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粮仓供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02188发布日期:2021-12-15 07:4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粮仓供氮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粮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粮仓供氮系统。


背景技术:

2.气调储粮是一种绿色、科学的储粮方法,应用非常广泛。其主要是在粮仓内部铺设供气管路,通过管路将氮气通入粮仓内,实现粮堆的散热、杀虫、给药等作业。目前常见的粮仓内部的供氮系统都是在粮仓内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置许多竖管,一侧墙壁上的竖管的上端或下端连接一根进气管,另一侧墙壁上的竖管的上端或者下端连接一根排气管,进气管供入氮气、排气管将氮气吸出,从而实现氮气在粮堆中的循环。然而由于粮仓的容积很大,粮仓内相对的两个墙壁之间的距离较大,氮气从粮堆的一侧流向另一侧时阻力很大,容易导致粮堆内部不同区域氮气浓度差异很大(靠近粮仓侧壁处的粮堆氮气浓度大,位于粮仓中心部位的粮堆处的氮气浓度低),从而不利于粮堆杀虫等。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粮仓内部供氮系统供氮不均匀导致粮堆内部氮气浓度差异很大而不利于粮食存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供氮均匀、粮堆中不同区域的氮气浓度一致性好的粮仓供氮系统。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粮仓供氮系统,设置在粮仓内,包括固定在粮仓前侧壁且垂直于粮仓底面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粮仓左侧壁上固定有若干第一导流管,第一导流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第一管路的侧壁连接,粮仓右侧壁上固定有若干第二导流管,第二导流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第二管路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整体均呈u形,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所在的平面与粮仓底面平行,所述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的侧壁均设有若干导流通孔;所述粮仓底面的几何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垂直于粮仓底面的导流箱,所述导流箱的侧壁设有若干吸气孔,所述导流箱的顶部固定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的外端穿过粮仓前侧壁伸出粮仓外,吸气管上连接有抽气机,所述第一管路的上端连接有伸出粮仓前侧壁的第一气管,第二管路的上端连接有伸出粮仓前侧壁的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的外端均与氮气管连接。氮气管分别向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中供入氮气,第一管路中的氮气通过第一导流管、导流孔从粮仓左侧供入粮仓内,第二管路中的氮气通过第二导流管、导流孔从粮仓右侧供入粮仓内,抽气机抽气,从而使得导流箱周围的区域呈负压状态,粮仓四个侧壁的氮气均流向粮仓几何中心位置的导流箱内,从而实现氮气循环;该种供氮系统中,氮气从粮仓四个侧壁供入,氮气供入更加均匀,而且氮气从导流箱处排出,氮气的流动路径显著缩短,氮气在粮堆中的阻力小,从而使得粮堆中的氮气浓度均匀、快速的升高,粮堆中不同区域的氮气浓度趋于一致,从而确保足够的氮气浓度以杀灭粮堆中不同区域的虫害。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的外侧均固定有导流隔板,所述导流隔板上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隔板的上端延伸形成与粮仓固定的连接翻边,导流隔板的下端通
过连接板与粮仓的底面固定。由于粮仓侧壁设置很多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残留在导流管上侧的粮食难以清理,设置导流隔板后,一方面使得从导流槽处排出的氮气更加均匀,另一方面使得粮仓侧壁平整,利于粮食存储。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气管的外端通过管道a与氮气管连接,所述管道a上设有电控阀a,所述第一气管的外端通过管道b与吸气管连接,所述管道b上设有电控阀b,所述吸气管上位于抽气管的后侧设有电控阀c。杀虫时,为了让粮堆中的氮气浓度快速升高,将电控阀a、电控阀c打开,电控阀b关闭,此时高浓度的氮气从粮仓四个侧壁进入粮堆中,然后从导流箱、吸气管处排出;当检测到粮仓中氮气浓度达到预设值时,此时将电控阀a、电控阀c关闭,电控阀b打开,此时氮气从第二导流管进入粮仓右侧区域,氮气从粮仓右侧区域向左侧区域流动,从而深层次渗透粮堆,最后从左侧区域的第一导流管处吸走,实现粮堆内部渗透循环。
8.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控阀a、电控阀b、电控阀c均为电控球阀。
9.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供氮均匀、粮堆中不同区域的氮气浓度一致性好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1.图2为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吸气管的连接示意图。
12.图3 为图1中e

e处剖视图。
13.图4为图3中f处局部放大图。
14.图中:粮仓1、粮仓前侧壁100、粮仓左侧壁101、粮仓右侧壁102、粮仓底面103、第一管路2、第二管路3、第一导流管4、导流通孔40、第二导流管5、导流箱6、吸气孔60、吸气管7、抽气机8、第一气管9、第二气管10、氮气管11、管道a12、电控阀a13、管道b14、电控阀b15、电控阀c16、导流隔板17、连接翻边170、连接板171、导流槽18。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6.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粮仓供氮系统,设置在粮仓1内,包括固定在粮仓前侧壁100且垂直于粮仓底面的第一管路2、第二管路3,粮仓左侧壁101上固定有若干第一导流管4,第一导流管4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第一管路2的侧壁连接,粮仓右侧壁102上固定有若干第二导流管5,第二导流管5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第二管路3的侧壁连接,第一导流管4、第二导流管5整体均呈u形,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所在的平面与粮仓底面103平行,第一导流管4、第二导流管5的侧壁均设有若干导流通孔40;粮仓底面103的几何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垂直于粮仓底面的导流箱6,导流箱6的侧壁设有若干吸气孔60,导流箱6的顶部固定有吸气管7,吸气管7的外端穿过粮仓前侧壁伸出粮仓外,吸气管上连接有抽气机8,第一管路2的上端连接有伸出粮仓前侧壁的第一气管9,第二管路3的上端连接有伸出粮仓前侧壁的第二气管10,所述第一气管9、第二气管10的外端均与氮气管11连接。
17.如图2所示,第一气管9的外端通过管道a12与氮气管连接,管道a上设有电控阀a13,第一气管9的外端通过管道b14与吸气管7连接,管道b上设有电控阀b15,吸气管7上位
于抽气管的后侧设有电控阀c16;本实施例中,电控阀a、电控阀b、电控阀c均为电控球阀。
18.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导流管4、第二导流管5的外侧均固定有导流隔板17,导流隔板17上设有导流槽18,导流隔板的上端延伸形成与粮仓固定的连接翻边170,导流隔板17的下端通过连接板171与粮仓的底面固定。
19.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杀虫时,为了让粮堆中的氮气浓度快速升高,将电控阀a、电控阀c打开,电控阀b关闭,氮气管分别向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中供入氮气,第一管路中的氮气通过第一导流管、导流孔从粮仓左侧供入粮仓内,第二管路中的氮气通过第二导流管、导流孔从粮仓右侧供入粮仓内,抽气机抽气,从而使得导流箱周围的区域呈负压状态,粮仓四个侧壁的氮气均流向粮仓几何中心位置的导流箱内,从而实现氮气循环,该种循环状态下,氮气的流动路径显著缩短,氮气在粮堆中的阻力小,从而使得粮堆中的氮气浓度均匀、快速的升高,粮堆中不同区域的氮气浓度趋于一致;当检测到粮仓中氮气浓度达到预设值时,此时将电控阀a、电控阀c关闭,电控阀b打开,此时氮气从第二导流管进入粮仓右侧区域,氮气从粮仓右侧区域向左侧区域流动,从而深层次渗透粮堆,最后从左侧区域的第一导流管处吸走,实现粮堆内部渗透循环。
2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