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饲喂下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95542发布日期:2021-11-03 12:40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智能饲喂下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送料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智能饲喂下料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畜牧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效率,智能化控制系统也成为畜牧行业的重要发展趁向,如智能猪场、智能鸡场及智能羊场。
3.一般情况下,整个智能化控制系统包括有用于输送饲料的送料设备。然而,市面上的送料设备的饲料的输送量是不可控的,灵活性低,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饲喂下料设备,可以通过旋钮开关切换智能饲喂下料设备工作模式,以控制缓冲管输送至下料管的饲料的饲料量,使得送料设备的饲料的输送量可控,灵活性高,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饲喂下料设备,包括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电机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用于控制该新型智能饲喂下料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旋钮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料管,呈直角状;缓冲管,呈直线状,其一端与所述下料管的一端连通;接收管,呈漏斗状,其一端设置在所述缓冲管的顶部且与所述缓冲管连通;绞龙杆,收容在所述缓冲管内,其中所述绞龙杆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呈螺旋状的螺旋片;其中,所述绞龙杆处于所述接收管的下方,所述电机和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缓冲管内,所述旋钮开关设置在所述缓冲管的另一端中,且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绞龙杆连接,以通过所述电机带动所述绞龙杆转动。
6.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管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下料管的另一端所处的水平面比所述缓冲管所处的水平面低。
7.进一步的,所述绞龙杆与所述电机的转动轴的连接处设有呈圆环状的第一密封挡板,其中所述第一密封挡板的外径等于所述缓冲管的孔径。
8.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中设置有卡置板,所述缓冲管的内壁设有用于卡置所述卡置板的卡孔。
9.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管的另一端密封设置,且所述缓冲管的另一端的顶部设有安装孔,所述旋钮开关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
10.进一步的,所述旋钮开关中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安装孔的第二密封挡板。
11.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管与所述接收管的连接处设有标识区域。
12.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管的顶部设有输入口,所述接收管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缓冲管的输入口中。
13.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管的底部设有用于收容电源线的输入通孔。
14.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管由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构成,所述第一盖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盖体的一侧的连接缝隙中沿所述缓冲管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盖体的
另一侧与所述第二盖体的另一侧的连接缝隙中沿所述缓冲管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二密封条。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所公开新型智能饲喂下料设备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电机的转速的旋钮开关;下料管,呈直角状;缓冲管,呈直线状,其一端与下料管的一端连通;接收管,呈漏斗状,其一端设置在缓冲管的顶部且与缓冲管连通;绞龙杆,收容在缓冲管内,其中绞龙杆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呈螺旋状的螺旋片;其中,绞龙杆处于接收管的下方,电机和控制器设置在缓冲管内,旋钮开关设置在缓冲管的另一端中,且电机的转动轴与绞龙杆连接,以通过电机带动绞龙杆转动。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新型智能饲喂下料设备,可以通过旋钮开关切换智能饲喂下料设备工作模式,以控制缓冲管输送至下料管的饲料量,使得送料设备的输送量可控,灵活性高,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智能饲喂下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中新型智能饲喂下料设备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图1中新型智能饲喂下料设备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图1中新型智能饲喂下料设备的第三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参阅图1

4,该新型智能饲喂下料设备包括下料管10、缓冲管11、接收管12、绞龙杆13、控制器、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机14以及与控制器电连接且用于控制该新型智能饲喂下料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旋钮开关15。
21.下料管10呈直角状,用于将饲料直接输送至饲养场的指定料槽中。
22.缓冲管11呈直线状,其中缓冲管11的一端与下料管10的一端连通,使得饲料通过缓冲管11再进入下料管10中。
23.优选地,缓冲管11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下料管10的另一端所处的水平面比缓冲管11所处的水平面低。应理解,下料管10的一端比较短,另一端比较长,而下料管10比较长的另一端用于输送饲料至饲养场的指定料槽中,其中下料管10比较短的一端与缓冲管11紧密配合安装,可依据实际使用情况拆卸方式安装(如螺纹连接等)。
24.接收管12呈漏斗状,其中接收管12的一端设置在缓冲管11的顶部且与缓冲管12连通。应理解,接收管12用于接收饲料,而接收到的饲料经过缓冲管11进行量的控制后,再进入下料管10中。
25.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方式中,接收管12所接收到的饲料是直接进入下料管10并输送至饲养场中的,饲料的量不可控,灵活性极低,而本技术通过在接收管12和下料管10之间增加缓冲管11,使得可以通过缓冲管11对饲料进行缓冲,同时也对输出至下料管10的饲料的量进行控制,使得饲料的输送量可控,灵活性高,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26.在本实施例中,缓冲管11的顶部设有输入口,接收管12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缓冲管11的输入口中。具体地,接收管12的一端插设在缓冲管11的输入口内,并通过螺钉穿过接收管12的一端的内壁和缓冲管11的输入口的内壁,以将接收管12固定在缓冲管11上。
27.在本实施例中,缓冲管11与接收管12的连接处设有标识区域110,使得可以在标识区域110中设置有用于识别该新型智能饲喂下料设备专属的识别码或文字等。
28.绞龙杆13收容在缓冲管11内,其中绞龙杆13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呈螺旋状的螺旋片131。
29.优选地,绞龙杆13处于接收管12的下方,使得接收管12所输出的饲料下落在绞龙杆13中。应理解,由于绞龙杆13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呈螺旋状的螺旋片131,因此可以通过螺旋片131的旋转以将饲料输送至下料管10中。
30.值得注意的是,饲料的量的大小可以通过绞龙杆13的转速的快慢来控制,即绞龙杆13的转速越快,输送至下料管10的饲料的量就越大,而绞龙杆13的转速越慢,输送至下料管10的饲料的量就越小。也就是说,下料量的大小可以通过绞龙杆13的转动圈数来控制,即绞龙杆13所转动的圈数越多,下料量越大,绞龙杆13所转动的圈数越小,下料量越小,使得可以精准控制缓冲管11输送至下料管10的饲料量。
31.在本实施例中,电机14的转动轴与绞龙杆13连接,以通过电机14带动绞龙杆13转动。
32.优选地,电机14和控制器设置在缓冲管11内,而旋钮开关15设置在缓冲管11的另一端中。应理解,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旋钮开关15来控制该新型智能饲喂下料设备的工作模式,以达到控制电机14的转速,也就是说,旋钮开关15设有不同的档位,可以通过旋钮到不同档位来控制电机14的转速。
33.在本实施例中,绞龙杆13与电机14的转动轴的连接处设有呈圆环状的第一密封挡板132,以通过第一密封挡板132将绞龙杆13与电机14密封隔开,使得饲料不会进入缓冲管11收容电机14的孔内。
34.优选地,缓冲管11的内孔呈圆柱状,而第一密封挡板132的外径等于缓冲管11的孔径。
35.在本实施例中,电机14中设置有卡置板141,其中缓冲管11的内壁设有用于卡置卡置板141的卡孔111。
36.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缓冲管11的另一端密封设置,其中缓冲管11的另一端的顶部设有安装孔112,而旋钮开关15设置在安装孔112中。应理解,旋钮开关15设有旋钮,而旋钮开关15的旋钮是露出在安装孔112外的。
37.在本实施例中,旋钮开关15中设有用于密封安装孔112的第二密封挡板151,以通过第二密封挡板151密封安装孔112。
38.在本实施例中,缓冲管11的底部设有用于收容电源线的输入通孔113。
39.优选地,缓冲管11由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构成,其中第一盖体的一侧边与第二盖体的一侧边的连接缝隙中沿缓冲管11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密封条114,第一盖体的另一侧边与第二盖体的另一侧边的连接缝隙中沿缓冲管11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二密封条115,以通过第一密封条114和第二密封条115密封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连接处。
40.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控制器、电机14以及旋钮开关15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产品实现,在此不一一赘述其原理及其结构。
41.综上,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新型智能饲喂下料设备,可以通过旋钮开关切换智能饲喂下料设备工作模式,以控制缓冲管输送至下料管的饲料量,使得送料设备的输送量可
控,灵活性高,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