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属于浇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培养箱内浇水装置。
背景技术:2.植物保护研究中,研究人员需要培育一些昆虫或者杂草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人员一般会种植一些农作物供昆虫食用。但是种植杂草或者农作物都需要经常浇水,每天都需要消耗研究人员的大量时间,不利于研究工作的进展;而且对于不同的植物,每天的浇水量不同。现有的浇水器虽然能够替代人工浇水,但是无法快速调节不同植物所需的浇水量,不适用于植物保护研究人员种植杂草和培育昆虫。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调节流量的培养箱内浇水装置。
4.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培养箱内浇水装置,包括容器,容器上连接有进水管和多个出水管;进水管上设置有智能控制开关,任一出水管上均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流量调节阀包括固定块,固定块上开设有与出水管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内设置有垂直第一通道的圆柱活塞;圆柱活塞正上方设置有与圆柱活塞相配合的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与圆柱活塞同轴设置,圆柱活塞沿第二通道上下移动;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连通;圆柱活塞连接有螺旋调节机构;螺旋调节机构上设置有刻度尺。
6.进一步的,螺旋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在圆柱活塞顶端的活塞杆,活塞杆顶端开设有向下的多边形孔,多边形孔内设置有多边形的滑杆,滑杆的横截面与多边形孔的横截面均为多边形,滑杆沿多边形孔的长度方向移动;滑杆底端铰接有连杆,连杆远离滑杆的一端铰接有圆球,圆球设置在活塞杆外,活塞杆上开设有与连杆相配合的滑槽,滑槽为开设在活塞杆侧壁上的通孔,连杆穿过滑槽与圆球连接,连杆可在滑槽内上下移动;活塞杆外设置有与圆球相配合的螺旋轨道,圆球沿螺旋轨道移动,螺旋轨道与圆柱活塞同轴设置。
7.进一步的,螺旋轨道为360
°
,螺旋轨道的高度与第一通道的高度相等;螺旋轨道顶端连接有圆形的刻度盘,刻度盘上设置有刻度尺,刻度盘与圆柱活塞同轴设置;活塞杆顶端连接有手柄,手柄上固连有与刻度尺相配合的指针。
8.进一步的,活塞杆顶端设置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连接在滑杆上的弹杆,弹杆与滑杆相垂直,弹杆与滑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锁定机构还包括与滑杆相平行的竖直轨道,弹杆沿竖直轨道滑动,竖直轨道顶端连接有垂直竖直轨道的水平轨道,水平轨道与弹杆相配合,水平轨道设置在竖直轨道远离滑杆的一端;水平轨道远离竖直轨道的一端设置有弹性按钮,弹性按钮与弹杆相配合。
9.进一步的,活塞杆顶端还设置有回弹机构,回弹机构包括与滑杆顶部固连的连接板,连接板与滑杆相垂直;连接板底端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底端连接在活塞杆上。
10.进一步的,滑杆顶部连接有提手。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通过智能控制开关可设置每天的浇水时间,实现定时浇水,节省人力;多个出水管可连接多个植物的培养箱,流量调节阀可调节每个出水管的流量,使每个培养箱内的植物都能被适量浇水;圆柱活塞与第一通道配合,可通过堵塞第一通道调节水流量。
13.螺旋轨道、圆球和活塞杆配合,可通过转动活塞杆使圆球在轨道上滑动,进而带动圆柱活塞进行升降,调节流量;滑杆、连杆与圆球之间铰接可拉动滑杆,通过滑杆升降带动圆球远离或靠近螺旋轨道,在调好流量后,可使圆球与轨道保持固定,保证流量调节阀的稳定。
14.螺旋轨道为360
°
,螺旋轨道的高度与第一通道的高度相等,使圆柱活塞转动一圈(360
°
)后,升降距离正好为第一通道的距离,将第一通道完全封闭或完全打开,方便在圆形的刻度盘上读数,方便流量调节。
15.锁定机构在拉起滑杆后,将滑杆锁定避免滑杆下滑影响圆球转动;弹性按钮可将弹杆推出水平轨道,使弹杆与滑杆可以下移,进而使圆球靠近螺旋轨道,使圆球与螺旋轨道相对固定,保证流量调节阀的稳定。
16.在弹杆脱离水平轨道后,第二弹簧可将滑杆拉下,无需人工操作,方便流量调节;手柄方便人们拉起滑杆。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流量调节阀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流量调节阀的主视图;
20.图4为图3的剖视图;
21.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活塞杆与螺旋轨道连接示意图;
23.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ⅰ;
24.图8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ⅱ;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指针与刻度尺配合的示意图;
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流量调节阀的示意图;
27.图11为图10的局部放大图。
28.图中:容器1、进水管2、出水管3、智能控制开关4、流量调节阀5、固定块6、第一通道7、第二通道8、圆柱活塞9、活塞杆10、正方形孔11、滑杆12、连杆13、滑槽14、圆球15、螺旋轨道16、刻度盘17、手柄18、指针19、弹杆20、竖直轨道21、水平轨道22、弹性按钮23、连接板24、第二弹簧25,弯管26,连接块27。
具体实施方式
29.实施例1
30.一种培养箱内浇水装置,包括容器1,如图1所示,容器1为空心的圆柱状,容器1上连接有进水管2和多个出水管3;进水管2上设置有智能控制开关4,任一出水管3上均设置有流量调节阀5;如图2、图3、图4所示,流量调节阀5包括固定块6,固定块6上开设有与出水管3
连通的第一通道7,第一通道7远离出水管3的一端连接有弯管26;第一通道7内设置有垂直第一通道7的圆柱活塞9;圆柱活塞9正上方设置有与圆柱活塞9相配合的第二通道8,第二通道8与圆柱活塞9同轴设置,圆柱活塞9沿第二通道8上下移动;固定块6上方设置有圆柱状的连接块27,第二通道8设置在连接块27的下部与固定块6的上部,第二通道8与第一通道7连通;圆柱活塞9连接有螺旋调节机构;螺旋调节机构上设置有刻度尺;培养箱内浇水装置还包括与弯管相连的软管。
31.如图3、图4、图5、图6、图8所示,螺旋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在圆柱活塞9顶端的活塞杆10,活塞杆10为圆柱状,活塞杆10顶端开设有向下的正方形孔11,正方形孔11内设置有滑杆12,滑杆12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滑杆12沿正方形孔11上下移动;滑杆12底端铰接有连杆13,连杆13远离滑杆12的一端铰接有圆球15,圆球15设置在活塞杆10外,活塞杆10上开设有与连杆13相配合的滑槽14,滑槽14为开设在活塞杆10侧壁上的通孔,连杆13穿过滑槽14与圆球15连接,连杆13可在滑槽14内上下移动;活塞杆10外设置有与圆球15相配合的螺旋轨道16,圆球15沿螺旋轨道16移动,螺旋轨道16与圆柱活塞9同轴设置;如图7所示,滑杆12顶部还连接有提手。
32.进一步的,螺旋轨道16为360
°
,第一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螺旋轨道16的高度与第一通道7的内径相等;连接块27上部也是空心结构,螺旋轨道16固定连接在连接块27内,连接块27的顶端连接有圆形的刻度盘17;螺旋轨道16顶端与刻度盘17固定连接,如图2、图9所示,刻度盘17上设置有刻度尺,刻度尺为在刻度盘17上呈圆周分布的“0”、“1/2”等字样,刻度盘17与圆柱活塞9同轴设置;活塞杆10顶端连接有手柄18,手柄18上固连有与刻度尺相配合的指针19。
33.如图6、图7所示,活塞杆10顶端设置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连接在滑杆12上的弹杆20,弹杆20为圆柱状,弹杆20与滑杆12相垂直,弹杆20与滑杆1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滑杆12上开设有凹槽,第一弹簧设置在凹槽内,第一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凹槽与弹杆20,弹杆20沿弹杆20轴线方向伸缩移动;锁定机构还包括与滑杆12相平行的竖直轨道21,弹杆20沿竖直轨道21滑动,竖直轨道21顶端连接有垂直竖直轨道21的水平轨道22,水平轨道22与弹杆20相配合,水平轨道22设置在竖直轨道21远离滑杆12的一端;水平轨道22远离竖直轨道21的一端设置有弹性按钮23,弹性按钮23是按下去可以回弹的按钮,弹性按钮23与弹杆20相配合。
34.需要对杂草或农作物浇水时,将软管连接在每个弯管26上,将弯管26另一端连接培养箱;将进水管2连接自来水管或水箱;通过智能控制开关4设定浇水时间,通过流量调节阀5设定向不同植物所需流量。启动浇水装置即可自动浇水。
35.调节流量时,向上拉动提手带动滑杆12上移,滑杆12通过连杆13带动圆球15远离螺旋轨道16,使圆球15与螺旋轨道16之间产生间隙;向上拉动提手时,弹杆20沿竖直轨道21移动,当弹杆20移动至水平轨道22上方时,弹杆20弹到水平轨道22内,松开提手,弹杆20无法下移,保证圆球15与螺旋轨道16之间的间隙稳定。松开提手后,顺时针转动手柄18,手柄18带动活塞杆10、圆柱活塞9、滑杆12、连杆13和圆球15转动,圆球15在转动过程中沿螺旋轨道16上升,使圆柱活塞9上上升,根据活塞上升的高度调节第一通道7能够流通的横截面大小,进而调节流量。刻度尺的刻度与第一通道7能够流通的横截面相对应,通过观察指针19在刻度盘17上的位置可读出流量,使研究人员根据现有的流量判断需要进一步调节的流
量,方便研究人员调节。
36.流量调节完成后,一个手按动弹性按钮23,弹性按钮23将弹杆20推出水平轨道22,另一个手下压滑杆12,滑杆12带动圆球15紧向螺旋轨道16移动,使圆球15紧贴螺旋轨道16,增大圆球15与螺旋轨道16之间的摩擦力,使圆球15保持与螺旋轨道16相对固定。
37.实施例2
3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活塞杆10顶端还设置有回弹机构。
39.如图10、图11所示,回弹机构包括与滑杆12顶部固连的连接板,连接板与滑杆12相垂直;连接板底端连接有第二弹簧25,第二弹簧25底端连接在活塞杆10上。调节流量完成后无需双手操作,按动弹性按钮23后,滑杆12在第二弹簧25的作用下下移一段距离,松开弹性按钮23后压下滑杆12,使圆球15保持与螺旋轨道16相对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