第三通道段143的通道直径在远离第二通道段142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例如第三通道段143可以呈现为喇叭状。喷盖144可以呈扁平状态,喷盖144内的空间也呈扁平状设置。喷盖144盖设于第三通道段143远离第二通道段
142的一端,以可以形成有扁平状的空间。当然,喷盖144也可以是具有独立空间的喷头。供液体流出的出口可以设置于第三通道段143,且朝向盛液盘111。上述通道件14不限制应用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其他的实施方式。
48.如此设置通道件14,通道直径先大到小,再到逐渐变大,一方面第一通道段141的通道直径较大可以起到缓冲液体的作用,而第二通道段142的直径较小可以提升液流速度以及液压,可以使得液体输送更加顺畅,通过第三通道段143逐渐变大的通道直径,能够在液体喷出前缓和液体的流速,以使得喷出的液流较为温和,便于宠物引用,而且通过两端设置通道直径较大的第一通道段141和第三通道段143能够缓和液体的流入流出,进而减少噪音。
49.第二种结构形式:在图5示出的通道件14可以认为是图4示出的通道件14的一种示例变形。如图5所示,通道件14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通道段141a、第二通道段142a、第三通道段143a以及喷盖144a。第一通道段141a的通道直径大于第二通道段142a,第二通道段142a连接于第一通道段141a和第三通道段143a之间,第二通道段142a的通道直径自第一通道段141a到第三通道段143a的方向上先逐渐变小再保持不变。第三通道段143a的通道直径在远离第二通道段142a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例如第三通道段143a可以呈现为喇叭状。喷盖144a盖设于第三通道段143a远离第二通道段142a的一端,以可以形成有扁平状的空间。
50.与第一种结构形式中的第二通道段142的不同主要在于:第二通道段142a的通道直径在远离第一通道段141a的方向上先逐渐变小再保持不变,如此设置第二通道段142a使得液流从直径较大的第一通道段141a流入第二通道段142a能够更好地规范和引导液流,减少液流能量的损耗,使得液流能够更顺畅地流动。
51.通道件14连通输入口104,输入口104内设置出液开关15,在底座20和主体10配合使用前后实现半自动的液流的打开和关断,进而使得输液通道103内的液体能够有效地流动或切断,提升使用的快捷性和便利性。
52.在本实施例中,出液开关15的结构可以和开关12的结构可以相同,关于开关12的描述可以参见后续的详细描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出液开关15的结构也可以和开关12不同。
53.以下对开关12以及弹性件13进行详细的示例性描述。
54.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开关本体120可活动地设置于输出口102。例如,开关本体120可以通过位移改变其位置,例如其处于第一位置时,能够使得输出口102和储液腔101连通,其处于第二位置时,开关本体120可以封堵输出口102。可选地,在底座20和主体10配合使用时,底座20可以在主体10放置在底座20的过程中以及主体10撤离底座20的过程中,带动开关本体120改变其位置。例如,底座20可以用于在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对接时带动开关本体120运动至第一位置,例如往远离输出口102的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以打开输出口102。在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分离时,开关本体120能够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例如往输出口102的方向运动至第二位置,以封堵输出口102。
55.通过设置开关本体120在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对接时以及分离时能够对应运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进而有效地实现输出口102的打开和关闭,进而可以实现底座20和主体10配合使用的过程中以及主体10撤离的过程中,自动地实现输出口102的打开和关闭,提升使用的便捷性,同时也减少了主体10独自放置的情况下储液腔101内的液体泄漏的概
率。
56.可选地,在主体10放置于底座20的过程中,开关本体12的位置从第二位置变化至第一位置,输出口102逐渐被打开,弹性件13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弹性压缩。主体10在撤离底座20的过程中,弹性件13在这个过程中弹性压缩被释放,也即产生弹性恢复,进而带动开关本体120的位置从第一位置变化至第二位置,使得开关本体120在第二位置处封堵输出口102。利用弹性件13的设置,使得开关本体120能够在主体10撤离底座20,也即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分离的过程中,自动地运动至第二位置以封堵输出口102,提升使用的便捷性。
57.可选地,如图4至6所示,开关本体120包括可以相互连接的封堵部121、延伸部122以及基座部123。
58.封堵部121位于储液腔101内且可以受第一壳体11卡止,用于封堵输出口102。换言之,开关本体120可以往储液腔101内移动至第二位置,开关本体120在第一位置时受第一壳体11卡止,而不能继续往储液腔101外移动,进而可以保证开关本体120的可靠性和牢固性。封堵部121在封堵输出口102时,可以与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接触。进一步地,封堵部121朝向输出口102的侧面可以呈波浪状,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的相应位置可以呈波浪状,封堵部121的波浪状结构和第一壳体11的波浪状结构可以实现凹凸嵌合,以能够在封堵输出后时实现更好的封堵效果,延长封堵路径。
59.延伸部122可以穿设于输出口102,且自封堵部121往远离输出口102的方向延伸设置。延伸部122可以自封堵部121往输出口102外延伸,进而可以使得底座20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抵顶延伸部122,进而带动封堵部121运动。例如,封堵部121和延伸部122的连接可以形成“伞”状结构,截面可呈“t”型结构。可选地,弹性件13连接第一壳体11和延伸部122。例如,弹性件13的一端连接第一壳体11,另一端或者中部连接延伸部122。例如,延伸部122可以包括至少两块延伸板(在图6示出,但未标注),延伸板自封堵部121往远离封堵部121的方向延伸设置,延伸板之间可以呈夹角连接,在延伸方向上两延伸板之间可以形成有夹角空间。
60.基座部123可以连接延伸部122远离封堵部121的一端且可以受第一壳体11卡止。具体地,延伸部122往储液腔101内移动至相应位置时,基座部123可以受第一壳体11卡止,而不能继续往储液腔101内移动。具体地,基座部123可以呈环状设置,延伸板远离封堵部121的一端与基座部123连接,进而使得夹角空间可以和基座部123连通,使得液体更容易从输出口102流出。
61.可选地,开关本体120可以为一体成型的开关件,也即封堵部121、延伸部122以及基座部123等可以一体成型。当然,基座部123也可以和延伸部122可拆卸连接。例如,基座部123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座底子部(图未示)和套接子部(图未示)。套接子部可以自座底子部往外延伸设置。套接子部套设于延伸部122的外周,座底部位于延伸部122远离封堵部121的一端。座底子部和套接子部的连接也可以呈“t”型结构,或“伞”状结构。延伸部122可以插置于套接子部中,换言之,套接子部可以套设于延伸部122的外周。
62.通过设置基座部123于延伸部122远离封堵部121的一端,可以进一步提升第一开关位于输出口102的稳定性,进而使其更加稳定地实现开关功能,而且基座部123的设置也便于弹性件13的工作。进一步设置基座部123包括座底子部以及套接子部,便于基座部123和延伸部122的拆装,提升装配效率,更便于弹性件13的设置。
63.当然,除了上述示例性结构外,开关本体120还可以呈圆锥台状设置,相应地,输出
口102的尺寸在内到外的方向上逐渐减小,以与圆锥台状的开关本体120相适应,开关本体120可以穿设于输出口102且部分穿出于输出口102外,以能够被抵接件211抵顶。
64.可选地,如图4至图6,弹性件13可以为弹簧。弹性件13可以套设于延伸部122的外周/外侧。弹性件13设置于第一壳体11背离储液腔101的外侧,且弹性件13的一端抵接输出口102的周围,弹性件13的另一端或者中部连接延伸部122。如此,底座20抵顶基座部123时带动延伸部122运动,使得封堵部121运动至第一位置,由于弹性件13的一端抵接在第一壳体11,那么弹性件13的另一端或者中部会相对于弹性件13的一端发生压缩,使得弹性件13产生弹性压缩。当主体10从底座20撤离时,底座20逐渐远离基座部123,进而使得弹性件13的另一端可以被逐渐释放,进而使得弹性件13产生弹性恢复,基座部123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逐渐往外运动,封堵部121逐渐移动至输出口102位置,也即第二位置,封堵输出口102。
65.进一步地,弹性件13可以套设于套接子部的外周,以位于封堵部121和座底子部之间。就如上述所言,设置基座部123包括座底部以及套接部,即便于基座部123和延伸部122的拆装,提升装配效率,又便于弹性件13的设置,具体来说,可以先将弹性件13套设于套接部的外周,然后再将延伸部122插置于套接部上完整组装,方便快捷。
66.共同参阅图2至图7,以下对底座20进行进一步示例性地详细描述。
67.如前面所言,底座20可以用于在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对接时带动开关本体120往远离输出口102的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以打开输出口102。在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分离时,开关本体120能够往输出口102的方向运动至第二位置,以封堵输出口102。
68.具体地,如图2和图7所示,底座20可以设有抵接件211,用于抵顶开关本体120。例如,在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对接时,抵接件211能够抵顶开关本体120以带动开关本体120运动至第一位置。在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分离时,抵接件211能够脱离开关本体120,以使得开关本体120能够返回第二位置。弹性件13在抵接件211抵顶开关本体120时能够发生弹性压缩,且在抵接件211和开关本体120相互脱离时能够发生弹性回复,以带动开关本体120返回至第二位置。抵接件211例如可以呈柱状设置。
69.进一步地,抵接件211可以设置于进液口201,且沿进液口201的朝向往外延伸设置。具体地,进液口201可以开设于底座20用于承载主体10的一侧,抵接件211可以往底座20用于承载主体10的一侧方向延伸。抵接件211用于在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对接时抵顶延伸部122或者基座部123。此处的抵顶可以是直接的抵顶,也可以是间接的抵顶。
70.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底座20可以包括第二壳体21和液泵22。
71.进液口201和出液口202可以分别开设于第二壳体21,例如进液口201和出液口202两者间隔设置。第二壳体21在进液口201内固定设置有上述的抵接件211,例如抵接件211可以设置于进液口201的底部且往进液口201外延伸设置。
72.经输出口102进入到底座20的液体,能够自底座20被泵送至外界。具体地,可以在底座20设置液泵22,进液口201连通液泵22的入口。通过液泵22来泵送自进液口201进入底座20的液体。液泵22可以设置于第二壳体21内。
73.液泵22一端裸露于进液口201。可选地,第二壳体21在进液口201内设置有开环状的围挡过滤件212,围挡过滤件212围设于液泵22的一端外周,液体能够经围挡过滤件212经过过滤后流入液泵22的入口。通过设置围挡过滤件212既可以对液泵22进行保护,以及能够对进液口201流入液泵22的液体进行过滤,以进一步保护液泵22。围挡过滤件212例如为海
绵。
74.液泵22用于将经进液口201流入的液体泵送至外界,具体地,液泵22可以将液体从出液口202泵送进输入口104,进而进入到输液通道103,最终将液体输送至盛液盘111,以供宠物饮用。
75.通过将液泵22设置于底座20,而不设置于主体10,可以无需在主体10内对液体进行泵送,更无需或者减少在主体10上布线,如此一方面可以简化主体10的结构以及布线的复杂度,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短路以及漏电的风险。
76.具体地,如图7所示,液泵22可以包括泵体221和泵盖222。泵体221可以包括壳体2211、设置于壳体2211内的电机2212以及设置于电机2212的输出轴的叶轮2213。液体经可以泵盖222流入到壳体2211内,并可进入到叶轮2213,在叶轮2213的带动下可以产生离心力进而从液泵22的出口就出。如图8所示,液泵22的入口可以开设于泵盖222的外周。泵盖222可以可拆卸地盖设于泵体221的一端。具体地,泵盖222可以盖设于壳体2211,以遮盖叶轮2213,进而保护叶轮2213。泵盖222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泵体221,进而方便对拆开泵盖222对叶轮2213等进行清洁。具体而言,叶轮2213能够在泵盖222拆离泵体221时露出,如此使得叶轮2213能够被方便地进行清洁。可选地,叶轮2213可以连接泵盖222,例如固定连接。如此,叶轮2213能够随着泵盖222一同拆离泵体221,也可以为叶轮2213的清洁提供极大的便利。
77.如图7所示,底座20还可以设置有支撑脚223,用于将底座20稳定地支撑于地面等。
78.基于上述描述,底座20可以用于承载主体10。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将主体10放置在底座20上,两者进行对接。在对接的过程中,抵接件211可以抵顶座底部,以推动封堵部121移动,最终移动至第一位置,打开输出口102,弹性件13产生弹性压缩。使用者可以将主体10拿离底座20,两者进行分离。在分离的过程中,抵接件211逐渐卸载对做底部的推力,弹性件13可以产生弹性回复,带动座底部移动,使得封堵部121移动至第二位置,关闭输出口102。
79.可以设置相应的结构,以便于主体10和底座20配合使用的过程中,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能够进行对接。
80.例如,如图9所示,主体10可以设有第一对接部16。底座20可以设有第二对接部23。在主体10放置于底座20时,第一对接部16和第二对接部23能够进行插接配合,以使得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能够进行对接。在一种情况下,第一对接部16可以插入第二对接部23,进而使得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可以较为精确地对接。在另一种情况下,第二对接部23可以插入第一对接部16,进而使得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可以较为精确地对接。
8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对接部16可以为围设于输出口102的外周且连通输出口102的第一筒状凸起部114。具体地,第一筒状凸起部114可以凸出设置于第一壳体11背离储液腔101的外侧,输出口102和输入口104可以位于第一筒状凸起部114内并连通第一筒状凸起部114。第二对接部23可以为进液口201。进液口201的尺寸可以大于第一筒状凸起部114。第一筒状凸起部114可以用于插置于进液口201,以使得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进行对接。如此设置第一对接部16和第二对接部23,能够使得输出口102和进液口201更好地进行对接,使得输出口102流出的液体能够顺利且全面地进入到进液口201而不会发生泄漏。
82.具体地,第二对接部23为开设有进液口201的第二筒状凸起部213。具体地,第二壳
体21可以凸出设置有第二筒状凸起部213,第二筒状凸起部213的外端开设有进液口201,且出液口202可以位于第二筒状凸起部213内。第一筒状凸起部114可以插置于第二筒状凸起部213。由于输出口102和输入口104位于第一筒状凸起部213内,在第一筒状凸起部114和第二筒状凸起部213插接配合时,输出口102能够和进液口201进行对接,出液口202能够和输入口104对接。
8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对接部16可以为形成于主体10且连通输出口102的凹陷部(图未示)。具体地,凹陷部可以形成于第一壳体11,例如第一壳体11在进液口201的位置部分内凹形成凹陷部。凹陷部连通输出口102。第二对接部23为第二筒状凸起部213或者可以为液泵22,进液口201可以开设于液泵22的泵盖222,从液泵22的泵盖222流入到叶轮2213内。抵接件211可以设置于液泵22的盖体上,进而能够抵顶开关本体120。
84.如图9所示,出液口202可以位于进液口201内,也即出液口202可以设置于第二筒状凸起部213内。具体地,第二筒状凸起部213的底部可以凸出设置有中空设置的出液凸柱(在图9示出,但未标注),出液凸柱开设有出液口202,出液凸柱设于第二筒状凸起部213中且可以与进液口201隔离开。同理,输出口102和输入口104可以分别对应有中空设置的输入凸柱和输出凸柱(在图9中示出,但未标注),输入凸柱和输出凸出可以凸出设置于第一筒状凸起部114的底部,输出凸柱连通输出口102,输入凸柱连通输入口104,当然,输出凸柱内还可以容置开关12,输入凸柱内可以容置出液开关15。
85.当然,如图10所示,进液口201也可以和出液口202间隔设置,也即出液口202不位于进液口201内。围挡过滤件212可以呈开环设置。进液口201和出液口202可以直接在第二壳体21上凹陷形成,可以不同于图9中所示出的第二筒状凸起部213。
86.如前面所描述,出液开关15可以和开关12相同,换言之,开关1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输出口102内设置一个开关12,输入口104内也可以设置个开关12。那么出液开关15也可以包括封堵部121、延伸部122以及基座部123等,关于封堵部121、延伸部122以及基座部123等的描述可以参照前述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如图9所示,底座20可以设置另一抵接件214用于抵顶出液开关15,抵接件214可以设置于出液口202,当然,关于出液口202以抵接件214还可以参见图2以及上述关于抵接件211的描述。当然,针对输入口104以及出液口202,同样可以通过第一对接部16以及第二对接部23实现对接,具体也可以参见上述的描述。
87.对于输液通道103以及第二壳体21等的结构可以具有多种情况,以下示出第二种实施方式:
88.如图11和图12所示,通道件14可以和第一壳体11是一体成型的。进一步地,通道件14的至少部分可以和储液子壳体112是一体成型的。
89.可选地,通道件14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通道段141b、第二通道段143b以及喷盖144b。例如,第一通道段141b的通道直径可以在其延伸方向上大体保持一致。第二通道段143b的通道直径可以往远离第一通道段141b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喷盖144b可以盖设于第二通道段143b远离第一通道段141b的一端,以使得输液通道103在该处具有扁平状的空间。输液通道103的出口可以设置于第二通道段143b。可选地,第一通道段141b可以和储液子壳体112一体成型,第一通道段141b可以和第二通道段143b可拆卸连接,喷盖144b可以可拆卸地盖设于第二通道段143b。在拆卸盛液子壳体113时,可以先将第二通道段143b以及喷盖144b拆卸,然后再将盛液子壳体113从储液子壳体112上拆卸出来。
90.第一通道段141b可以与储液子壳体112一体成型,第一通道段141b的一端可以贯穿至盛液空间105中,以便于第二通道段143b进行连接。第一通道段141b的另一端可以贯穿储液子壳体112的底部,并部分延伸穿出储液子壳体112的底部。第一通道段141b延伸出储液子壳体112的部分可以用于和底座20进行配合,以连通底座20的出液口202。
91.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输液通道103的输入口104即为输液通道103的入口。换言之,第一通道段141b的入口可以作为主体10的输入口104,输入口104内可以不设置出液开关15。在输入口104和出液口202对接时,输入口104可以直接连通出液口202。可选地,底座20的出液口202可以设置有垫圈(图未示),在出液口202和输入口104对接时,第一通道段141b的伸出储液子壳体112的部分可以进一步伸至出液口202内且接触垫圈,进而减少漏液的概率。
92.通过将通道件14的至少部分与第一壳体11一体成型,可以有效地减少安装或者拆卸工序,而且通道件14可以直接与底座20进行配合,以使得输入口104和底座20相连通,提升使用的便捷性。
93.当然关于对于输液通道103以及第二壳体21等结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其他没有提及的内容,可以参照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9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