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铲锄两用防脱农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51747发布日期:2021-11-10 09:0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铲锄两用防脱农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铲锄两用防脱农具。


背景技术:

2.农具,指农业生产使用的工具,多指非机械化的,也称农用工具、农业生产工具。农具是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器具,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农具丰富多彩,就各个地域而言、不同的环境而言、相应不同的农业生产而言,使用的农具又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在农业生产中农具的使用非常广泛,为农业生产提供很大的帮助,农具的种类多种多样,包括有锄头、铲子等等。
3.现有专利号为cn 206283783 u公开的一种多用农具,包括铲锄头、调柄、固定头和把手,所述的铲锄头通过调柄与固定头连接,固定头一侧设置便于调柄调节固定的槽,一侧连接把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实现了铲子和锄头可以切换使用的效果,增加了实用性,节省资源,但是,申请人认为上述申请中的多用农具在铲锄变换过程中需要借助辅助工具进行安装与拆卸,转换的效率低,不便于农作人员的使用,且铲锄装换的过程中,农具头与手持杆之间通过螺钉固定,长时间使用后,农具头与手持杆之间容易脱离。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铲锄两用防脱农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铲锄两用防脱农具,包括手持杆与农具头,所述手持杆的左侧与农具头相转动连接,所述手持杆的表面从左到右依次套接有第一金属固定环与第二金属固定环,所述第一金属固定环与第二金属固定环的底部焊接有l型限位扣,且两个l型限位扣的开口处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金属固定环、第二金属固定环、l型限位扣与手持杆的内腔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螺接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贯穿手持杆的顶部并伸出,所述农具头的左侧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部铰接有回形限位框,所述农具头与手持杆通过回形限位框相固定。
6.优选的,所述手持杆的右侧中心处开设有转动腔,所述农具头的右侧中心处设置有与转动腔相配合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转动腔之间通过转动件相转动连接。
7.优选的,两个所述l型限位扣封闭的一端侧壁中心处与手持杆底部之间均固接有支撑杆。
8.优选的,所述滑动块凸出手持杆底部的距离与l型限位扣与手持杆之间的间距相同。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铲锄两用防脱农具通过l型限位扣、回形限位框与上固定螺栓组成一个铲子的限位结构,利用限位结构实现回形限位框的固定,改变回形限位框的位置
实现铲锄的互换,当回形限位框与第一金属固定环下方的l型限位扣固定时,则完成锄头的变换,当回形限位框与第二金属固定环下方的l型限位扣固定时,则完成锄头的变换,且两个l型限位扣的开口处相对设置,保证了l型限位扣封闭端始终承受回形限位框的撞击力,同时l型限位扣通过金属固定环固定在手持杆上,圆环形的固定环能够提高固定螺栓的撞击力,从而减少固定螺栓与手持杆脱离的可能,这样提高了铲锄转换的速度,且便于农作人员田间的劳作。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杆与农具头平行连接时的仰视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杆与农具头平行连接时剖面的仰视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杆与农具头垂直连接时的主视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杆与农具头平行连接时的主视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杆外表面主视图;
16.图中、1、手持杆;2、农具头;3、转动腔;4、连接座;5、滑动槽;6、滑动块;7、回形限位框;8、第一金属固定环;9、第二金属固定环;10、l型限位扣;11、支撑杆;12、螺纹孔;13、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19.如图1所示,一种铲锄两用防脱农具,包括手持杆1与农具头2,手持杆1的左侧与农具头2相转动连接,手持杆1的表面从左到右依次套接有第一金属固定环8与第二金属固定环9,第一金属固定环8与第二金属固定环9的底部焊接有l型限位扣10,且两个l型限位扣10的开口处相对设置,第一金属固定环8、第二金属固定环9、l型限位扣10与手持杆1的内腔均开设有螺纹孔12,螺纹孔12中螺接有固定螺栓13,且固定螺栓13贯穿手持杆1的顶部并伸出,农具头2的左侧表面开设有滑动槽5,滑动槽5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块6,滑动块6的顶部铰接有回形限位框7,农具头2与手持杆1通过回形限位框7相固定。
20.具体的,如图2所示,手持杆1的右侧中心处开设有转动腔3,农具头2的右侧中心处设置有与转动腔3相配合的连接座4,连接座4与转动腔3之间通过转动件相转动连接,这样能够便于手持杆1与农具头2之间的转动,从而实现铲锄互换的效果。
21.在使用过程中,拧松固定螺栓13,使回形限位框7与l型限位扣10分离,当需要使用铲子的功能时,扳动农具头2,使农具头2上的连接座4绕着转动件转动,同时拉动滑动块6,直至回形限位框7的横段套入到第二金属固定环9下方的l型限位扣10中,此时,滑动块6滑动到滑动槽5的最右端,再将固定螺栓13插入到螺纹孔12中,直至穿出手持杆1的顶部,实现铲子功能的过程中,当需要使用锄头的功能时,旋转固定螺栓13,将回形限位框7从l型限位扣10中分离,并扳动农具头2,使农具头2上的连接座4绕着转动件转动,同时拉动滑动块6,
直至回形限位框7的横段套入到第一金属固定环8下方的l型限位扣10中,此时此时,滑动块6滑动到滑动槽5的最左端,再将固定螺栓13插入到螺纹孔12中,直至穿出手持杆1的顶部,实现铲子功能的过程中
22.进一步地,如图3

5所示,两个l型限位扣10封闭的一端侧壁中心处与手持杆1底部之间均固接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l型限位扣10与手持杆1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对l型限位扣10的侧壁进行支撑,从而承受一部分回形限位框7的撞击力,从而对l型限位扣10起到保护作用。
23.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滑动块6凸出手持杆1底部的距离与l型限位扣10与手持杆1之间的间距相同,这样能够使回形限位框7与手持杆1保持平行,从而减少了回形限位框7折断的可能。
2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