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通风的双层现浇屋盖浅圆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73762发布日期:2021-12-04 09:47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存储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然通风的双层现浇屋盖浅圆仓。


背景技术:

2.粮食问题一直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稳定的头等大事,粮食安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基石。我国不仅是人口大国还是粮食的消费强国。二十世纪末,因粮食增产,我国大规模建仓储粮。目前,国内主要的仓房形式分为平房仓和浅圆仓。传统的平房仓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储粮性能不好,容易出现坏粮。
3.cn110679302a公开了一种自烘干型防潮储粮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存储空间,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盖子,所述存储空间内固定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侧部分可以放置粮食,从入料管上流出来的粮食落在转动盘上,转动盘可以让粮食不会只落在存储空间的一侧,湿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存储空间内空气环境的湿度,存储空间内部可以进行温度和湿度控制,根据检测到的情况对存储空间内进行鼓风和烘干处理。由于仓内体积较大,温湿不均,传感器不能很好的对仓内粮食整体监控和防护,如果放置过多则成本过高以及操作麻烦。
4.cn205124414u公开了一种防潮型储粮仓,包括仓体和仓盖,所述的仓体的内壁处设有透气网层,仓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的凹槽内部放置干燥剂包,所述的仓体的内部设有一个干燥筒,且干燥筒设置在仓体的中间位置,仓体底部的凹槽设置在干燥筒的两侧。通过干燥包对仓体内部空气进行干燥,但是干燥包属于消耗品,可能需要频繁更换,而频繁的更换需要进出大门,从而加重仓内湿气或热气。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然通风的双层现浇屋盖浅圆仓,通过对仓体顶部的屋面板采用双层架空结构,提高顶盖隔热散热效果,解决仓体漏水和受潮等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自然通风的双层现浇屋盖浅圆仓,包括基础、仓体和仓顶盖,所述仓体设置在位于地下的基础上;所述仓顶盖位于所述仓体上方;所述仓顶盖包括位于顶部设置的上环梁,以及底部设置的下环梁,所述上环梁和所述下环梁之间设置有仓顶屋面板以及承重构件;所述仓顶屋面板包括上层板以及位于所述上层板下方的下层板,所述上层板与所述下层板间隔连接并形成架空层空腔,在所述架空层空腔的底部侧壁设置多个进风口,顶部侧壁对应设置多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8.可选的,所述上环梁顶部设置仓顶平台,所述仓顶平台的侧部周围水平设置有悬挑板,所述悬挑板位于所述出风口上方,从竖直方向上遮盖住所述出风口;所述仓顶平台中部设置有进粮口以及与所述进粮口活动连接的进粮设备管道。
9.可选的,所述仓体的侧壁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大门、两个雨蓬、两个钢梯和两个作业平台;所述大门位于所述仓体的侧壁底部,每个所述大门内对应竖直设置弯折的挡粮门,所述大门上方对应水平设置所述雨蓬;所述作业平台水平设置在远离所述大门的仓体的侧壁顶部;每个所述钢梯分别对应所述作业平台设置,用于上下所述作业平台。
10.可选的,所述上层板和所述下层板采用现浇混凝土板;所述上层板的顶部分别铺设防水层和保温层。
11.浅圆仓由基础、仓体和仓顶盖组成,其中,仓顶盖是浅圆仓极其重要的一个部位,一方面,浅圆仓屋面为坡屋面,仓顶盖的浇筑以及仓顶盖与仓壁之间施工缝的处理,一直都是施工方浇筑混凝土时难以控制和浇筑密实的难题;另一方面,在储粮过程中,传入粮堆的外温大部分来自仓顶,尤其是夏季的高温季节里,从仓顶传入的热量导致粮温升高是造成粮食发霉变质的主要原因。
12.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构建架空层屋面,一方面利用上层板受力和遮挡阳光,两层板间形成的空腔拦截了直接照射到上层板的太阳辐射热,使浅圆仓屋面变成两次传热,避免太阳辐射热直接作用在屋面下层板上;另一方面利用风压和热压的作用,尤其是自然通风,将上层板与空气接触的上下两层板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转移到空气随风带走,风速越大,带走的热量越多,隔热效果也越好,大大地提高了屋盖的隔热能力,从而减少室外热作用对仓内粮食的影响。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一种自然通风的双层现浇屋盖浅圆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自然通风的双层现浇屋盖浅圆仓正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自然通风的双层现浇屋盖浅圆仓仓顶盖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自然通风的双层现浇屋盖浅圆仓仓顶盖的下板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自然通风的双层现浇屋盖浅圆仓仓顶盖的上板结构示意图;
1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自然通风的双层现浇屋盖浅圆仓仓身上层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自然通风的双层现浇屋盖浅圆仓仓身下层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1、承重构件;2、下层板;3、上层板;4、进风口;5、出风口;6、下环梁;7、上环梁;8、仓顶平台;9、架空层空腔的底部侧壁;10、基础;11、架空层空腔;12、仓体;13、挡粮门;14、大门;15、进粮口;16、钢梯;17、仓顶盖;18、雨蓬;19、作业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22.实施例1
23.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自然通风的双层现浇屋盖浅圆仓,包括基础、仓体和仓顶盖17,所述仓体设置在位于地下的基础上;所述仓顶盖17位于所述仓体上方;所述仓顶盖17包括位于顶部设置的上环梁7,以及底部设置的下环梁6,所述上环梁7和所述下环梁6之间设置仓顶屋面板;所述仓顶屋面板包括上层板3以及位于所述上层板3下方的下层板2,所述上层板3与所述下层板2间隔连接并形成架空层空腔,在所述架空层空腔的底部侧壁设置多个进风口4,顶部侧壁对应设置多个出风口5,所述出风口5与所述进风口4连通。
24.屋面板的上层板3以及下层板2形成架空空腔,架空空腔连通着底部的进风口4以及顶部的出风口5,使得架空空腔内的气体因烟囱效应不停流动,利用风压和热压及时带走架空空腔内的热空气,风速越大隔热效果越好,上层板3承担屋面防水、保温等构造层以及不上人屋面的活荷载,能直接拦截太阳照射的辐射热,使浅圆仓屋面变成两次传热,避免太阳辐射热直接作用在屋面下层板2上,从而对仓体降温以及提高仓顶盖17的隔热性能,减少室外热作用对仓内粮食的影响。屋面下层板2只承担自重荷载,屋面荷载经混凝土板传至若干道屋盖承重构件1,屋盖承重构件1再将荷载传至下环梁6和上环梁7,荷载传递路径明确。
25.进一步的,所述上环梁7顶部设置仓顶平台8,所述仓顶平台8的侧部周围水平设置有悬挑板,所述悬挑板位于所述出风口5上方,从竖直方向上遮盖住所述出风口5;所述仓顶平台8中部设置有进粮口15以及与所述进粮口15连接的进粮设备管道。上环梁7和下环梁6都为圆环形,承重构件1主要为将屋面荷载传至下环梁6和上环梁7,浅圆仓施工验收合格后,粮食经仓顶平台8进粮口15进入仓内装粮。由于上环梁7为圆环形以及出风口5汇聚在上环梁7,悬挑板水平遮盖住出风口5,仓体为圆柱体,仓顶盖17为圆锥体,下雨时,雨水直接从上层板3顶部滑落至进风口4及檐口流出,檐口可根据我国地域不同,设计成有组织或无组织排水,屋面下层板2不接触雨水,避免雨水从出风口5进入架空空腔与下层板2直接接触,提高防水、防潮效果。所述上层板3和所述下层板2采用现浇混凝土板;所述上层板3的顶部分别铺设防水层和保温层,具有良好的排水、防水、隔热的效果。
26.具体的,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仓体的侧壁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大门14、两个雨篷、两个钢梯16和两个作业平台19;所述大门14位于所述仓体的侧壁底部,每个所述大门14内对应设置挡粮门13,所述大门14上方对应水平设置所述雨蓬18;工作人员经所述钢梯16进入作业平台19。由于仓体一般体积较大,在仓体设置有对称的两个大门14、钢梯16和作业平台19,方便工作人员进入作业,挡粮门13用于阻挡粮食外溢,雨蓬18阻挡大门14被雨水侵蚀,具有防潮效果,在装粮结束后工作人员可以从钢梯16上到对应的作业平台19对仓体内粮食日常管理。
27.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