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处理废弃物取热补温的猪舍

文档序号:27560836发布日期:2021-11-25 09:24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处理废弃物取热补温的猪舍

1.本技术属于生猪养殖取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处理废弃物取热补温的猪舍。


背景技术:

2.我国是农业大国,种植业和养殖业极其发达,尤其我国北方地区,种植业和养殖业解决了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和工作问题。
3.然而,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低温情况下会极大地影响生猪的生长,因此冬季养殖业取暖问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养殖业取暖主要采用以电能或煤炭为能源的取暖器来取暖,不仅会消耗大量的能源,提高了饲养成本,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处理废弃物取热补温的猪舍,其包括:养猪栏以及发酵床,所述养猪栏位于所述发酵床的正上方,且所述养猪栏的竖向投影完全落在所述发酵床上,所述养猪栏的底部为有间隔的杆结构,用于使得所述养猪栏上的废弃物能够掉落到所述发酵床上,所述养猪栏上还设置有将所述杆结构四周包围的围挡结构,所述猪舍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发酵床内部发酵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所述养猪栏上方的取热补温系统。
5.优选地,所述养猪栏的宽度为450~550cm,长度为550~650cm。
6.优选地,所述养猪栏底部的杆结构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30~150cm。
7.优选地,所述养猪栏中所述围挡结构的高度为60~80cm。
8.优选地,所述发酵床设置在地面上,且所述发酵床的厚度为110~130cm。
9.优选地,所述发酵床的上表层为35~45cm厚的稻壳,下层为75~85cm厚的秸秆。
10.优选地,所述取热补温系统包括取热盘管、导热立管以及散热管道。
11.优选地,所述取热盘管设置在所述发酵床内部。
12.优选地,所述取热盘管的始端连接到室外,从而能够向所述养猪栏上方补充新鲜空气。
13.优选地,所述取热盘管的末端通过所述导热立管连接到所述散热管道。
14.优选地,所述散热管道与所述养猪栏底部的所述杆结构平行。
15.优选地,所述散热管道上还设置有若干散热口。
16.优选地,所述散热管道设置在所述养猪栏的上方。
17.优选地,所述散热管道距离所述养猪栏的距离为80~100cm。
18.优选地,所述导热立管上还设置有过滤装置、补热装置以及鼓风装置。
19.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处理废弃物取热补温的猪舍,结构简单,容易制作,而且可以有效地将发酵床内的热量发散到生猪生活的空间,提高生猪生活空间的温度,而且导热介质
选用外界的新鲜空气,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还能为生猪提供新鲜的空气,更有利于生猪的成长,同时,发酵床采用稻壳和秸秆,不仅能够产生更多的热量,而且还对稻壳和秸秆进行了充分的利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户处理稻壳或秸秆的负担,也减少了养殖户对取暖这一项的经济投入。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处理废弃物取热补温的猪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帮助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处理废弃物取热补温的猪舍的结构示意图。
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处理废弃物取热补温的猪舍包括养猪栏1以及发酵床2。
24.养猪栏1的宽度优选为450~550cm,更优选为500cm,长度优选为550~650cm,更优选为600cm。
25.养猪栏1位于发酵床2的正上方,且养猪栏1的竖向投影完全落在发酵床2上,以避免养猪栏1上的生猪将粪尿等排泄废弃物掉落到发酵床2以外的部位,不仅会影响取热效果,还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26.养猪栏1的底部是有间隔的杆结构101,优选为平行放置的杆结构101或交叉放置的杆结构101,用于使得养猪栏1上的废弃物能够掉落到发酵床2上,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杆结构101之间的间隔需要避免将生猪卡住,以免造成生猪损伤。养猪栏1底部的杆结构101距离地面的高度优选为130~150cm,更优选为150cm。
27.养猪栏1上还设置有将杆结构101四周包围的围挡结构102,用于防止生猪掉下养猪栏1,更便于管理生猪。围挡结构102的高度优选为60~80cm。
28.发酵床2设置在地面上,发酵床2的厚度优选为110~130cm,更优选为120cm,其中发酵床2的上表层优选为35~45cm厚的稻壳,更优选为40cm厚的稻壳,下层优选为75~85cm厚的秸秆,更优选为80cm厚的秸秆。
29.每平方米发酵床2上喷洒100~300ml的固氮菌剂。
30.固氮菌剂是由农业农村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北方)研发的固氮菌剂。
31.本实用新型的猪舍还包括用于将发酵床2内部发酵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养猪栏1上方的取热补温系统3。
32.取热补温系统3包括取热盘管301、导热立管302以及散热管道303。
33.取热盘管301设置在发酵床2内部,用于吸收发酵床2内因发酵而产生的热量。取热盘管301优选设置在距离发酵床2底部35cm处,能够更高效地吸收热量。
34.取热盘管301的始端连接到室外,从而能够向养猪栏1上方补充新鲜空气,更有利于生猪的生长。
35.取热盘管301的末端通过导热立管302连接到散热管道303。
36.优选地,导热立管302上还设置有过滤装置、补热装置以及鼓风装置。过滤装置用
于过滤新鲜热空气中的杂质,以免堵塞散热口304,造成经济损失;补热装置用于在经过发酵床2加热的新鲜热空气的温度未能达到预定值时,对新鲜热空气进行补热,使其达到预定的温度,更利于生猪的成长;鼓风装置用于为加热完毕的新鲜热空气提供动力,使其能够更加迅速地进入到生猪生活的环境中去。
37.散热管道303设置在养猪栏1的上方,散热管道303与养猪栏1底部的杆结构101平行,且散热管道303上还设置有若干散热口304,用于将新鲜的热空气释放到养猪栏1的上方。散热管道303距离养猪栏1的距离优选为80~100cm。
38.采用上述通过处理废弃物取热补温的猪舍的生猪养殖方法在于:
39.建设猪舍,并在猪舍内设置上层为养猪栏1、下层为发酵床2的结构,设置在上层的养猪栏1为生猪的生活区,养猪栏1的正下方设置有发酵床2,且养猪栏1的竖向投影完全落在发酵床2上,以避免养猪栏1上的生猪将粪尿等排泄废弃物滴落到发酵床2以外的部位,不仅会影响取热效果,还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40.其中,养猪栏1的底部为有间隔的杆结构101,用于使得养猪栏1上的废弃物能够掉落到发酵床2上,养猪栏1上还设置有将杆结构101四周包围的围挡结构102。
41.猪舍内还设置取热补温系统3,并且在养殖过程中打开取热补温系统3的进气口,使得外部的新鲜空气进入取热补温系统3中,经由发酵床2中发酵产生的热量加热形成热空气,并排放到生猪生活区域,为生猪提供热量以及新鲜空气。
42.其中,生猪的养殖密度为1.0m2/头~1.2m2/头。
43.同时,在投放生猪之前,对猪舍以及猪舍内所有的工器具进行消毒,并且,所采用的消毒液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
44.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处理废弃物取热补温的猪舍,结构简单,容易制作,而且可以有效地将发酵床内的热量发散到生猪生活的空间,提高生猪生活空间的温度,而且导热介质选用外界的新鲜空气,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还能为生猪提供新鲜的空气,更有利于生猪的成长,同时,发酵床采用稻壳和秸秆,不仅能够产生更多的热量,而且还对稻壳和秸秆进行了充分的利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户处理稻壳或秸秆的负担,也减少了养殖户对取暖这一项的经济投入。
45.本实用新型申请人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了详细的说明与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详尽的说明只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精神,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相反,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作的任何改进或修饰都应当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