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黑水虻幼虫的多层养殖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02237发布日期:2022-01-08 01:34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殖黑水虻幼虫的多层养殖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黑水虻幼虫的多层养殖架。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加料和卸料的养殖黑水虻幼虫的大型多层养殖架。


背景技术:

2.黑水虻,学名光亮扁角水虻,是属于双翅目水虻科扁角水虻属的一种昆虫。原分布于南美洲热带地区,近些年在多地开始人工养殖。黑水虻生长快,繁殖系数高,特别是其食料广泛。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餐厨垃圾都是它的好饲料。这对多种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可发挥极大的有益作用。黑水虻成熟幼虫,蛋白质含量达17%以上,脂肪含量达 15%以上,还含有丰富的其它营养物质及罕见的抗菌,抗病毒的蛋白肽,是畜禽水产养殖的优质蛋白饲料来源。用清洁饲料养成的黑水虻幼虫,还是人类可以食用的优质蛋白资源,营养价值超过了牛羊肉。黑水蒙的这些优点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经过数年的研究与试养,人们基本上掌握了黑水虻的生活习性,生长规律和人工养殖方法,可以推广人工养殖。但是养殖黑水虻一直缺乏养殖黑水虻幼虫的专用设备和大规模养虫的大型养虫容器。有的人在室内地面上建水泥池,来养黑水虻,虽然施工简单,成本低,但地面利用率小,养虫规模受到限制。有人发明了一些新的装置,采用立体养殖的形式,试图扩大养虫规模,但都采用的养成盘较小。如中国专利号2020112588所设计的养殖黑水虻的设备,设计的养虫盒尺寸只有 350
×
380mm深度115mm面积仅有0.2m2,容积22升,累计投喂饲料只有10kg,这种养殖盒容量太小,既使采用较大的多层架,把养虫盒放到多层架上。在养殖过程中要多次把养虫盒搬上搬下,费时费力,养虫规模受到很大限制。再如中国专利号202011433730.2所设计的养虫设备。其设计的养虫盒的长宽高为1
×1×
0.3m,面积只有1平方米,同样也无法大规模养殖黑水虻。因此,要大规模养殖黑水虻,需要一种大型的养虫容器,这种大型养虫容器不仅能大量的养殖黑水虻幼虫。还能够方便养殖人员的操作使用。能快捷方便的为养虫容器内加入养虫饲料。幼虫长成后,又能方便快捷的把成熟幼虫和残渣虫粪倒出来,将养虫容器清理干净。这个目标也是我们的出发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的,能够实现多层立体养殖黑水虻幼虫,又能快捷方便的一次性连续为多层养虫容器添加养虫饲料,又可以一次性将多层养虫容器中的成熟幼虫和残渣虫粪清理出来的专用设备。从而能够实现大规模养殖黑水虻幼虫。
4.本实用新型一种养殖黑水虻幼虫的多层养殖架。该多层养殖架是将多个养虫容器和多层储物架结合为一体。该多层养殖架有四个立柱,四个立柱具有足够的强度,能支撑多层养殖架的最大载荷。立柱的下端有脚轮,可以方便的自由移动多层养殖架。四个立柱在四个角上,因此立柱也可称为角柱。四个立柱合围形成的一个长方体的立体空间,其长度为1~3m,宽度为0.5~2.5m,高度为1~5m,在长方体的立体空间上设置多层养虫容器,养虫容器可设置3~23 层,每一层的高度为10~30cm,每一层又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是一个四
面开放的通风空间,下部是一个盘状的养虫容器,也称为养虫盘。养虫盘由一个盘底和两个长边侧壁及两个短边侧壁构成的敞口的长方形盘状养虫容器。其侧壁的高度为10~30cm,其中一个长边侧壁为活门。养虫盘内有一个塑料薄膜或防水布做成的柔性内衬,该柔性内衬全部完整的覆盖了盘底和四面侧壁,是一个兜状的内衬。因为黑水虻饲料是半流体状的,含水量达70%的湿物料,内衬是防止水分渗漏而特别设计的。
5.本实用新型一种养殖黑水虻幼虫的多层养殖架。该多层养殖架体积较大,平面面积为 0.5~7m2,重量可达两吨以上。加料出料,清理养虫盘,都是人力难以胜任,需要使用专用的机械设备,这种大型多层养虫容器,能否快捷方便的实现加料和出虫出渣,是成功的关键。
6.本实用新型一种养殖黑水虻幼虫的多层养殖架。为了快捷方便的给该多层养殖架上的多层养虫容器中添加养虫饲料,多层养殖架上的养虫盘统一设计了一个特殊的加料通道。除了最下面的第一层养虫盘之外,在其他各层养虫盘上统一设计了加料口。加料口设在养虫盘盘底的中部,沿着盘底纵向开设一个长方形的开口。加料口的长度为养虫盘长度的2/3。宽度为20~30cm再给加料口设计了一个与加料口尺寸相配合的加料口盖板。盖板下面与盘底下面有柔性连接带相连接。盖板上有指孔,操作人员的手指可以插入指孔中,把盖板向上打开。加料口的边沿下面有托边,盖板放下时正好放在托边上,此时盖板与盘底组成一个完整的平面。从上到下所有的加料口都在一条垂线上。加料前,先把除下面第一层养虫盘之外的所有养虫盘里的内衬向一边收起,露出加料口。再将盖板向一边翻开,当所有的加料口打开之后,就打开了一条从上到下的加料通道。加料设备的加料管就可以从最上面一层的加料口插入。直插到最下面第一层的养虫盘之上,就可以为第一层养虫盘添加饲料,所加的饲料都是定量的,为第一层养虫盘加足料后,把加料管向上提高一层,提到第二层养虫盘之上。此时,操作人员把第二层养虫盘盘底上的加料口盖板向下关闭。恢复盘底平面,再把内衬铺好,就可以为第二层养虫盘加料,当第二层养虫盘加料结束后,再将加料管向上提高一层,到第三层养虫盘之上,操作如前面第二层一样,上面的各层加料操作程序都一样。直到顶层的养虫盘加料结束,就为该多层养殖架上所有的养虫盘完成了加料。
7.本实用新型一种养殖黑水虻幼虫的多层养殖架。经过若干天的养殖之后,黑水虻幼虫已长大成熟,将该多层养殖架整体转移到卸料位置。先将养虫盘一边的活门全部打开,再将起吊设备的挂钩挂在多层养殖架的两侧的起吊挂点上。起吊挂点在多层养殖架的立体重心平衡点上,养殖架被吊起悬空后,可轻松地把多层养殖架向活门打开的方向翻转90度。把养虫盘内的成熟幼虫和残渣虫粪倾倒干净。
附图说明
8.图1.多层养殖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9.1.多层养殖架,2.框架,3.立柱,4.侧壁板,5.盘底板,6.加料口,7.侧壁活门,8.活动挂件,10. 角轮,18起吊挂点
10.图2.侧壁活门示意图
11.7.活门,8.活动挂件,11.侧壁框架,12.滚珠弹簧销
12.图3.加料口示意图
13.13.加料口边框,14.盖板,15.柔性连接带,16.托边,17.指孔
具体实施方式
14.实施例:
15.下面结合附图和一例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主要部件的特殊功能。
16.一种养殖黑水虻幼虫的多层养殖架。该多层养殖架是一个长方形的立体结构,长度为 1~3m,宽度可为0.5~2.5m,高度可为1~5m,本例中选择的尺寸,长度为2.1m,宽度为1.3m,高度为2m,该多层养殖架是一个多层结构,可以设计为3~23层。本例中设计的层数为五层。每一层的净空间为30cm,每一层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一个四面开放的通风空间9,高度为10cm,下部是一个养殖黑水虻幼虫的养虫容器,也称为养虫盘,养虫盘的深度为20cm。该多层养殖架有四个立柱3,分设在四个角上,因此也称为角柱,立柱选用直径5~8cm的圆钢管或边宽为5~8cm的矩形钢管,框架选用宽度为5cm的角钢焊接而成。
17.该多层养殖架是一个多层置物架与多个养殖盘的结合体。本例是一个五层置物架和五个养虫盘结合一体的养殖黑水虻幼虫的专用设备,如图1所示。每一层就是一个养虫盘,五个养虫盘叠加,形成一个五层养殖架。每个养虫盘由四个侧壁板4和盘底5共同构成一个敞口的浅盘式的养虫容器,其中一面长侧壁设计为活门7,如图二所示。活门7上有两个活动挂件8,连接在上边框上。活动挂件8是一种绞节形式的连接装置,可以向上打开活门7,向下可以关闭活门7,活门7的下边上与下边框之间有两个滚珠弹簧销12。活门7关闭时,滚珠弹簧销12可以将活门7固定在关闭状态。需要打开活门7时,操作人员可以轻松地打开活门 7。设计活门7的意义在于养殖开始时养虫盘作为养虫容器,需要给养虫盘加入半流体状的饲料,关闭活门7,才能形成一个四壁完整的养虫容器。根据养虫需要,幼虫长大成熟后,需将养虫盘内的成熟幼虫和残渣虫粪清理出来。此时可以打开活门7,就为养虫容器打开了一个出口。利用起吊设备把多层养殖架1吊起,将多层养殖架1向活门一边翻转90度,将养虫盘内的成熟幼虫和残渣虫粪倾倒出来。养虫盘清理干净之后,再关闭活门7,准备下一轮养虫工作。
18.一种养殖黑水虻幼虫的多层养殖架。该多层养殖架上的养虫盘平面面积较大,中间的通风空间9有限,从通风空间9为养成盘加料不便操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特别设计的一个加料通道,该多层养殖架最下面的第一层养虫盘无需设加料口,第二层向上直到顶层都设有一个加料口6,如图1,图3所示。各层的加料口6,规格尺寸一致,且从上到下都在一条垂线上。加料口6上有一个与其尺寸相配合的盖板14,在盖板14与盘底5之间有三条柔性连接带15 相连,盖板14上有一个指孔17,操作人员可以将手指插入指孔17内,把盖板14翻起来,将盖板14翻向连接带15的那一边,加料口6完全打开。当所有的加料口都打开之后,就在多层养殖架的中部,出现一个从上到下的加料通道,加料设备上的加料管就可以从顶层的加料口6插入,一直插到最下面第一层养虫盘之上,为第一层养虫盘加料。加料口6是一个纵向的长方形开口,加料过程中可以将加料管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使饲料投放能较为均匀的散开,可减少摊平饲料的人工操作。给第一层养成盘加足料后,将加料管向上提高一层,到第二层养虫盘之上。此时,先关闭第二层养虫盘盘底上的加料口,铺好养虫盘内的柔性内衬。为第二层养虫盘加料,当第二层养虫盘加足料之后,再把加料管向上提高一层,到第三层养成盘之上。再关闭第三层养虫盘盘底上的加料口,铺好内衬,开始为第三层养虫盘加料。上面几层养虫盘的加料操作如前述1,2层加料一样,直到为顶层,既第五层养虫盘加好
饲料,该多层养殖架的所有养虫盘都完成了加料操作。该多层养殖架实现了养虫容器的大型化,立体化养殖,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使养虫效率大大提高。加料,出料均可实现机械操作,为黑水虻的人工养殖创造了一种新的生产装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