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垄双行等边式栽插甘薯复式作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97917发布日期:2022-09-14 08:0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垄双行等边式栽插甘薯复式作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大垄双行等边式栽插甘薯复式作业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甘薯栽培在我国多为垄作和覆膜垄作两种模式,市面上的甘薯移栽机普遍存在问题是无法实现精确的栽植轨迹,漏栽严重,且不适应垄作覆膜种植模式。
3.针对甘薯垄作种植模式,目前存在一种甘薯复式移栽机,这种移栽机由旋耕起垄、开沟、栽插、修垄机构组成,由人工将甘薯苗放置在栽插机构链夹上,甘薯苗旋转运动至开沟器开好的沟中,链夹松开,甘薯苗落至沟中,同时土壤回流,并由圆盘镇压器压实,完成栽插作业,栽插效率尚可,但无法实现覆膜移栽;针对甘薯垄作覆膜种植模式,目前存在一种甘薯苗开穴注水移栽机,这种机械采用旋转轮上均匀分布开穴嘴的方式进行破膜开穴,随后人工分苗、手工栽插入穴,栽植效率低;机经济效益不明显、作业工序多等,这些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的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大垄双行等边式栽插甘薯复式作业装置,直接挂接于拖拉机上实现一体化甘薯作业,实现将覆膜、移栽、注水功能集成自动化机械作业。
5.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垄双行等边式栽插甘薯复式作业装置,包括整地总成,整地总成包括第一挂架,移栽总成包括第二挂架,第一挂架与第二挂架通过螺栓连接;移栽总成包括机座,动力总成包括动力轴,动力轴固定安装于机座上。
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整地总成包括整地机架,整地机架底部从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旋耕装置、起垄装置、挂膜装置和展膜装置以及覆土圆盘;起垄装置固定安装在旋耕装置上;挂膜装置位于旋耕装置两侧;展膜装置与旋耕装置连接;覆土圆盘与展膜装置连接。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整地机架上方设置水箱。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移栽总成包括可调拉杆,可调拉杆与第二挂架铰接连接;第二挂架一端与机架连接,另一端与限深调节装置连接;限深调节装置位于机架上;机架上安装有机座、携苗入垄装置和座椅。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机架下方安装有电磁注水泵,电磁注水泵通过注水管与水箱连接。
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机座包括机座横板,机座横板位于机座竖板上;机座竖板位于机架上与机架固定连接;机座竖板的一侧设置机座固定板,机座竖板上开设螺纹孔与
5.第二链轮,3-6.第一变速箱,3-7.第二变速箱。
具体实施方式
34.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5.请参阅如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垄双行等边式栽插甘薯复式作业装置,包括整地总成1,整地总成包括整地机架,整地机架包括两部分,分别为水平架体和竖直架体;水平架体与竖直架体固定连接。整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挂架1-8,第一挂架呈三角形结构,第一挂架直角顶点与竖直架体连接,直角两边分别与竖直架体呈水平、竖直方向分布,呈水平分布的一边端面与移栽总成的第二挂架2-1连接。
36.水平架体的顶部设置有水箱1-1。水平架体的底部设置有旋耕装置,水平架体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旋耕装置、起垄装置、挂膜装置、展膜装置和覆土圆盘。
37.其中起垄装置固定安装于旋耕装置的一侧面上。旋耕装置包括旋耕机1-3-1和起垄板1-3-2,其中旋耕机1-3-1位于起垄板1-3-2的两侧对称分布,旋耕机1-3-1实现对耕地的作用,起垄板1-3-2由附图4 可以看出,其垂直于旋耕机的侧面设置,起垄板分布于旋耕机上的横截面呈下端开口的梯形形状。
38.起垄板与起垄装置固定连接。起垄装置上设置有起垄铲,起垄铲共有两套,对称固定安装在旋耕装置后方,位于起垄板1-3-2的两侧。
39.挂膜装置固定安装于起垄装置一侧,挂膜装置实现将膜体的固定。
40.展膜装置负责将挂膜装置的膜体进行展开平覆于凸型地垄上。展膜装置固定在压膜覆土支座上,压膜覆土支座固定于水平架体上。
41.覆土圆盘1-7安装于压膜覆土支座上,对称安装于展膜装置两侧,且与竖直面呈一定角度设置,覆土圆盘1-7包括圆盘,圆盘设置在覆土杆上,覆土杆与安装于移栽总成2的机架上的横杆螺栓连接,横杆呈水平设置在整地机架的水平架体上;横杆上沿着水平方向均匀开设多处螺纹孔,实现覆土杆位于横杆上不同位置处固定安装,实现覆土杆相对于机架左右移动,覆土杆可以上下伸缩,从而实现覆土圆盘左右上下四个方位的移动。覆土圆盘1-7对覆在垄上的薄膜进行覆土作业,使薄膜压埋固定在垄上。
42.移栽总成2包括第二挂架2-1,第二挂架2-1固定安装于机架上,机架包括竖架和横架,第二挂架2-1中部位置处与竖架固定连接;横架上固定连接有机座,机座底部固定安装于机架上,侧面通过u型螺栓连接竖架。
43.第一挂架1-8与第二挂架2-1通过螺栓连接,从而实现整地总成与移栽总成的固定连接。
44.机座包括机座横板2-3-1,机座横板2-3-1固定安装于机座竖板 2-3-3上,机座竖板2-3-3设置两个,两个机座竖板对称设置底部分别连接动力轴3-4的两端;机座竖板2-3-3的侧面安装机座固定板2-3-2,通过机座固定板2-3-2上开设螺纹孔与机架的竖架螺栓连接。机座竖板底部与机座横梁铰接连接,机座横梁的一端与动力轴3-4连接,实现机座横梁相对机座竖板2-3-3在竖直面内转动。
45.机座横梁中部位置处设置凸板,凸板位于机座横梁两侧对称设置,凸板上开设有通孔,调节螺杆2-3-9一端与此通孔铰接连接。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转动板螺栓连接。转动板2-3-5顶部左右两侧面分别与耳板铰接连接,耳板2-3-6呈对称分布在耳板固定板2-3-7
的两侧,转动板2-3-5可以在耳板内实现转动从而带动调节螺杆2-3-9相对机座竖板2-3-3的转动,调节螺杆3-9带动机座横梁相对机座竖板转动,机座横梁上设置的耳板固定板2-3-7固定安装于机座竖板的顶部,耳板固定板2-3-7的板面位于水平面内,机座竖板位于竖直面内,耳板固定板2-3-7的底面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机座竖板2-3-3的顶面。
46.机架上位于机座的右侧设置有携苗入垄装置2-4,机座横梁上设置通孔,携苗入垄装置2-4的转轴穿过机座横梁上的通孔。机架上位于携苗入垄装置2-4的右侧设置座椅,座椅固定安装于机架上。位于机架上座椅右侧设置有限深调节装置2-4,限深调节装置2-4与可调拉杆的一端铰接连接;可调拉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挂架2-1的一端铰接连接。位于机架右侧下方设置有电磁注水泵,电磁注水泵连接束注水管,注水管的另一端与水箱1-1连接。电磁注水泵通过电磁注水装置控制,其中电磁注水装置供电由拖拉机蓄电池供电。
47.动力总成包括动力轴3-4,动力轴3-4安装在移栽总成2的机座横梁上,在机座的机座竖架上动力轴3-4穿过两个对称设置的机座竖架上的通孔,动力轴3-4轴线垂直的方向上连接机座横梁。
48.其中,动力轴3-4设置两处,分别以第一变速箱为中心对称分布,动力轴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链轮3-3和第二链轮3-5。动力轴3-4上的第一链轮3-3分别与第一变速箱3-6两侧的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动力轴3-4上两侧的第二链轮3-5与携苗入垄装置2-4的动力轴3-4上的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49.第一变速箱3-6的一端与第一联轴器3-2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联轴器3-2的另一端设置链轮,第二联轴器3-2一端的链轮与第一联轴器3-1上的链轮通过链条连接;第二变速箱3-7的链轮转动通过链条带动第二联轴器3-1链轮转动,第二变速箱3-7链轮与驱动电机轴连接,驱动电机带动第二变速箱3-7的链轮转动,第二变速箱3-7的链轮带动第二联轴器3-1的链轮转动,第二联轴器3-1的链轮带动第一联轴器3-2的链轮转动,第一联轴器3-2的链轮带动动力轴上的第一链轮转动,第一链轮3-3转动带动动力轴3-4上的第二链轮3-5转动,第二链轮3-5带动携苗入垄装置2-4的转轴转动,从而实现对携苗入垄装置2-4的起动。
50.工作原理:工作时拖拉机通过传动杆装置将动力传动给整地总成的旋耕装置,行进时旋耕装置对土地旋耕。起垄装置紧接着进行起垄作业,地膜挂在地膜悬挂装置上,展膜装置缓冲地在地膜悬挂装置与覆土圆盘之间的滚动。覆膜轮将地膜展开后铺设在垄上,覆土圆盘对覆在垄上的薄膜进行覆土作业。随后携苗入垄装置在覆膜后的垄上进行移栽作业,移栽后,携苗入垄装置的镇压装置对移栽后的秧苗进行镇压工作,紧接着根据株距和行走速度,设置电磁注水泵注水间隔,水箱内水通过软管接到电磁注水泵,连接电磁注水泵的控制装置根据作业速度和作业株距不同,在作业前提前设定注水间隔,注水装置注水,完成作业。
51.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