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喂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89807发布日期:2021-11-25 13:0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饲喂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畜养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饲喂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自动化饲养技术的逐步发展,在饲养设备上也有很大的改进和研究。在当前常用自动饲养设备中,一般通过电机带动横齿绞龙方式下料,由于需要开模生产,一次性投入大,且不易适应猪场料线和料桶的个性差异, 同时,横齿方式的摩擦力大,容易出现卡死堵转现象,影响设备寿命。一些其他下料装置也存在结构复杂,生产较为麻烦,这导致成本巨大而难以实现,或者无法降低养殖场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成本低的饲喂器下料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饲喂器下料装置,包括外壳、上板、下板、旋转传动装置、拨片和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外壳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外置储料设备的出料端,所述外壳的内部成中空;所述上板与所述外壳的内壁活动连接,且所述上板设置有进料开槽;所述下板与所述外壳的内壁活动连接,位于所述上板下方,所述下板具有与所述上板的进料开槽错位的出料开槽,且上下板之间通过固定件固定;所述旋转传动装置和拨片位于上下板之间,且所述旋转传动装置与所述拨片相连;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下板下方,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相连的电机控制器,且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下板的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电机的传动轴穿过下板的通孔与所述旋转传动装相连。
5.进一步的,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若干放置于所述上板与所述外壳之间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上板、外壳无缝连接,形成斜坡。
6.进一步的,所述拨片设置有凸起。
7.进一步的,所述下板底面有一个矩形凹槽,用于卡住所述驱动装置。
8.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传动装置和所述拨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9.进一步的,还包括放置于所述上板上方的漏斗状防剩料实体,所述防剩料实体与所述外壳内部大小吻合。
10.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传动装置为带有d字形通孔的方接。
11.进一步的,所述上板设置有防旋转凸起,用以卡入所述外壳。
12.进一步的,所述上板、下板为圆盘形。
13.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部为漏斗状,下部为圆柱体。
1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满足饲喂器下料要求,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储料设备下方、饲喂槽的上方,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能匹配现有的料线、料槽等,通过控制旋转传动装置对下料进行控制,实现了家
畜饲喂的自动化,因而本实用新型能显著降低养殖场的成本。通过侧板或防剩料实体可防止饲料残留,从而防止残料变质影响家畜的健康生长。拨片上设置的凸起,用于搅动饲料,可防止饲料过多造成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饲喂器下料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外壳,2——上板,3——下板,4——旋转传动装置,5——拨片,6——驱动装置,7——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8.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饲喂器下料装置,涉及家畜养殖装置技术领域。本下料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通过控制旋转传动装置对下料进行控制,实现了家畜饲喂的自动化。
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饲喂器下料装置,包括外壳1、上板2、下板3、旋转传动装置4、拨片5和驱动装置6;其中,所述外壳1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外置储料设备的出料端,所述外壳1的内部成中空;所述上板2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活动连接,且所述上板2设置有进料开槽;所述下板3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活动连接,位于所述上板2下方,所述下板3具有与所述上板2的进料开槽错位的出料开槽,且上下板之间通过固定件固定;所述旋转传动装置4和拨片5位于上下板之间,且所述旋转传动装置4与所述拨片5相连;所述驱动装置6位于所述下板3下方,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相连的电机控制器,且所述驱动装置6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所述下板3的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电机的传动轴穿过下板3的通孔与所述旋转传动装置4相连。
20.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上部为漏斗状、下部为圆柱体;上板2、下板3平行,且与外壳1内壁垂直,上板2、下板3间距与驱动装置6的电机轴露出部分相当,且大于饲料颗粒。上板2、下板3可互相通过垂直方向用铜柱、螺钉等通用紧固件连接,或通过凸起嵌入外壳1筒壁,或与外壳1连体铸造。上板2、下板3均为圆盘形,直径与外壳1内壁相等,可以是全圆或沿中心轴线截取的一部分。
21.上板2,沿中心轴线方向开长方形进料开槽,开槽中心与圆心重合,长度方向为轴线方向,长度大于电机外径,宽度方向不小于颗粒饲料长度,但不应过宽,防止电机带不动。沿轴向开槽两边可保留一定的宽度,其余可以切除。
22.下板3,垂直方向与上板2同心,中心开孔,沿轴线方向为实体,宽度不小于上板2的开槽,其它部分可视实现方式全部或部分切除。下板3底面可以设置矩形凹槽,用于安装驱动装置6。
23.旋转传动装置4,可以是方形接头,中心为d字轴孔,与电机的d字轴匹配。方形结构便于输出扭矩、安装拨片5,厚度与电机轴露出下板的部分匹配。方形接头侧向可开孔,用于固定拨片5,不带开孔时,可外套一体拨片或直接将拨片5用螺钉固定在方形接头侧边。
24.拨片5,为长方形,加装在旋转传动装置4后长度不超过外壳1内径,拨片5一端紧固在旋转传动装置4上,拨片5宽度小于上板2、下板3之间的高度,拨片5向上可以有小凸起,用
于对饲料扰动,防止起拱堵塞不下料;为避开下板3表面的驱动装置6固定螺钉,拨片5下沿可以开槽避开。
25.驱动装置6,置于下板3的底面凹槽内,可通过螺钉等通用紧固件连接,驱动装置6的电机的传动轴向上通过下板3中心孔与旋转传动装置4相连。驱动装置6也可以通过固定片等方式固定在无凹槽的下板上。
26.侧板7,为半椭圆型,直线边与上板2贴合,椭圆边贴附于外壳1内壁。上板2进料开槽两端外侧加螺柱,侧板7放置于螺柱于外壳1之间,螺钉挡住侧板7直线边防止侧滑,椭圆边自然贴附于外壳1内壁;侧板7还可以为半椭圆形的直线边设置凸出的定位片,将定位片打孔并沿直线边折边,通过螺钉固定在上板2上。上板2进料开槽短边方向,也可以按侧板方式处理,但一般由于短边较短,剩料很少,可以忽略。必要的话,可以将侧板7做成一体的防剩料实体,直接放置在上板2上,其构型面分别为:外壳1内壁、上板2平面含进料开槽,两侧板面以及短边侧板平面。也可与上板2一体形成合体,形成上体,从壳体1外部用螺钉穿透壳壁固定。
27.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饲喂器下料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28.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旋转下料器现将外壳1的进料端连接外置的储料设备的出料口,饲料从外壳1的进料端进入外壳1内,通过上板2进料开槽漏到下板3,被下板3挡住,驱动装置6控制旋转传动装置4带动拨片5,将饲料拨到下板3出料开槽或下板3实体与外壳1构成的漏空部分,从而实现下料。拨片5上面的凸起在旋转时搅动饲料从而阻止饲料堵塞,设置在上板2上的侧板7或防剩料实体,阻止饲料在上板2上残留。
29.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地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