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品质油茶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312558发布日期:2022-03-19 20:35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品质油茶栽培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油茶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品质油茶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2.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它生长在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高山及丘陵地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油茶种子可榨油供食用,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等工业用油;茶饼(榨油后的固体产物)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可以说油茶全身都是宝,因此油茶被人们广泛的栽培和种植。
3.目前,在茶油的种植过程中,油茶树的生长状况良莠不齐,培育的油茶品种、质量参差不齐,无法保证油茶挂果数量和生长状态,容易出现油茶树的枝叶萎靡及挂果较少,甚至死亡的现象,需要通过改善油茶的种植方法来实现油茶增产、增收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品质油茶栽培方法,它可以保证茶油苗木的成长状况优良,且挂果率及产量较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品质油茶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1)幼苗培育:选择土壤肥沃地块搭建大棚,进行油茶幼苗培育;
7.(2)林地选择与整地:选择地形开阔、向阳性好、有一定坡度并在海拔600m以下的宜林荒山,除去林木及其树根、杂草,成为待营造的林地;
8.(3)土壤改良与培肥:向待营造林地施入适量的土壤改良剂,此土壤改良剂为现有油茶种植采用的常用土壤改良剂,将土壤刨松、耙细,保持1-2个月后,再将一定的肥料撒入待营造林地内,再进行一次翻土;
9.(4)整地挖穴:在5月份,按坡度走势,从上至下整理成宽6-8m的畦床,在畦床上按行间距3-5m、株间距3-5m开挖种植穴,并将相邻行的种植穴设置成错位,种植穴挖完以后,经过6、7月份的晾晒,在8月份向种植穴中施入适量肥料,并向种植穴中填入4-6cm后的土,保证填土后的种植穴深度为0.3-0.6m;
10.(5)移栽:在当年冬天气温在8-12℃时,将在大棚中高度已达0.5m以上的幼苗带土挖出,并带土移入种植穴,用种植穴周围挖出的图将种植穴填至低于周围土平面2-4cm止;
11.(6)管理:移栽后,对油茶树幼苗再进行一次施肥、灌溉处理,灌溉以土壤不再吸水及种植穴中没有多余滞留水为止,在种植穴上及其周围均匀铺设防草布,防草布的厚度为3-6cm,以后每年的秋季或冬季,按照上述方法,各施肥、灌溉一次后用防草布铺设种植穴上及其周围,前3年不需要除草,使用自然农法,不打农药除草剂,保持生态平衡;
12.(7)其他管理:上述没有涉及到的其他管理按照油茶树种植培育的常规方法,2.5-4年后即成盛产油茶林。
13.本发明提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在进行所述步骤(1)在幼苗培育过程中同时依次进行步骤(2)、(3)、(4)中的过程。
14.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的整地过程包括向山体方向开挖形成梯田带的过程,所述水平梯田带的上下行高度差为0.3-1m,水平梯田带水平结构。
15.进一步,所述步骤(3)、(4)、(6)中施肥所用肥料为现有油茶种植常用的有机肥。
16.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幼苗上所带土壤以80%的幼苗根系不外漏为准。
17.进一步,所述步骤(5)移栽一段时间以后若发现种植穴的处低于周围土平面大于5cm时,要及时向种植穴中填土,保持种植穴处的土壤高度低于周围土平面2-4cm。
18.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间行上的种植穴距离左、右相邻行的前、后种植穴的距离相等。
19.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所选林地的坡度为20-50
°

20.进一步,所述步骤(6)中防草布腐烂后,在下一次施肥前,先将腐烂的防草布翻入土壤中,然后将种植穴周围的土壤翻松后再进行施肥。
21.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可同时培育不同品种的油茶树幼苗,在移栽时,采用不同品种交叉种植的种植模式。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23.1、本发明采用大棚育苗的方式,可以保证油茶树幼苗的品质较好,然后在移栽幼苗时,选用带土移植的方法,可以保证移栽后,油茶树苗有一个适应新土壤的过渡阶段,可有效提高油茶树苗的成活率;
24.2、本发明在油茶树苗移植后,将种植穴的填土深度低于周围土壤的高度,并在种植穴上方铺设防草布,既可以起到保墒、保肥的功效,又能在秋冬季节对油茶树苗的根部起到保温的作用,利于油茶树苗在一年四季都能快速的生根成长,利于提高油茶树苗的挂果速度及挂过量;
25.3、本发明采用相邻行的种植穴错位设置,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证相邻的油茶树之间的间距足够大,这种设置也利于油茶树之间的通风,便于油茶树后期的授粉过程,进而利于提高油茶树的挂果率及产量。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发明中种植穴的设置示意图;
27.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混交种植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混交种植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

代表油茶品种一,

代表油茶品种二,

代表油茶品种三,

代表油茶品种四。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31.实施例1:
32.参见图1和2所示,一种高品质油茶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3.(1)幼苗培育:选择土壤肥沃地块搭建大棚,进行油茶幼苗培育,可同时培育不同品种(如油茶品种一、油茶品种二、油茶品种三和油茶品种四)的油茶树幼苗,在移栽时,采用不同品种交叉种植的种植模式,上述油茶品种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更多,其中油茶品种从长林3号、4号、18号、21号、23号、27号、40号、53号、166号和华金、华鑫、华硕、湘林210等中选择;
34.(2)林地选择与整地:选择地形开阔、向阳性好、坡度为30
°
并在海拔600m以下的宜林荒山,除去林木及其树根、杂草,成为待营造的林地;
35.(3)土壤改良与培肥:向待营造林地施入适量的土壤改良剂,此土壤改良剂为现有油茶种植采用的常用土壤改良剂,将土壤刨松、耙细,保持1.5个月后,再将一定的肥料撒入待营造林地内,再进行一次翻土;
36.(4)整地挖穴:在5月份,按坡度走势,从上至下整理成宽7m的畦床,在畦床上按行间距4m、株间距4m开挖种植穴,并将相邻行的种植穴设置成错位,种植穴挖完以后,经过6、7月份的晾晒,在8月份向种植穴中施入适量肥料,并向种植穴中填入4-6cm后的土,保证填土后的种植穴深度为0.4m;
37.(5)移栽:在当年冬天气温在10℃时,将在大棚中高度已达0.5m以上的幼苗带土挖出,并带土移入种植穴,用种植穴周围挖出的图将种植穴填至低于周围土平面3cm止;
38.(6)管理:移栽后,对油茶树幼苗再进行一次施肥、灌溉处理,灌溉以土壤不再吸水及种植穴中没有多余滞留水为止,在种植穴上及其周围均匀铺设防草布,防草布的厚度为4cm,以后每年的秋季或冬季,按照上述方法,各施肥、灌溉一次后用防草布铺设种植穴上及其周围,防草布腐烂后,在下一次施肥前,先将腐烂的防草布翻入土壤中,然后将种植穴周围的土壤翻松后再进行施肥,前3年不需要除草,使用自然农法,不打农药除草剂,保持生态平衡,相反,可以在油茶树苗间种植绿肥草,春夏每2个月刈草一次,其他季节每3个月刈草一次,每次保留草高30公分左右,目的是保肥、保水、保生态;
39.(7)其他管理:上述没有涉及到的其他管理按照油茶树种植培育的常规方法,2.5-4年后即成盛产油茶林。
40.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步骤(1)在幼苗培育过程中同时依次进行步骤(2)、(3)、(4)中的过程。
41.本实施例中,步骤(2)中的整地过程包括向山体方向开挖形成梯田带的过程,水平梯田带的上下行高度差为0.3-1m,水平梯田带水平结构。
42.本实施例中,步骤(3)、(4)、(6)中施肥所用肥料为现有油茶种植常用的有机肥。
43.本实施例中,步骤(5)中幼苗上所带土壤以80%的幼苗根系不外漏为准,移栽一段时间以后若发现种植穴的处低于周围土平面大于5cm时,要及时向种植穴中填土,保持种植穴处的土壤高度低于周围土平面3cm。
44.本实施例中,不同品种的油茶树幼苗的移栽方式是在同一行间隔移栽不同品种的油茶树幼苗。
45.实施例2:
4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同品种的油茶树幼苗的移栽方式是在分别在不同行移栽不同品种的油茶树幼苗,而同一行中油茶树苗的品种相同。
47.采用上述实施例1、2及现有的常规方法在湖南永州地区(三种方法的立地条件、土
壤、水肥、气候等基本接近)进行种植试验,每个均占地1000

,试验结果如下:
48.表1:采用实施例1、2及现有的常规方法的种植结果
[0049][0050]
从上表可以,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以实现挂果时间较早,还具有较高的产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