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鼠饲养单元、实验鼠饲养装置及实验鼠工作站

文档序号:28184592发布日期:2021-12-25 01:2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鼠饲养单元、实验鼠饲养装置及实验鼠工作站

1.本技术属于实验鼠饲养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实验鼠饲养单元、实验鼠饲养装置及实验鼠工作站。


背景技术:

2.根据调查可知,小鼠是大多数研究的主要实验对象,而且也是实验教学中主要的实验动物。在国内的实验室中均有专门培养实验用的小鼠,而大量的小鼠培养工作,以及频繁地为小鼠的生长环境进行清洁,给实验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量。如果清洁不到位,不但不利于小鼠的生产发育,耽误了实验或教学工作;还会产生与鼠类有关的传播疾病,严重影响环境卫生。
3.目前,国内实验室中常用的饲养鼠笼结构主要为塑料笼体,在塑料笼体的顶部设置铁丝网盖。为了保证鼠笼内实验鼠的健康生长发育,实验人员必须定时更换鼠笼底部的垫料,以对鼠笼中聚集的养鼠排泄物进行清理。在每次更换垫料时都需清洗垫料,由于使用后的垫料上具有尿液、粪便等养鼠排泄物的混合淤积,导致垫料更换变得困难;并且,养鼠的排泄物会产生如氨气等的刺激性气体,不仅影响小鼠的生存环境,还会给实验人员造成困扰,甚至损坏实验室的精密仪器,使得养鼠室的仪器部件需要频繁更换维修。为此,对于鼠笼上的垫料更换结构尤为重要,既需要更换快捷,避免鼠笼的结构产生较大变化,又需要减少人手与排泄物的直接接触,避免给实验人员带来困扰以及卫生疾病等危害。
4.因此,对于现有技术的鼠笼换垫机构还存在诸多不足,是目前鼠饲养机构的研究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鼠饲养单元、实验鼠饲养装置及实验鼠工作站,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鼠笼换垫困难及容易接触排泄物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实验鼠饲养单元,包括笼体,所述笼体的底部设有垫料以及用以更换所述垫料的换垫机构,所述垫料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层垫板和下层垫板,所述笼体的侧部设有分别与所述上层垫板及所述下层垫板的设置位置对应的上层开口和下层开口;所述换垫机构包括顶升组件和自上往下依次设置于所述笼体内部的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以及第三限位件,所述顶升组件设置于所述下层垫板的下方;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为上下间隔设置,并限定所述上层垫板的安装位置;所述第三限位件阻挡所述顶升组件的上升,或解锁所述顶升组件以将所述下层垫板推顶至所述安装位置上。
7.其中,第一限位件用以限止顶升组件顶升下层垫板的上移高度,且该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上下间隔设置,从而限定上层垫板的安装位置。该第二限位件用以从底部支撑上层垫板,或者支撑换垫后上升至该安装位置上的下层垫板。该第三限位件用以在下层垫板未上升至该安装位置前对下层垫板进行支撑,且该第三限位件还起到阻挡锁定该顶升
组件的作用。当第三限位件解除对顶升组件的阻挡时,该顶升组件能够将下层垫板推顶至该安装位置上。让操作者无需人手对垫料进行托举或搬移等操作,可有效地节省人力成本。既能够提高换垫效率,又能够减少人手与垫料的直接接触,避免人手容易接触养鼠的排泄物,有效地降低病菌的感染风险。
8.对所述第二限位件的结构作改进,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一定位轴以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定位轴和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与所述笼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并向所述笼体的内部延伸;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相连接,且套接在所述第一定位轴上,并能够在所述第一定位轴上平移;所述第一限位块在远离所述第一定位轴的端部上设有供所述下层垫板推顶的第一导向面。让下层垫板在被顶升组件推顶上升的过程中,下层垫板的边沿与第一限位块端部上的第一导向面顶触,以使第一限位块随着第一定位轴向外平移。当下层垫板的上升位置高于该第二限位件后,该第一限位块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并从下层垫板的底部支撑下层垫板,以使下层垫板能够自动安装到位,有效地提高安装效率。
9.对所述顶升组件的结构作改进,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板和连接于所述顶板底部的第二弹性件,所述顶板的侧部设有供人手复位所述顶板的把手,所述把手延伸出所述笼体的外部。其中,第二弹性件可优选为复位弹簧,该第二弹性件的作用在于推顶该顶板向上移动。该顶板与下层垫板的底部抵触并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力下,推顶下层垫板上移。该顶板与第三限位件的设置位置配合,让顶板的边沿能够受到第三限位件的阻挡,使得第二弹性件保持压缩,进而锁定顶升组件;当第三限位件解除对顶板的阻挡时,第二弹性件的扩张力驱使顶板推顶下层垫板上移,以使下层垫板自动安装至原上层垫板的安装位置,自动安装到位。让操作者无需对下层垫板进行托举或搬移操作,有效地减少人手与垫料的直接接触。
10.对所述第三限位件的结构作改进,所述第三限位件包括第二限位块、第二定位轴以及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二定位轴和所述第三弹性件分别与所述笼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并向所述笼体的内部延伸;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三弹性件相连接,且套接在所述第二定位轴上,并能够在所述第二定位轴上平移;所述第二限位块在远离所述第二定位轴的端部上设有供所述顶板推顶的第二导向面。针对顶升组件的复位操作,当顶升组件的顶板被下压而下降至初始位置时,顶板的边沿与第二限位块端部上的第二导向面顶触,以使第二限位块随着第二定位轴向外平移。当顶板的下降位置低于该第三限位件后,该第二限位块在第三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并阻挡顶板受第二弹性件驱使而上升,有效地起到对顶升组件的锁定作用。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限位件还包括供人手操作以解除对所述顶升组件阻挡的推拉件,所述推拉件与所述第二限位块连接,并延伸出所述笼体的外部。让人手操作该推拉件,以驱使第二限位块向外平移,从而解除对该顶板的阻挡。让顶板在第二弹性件的推使下而上移,将下层垫板推顶至原上层垫板的安装位置上,自动完成安装到位,有效地减少人手对垫料的直接接触。
12.对所述笼体的结构作改进,所述笼体还设有位于所述上层开口上且用于解锁所述上层垫板的旋扣件,所述旋扣件扣接于所述上层垫板的边缘上。当需要更换垫料时,可直接将旋扣件移开,以解决对上层垫板边缘的阻挡,以便轻松地将上层垫板从笼体上取出,进行清洗或更换操作。
13.对所述垫料的结构作改进,所述上层垫板和所述下层垫板上均设有供人手提拉的抽手;所述笼体的侧部还设有位于所述上层开口上的阻挡板。一方面,抽手可优选设置于上层垫板及下层垫板的侧部,以对应笼体的上层开口或下层开口的设置位置。有利于人手仅接触上层垫板或者下层垫板的抽手,即可轻松地将垫料从笼体中取出,有效地避免人手直接接触垫料的本体部位。另一方面,笼体侧部增设的阻挡板,能够在上层开口上将上层垫板取出笼体时,对小鼠进行阻挡,有效地防止小鼠在换垫过程中逃跑。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实验鼠饲养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内设有多个所述的实验鼠饲养单元,所述容器开设有上开口,各个所述实验鼠饲养单元的笼体上分别设有位于所述上开口的笼盖;所述容器的底部设有滑轮。其中,该多个实验鼠饲养单元可优选以并排设置的布局设置在容器内,让容器内的结构更紧凑,有效地减小装置的整体体积,提高容器的内部空间利用率。另外,容器底部设有滑轮,让整个装置可增加移动功能,以使实验鼠饲养装置可作为移动底座,方便进行位置转移。
15.进一步的,所述容器上还设有位于所述上开口上方的供水管,所述供水管包括主干管和与所述实验鼠饲养单元数量相同的多个分支管,所述多个分支管分别与所述主干管连通,并分别延伸至各个所述实验鼠饲养单元的笼体上。让饲养员只需要在主干管上加水,即可自动分配到各个实验鼠饲养单元的笼体上,无需逐个笼体进行加水操作,有效地减少人力成本及提高饲养效率。
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实验鼠工作站,包括手术台和所述的实验鼠饲养装置,所述手术台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实验鼠饲养装置上,所述实验鼠饲养装置上设有支撑所述手术台的多个支撑柱,所述多个支撑柱分别与所述手术台的底部连接;所述手术台上设有水槽和用以安装手术用具的安装架。在实际应用中,实验鼠的饲养和教学实验一般在不同的地点,将小鼠移动到实验场所会浪费时间和人力成本。因此,让实验鼠饲养装置作为底座,其上增设可拆卸的手术台,使得饲养装置与手术台结合,以方便进行实验或教学操作,有效地减少地点转移的时间及人力成本。在实验鼠饲养装置上设置支撑柱,以将手术台架起在实验鼠饲养装置的上方,并使得手术台与实验鼠饲养装置之间具有上下间隔的操作空间,方便操作者从实验鼠饲养装置上,打开笼体的笼盖将小鼠取出。另外,手术台上设有水槽和安装架,安装架上可悬挂灯饰或工具,以便实验或教学的实际应用。
17.本技术提供的实验鼠饲养单元、实验鼠饲养装置及实验鼠工作站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实验鼠饲养装置由多个实验鼠饲养单元组成,该各个实验鼠饲养单元均具有快速更换垫料的换垫机构。在换垫过程中,可通过笼体的上层开口,将上层垫板取出;然后,通过第三限位件解除对顶升组件的阻挡,以使顶升组件对下层垫板进行推顶,让下层垫板能够自动上升至原来上层垫板的安装位置上,自动安装到位,快速地完成换垫操作。本技术的实验鼠饲养单元中具有的换垫机构,让操作者无需人手对垫料进行托举或搬移操作,既能够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换垫效率,又能够减少人手与垫料的直接接触,避免人手容易接触养鼠的排泄物,有效地降低病菌的感染风险。
18.另外,为了节省实验鼠的饲养地与实验教学操作地的位置转移成本,该实验鼠饲养装置与手术台结合形成实验鼠工作站,实验鼠饲养装置上设有滑轮,可作为移动底座,并且该手术台可拆卸地安装在实验鼠饲养装置上,方便选择性地进行加装,有效地提高实验鼠饲养装置的适用性能。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验鼠饲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验鼠饲养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验鼠饲养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验鼠饲养单元的换垫过程示意图一;
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验鼠饲养单元的换垫过程示意图二;
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验鼠饲养单元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2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顶升组件的收纳过程示意图;
27.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推拉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8.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层垫板被抽出的状态示意图;
29.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验鼠饲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30.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验鼠工作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32.100

实验鼠饲养装置;101

容器;102

上开口;103

支撑柱;104

滑轮;
33.200

实验鼠饲养单元;
34.300

手术台;301

水槽;302

安装架;
[0035]1‑
笼体;11

笼盖;12

上层开口;13

下层开口;14

旋扣件;15

阻挡板;
[0036]
20

抽手;21

上层垫板;22

下层垫板;
[0037]3‑
顶升组件;31

顶板;311

把手;32

第二弹性件;
[0038]4‑
第一限位件;
[0039]5‑
第二限位件;51

第一限位块;511

第一导向面;52

第一定位轴;53

第一弹性件;
[0040]6‑
第三限位件;61

第二限位块;611

第二导向面;62

第二定位轴;63

第三弹性件;
[0041]7‑
推拉件;71

齿条;72

手摇;73

主动轮;74

从动轮;75

传动带;
[0042]8‑
供水管;81

主干管;82

分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44]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45]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

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46]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7]
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验鼠饲养单元、实验鼠饲养装置及实验鼠工作站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该实验鼠饲养装置100包括容器101,容器101内设有多个实验鼠饲养单元200,各个实验鼠饲养单元200优选为并排设置于容器101内。在本实施例中,该容器100内为八个实验鼠饲养单元200的并排布局,可有效地提高容器内的结构紧凑性,以最大化地利用容器101的内部空间。
[0048]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该实验鼠饲养单元200包括笼体1,笼体1的底部设有垫料以及用以更换垫料的换垫机构。该容器101上开设有上开口102,各个笼体1上分别设有位于上开口102的笼盖11。
[0049]
该垫料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层垫板21和下层垫板22,笼体1的侧部设有上层开口12和下层开口13,该上层开口12与上层垫板21的设置位置对应,以便将上层垫板21从笼体1中取出。该下层开口13与下层垫板22的设置位置对应,以便更换下层垫板22时,将作为下层垫板22的垫料从该下层开口13插入笼体1内。在实际应用中,该上层开口12和下层开口13贯穿容器101的侧部,并与容器101的外部连通。
[0050]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该换垫机构包括顶升组件3和自上往下依次设置于笼体1内部的第一限位件4、第二限位件5以及第三限位件6,该顶升组件3设置于下层垫板22的下方。
[0051]
其中,该第一限位件4可优选为设置在笼体1内壁上并向内部延伸的凸块,用以限止顶升组件3顶升下层垫板22的上移高度,且该第一限位件4与第二限位件5上下间隔设置,从而限定上层垫板21的安装位置g。
[0052]
该第二限位件5用以从底部支撑上层垫板21,或者支撑换垫后上升至该安装位置g上的下层垫板22。
[0053]
该第三限位件6用以在下层垫板22未上升至该安装位置g前对下层垫板22进行支撑,且该第三限位件6还起到阻挡锁定该顶升组件3的作用。当第三限位件6解除对顶升组件3的阻挡时,该顶升组件3能够将下层垫板22推顶至该安装位置g上。
[0054]
本技术提供的实验鼠饲养装置1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实验鼠饲养装置100由多个实验鼠饲养单元200组成,该各个实验鼠饲养单元200均具有快速更换垫料的换垫机构。在换垫过程中,请一并参阅图3、图4及图5(图5中的箭头方向为顶升组件3的上移方向),首先,通过笼体1的上层开口12,将上层垫板21取出,以使笼体1内的小鼠直接掉到下层垫板22上;然后,通过操作第三限位件6以解除对顶升组件3的阻挡,使得顶升组件3对下层垫板22进行推顶,让下层垫板22能够自动上升至原来上层垫板21的安装位置g上,自动安装到位,快速地完成换垫操作。
[0055]
本技术的实验鼠饲养单元中具有的换垫机构,让操作者无需人手对垫料进行托举或搬移操作,既能够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换垫效率,又能够减少人手与垫料的直接接触,避
免人手容易接触养鼠的排泄物,有效地降低病菌的感染风险。
[0056]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6,该第二限位件5包括第一限位块51、第一定位轴52以及第一弹性件53,第一定位轴52和第一弹性件53分别与笼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并向笼体1的内部延伸;第一限位块51与第一弹性件53相连接,且套接在第一定位轴52上,并能够在第一定位轴52上平移;第一限位块51在远离第一定位轴52的端部上设有供下层垫板22推顶的第一导向面511。让下层垫板22在被顶升组件3推顶上升的过程中,下层垫板22的边沿与第一限位块51端部上的第一导向面511顶触,以使第一限位块51随着第一定位轴52向外平移。当下层垫板22的上升位置高于该第二限位件5后,该第一限位块51在第一弹性件53的作用下复位,并从下层垫板22的底部支撑下层垫板22,以使下层垫板22能够自动安装到位,有效地提高安装效率。
[0057]
请一并参阅图2、图5及图6,该顶升组件3包括顶板31和连接于顶板31底部的第二弹性件32,顶板31的侧部设有供人手复位顶板31的把手311,该把手311延伸出笼体1的外部。其中,第二弹性件32可优选为复位弹簧,其作用在于推顶该顶板31向上移动。该顶板31与下层垫板22的底部抵触并在第二弹性件32的作用力下,推顶下层垫板22上移。该顶板31与第三限位件6的设置位置配合,让顶板31的边沿能够受到第三限位件6的阻挡,使得第二弹性件32保持压缩,进而锁定顶升组件3;当第三限位件6解除对顶板31的阻挡时,第二弹性件32的扩张力驱使顶板31推顶下层垫板22上移,以使下层垫板22自动安装至原上层垫板21的安装位置g,自动安装到位。让操作者无需对下层垫板22进行托举或搬移操作,有效地减少人手与垫料的直接接触,避免感染病菌的风险。
[0058]
请一并参阅图5、图6及图7(图7中的箭头方向为顶升组件3被下压复位的移动方向),该第三限位件6包括第二限位块61、第二定位轴62以及第三弹性件63,第二定位轴62和第三弹性件63分别与笼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并向笼体1的内部延伸;第二限位块61与第三弹性件63相连接,且套接在第二定位轴62上,并能够在第二定位轴62上平移;第二限位块61在远离第二定位轴62的端部上设有供顶板31推顶的第二导向面611。针对顶升组件3的复位操作,该复位操作具体为需要将顶板31下压至原来第三限位件6的阻挡高度以下,让第二弹性件32保持压缩状态。
[0059]
当顶升组件3的顶板31被下压而下降至初始位置(即上文所述的锁定状态)时,顶板31的边沿与第二限位块61端部上的第二导向面611顶触,以使第二限位块61随着第二定位轴62向外平移。当顶板31的下降位置低于该第三限位件6后,该第二限位块61在第三弹性件63的作用下复位,并阻挡顶板31受第二弹性件32驱使而上升,有效地起到对顶升组件3的锁定作用。
[0060]
请一并参阅图5、图6及图7,该第三限位件6还包括供人手操作以解除对顶升组件3阻挡的推拉件7,该推拉件7与第二限位块61连接,并延伸出笼体1的外部。让人手操作该推拉件7,以驱使第二限位块61向外平移,从而解除对该顶板31的阻挡。让顶板31在第二弹性件32的推使下而上移,将下层垫板22推顶至原上层垫板21的安装位置g上,自动完成安装到位,有效地减少人手对垫料的直接接触。
[0061]
其中,关于推拉件7的结构,该推拉件7还可以设置为与齿轮组配合的联动机构。请参阅图8,该推拉件7包括齿条71、手摇72、主动轮73以及具有外齿的从动轮74,该主动轮73与从动轮74上连接有传动带75。该主动轮73设置于手摇72上,在手摇72的驱使下旋转,并通
过传动带75带动从动轮74旋转。该齿条71与第三限位件6的第二限位块61固定连接,该齿条71向笼体1以外水平延伸,并与从动轮74的外齿啮合。以此,让操作者可驱动手摇72对第二限位块61进行平移控制,以使第二限位块61解除对顶板31的阻挡,从而实现通过第三限位件6解锁顶升组件3的目的。由于第三限位件6还起到支撑下层垫板22的作用,或者被下层垫板22与顶升组件3的顶板31的上下夹持,导致直接通过推拉件7对第三限位件6进行推拉操作存在困难,因而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手摇72与齿轮组配合的联动机构,使得操作更加省力,让操作者可轻松地对第三限位件6进行解锁操作。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为另一种同样可以达到相同目的推拉件7结构,因此,该推拉件7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实现相同技术效果的类似结构,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0062]
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对笼体1的结构作优化,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9,笼体1还设有位于所述上层开口12上且用于解锁上层垫板21的旋扣件14,该旋扣件14扣接于上层垫板21的边缘上。当需要更换垫料时,可直接将旋扣件14移开,以解决对上层垫板21边缘的阻挡,以便轻松地将上层垫板21从笼体1上取出,进行清洗或更换操作。
[0063]
对于垫料的结构,该垫料中的上层垫板21与下层垫板22,可以为板体结构,也可以是类似抽屉且具有围边的盘体结构,从而提高对养鼠排泄物的装载效果。
[0064]
其中,请参阅图2,上层垫板21和下层垫板22上均设有供人手提拉的抽手20。优选地,该抽手20可设置于上层垫板21及下层垫板22的侧部,以对应笼体1的上层开口12或下层开口13的设置位置。有利于人手仅接触上层垫板21或者下层垫板22的抽手20,即可轻松地将垫料从笼体1中取出,有效地避免人手直接接触垫料的本体部位。在实际应用中,垫料的本体部位一般容易具有养鼠排泄物,操作中减少直接接触垫料的本体部位,有利于降低病菌的感染风险。
[0065]
另外,为了防止换垫过程中,小鼠随上层垫板21取出时,从笼体1的上层开口12逃跑。因此,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9,笼体1的侧部还设有位于上层开口12上的阻挡板15,以对小鼠进行阻挡,有效地防止小鼠在换垫过程中逃跑。如图9所示,若垫料为抽屉形式,则垫料的后端开设有敞口k,以便小鼠掉下至下层垫板22上。
[0066]
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对容器101的结构作优化,请参阅图10,容器101上还设有位于上开口102上方的供水管8,该供水管8包括主干管81和与实验鼠饲养单元200数量相同的多个分支管82,多个分支管82分别与主干管81连通,并分别延伸至各个实验鼠饲养单元200的笼体1上。其中,该供水管8可优选为具有上加水口的管槽体,让饲养员只需要在主干管81上加水,即可自动分配到各个实验鼠饲养单元200的笼体1上,无需逐个笼体1进行加水操作,有效地减少人力成本及提高饲养效率。
[0067]
在实际应用中,实验鼠的饲养和实验教学一般在不同的地点,为了节省实验鼠的饲养地与实验教学操作地的位置转移成本,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实验鼠工作站。请参阅图11,该实验鼠工作站包括手术台300和上述的实验鼠饲养装置100,该手术台300可拆卸地安装于实验鼠饲养装置100上,实验鼠饲养装置100上设有支撑手术台300的多个支撑柱103,多个支撑柱103分别与手术台300的底部连接。让实验鼠饲养装置100作为底座,其上增设可拆卸的手术台300,使得饲养装置与手术台300结合,以方便进行实验或教学操作,有效地减少地点转移的时间及人力成本。在实验鼠饲养装置100上设置支撑柱103,以将手术台300架起在实验鼠饲养装置100的上方,并使得手术台300与实验
鼠饲养装置100之间具有上下间隔的操作空间,方便操作者从实验鼠饲养装置100上,打开笼体1的笼盖11将小鼠取出。
[0068]
其中,请一并参阅图10及图11,该实验鼠饲养装置100的容器101底部设有滑轮104,让实验鼠饲养装置100可作为移动底座,方便进行位置转移。该手术台300可拆卸地安装在实验鼠饲养装置100上,以方便选择性地进行加装,有效地提高实验鼠饲养装置100的适用性。
[0069]
另外,请参阅图11,该手术台300上还设有水槽301和用以安装手术用具的安装架302,该安装架302上可悬挂灯饰或工具,以方便实验或教学的实际使用。该水槽301可优选连接供水设备,以为手术台300提供操作用水。
[0070]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