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腾冲红花油茶育苗嫁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260834发布日期:2022-03-16 12:0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腾冲红花油茶育苗嫁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育苗嫁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腾冲红花油茶育苗嫁接方法。


背景技术:

2.油茶是耐瘠薄、油质优异的木本油料植物,在适生区生态经济林建设中有重要地位;腾冲红花油茶(c.reticulatalindl.)为小型至中型乔木,树高可达14~17m,其籽油为优质食用油,是油茶重要的栽培物种之一和滇西地区油茶最主要的栽培物种。
3.而腾冲红花油茶本砧露地嫁接成活率低,是严重制约其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难题之一。
4.现在有公开的嫁接方法包括:
5.(1)腾冲红花油茶芽苗砧嫁接成活率75%以上;以及本技术的发明人于2012年9月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一种工厂化单损伤培育腾冲红花油茶本砧嫁接苗技术”(zl201010594800.2),嫁接成活率90%以上。上述两种嫁接方法能够满足腾冲红花油茶规模化产业生产对嫁接苗需求。但存在育苗设施一次性投入较大、育苗成本较高、群众无法实现自主育苗等缺陷和不足;特别是“芽苗砧”嫁接方法,目前生产中无法推广应用。同时,本砧嫁接树体高大、乔木化明显,无法实现矮化密植和早实丰产栽培。
6.(2)万晓军等(腾冲红花油茶高接改造技术[j].林业调查规划,2012,37(2):100-102)采用半木质化接穗、插皮嫁接或切接、塑料薄膜袋保湿、70%遮阳条件进行腾冲红花油茶大树高接改造,株成活率94.2%、接穗芽成活率55.0%;嫁接成活率能满足产业生产要求,但因辅助设施条件苛刻、投入成本高,无法在生产中大规模推广应用。
[0007]
(3)腾冲红花油茶重瓣类型——云南山茶花嫁接繁殖多采用华东山茶(c.japonica)、普通油茶(c.oleifera)作砧木采用靠接方法或切接方法嫁接。华东山茶、普通油茶不是腾冲红花油茶产区天然分布物种,对本地土壤、气候的适应性差,不适宜作油用型腾冲红花油茶大规模野外栽培、产业栽培的砧木。
[0008]
以及试验研究表明:腾冲红花油茶栽培区天然分布油茶属(camellia)物种怒江红山茶(c.saluensis)、窄叶西南红山茶(c.pitardii)、蒙自连蕊茶(c.forrestii)、滇缅离蕊茶(c.wardii)、五柱滇山茶(c.yunnanensis)和长果连蕊茶(c.longicarpa)均不适宜作砧木嫁接腾冲红花油茶。


技术实现要素: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腾冲红花油茶育苗嫁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0010]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腾冲红花油茶育苗嫁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
s10砧木物种的选择:选择云南连蕊茶作砧木;
[0012]
s20砧木优良品种选育:利用实生选育方法,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选育生长势强、
稳定性好、具备一致性和新颖性特点的云南连蕊茶优良家系作砧木品种;
[0013]
s30砧木种子采集和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种仁饱满的云南连蕊茶优良家系成年植株作为采种母树,种子充分成熟时采收果实、脱皮制种;后播种;
[0014]
s40砧木选择:选择树龄1~3a、嫁接部位直径0.4~1.5cm的云南连蕊茶播种苗作砧木;
[0015]
s50接穗采集与处理:从生长正常的腾冲红花油茶良种母树中、上部外围采集中间部位直径≥0.4cm、长度≥20cm半木质化、木质化枝条作接穗;
[0016]
s60嫁接:全年均可嫁接;
[0017]
s70嫁接后的管理:适时除萌、解绑,加强中耕除草、施肥、排灌水及病虫害防治。
[0018]
进一步地,步骤s30中,种子随采随播。
[0019]
更为优选地,步骤s30中,将种子风干后用河沙贮藏或双层麻袋包装置于2℃~3℃条件下储藏30天至120天后播种。
[0020]
进一步地,步骤s60中,于2月上中旬采用木质化穗条切接。
[0021]
进一步地,步骤s60中,于4月下旬至6月上旬采用半木质化穗条插皮接。
[0022]
其中,本技术中,采用云南连蕊茶(camellia tsaii)砧木为产业栽培地云南连蕊茶种源培育的良种实生苗。
[0023]
云南连蕊茶为我国特有的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小乔木或灌木、多自然圆头形,树高1~3m、胸径≤30cm,花白色,蒴果卵球形、青绿色、直径1~2.3cm,果皮薄,花期1~3月,果实成熟期9~10月;其分布海拔与腾冲红花油茶高度重合,均为1300~2400m,用其作砧木培育的腾冲红花油茶植株对当地气候、土壤等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早实丰产潜力。
[0024]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中,所述砧木品种为按照良种选育程序,通过制定优树选择标准、决选优树、优良家系品比及栽培试验选育的保山1号云南连蕊茶。
[0025]
进一步地,步骤s50中,根据接穗芽大小,保留叶片长度比芽略长0.1~0.2cm,及时剪除多余叶片;分品种20~50枝包扎挂牌、脱脂棉包裹、浸水后,用塑料薄膜袋保湿、装箱,运输至嫁接地点;接穗时随采随接,当天采集当天嫁接。
[0026]
进一步地,步骤s60中,嫁接时使用的接穗为具饱满腋芽的腾冲红花油茶半木质化、木质化穗条,每个接穗具1个有效芽;在穗条的一个饱满芽以下0.3~0.5cm处削长边1.5~2.5cm、短边1.2~2.3cm的楔形削口,在饱满芽以上0.3cm处切断穗条制得嫁接用接穗。
[0027]
进一步地,切接或插皮接时,采用塑料薄膜条自下而上覆瓦状绑缚、密封嫁接口及接穗。
[002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9]
本发明针对腾冲红花油茶本砧嫁接培育的植株树体高大、不利于矮化密植栽培,本砧大田露地嫁接成活率低、无法满足生产需要,本砧保护地嫁接育苗设施投入大、成本高,引种砧木(普通油茶、华东白洋茶)嫁接植株适应性差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经过10余年试验研究,从腾冲红花油茶栽培区天然分布的同科同属植物中筛选培育了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好、嫁接成效高的砧木新品种,首次实现了腾冲红花油茶本地砧木露地嫁接育苗,并通过砧木与穗条的远缘嫁接赋予接穗新的特征,达到矮化、早实、丰产栽培目的。
[0030]
本发明对腾冲红花油茶油用产业基地建设苗木培育、品种改良提供了技术保证,为云南山茶花嫁接繁殖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方法借鉴。
附图说明
[003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培育出的腾冲红花油茶图片;
[0033]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辅助遮阴装置的侧视图;
[0034]
图3为发明实施例2中辅助遮阴装置的俯视图;
[0035]
图4为发明实施例2中辅助遮阴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0036]
图5为实施例2中辅助遮阴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38]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0039]
实施例1
[0040]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腾冲红花油茶育苗嫁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1]
s10砧木物种的选择:选择云南连蕊茶作砧木;
[0042]
s20砧木优良品种选育
[0043]
利用实生选育方法,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选育生长势强、稳定性好、具备一致性和新颖性特点的云南连蕊茶优良家系作砧木品种。
[0044]
s30砧木种子采集和处理
[0045]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种仁饱满的云南连蕊茶优良家系成年植株作为采种母树,种子充分成熟时采收果实、脱皮制种;后播种。
[0046]
种子随采随播。更为优选地,步骤s30中,将种子风干后用河沙贮藏或双层麻袋包装置于2℃~3℃条件下储藏30天至120天后播种。
[0047]
s40砧木选择:选择树龄1~3a、嫁接部位直径0.4~1.5cm的云南连蕊茶播种苗作砧木;
[0048]
s50接穗采集与处理:从生长正常的腾冲红花油茶良种母树中、上部外围采集中间部位直径≥0.4cm、长度≥20cm半木质化、木质化枝条作接穗;
[0049]
s60嫁接:全年均可嫁接;其中优选地,于2月上中旬采用木质化穗条切接。更为优选地,于4月下旬至6月上旬采用半木质化穗条插皮接。
[0050]
嫁接时使用的接穗为具饱满腋芽的腾冲红花油茶半木质化、木质化穗条,每个接穗具1个有效芽;在穗条的一个饱满芽以下0.3~0.5cm处削长边1.5~2.5cm、短边1.2~2.3cm的楔形削口,在饱满芽以上0.3cm处切断穗条制得嫁接用接穗。
[0051]
更为优选地,切接或插皮接时,采用塑料薄膜条自下而上覆瓦状绑缚、密封嫁接口及接穗。
[0052]
s70嫁接后的管理:适时除萌、解绑,加强中耕除草、施肥、排灌水及病虫害防治。
[0053]
本技术中,采用云南连蕊茶(camellia tsaii)砧木为产业栽培地云南连蕊茶种源培育的良种实生苗。
[0054]
云南连蕊茶为我国特有的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小乔木或灌木、多自然圆头形,树高1~3m、胸径≤30cm,花白色,蒴果卵球形、青绿色、直径1~2.3cm,果皮薄,花期1~3月,果实成熟期期9~10月;其分布海拔与腾冲红花油茶高度重合,均为1300~2400m,用其作砧木培育的腾冲红花油茶植株对当地气候、土壤等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早实丰产潜力。
[0055]
其中更为优选地,所述步骤s20中,所述砧木品种为按照良种选育程序,通过制定优树选择标准、决选优树、优良家系品比及栽培试验选育的保山1号云南连蕊茶。
[0056]
以及,步骤s50中,根据接穗芽大小,保留叶片长度比芽略长0.1~0.2cm,及时剪除多余叶片;分品种20~50枝包扎挂牌、脱脂棉包裹、浸水后,用塑料薄膜袋保湿、装箱,运输至嫁接地点;接穗时随采随接,当天采集当天嫁接。
[0057]
本发明针对腾冲红花油茶本砧嫁接培育的植株树体高大、不利于矮化密植栽培,本砧大田露地嫁接成活率低、无法满足生产需要,本砧保护地嫁接育苗设施投入大、成本高,引种砧木(普通油茶、华东白洋茶)嫁接植株适应性差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经过10余年试验研究,从腾冲红花油茶栽培区天然分布的同科同属植物中筛选培育了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好、嫁接成效高的砧木新品种,图1为申请人研究团队培育出的腾冲红花油茶图片,参照图1可见,本技术实现了腾冲红花油茶本地砧木露地嫁接育苗,并通过砧木与穗条的远缘嫁接赋予接穗新的特征,达到矮化、早实、丰产栽培目的。
[0058]
本发明对腾冲红花油茶油用产业基地建设苗木培育、品种改良提供了技术保证,为云南山茶花嫁接繁殖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方法借鉴。
[0059]
实施例2
[006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0061]
在步骤s60中,可选择在夏季嫁接,利用辅助遮阴装置控制光照强度,以及利用喷淋降温等措施控制接穗处的局部温度不超过25℃,优选地,控制在15-25℃之间。
[0062]
参照图2-3所示,辅助遮阴装置包括本体10、第一遮光板20、第二遮光板30和滑板条31;本体10为长条形固定架,利用地钉固定在地上。使用时,本体10设置在接穗的迎光一侧。本体10的底部设置有可伸缩支腿15,可根据接穗高度调节遮光板的高度,从而可遮盖住接穗。高度调节完毕,利用绳索16和地钉17等固定设备将本体10与地面固定,避免被大风刮倒。
[0063]
多个第一遮光板20沿设定方向(即本体10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地竖立在本体10上;多个第二遮光板30沿设定方向(同滑板条31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地竖立在滑板条31上;滑板条31沿设定方向(即本体10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本体10上的滑槽11内,用于调节第一遮光板20与第二遮光板30之间的重叠度。
[0064]
即利用第二遮光板30遮盖相邻两个第一遮光板20之间的部分或全部间隙,通过同步移动滑板条31,调节调节第二遮光板30对第一遮光板20间隙的遮盖程度,从而调节整个辅助遮阴装置的透光率。
[0065]
更为优选地,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本体10的一端还包括复位弹簧12,复位弹簧12设置在本体10与滑板条31之间,复位弹簧12趋向于迫使滑板条31移动、减小第二遮光板
30对第一遮光板20间隙的遮盖程度。本体10的另一端设置有调节螺栓13,调节螺栓13旋设在本体10上的螺纹孔内,顶部顶靠在滑板条31上,通过旋转调节螺栓13可迫使滑板条携带着全部第二遮光板30相对第一遮光板20移动,进而调节整个装置的透光率。
[0066]
其中,在平行于第二遮光板30的投影面上,在无外力作用下,复位弹簧12可迫使第二遮光板30完全退出第一遮光板20间隙,其对遮盖程度降低为零。即,第二遮光板30完全退出第一遮光板20之间的间隔。
[0067]
参照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太阳能电池板41、控制器42和蓄电池43;太阳能电池板41通过第一电路46与控制器42连接,控制器42通过第二电路与蓄电池43连接;第一电路46上设置有电磁铁44;电磁铁44置于复位弹簧12尾端,复位弹簧1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铁块45;太阳能电池板41产生的电流经过电磁铁44后产生磁力,铁块45在磁力的吸附作用下压缩复位弹簧12,进而带动第二遮光板30移动。
[0068]
本技术结构简单,且便于在没有市电的野外推广,太阳能电池板41作为电能来源,可维持辅助遮阴装置的自动运营,同时作为感光元件、感热元件和执行元件,自动调节辅助遮阴装置的透光率。日光照射充足时,电流变大,产生的磁力自然增加,由此可自动调减透光率,而当阴天或晚上,电流减小,自动增加透光率。
[0069]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电路46上设置有直流线性放大模块47,电流经过直流线性放大模块47同向等比例放大后流经电磁铁44,增加磁力。直流线性放大模块47为现有技术,可直接市场购置,在此不再赘述。
[0070]
其中,第一电路46可以是主路电流,主路电流流经电磁铁44后经控制器42流入蓄电池43存储,或者,参照图5所示,第一电路46包括两个并联支路,第一支路46b直接依次与控制器42和蓄电池43连接,第二支路46a则与电磁铁44连接,用于控制电磁铁44的磁力大小。以及,参照图4所示,蓄电池43作为电源可与控制器42和/或直流线性放大模块47连接。
[0071]
通常嫁接最佳时间为春季,而辅助遮阴调温装置的设置,则大大延迟了嫁接窗口期,并且效果与春季相当。
[0072]
参照图1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可以设置自动喷淋装置,用于辅助降低插穗附近的局部温度。同时辅助在喷淋水中加入营养液,从而提高成活率以及速度。
[0073]
自动喷淋装置包括喷头或喷管50,喷头或喷管50面对插穗一侧设置有多个喷孔;喷头或喷管50通过管路与泵体51以及水源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控制开关52;控制开关52优选采用按压式控制阀,控制开关52通过中间连杆与第二遮光板30连接,第二遮光板30动作时,可以同时通过中间连杆开启或关闭控制开关52,从而在调控阳光照射的同时开启或关闭喷淋装置。具体而言,第二遮光板30动作降低透光率时,控制开关52打开,反之则开启控制开关52。从而有效控制局部微环境,从而为腾冲红花油茶的更广泛区域推广创造技术上的可能。
[007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