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椴木工厂化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878084发布日期:2022-02-12 12:0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椴木工厂化栽培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椴木工厂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人工栽培食用菌,无非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天然椴木;一种是将各种代料、辅料装入瓶子或塑料袋,采取一种瓶栽或袋栽的方式。比较这两种方式,采用椴木栽培,其栽培得到的子实体质量较好,缺点是没有灭菌,自然养菌,养菌周期较长,管理也较粗放,相对袋栽而言其栽培所得子实体的生物学效率较低。袋栽方式则生长周期短,可以利用各种废弃原料,人工管理较方便,相对椴木栽培而言其栽培所得的子实体的生物学效率较高,但得到的子实体质量和风味均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栽培周期短、食用菌子实体品质好、风味足的食用菌椴木工厂化栽培方法。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食用菌椴木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椴木准备:挑选粗细均匀、挺拔无弯曲的椴木,将椴木分割成若干个椴木段,将分割好的椴木段的中心部分挖空,形成椴木中心孔,为了减少后续工作强度,打孔时可不必打贯穿孔,可在椴木末端留2~3cm的余量当作中心孔的“盖子”,而后用打孔设备在椴木段的表层打若干孔径1~2mm的小通孔;2)菌种块的制备:使用人工接种或机械接种的方式将菌种植入食用菌培养基中,待菌种成长为菌种块后备用;3)灭菌:将椴木段进行灭菌处理;4)接种:将内含菌种块的培养基放入椴木中心孔内,然后将中心孔一端密封;5)菌丝培养:将步骤4)得到的椴木段放进培养房中进行菌丝培养;6)出菇:待菌丝长满椴木段时,将椴木段移至出菇车间,出菇车间内设有调温、调湿和强制通风装置;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直至出菇。所述步骤1)中心孔的半径为椴木段半径的1/3~1/2。
5.所述步骤2)中食用菌培养基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木屑30~80份,果皮、果渣和/或植物秸秆8~28份,吸水剂1~10份,豆饼粉和/或麸皮5~20份,石膏0.5~2份,壳聚糖0.5~2.0份。
6.所述步骤3)中的灭菌方式为100~110℃高温下灭菌18~22小时。
7.所述步骤5)中培养房通风、凉爽、黑暗,培养房的温度设置为22℃~25℃,培养房的湿度设置为65%~75%。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摈弃了过去在实心椴木上种植食用菌的模式,将椴木段中心挖孔并填充
培养基,将椴木段当成了特殊的“菌袋”,这样的种植模式不仅使得食用菌可以继续吸收椴木的营养,保留子实体的质量和风味;同时,填充有培养基的中空椴木段既可加快菌丝扎根的速度,内里的培养基也可以给菌种提供更多的营养,加快食用菌的出菌速度,配合跟现有菌袋长短相同的椴木段,使得食用菌椴木工厂化成为了可能,而工厂化种植的椴木食用菌既确保了出菌质量的稳定,也有效降低了杂菌的产生。
9.2、本发明对椴木段中心孔的大小做了限制,这样既保证了椴木段表层的厚度,确保菌丝能吸取足够的椴木营养,同时也使得椴木段内能有足够多的培养基为菌种快速生长提供养分。
10.3、本发明中的食用菌培养基能为椴木食用菌提供更多营养成分,解决了传统椴木食用菌营养单一的问题。
11.4、本发明在椴木段表层打小通孔,这些通孔具有增氧、增加菌丝行走路径、提高出菇效率的作用,同时,工人还可以通过小通孔为菌种补水,保证菌种生长所需水分。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发明中椴木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实施例1一种食用菌椴木工厂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椴木准备:挑选粗细均匀、挺拔无弯曲的椴木,将椴木分割成若干个椴木段,将分割好的椴木段的中心部分挖掉,形成椴木中心孔,中心孔的半径为椴木段半径的1/2,打孔时在椴木末端留2cm的余量当作中心孔的“盖子”,而后用打孔设备在椴木段的表层打若干孔径1mm的小通孔,制作完成后的椴木结构参见图1;2)菌种块的制备:使用人工接种或机械接种的方式将菌种植入食用菌培养基中,待菌种成长为菌种块后备用,食用菌培养基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木屑30份,果皮、果渣和/或植物秸秆8份,吸水剂1份,豆饼粉和/或麸皮5份,石膏0.5份,壳聚糖0.5份;3)灭菌:将椴木段在110℃高温环境下灭菌18小时;4)接种:将内含菌种块的培养基放入椴木中心孔内,然后将中心孔一端密封,并套上外袋;5)菌丝培养:将步骤4)得到的椴木段放进培养房中进行菌丝培养,培养房通风、凉爽、黑暗,培养房的温度设置为22℃,培养房的湿度设置为75%;6)出菇:待菌丝长满椴木段时,将椴木段移至出菇车间,出菇车间内设有调温、调湿和强制通风装置;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直至出菇。实施例2一种食用菌椴木工厂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椴木准备:挑选粗细均匀、挺拔无弯曲的椴木,将椴木分割成若干个椴木段,将分割好的椴木段的中心部分挖掉,形成椴木中心孔,中心孔的半径为椴木段半径的1/3,打孔时在椴木末端留3cm的余量当作中心孔的“盖子”,而后用打孔设备在椴木段的表层打若干孔径2mm的小通孔,制作完成后的椴木结构参见图1;
2)菌种块的制备:使用人工接种或机械接种的方式将菌种植入食用菌培养基中,待菌种成长为菌种块后备用,食用菌培养基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木屑80份,果皮、果渣和/或植物秸秆28份,吸水剂10份,豆饼粉和/或麸皮20份,石膏2份,壳聚糖2份;3)灭菌:将椴木段在100℃高温环境下灭菌22小时;4)接种:将内含菌种块的培养基放入椴木中心孔内,然后将中心孔一端密封,并套上外袋;5)菌丝培养:将步骤4)得到的椴木段放进培养房中进行菌丝培养,培养房通风、凉爽、黑暗,培养房的温度设置为25℃,培养房的湿度设置为65%;6)出菇:待菌丝长满椴木段时,将椴木段移至出菇车间,出菇车间内设有调温、调湿和强制通风装置;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直至出菇。
14.实施例3一种食用菌椴木工厂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椴木准备:挑选粗细均匀、挺拔无弯曲的椴木,将椴木分割成若干个椴木段,将分割好的椴木段的中心部分挖掉,形成椴木中心孔,中心孔的半径为椴木段半径的1/3,打孔时在椴木末端留2.5cm的余量当作中心孔的“盖子”,而后用打孔设备在椴木段的表层打若干孔径1.5mm的小通孔,制作完成后的椴木结构参见图1;2)菌种块的制备:使用人工接种或机械接种的方式将菌种植入食用菌培养基中,待菌种成长为菌种块后备用,食用菌培养基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木屑30份,果皮、果渣和/或植物秸秆8份,吸水剂1份,豆饼粉和/或麸皮5份,石膏0.5份,壳聚糖0.5份;3)灭菌:将椴木段在105℃高温环境下灭菌20小时;4)接种:将内含菌种块的培养基放入椴木中心孔内,然后将中心孔一端密封,并套上外袋;5)菌丝培养:将步骤4)得到的椴木段放进培养房中进行菌丝培养,培养房通风、凉爽、黑暗,培养房的温度设置为23℃,培养房的湿度设置为70%;6)出菇:待菌丝长满椴木段时,将椴木段移至出菇车间,出菇车间内设有调温、调湿和强制通风装置;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直至出菇。


技术特征:
1.一种食用菌椴木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椴木准备:挑选粗细均匀、挺拔无弯曲的椴木,将椴木分割成若干个椴木段,将分割好的椴木段的中心部分挖空,形成椴木中心孔,而后用打孔设备在椴木段的表层打若干小通孔;2)菌种块的制备:使用人工接种或机械接种的方式将菌种植入食用菌培养基中,待菌种成长为菌种块后备用;3)灭菌:将椴木段进行灭菌处理;4)接种:将内含菌种块的培养基放入椴木中心孔内,然后将中心孔一端密封;5)菌丝培养:将步骤4)得到的椴木段放进培养房中进行菌丝培养;6)出菇:待菌丝长满椴木段时,将椴木段移至出菇车间,出菇车间内设有调温、调湿和强制通风装置;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直至出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椴木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中心孔的半径为椴木段半径的1/3~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椴木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食用菌培养基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木屑30~80份,果皮、果渣和/或植物秸秆8~28份,吸水剂1~10份,豆饼粉和/或麸皮5~20份,石膏0.5~2份,壳聚糖0.5~2.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椴木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灭菌方式为高温灭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椴木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培养房通风、凉爽、黑暗,培养房的温度设置为22℃~25℃,培养房的湿度设置为65%~75%。

技术总结
一种食用菌椴木工厂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椴木准备:挑选粗细均匀、挺拔无弯曲的椴木,将椴木分割成若干个椴木段,将分割好的椴木段的中心部分挖空,形成椴木中心孔,而后用打孔设备在椴木段的表层打若干小通孔;2)菌种块的制备:使用人工接种或机械接种的方式将菌种植入食用菌培养基中,待菌种成长为菌种块后备用;3)灭菌:将椴木段进行灭菌处理;4)接种:将内含菌种块的培养基放入椴木中心孔内,然后将中心孔一端密封;5)菌丝培养:将步骤4)得到的椴木段放进培养房中进行菌丝培养;6)出菇。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椴木食用菌无法大规模工厂化栽培的弊端,栽培周期短、食用菌子实体品质好、风味足。风味足。风味足。


技术研发人员:李逵 许景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随州菇鲜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3
技术公布日:2022/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